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台新咏 卷十 后叙 南朝陈代 徐陵

 知愚草堂 2010-09-26

玉台新咏  卷十  南朝陈代 徐陵

 

○古绝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南山一树桂,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贾充与妻夫人连句诗三首

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贾公)

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夫人)¤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贾公)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夫人)¤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亦知。(贾公)

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夫人)

○孙绰情人碧玉歌二首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难,回身就郎抱。

○王献之情人桃叶歌二首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答王团扇歌三首

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谢灵运东阳谿中赠答二首

可怜谁家妇,缘流洒素足。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宋孝武诗三首

△丁督护歌二首

督护上征去,侬亦思闻许。

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黄河流无极,洛阳数千里。

坎轲我途间,何由见欢子。

△拟徐幹诗一首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许瑶诗二首

△咏楠榴枕

端木生河侧,因病遂成妍。

朝将云髻别,夜与蛾眉连。

△闺妇答邻

昔如影与形,今如胡与越。

不知行远近,忘去离年月。

○鲍令晖寄行人一首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近代西曲歌五首

△石城乐

生长石城下,开门对城楼。

城中美少年,出入见依投。

△估客乐

有客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乌夜啼

歌舞诸年少,娉婷无种迹。

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

△襄阳乐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杨叛儿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郎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近代吴歌九首

△春歌

朝日照北林,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

△夏歌

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

芙蓉如结叶,抛艳未成莲。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心复何似。

△前谿

黄茑结蒙笼,生在洛溪边。

花落逐流去,何见逐流还。

△上声

留衫绣两裆,迮置罗裳里。

微步动轻尘,罗衣随风起。

△欢闻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长乐佳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朱珰。

玉枕龙须席,郎眠何处床。

△独曲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近代杂歌三首

△寻阳乐

稽亭故人去,九里新人还。

送一便迎两,无有暂时闲。

△青阳歌曲

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蚕丝歌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近代杂诗一首

玉钏色未分,衫轻似露腕。

举袖欲障羞,回持理发乱。

○丹阳孟珠歌一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

○钱唐苏小歌一首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王元长诗四首

△拟古

花蒂今何在?示是林下生。

何当垂两髻?团扇云间明。

△代徐幹

自君之出矣,金炉香不燃。

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

△秋夜

秋夜长复长,夜长乐未央。

舞袖拂明烛,歌声绕凤梁。

△咏火(离合赋物为咏)

冰容惭远鉴,水质谢明辉。

是照相思夕,早望行人归。

○谢朓诗四首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何此极。

△金谷聚

渠碗送佳人,玉杯要上客。

车马一东西,别后思今夕。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同王主簿有所思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虞炎有所思一首

紫藤拂花树,黄鸟间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沈约诗三首

△襄阳白铜鞮

分首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息,汉水向东流。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

残朱犹暧暧,馀粉上霏霏。

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为邻人有怀不至

影逐斜月来,香随远风入。

言是定知非,欲笑翻成泣。

○施荣泰咏王昭君一首

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

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

○高爽咏酌酒人一首

长筵广未同,上客娇难逼。

还杯了不顾,回身正颜色。

○吴兴妖神赠谢府君览一首

玉钗空中堕,金钿色行歇。

独泣谢春风,孤夜伤明月。

○江洪诗七首

△采菱二首

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

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

白日和清风,轻云杂高树。

忽然当此时,采菱复相遇。

△渌水曲二首

潺湲复皎洁,轻鲜自可悦。

横使有情禽,照影遂孤绝   

尘容不忍饬,临池思客归。

谁能取绿水,无趣浣罗衣。

△秋风二首

孀居憎四时,况在秋闺内。

凄叶流晚晖,虚庭吐寒菜。¤

北牖风催树,南篱寒蛩吟。

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已上六首和巴陵王四咏)

△咏美人治妆

上车畏不妍,顾眄更斜转。

太恨画眉长,犹言颜色浅。

○范静妇诗三首

王昭君叹二首

早信丹青巧,重货洛阳师。

千金买蝉鬓,百万写蛾眉。¤

今朝犹汉地,明旦入胡关。

高堂歌吹远,游子梦中还。(一本云:“情寄南云反,思逐北风还。”)

△映水曲

轻鬓学浮云,双蛾拟初月。

水澄正落钗,萍开理垂发。

○何逊诗五首

△南苑

苑门辟千扇,苑户开万扉。

楼殿闻珠履,竹树隔罗衣。

△闺怨

闺阁行人断,房栊月影斜。

谁能北窗下,独对后园花。

△为人妾思

燕子戏还檐,花飞落枕前。

寸心君不见,拭泪坐调弦。

△咏春风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

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秋闺怨

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谁知夜独觉,枕前双泪滴。

○吴均杂绝句四首

昼蝉已伤念,夜露复沾衣。

昔别昔何道,今夕萤火飞。¤

锦腰连枝滴,绣领合欢斜。

梦中难言见,终成乱眼花。¤

蜘蛛檐下挂,络纬井边啼。

何当得见子,照镜窗东西。¤

泣听离夕歌,悲衔别时酒。

自从今日去,当复相思否。

○王僧孺诗二首

△春思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为徐仆射妓作

日晚应归去,上客强盘桓。

稍知玉钗重,渐觉罗襦寒。

○徐悱妇诗三首

△光宅寺

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

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题甘蕉叶示人

夕泣以非疏,梦啼真太数。

惟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

△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处何限,栀子最关人。

○姚翻诗三首

△代陈庆之美人为咏

临妆欲含涕,羞畏家人知。

还持粉中絮,拥泪不听垂。

△梦见故人

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

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

△有期不至

黄昏信使断,衔怨心凄凄。

回灯向下榻,转面暗中啼。

○王环代西丰侯美人一首

于今辞宴语,方念泣离违。

无因从朔雁,一向黄河飞。

○梁武帝诗廿七首

△边戎诗

秋月出中天,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各怀离别思。

△咏烛

堂中绮罗人,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为君照参差。

△咏笔

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

春心傥未写,为君照情筵。

△咏笛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皇。

△咏舞

腕弱复低举,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方与心期共。

△连句诗

倾城非人美,千载难重逢。

虽怀轩中意,愧无鬓发容。

△春歌三首

阶上歌入怀,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情来不可限。¤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朱日光素冰,黄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共道阳春月。

△夏歌四首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蹰。¤

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

虽欲持自新,复恐不甘口。¤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

君住马已疲,妾去蚕欲饥。

△秋歌四首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情怀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七彩紫金柱,九华白玉梁。

但歌云不去,含吐有馀香。¤

吹蒲未可停,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镜上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子夜歌二首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罗。

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上声歌一首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

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欢闻歌二首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

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

南有相思木,含情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团扇歌一首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碧玉歌一首

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

碧玉奉金杯,绿酒助花色。

△襄阳白铜鞮歌三首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龙马紫金鞍,翠眊白玉羁。

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皇太子杂题二十一首(简文)

△寒闺

被空眠数觉,寒重夜风吹。

罗帏非海水,那得度前知。

△行雨

本自巫山来,无人睹容色。

惟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

△梁尘

依帷蒙重翠,带日聚轻红。

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

△华月(已上杂咏四首)

兔丝生云夜,蛾形出汉时。

欲传千里意,不照十年悲。

△夜夜曲

北斗阑干去,夜夜心独伤。

月煇横射枕,灯光半隐床。

△从顿还城南

暂别两成疑,开帘生旧忆。

都如未有情,更似新相识。

△春江曲

客行秪念路,相将度江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新燕

新禽应节归,俱向吹楼飞。

入帘惊钏响,来窗碍舞衣。

△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遒。

△夜遣内人还后舟

锦幔扶船烈,兰桡拂浪浮。

去烛犹文水,馀香尚满舟。

△咏武陵王左右伍暠传杯

顶分如两髻,簪长验上头。

捉杯如欲转,疑残已复留。

△有所伤三首

可叹不可思,可思不可见。

馀弦断瑟柱,残朱染歌扇。¤

寂寂暮檐响,黯黯垂帘色。

惟有瓴<商瓦>苔,如见蜘蛛织。¤

入林看蓓蕾,春至定无赊。

何时一可见,更得似梅花。

△游人

游戏长杨苑,携手云台间。

欢乐未穷已,白日下西山。

△绝句赐丽人

腰肢本独绝,眉眼特惊人。

判自无相比,还来有洛神。

△遥望

散诞垂红帔,斜柯插玉簪。

可怜无有比,恐许直千金。

△愁闺照镜

别来憔悴久,他人怪容色。

只有匣中镜,还持自相识。

△浮云

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

欲使荆王梦,应过白帝城。

△寒闺

绿叶朝朝黄,红颜日日异。

譬喻持相比,那堪不愁思。

△和人渡水

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

带前结香草,鬟边插石榴。

○萧子显二首

△春闺思

金羁游侠子,绮机离思妾。

春度人不归,望花尽成叶。

△咏苑中游人

二月春心动,游望桃花初。

回身隐日扇,却步敛风裾。

○刘孝绰诗二首

△遥见美人采荷

菱茎时绕钏,棹水或沾妆。

不辞红袖湿,惟怜绿叶香。

△咏小儿采菱

采菱非采菉,日暮且盈舠。

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

○庾肩吾诗四首

△咏舞曲应令

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石城定若远,前谿应几深。

△咏主人少姬应教

故年齐总角,今春半上头。

那知夫婿好,能降使君留。

△咏长信宫中草

委翠似知节,含芳如有情。

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

△石崇金谷妓

兰堂上客至,绮席清弦抚。

自作君辞,还教绿珠舞。

○王台卿同萧治中十咏二首

△荡妇高楼月

空度高楼月,非复五三年。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南浦别佳人

容送君别,一敛无开时。

只应待相见,还将笑解眉。

○刘孝仪诗二首

△咏织女

金钿已照曜,白日未蹉跎。

欲待黄昏后,含娇度浅河。

△咏石莲

莲名堪百万,石姓重千金。

不解无情物,那得似人心。

○刘孝威和定襄侯八绝初笄一首

合鬟仍昔发,略鬓即前丝。

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

○江伯摇和定襄侯八绝楚越衫一首

裁缝在箧笥,薰鬓带馀香。

开看不忍著,一见落千行。

○刘泓咏繁华一首

可怜宜出众,的的最分明。

秀媚开双眼,风流著语声。

○何曼才为徐陵伤妾诗一首

迟迟衫掩泪,悯悯恨萦胸。

无复专房日,犹望下山逢。

○萧驎咏衵复一首

的的金弦净,离离宝襊分。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

○纪少瑜咏残灯一首

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

惟馀一两焰,才得解罗衣。

○王叔英妇暮寒一首

梅花自烂发,百舌早迎春。

逾寒衣逾薄,未肯怀腰身。

○戴暠咏欲眠诗一首

拂枕熏红帊,回灯复解衣。

傍边知夜久,不唤定应归。

○刘孝威二首

△古体杂意

朝日大风霜,寄事是交伤。

叶落枝柯净,常自起棋张。

△咏佳丽

可怜将可念,可念直千金。

惟言有一恨,恨不遂人心。

 

后叙  徐陵

 

右《玉台新咏集》十卷,幼时至外家李氏,于废书中得之,旧京本也。宋失一叶,间复多错谬,版亦时有刓者。欲求他本是正,多不获。嘉定乙亥在会稽,始从人借得豫章刻本,财五卷。盖至刻者中徙,故弗毕也。又闻有得石氏所藏录本者,复求观之,以补亡校脱。于是其书复全,可缮写。

夫诗者,情之发也。征戍之劳苦、室家之怨思,动于中而形于言,先王不能禁也。岂惟不能禁,且逆探其情而著之,《东山》《杕杜》之诗是矣。若其他变风化雅,谓“岂无膏沐,谁適为容”、“终朝采绿,不盈一掬”之类,以此集揆之,语意未大异也。顾其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者盖以矣。然其间仅合者亦一二焉。其措词托兴高古,要非后世乐府所能及。自唐《花间集》已不足道,而况近代挟邪之说,号为以笔墨动淫者乎。又自汉魏以来作者皆在焉,多萧统《文选》所不载,览者可以睹历世文章盛衰之变云。是岁十月旦日书其后。永嘉陈玉父。

昔昭明之撰《文选》,其所具录采文而间一缘情。孝穆之撰《玉台》,其所应令咏新而专精取丽,舍此而求先乎此者,惟尼父之删述耳,将安取宗焉?今案刘肃《大唐新语》云:“梁简文为太子时,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晚欲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台新咏》以大其体。”凡为十卷,得诗七百六十九篇,世所通行,妄增又几二百。惟庾子山《七夕》一诗,本集俱阙,独存此宋刻耳。虞山冯已苍未见旧本时,常病此书原始梁朝,何缘子山厕入北之诗,孝穆滥擘笺之咏?此本则简文尚称皇太子,元帝亦称湘东王,可以明证。惟武帝之署梁朝,孝穆之列陈衔,并独不称名,此一经其子姓,书一为后人更定,无疑也。得此始尽释群疑耳。

至若徐幹《室思》一首,分六章,今误作《杂诗》五首,以末章为《室思》一首之类,颜延之《秋胡诗》一首作九首,亦沿其误。魏文帝甄皇后乐府《塘上行》,今作武帝已误,直作甄后,大谬。傅玄《和班氏诗》误《秋胡诗》。沈约《八咏》,旧本二首在八卷中,其六首附于卷末。自是孝穆收录,其合作者止此。

故《望秋月》《临春风》删去“登台”、“会圃”四字,昔之分刻尚存史阙文遗意;今合刻,遂全失撰者初心。此皆显失,敢不详言。至于字句小异,兹固未可悉呈矣。苟不精考,雷同相从,转展傅会,与昔人本旨何与?故今又合同志中详加对证,虽随珠多类,虹玉仍瑕,然东宫之令旨还传,学士之崇尊斯在。窃恐宋人好伪,叶公惧真,敢协同人,传诸解士,矫释莫资,逸驾终驰焉耳。崇祯六年岁次癸酉四月既望吴郡寒山赵均书于小宛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