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

 良伴 2010-09-28
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
2010-08-08 18:03

陈金伟

变应性鼻炎(PAR)是临床常见的疑难顽疾,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根治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李月梅、江钢辉,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赖新生、庄礼兴近期采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明显的疗效。研究人员认为,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这项研究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部接诊的变应性鼻炎病例共100例。研究人员对治疗组(50例)患者取坐位,以30号毫针针刺治疗。主穴为蝶腭神经节、印堂、迎香、上迎香。配穴为肺俞、脾俞、肾俞。操作方法为蝶腭神经节自下关穴前的弓形凹陷中央下进针,针尖斜向前上方,使患者同侧面部产生剧烈电击感或鼻内有喷水样感觉为最佳;迎香与上迎香相互透刺。针刺得气后,主穴用6805G型电针仪通电,疏密波,频率80~100赫兹,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配穴按常规针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间隔两天,再继续下一疗程,共观察3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片,每次10毫克,每天3次,饭后服。疗程及疗程数同治疗组。观察项目包括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治疗前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C)水平。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血清总IgE、鼻分泌物EOC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之间血清总IgE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分泌EOC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该研究运用针刺疗法,以蝶腭神经节及鼻三针为主穴。蝶腭神经节又称“治鼻穴”,位于耳屏前与面部上颌骨颧突中1/2下颌关节凹陷处,其不仅集中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且有来自翼管神经交感和副交感支,为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植物神经调节鼻腔血管和腺体的主要神经节,故针刺此处可通过刺激鼻腔内经,降低鼻黏膜神经的敏感性,从而稳定鼻腔内腺体分泌。印堂、迎香和上迎香合称“鼻三针”,位于鼻周,针刺可明显改善鼻黏膜微血管循环,且迎香和上迎香相互透刺,直达神经分布区,可调节鼻腔自主神经,改善腺体分泌。配合针刺肺俞、脾俞和肾俞,可达到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的作用。研究人员认为,以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