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百强县分布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李锦的blog

 比尔张望 2010-09-28

从百强县分布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百强县排行榜吸引无数人目光。 2010全国百强县空间分布,表明长江三角洲仍然明显居于中国经济“龙头”与“中坚”地位,中部正在崛起,存在“北上”和“西进”趋势。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从县域经济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都市圈两个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长期积累下的矛盾,加之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百强县排行榜提供给我们一个观察县域经济发展的机会。
   
根据报告,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共计是135家。具体分布在18个省(市、区),分别是:江苏省28个,浙江省25个,山东省27个,福建省7个,河南省8个,辽宁省7个,河北省4个,湖南省4个,陕西省3个,山西省 1个,江西省 2个,广东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四川省1个,新疆1个。

长江三角洲的苏南地区、浙江以及渤海湾的山东地区,百强县数比例仍然极大。前十名是江苏江阴市、江苏昆山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

江苏共有28个县(市)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一。与上届一样,仍是七个县入选前十位。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全国百强县第一。江苏的苏州、无锡两市的县级市全部进入前十名,这些散布在太湖流域的县份入选再一次告诉我们“太湖熟,天下足”。

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县域经济及百强县对比,各有特点。从百强县数量看,江苏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规模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速度看,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江苏省最快,山东次之;从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比看,县域经济单位数、人口比重、县域经济比重,山东省最多;从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看,人口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江苏省最大;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数看,江苏省最高,浙江省与山东省基本相当;从百强县城乡居民收入看,浙江省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从百强县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看,浙江省最高,均是最高级A+级;从百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看,浙江最高,江苏省次之,山东省最小;从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看,山东省较好,A+级县(市)数量比例大;从对国家贡献看,江苏最大,山东次之。

从发展模式来看,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以苏州、江阴为代表;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以义乌为代表;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以威海、青岛、烟台的胶东模式为代表,工业项目则以邹县、新泰、茌平等为代表。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的大幅度下降。一些原来的老牌百强县(市)由于变成区,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退出百强县(市)评选范围。如南海、顺德从2002年撤市并区,不再列入参评行列。广东省百强县数目一度曾达到15个,目前有7个已经退出。金融危机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为重要手段的珠江三角洲面临一个转折。这是我们能想到的。

山东省共有27个县()跻身百强,其中茌平县新进入百强县,各县()排位与去年持平。前六位全部是出自沿海地区,最强的是龙口市(11),荣成市(12),文登市(14),后面是青岛郊区的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并列第17);第二方阵多是出煤炭的地方;,新泰市(23),邹城市(26),滕州市(33),肥城市(47),;第三方阵多是出自胶济线南北:邹平县(22)寿光市(34),诸城市(35),章丘市(41),莱州市、招远市、平度市、莱西市(并列第42),兖州市(52),乳山市(55),广饶县(68),蓬莱市(71),青州市(76),高密市(77),桓台县(78),博兴县(97);第四方阵,鲁西只有两个县,茌平县(98)是出电解铝的,肥城是以煤炭出名。

文登市,是胶东的一个代表。文登市这些年不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业振兴,抓住山东省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机遇,倾力推进南海和城区两大板块建设,已经形成了机电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家纺制革三大产业集群。全市各类企业6000多家,其中十多家企业已经发展成全国同行业排头兵。山东第一方阵6个县中多具有这种特征。

与江浙两省相比,山东省百强县的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百强县的相对富裕程度较弱,在发挥市场机制明显不如浙江。浙江省的情况并不乐观,慈溪、绍兴、义乌等稳居前十位,优势明显;海宁、嘉善等浙北六县同居45位,浙江省县级规模小,人口少,比不得江苏、山东,多是百万人口大县。但是浙江实力强,是实打实的富裕县。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居全国第三位的慈溪县,这个县以“慈溪制造”为核心,破除“低、小、散”瓶颈、家电、化纤、轴承、汽配传统优势正在强化,经济转型成功后将更具活力。

浙江省没有国家大项目。目前正处与转型升级的阵痛时期,与广东有相近之处。我们国家下一步“调结构、转方式”的最好经验应出在浙江、广东。山东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太强大,转型升级步伐明显没有浙江大。

以上所说的是前四强省的情况。再从中部地区看,呈现明显的迅速追赶的趋势。这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东部地区经济优势迅速向其临近的地区扩散,二是百强县正从河北、河南、陕西、湖南扩散。新兴百强县具有以下特点: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有八个,分别为:辽宁省东港市、江苏沛县、辽宁开原市、陕西府谷县、安徽肥西县、山东茌平县、江西丰城市、江苏建湖县。

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由于长三角规划实施江苏沿海开发跨江联动等区域振兴政策效应的叠加,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本次评价中,出现了苏北速度的现象,苏北地区有建湖、沛县两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江苏入选的28个县(市)中,苏北地区占了6个,分别是铜山、东台、大丰、邳州、沛县和建湖。其中,铜山位居第66位,较上届提升12位;邳州位居第80位,较上届提升11位;大丰和东台并列第67位,较上届提升5位;江苏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新兴百强县(市)正由苏南向苏北北上

值得一说的是邳州市,位居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从上届的第91位提到80位,近年来,邳州响亮地喊出要选大的比,找强的追,首先提出三先目标:徐州领先、苏北率先、江北争先,建成东陇海线第三大城市。以板材家具、食品医药、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能源等五大百亿新兴产业为主导,彰显出集聚效应。其中,板材家具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冶金机械等四大产业均突破50亿元。今年在经济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邳州全市规模工业逆势增长29.5%,进入提速增效的快车道。徐州市政府因势利导,两次在邳州召开现场会,要求各县()“远学台州、近学邳州,通过邳州来搅动县区经济的一池春水。邳州现象,当属于长江三角洲最北端,应引起临沂、枣庄、日照、济宁的关注。其中板材家具是从临沂引去的,现在却成为邳州第一产业。临沂市各县当深思之。

再看苏北、盐城、徐州已经快速崛起,淮阴、宿迁、连云港三市几乎未能上一席,当急之。屡屡出政治风头的沭阳榜上无名,也当羞之。

辽宁省在全国省市区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非常突出,辽宁进了7个县,河南进了8个县,河南更值得关注。可怜的安徽从2004年开始,肥东、肥西、宁国、当涂、凤台等县市都相继明确提出要争创全国百强县,发起一轮集体冲击波。奋战五年,安徽肥西县终于实现零的突破,安徽出大官多,地位显赫,但经济上差距大。

陕西是西部的代表。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分别位居44位、91位、95位。其中,神木县在2007年曾经以排名第92位的名次挤进全国百强,实现了陕西县域在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靖边县也跻身全国百强2009年府谷县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社会指标首次挺进全国百强。至此,陕西全国百强占据3席。3个全国经济百强县全部地处陕北,共同的特点是都属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地区,产业以能源为主。府谷县的入围引人注目。这个县由去年全国的469位一跃升至91位,“府谷现象”值得关注西部、西北以及东北地区等地区上榜的,寥若晨星。偌大的四川省只挤进一个双流县,靠的是双流机场,实在可怜。云南这个地方总是呈现“温吞水”状态。长长的榜单上依然难觅云南省县的身影。云南与外地最大的差距在于工业化程度低。安宁市能进入西部百强县的前五名,因为昆钢及其相关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对安宁的经济拉动作用很大。大理市能进入西部地区前十名,除了旅游产业外,其水泥、建材、电力等产业也功不可没。目前,安宁、大理等市应该与全国百强县(市)排名靠后的县(市)较为接近。使一把劲,这两个县(市)能上去。

湖北、重庆、广西等都是空白,很显难堪。重庆可谓政治大市,名声在外,经济上看来还要下真功夫。重庆是国务院确定的城乡统筹试点市,应该培育一个经济强县体现城乡统筹,以免下一届不再空白。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在国家统计局原有的评价基础上优化了相关指标,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水平。其中,经济指标包括人口、GDP、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和以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三方面。

县域经济在未来几十年间,仍然是我国经济大盘中最主要的板块之一。以2004年全国百强县,仅从数字看,其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全部县域面积1.3%,人口占全部县域人口7%,但GDP总和占到全部县域23.5%,地方财政收入占到全部县域的33.5%……相对于全国2800多个县,反映出不同区域的县的地位。

全国百强县对国家发改委的宏观政策有参考价值。从中央层面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先行启动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促进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比如环渤海地区,中央一再追加投资,看来天津、北京、唐山等大城市对周围县份经济拉动力并不大。江苏、山东、浙江都不错,河南、湖南、河北上得也比较猛。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上日程,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地理、历史和政策等原因使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地理空间差异。分析这种差异,协调县域经济发展对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国家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显然,百强县的评选仍然着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特征,但即使经济考核也应有指标,不失为我们研究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参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