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韬光养晦-后主的智慧

 昵称3586341 2010-09-26
 提起刘禅大家一般的反映都是笑着说:“哈哈!你说的是刘备的傻儿子吗?”
       难怪如此,因为刘禅给我们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这本书只不过是一本民间小说根本不足以说明真实的历史。当然,《三国志》也是不可以完全相信的。但是通过一定的事件我们可以进行推敲,以此便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人。
       首先要从刘备说起,有很多人说刘备的成功来自金字招牌:“吾乃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而最让人吃惊的是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始祖是汉景帝刘启的另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就算这两名王爷只有嫡子那到东汉末年也有两百多年的时间了何亲之有?所以人家刘备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软弱无能的迂腐仁者,试问与刘备同样的刘氏宗亲有多少?为什么单单刘备在乱世创下了一翻事业?所以由此看从刘禅爸爸那代作家就对人家父子有不公平“待遇”。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所以刘禅应该不是弱智,一个弱智刘备怎么会将皇位传给他?就算他是长子可是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莫过于守业这点刘备应该很明白。所以选择接班人问题上必须要立贤而不是迂腐的立长。如果天下太平立长就说的过去可是乱世怎能如此?据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也都看见了诸葛亮控制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他就好比西汉的霍光而刘禅此时也恰恰扮演了领导西汉中兴的汉宣帝。这样一个人会是傻子吗?
      东汉及三国是一个野心膨胀的时代,正当乱世,所有的能人智者都想要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先看曹魏,曹魏自魏少帝开始大权便落到了曹爽手中,也行,起码是自家人。可后来曹爽被司马懿用计驱逐出朝堂大权就从此落到了司马氏手中曹魏也名存实亡。东吴也曾经发生过武将谋反的事件,皇帝也被专断的武将控制。此时我们再看三国会发现惟独蜀汉从未发生过危及皇权的事件。就算诸葛亮无意谋反又怎么可能保证他死后其他人不会把持朝政危及刘氏皇权?我们要看到的是刘禅做了41年皇帝除魏延涉嫌谋反这个疑案外再无事端,这难道与刘禅的驾驭无关?我个人认为刘禅是自知无法从诸葛亮那里夺权干脆学起了汉宣帝,我跟你熬毕竟你比我老那么多我还怕没有出头之日?这也不失为英明。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能不韬光养晦?但是他也是个明白人,诸葛亮死后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亮专权对刘禅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刘禅也没有办法。因为如此有功之臣如果不加以表彰后世臣子怎能效仿?
       诸葛亮死后这就到了考察他领导能力的时候了。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后来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就是帝王最擅长的驾驭之术。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此外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血流成河的政治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很得体地处理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我现在问大家还觉得他是傻瓜吗?
       有人说刘禅既然如此贤德为何不战而降呢?从主观上讲无可否认刘禅没有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那种雄才大略。因此他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同时他也没有能力阻止住天下一统的局势,他坦然的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的趋势。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没有那种气魄与能耐是事实,他也不忍心见到自己的百姓做无谓的抵抗所以我们说他识时务为俊杰吧!从客观上讲先帝刘备东征;丞相诸葛亮、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北伐曹魏,这些军事行动无疑大量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财力及人丁。因此本来实力就弱的蜀汉也就更加国力衰颓了,这样他守不住祖宗江山也就是必然的了。
       刘禅是乐不思蜀的主人公因此很多人看不起他可是我认为那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到了那时如果不装傻性命必然不保,而他的性命不保也就证明是司马昭疑心他有谋反之意。他不可能一个人死势必牵连到众多蜀汉遗臣那又会血流成河......而他能生存下来这就证明他是个很有心计的人。
       说到底刘禅不是个白痴傻子,他是出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家庭,如果他出世在天下太平的时代也许能做好一个守成之君,如果他出生在天下太平的官宦家庭也许一生也可高站在庙堂之上。而对我们而言是《三国演义》里错误的诠释使我们错误的认识这位帝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