分享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

 微微语. 2010-09-25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
         文/失落云心


  看完《谁站在爱情的芒上》的时候,脑海里来回盘旋的便是这样一句话:倘若我爱一个人,必竭尽全力,便是死亡,也无法叫我将这情深变浅。这并不是书里的台词。只是一个女子在看完一场仿佛前生与将来的剧本时的感触。为陷入故事的自己,也为故事里的那个,叫做柳叶的女子。
  或者是开始的时间太相似,以至于我入戏的速度非常快感觉也非常的真实。某些深藏在心底的记忆被一本虚拟的故事缓缓打开,而我,除了满腹悲伤的同时,竟也会想,会不会有那么一日,我也必要以一种陨落的姿势,来成全一段故事的始末?

  总记得有一次同妖妖聊天的时候提起过关于一个人的过去。妖说,谁又能没有过去呢。是啊,有些发生过的事实总是很真实的存在着,你无法去逃避关于岁月留给你的印记,也没有必要去逃避。
  可是柳叶的过去,恰恰便是这本书伊始便埋下的伏笔。对于爱情的凋谢和结束的无奈,我们总是要等到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且原来在这些端倪初现的时候,一切都还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只是那个人,他察觉了,却放任了自己情感出轨,也无视了那个守在原地等待他回头的女子。

  或者人性自私。只是我仍旧无法接受那个将柳叶丢弃的刘角,那个说“谁是万能的主,赐我陪她朝朝暮暮,直到她嫌恶,直到她入土”的男人,堂而皇之的忘却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厌倦了四年零八个月的爱情和三年零七个月的婚姻,绝决的真像当初那个执着的大男孩。

  古人说,情深不寿。
  所有美好到极至的总是短少,也正是因为它短缺,所以才会变得更为珍贵。
  爱一个人,爱到怕失去的感觉。爱一个人,爱到委曲求全的感觉。有时会想,这种疼痛,也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吧。
  看到刘角为了和朋友打麻将而将柳叶置之不顾时,我总反复地去描绘当时她心里的落空和难过。纵然书里只是因为刘角对柳叶的怀疑而提到了当晚她遇到了高中同学,并且哭了的情节,我还是一厢情愿地在心里为它添上了另一节断章。那关于一个女人惊觉枕边人突然变得遥远且陌生的敏感和爱情进入婚姻后男人角色转换之快的不安。
  彼时的柳叶,心里有几重不安和难过呢?可是这些,身为人夫的刘角全不知情。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着,偶尔将视线投到这个他曾说要陪她一起青山碧海间白头偕老的女子身上,偶尔发现自己对她的歉疚……
  刘角是很爱很爱柳叶的吧。愿意这样的告诉自己,愿意去相信刘角对迟丽的感情只是一种错觉。愿意相信那个信誓旦旦地说就是三辈子要对柳叶好也不亏的男子,并没有负心。或者他只是在负气柳叶不曾透露的过往,在给自己找来假想敌的同时,也在浅意识里为柳叶找来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报复”的借口。

  我没办法去想像在看到刘角的离婚协议书时柳叶究竟怀有怎样的心情。大抵切肤之痛便是如此无法诉诸与言语和文字,它们只在心里肆虐,叫人欲死欲生。可是我多么懂得那个不肯离婚的女子的倔强,她可以失却自己的骄傲和自尊去爱刘角,而刘角却不曾想过,她根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在赌注一段感情婚姻的走向。
  或者男人们的思路都拥有同一个模式,会轻易忽略了那个要与他朝朝暮暮同赴白首的人,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觉得自己并没有哪里做差了。
  假如每个人在失去前都懂得珍惜,假如在柳叶说“我若是躲起来,你这辈子都别想找到我”的时候刘角便知道收回前行的步伐,忆起自己正要放弃的,便是天下难得遇见的好女子的话,故事有没有可能换一个结局?

  我想起《匆匆那年》的陈寻和方茴,想起故事最后的释然和微笑。但是我无法原谅刘角的迟悟,一如我无法原谅陈寻的背叛。
  “所有男孩子在发誓的时候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违背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这种东西无法衡量坚贞,也不能判断对错,它只能证明,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彼此曾经真诚过。”
  某人曾经对我说,相信一个人的承诺,必得以相信那个人为前提。可是我想他一定不知道,愿意去相信一个人的承诺,便是因为相信许诺的人。只是诺言这个物什的保质期太短暂,我们永远无法去预料它的质变。

  一如我们无法去预料生命的开始与终结。
  假如故事的最后不是只剩下那个长得酷似柳叶的巧叶,假如三口之家的幻想从未破灭……
  可惜情深不寿,良辰苦短。所以,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句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