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不良、厌食、贫血的妈妈看过来(捏积)

 雯心 2010-09-26
每当孩子消化不良、厌食时,他们这样哭喊总让家长犯难。但您可知道,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吃药、不打针也能康复?
这就是在秉承中国推拿150年历史的基础上,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小儿捏积法。此法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自下而上捏拿小儿脊背上的督脉、膀胱经上的穴位,达到调节阴阳的治疗目的。
    捏积法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脾胃不和、生长发育缓慢都有很好的疗效。经多年的科研和临床研究证实,捏积法还能改善小儿贫血,增加食欲,强壮体质。另外,此法还能作用于神经系统,治疗小儿夜啼症。相对于西医来说,捏积法无需打针吃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rayman妈妈提醒:小儿捏积连续6天是1个疗程,每次捏拿10遍,都是上午做,因为上午阳气生发,效果才好。一般情况下,做到三四天时,厌食的孩子就会有饥饿感了。
    当然,对于不同的病人,捏积也会有相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大夫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如大便的干稀程度等,用内服冯氏消积散、外敷冯氏化淤膏等综合治疗法,再配合手法捏拿进行治疗。另外,大夫还会对某些孩子进行手法按摩的辅助治疗。除了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外,捏积法按摩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基本手法

  宝宝俯卧位,妈妈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中、环三指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捏起皮肤,从龟尾穴(尾巴骨)开始,随捏随提边沿脊柱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捏的方法也可采用手握空拳状,食指屈曲,以拇指指腹与食指中节桡侧面相对用力,将皮肤轻轻捏起。双手交替捻动,从龟尾穴开始沿脊柱向上至大椎穴止。

  应用方法

  1.在暖和、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宝宝暴露背部和腰骶部。假如室温过低,妈妈可将手伸在宝宝的衣服下操作。

  2.妈妈先用干净暖和、指甲短滑的双手,在宝宝的腰背部轻轻推摩数遍。

  3.然后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捏脊方法。

  (1)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宝宝,轻轻捏脊1到2遍,假如宝宝拒绝就停止。

  (2)3个月到1岁的宝宝可以捏脊3到5遍。

  (3)1岁到3岁的宝宝可以捏脊6到9遍。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同时沿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操作,每侧线反复操作5-7遍。

  捏脊法可以天天操作,也可以隔天操作。

  (4)3岁以上的孩子,除了上述捏脊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横式捏脊法:妈妈从宝宝背部一侧横捏到另一侧,从上往下,反复操作5到7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