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为何买房会成“伪幸福”?(2010-09-14 08:13:59)
高汉明 只要你每天消费金额超13.6元,那么就该恭喜你了——你进入“中产”的门槛了。因为这个中产标准来自鼎鼎大名的亚洲开发银行,该行的一个首席经济学家说了,每天消费2-20美元(约人民币13.6-136元)的人群就是中产阶层。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郑智化在歌中道出了中产阶层的欲望与无奈、失落与纠结。 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中产家庭的“伪幸福”,关于中产阶层的种种话题再次被提起:我们是如何定义中国的中产阶层?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中产阶层的幸福生活?其实,有着一定财富和理想事业等表面风光的中产阶层,他们的生活却被房奴、车奴、孩奴、卡奴等“奴时代”的层层枷锁捆缚着,生活富足的“幸福”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感。 以前有一则报道说,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在全世界20个国家调查人们的快乐水平,结果是美国人的快乐水平最高,有46%的人对基本生活感到快乐,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乐呵呵生活着。中国人的快乐水平最低,位列榜尾,只有9%的人感到快乐。
目前,有人说名牌服饰是很贵,但依然有人非名牌不穿…… 所以,出手买房、买服饰等时还是要思量再三,看是不是将幸福和快乐在做赌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