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脉交会穴-经络疗法

 月明&风清 2010-09-26

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
八脉指的是: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山人宋子华之手,乃“少室隐者”之所传。因窦氏善用此法而声誉倍增,故又称“窦氏八会”。

八脉交会穴分别为:
1、阴维脉:内关。2、阳维脉:外关。3、阴跷脉:照海。4、阳跷脉:申脉。5、任脉:列缺。6、督脉:后溪。 7、冲脉:公孙。8、带脉:足临泣。

八脉交会穴表
   经属 八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足厥阴 内关 阴维
   手少阳 外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 阳跷
   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 阴跷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临床上应用时常将八穴分为四对,上下配穴以治疗疾病:
1、内关、公孙(治疗胃、心胸病变为主)。
2、后溪、申脉(治疗目内眦、颈项及耳肩等处疾患)。
3、外关、足临泣(治疗目外眦、颊、颈、耳后、肩的病变)。
4、列缺、照海(主治肺系、咽喉、胸膈的疾病)。

   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八脉交会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关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