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页设计与平面构成

 ydx 2010-09-28
平面设计在网页设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平面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则是平面构成,所以说,平面构成也是网页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不懂平面构成的网页设计人员在处理视觉元素时,就不能够得心应手表达出自己的所设想的艺术视觉效果。

1、平面构成概述

A、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构成。是以研究视觉语言的特性、构成规律以及审美原理为目的。它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运动、比例等因素的变化和形式规律。平面构成是为视觉语言的表达提供某种可循规律,为提高视觉形象表现力服务。

B、平面构成在网页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上站点增多,“眼球经济”意识的深入,人们对网页形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网页设计师将平面构成理论作为网页设计视觉形象表现的指导思想,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大胆运用多种视觉形态变化和表现手法。在兼顾网页功能的基础上,使页面的外观艺术视觉效果突破传统的框架约束,在形状、色彩、比例、空间的精神作用上有了一定的外延拓展和深度挖掘。

2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要想掌握平面构成的技法,我们必须系统的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A、形态的分类

    平面构成是从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入手,分析、研究这些要素的规律和特性。形态要素分为概念和现实形态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知的形态,而现实形态则是能看到或能触到的形态,即实际感觉到的形态。它又可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具象形又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抽象形则包括几何学形态和非几何学形态。

    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本身具有的形态,即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如日、月、山、川、森林、动物等,现实中存在的形态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源。这些有形的机体无论在形状、质感、色彩上都会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成为创作的原体,在从事具体创作设计过程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人为形态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形态,它是人类劳动成果的凝结,集中反映了人类文化思想。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为形态的文化蕴含也是各不相同的。

    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高度升华和概括,是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抽象形态中的几何学形态和非几何学形态又称作冷抽象和热抽象。抽象形态中的点、线、面、形、色等的变化能够发出人的情感,如中国的书法艺术,简练的抽象线条却勾勒出人的丰富的思想和精神。

B、点的构成

    点,一般用来表示相对的空间位置,它没指向性和具体的尺度,是相对周围环境所定义的一个相对概念。它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其意义较为丰富,在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中,点具有可视特征,一般是把物象进行浓缩或简化而成。在构图布局中,点具有很强的调节和修饰作用。

    点,具有求心属性。例如,在平面上只有一个点时,我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这个点上。在同一个空间内,有两个等大的点且相距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们的视线焦点就会在两点这间往返,在心理上也就产生了一种“线”的反映。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人们的视觉焦点首先就会落在大点上,然后再将视线按最短的距离移到小点的位置上。这里,点起到了视线转移作用。在几何学里就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决定一个面”这样的定理。

    在具体的构图设计过程中,点并非都是以圆点形状出现,一些个体较小的元素都可视之为点。例如,在网页中的一些按钮,就可以当作“点”来处理。同实际上的点有着相同的作用和功能。

C、线的构成

    线作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它以抽象的形态存在于自然形态中,是一种重要的构成语言。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人们就不断地对线认识、应用、创造。如甲骨文、陶器上的纹饰等。

    线有长度的属性,而无粗细的限制。线比点具有强的心理感受,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直接、明晰,而线给人的感觉则是柔软、弹力、运动。

直线的心理效果:

中等粗细的直线:明晰、单纯、直接、固执。

粗直线:强力、笨重。

细直线:敏感、脆弱。

锯状直线:不安定、焦虑浮躁。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绘制出来的。它有曲线的一般特征。既有速度、弹力等心理感受,还具有直线的简单、明快的性质。

自由曲线是信手绘出或自然形成的一种曲线。它更具有曲线的性质,富有自由、随意、柔软、女性美特征。自由曲线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它的韵律、弹性和自由的伸展性。再者,在变化方面,自由曲线要比几何曲线更随意、更复杂。

线的方向不同,也能激发起不同的心理感受。

如:水平方向的线——保持重力与均衡、安定、平和、顺从。

垂直方向的线——暗示着强有力的支柱,公正、信任。

斜线——生动、活泼、不稳定。

根据线条的空间性、方向性、节奏感可以构成不同的形态,表征着不同的心理感受。

线的构图在网页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平面知识丰富的网页设计师常用简洁的线条进行页面构图,以用来传达丰富的视觉信息和思想情感。

D、面的构成

    面由线构成,具有二维空间属性。既可以说面是由点密集而成,也可以说面是线平移的结果。它综合着点和线的特性。面的形状无限多种,通常分为直线形、曲线形和偶然形。

直线形面又分为几何直线和自由直线形。它具有明快、简洁、有序和理性特征。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制作起来较为方便。

曲线形面也分为几何曲线形和自由曲线形两种类型。曲线形面比直线形面要复杂,并富于变化和动感。它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性和弹性给人以无限想象,使人感到有种生命活力。它具有同曲线一样的女性特征。

偶然形面是在现实生活中偶然获得的一种视觉形态。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大部分偶然形面是通过特殊技法(如绘图软件中的特效滤镜)获得。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的、无序的形态,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面是构图中常用的视觉元素,它的大小、曲直变化都在影响着页面的整体布局,在网页设计中,我们都在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面的组织和面的创造,运用着面的分割、组合、虚实交替等手法来增强页面的整体效果。

3、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

   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和人们的心理感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网页设计领域。常用形态的变化来传达某种视觉信息及用文字无法表达的心理感受。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空间、运动、光、质感、变形等方面。

A、空间

   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载体是二维平面,所谓空间感只是一种假象,是通过平面上视觉元素的独特布局方式表现出来的错觉。

    在艺术型的网页作品中,页面中的空白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使人的视觉自由流动,形成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若整个页面不留设空白,拥挤着各种视觉元素,那么给人闭塞的感觉。所以,善于在页面中留设空白,是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技法,它是创造意境、产生联想的必备前提。

B、运动

    这里所说的“运动”并不是指动态网页中某些视觉元素的位移,而是指在静态的平面构成中,利用点的排列、线的疏密组合、面的分割及虚实变化等方式所形成的一种动感。

    在网页设计中,由平面视觉元素产生的动感和网页动画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们受画面布局的影响而主动产生的联想,是一种艺术性的视觉冲击。后者则是人们无需想象而被动接受的一种客观存在。

C、光

    光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氛围渲染效果,它能给人带来某种精神作用和情绪变化。在网页制作中,不仅仅能用平面构成艺术来表达光的效果,也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动态光照效果,如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的程序。

D、变形

    有时,设计者在描述自然形态时,将自己的思想感受、主观意识渗入其中,致使自然形态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这就称作为变形。在平面设计中通常用到变形的表现技法,直观的达到某种视觉效果,以表现自己的精神和心理。

E、质感

    质感是人们对物体的表面纹理的感觉。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态外表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或粗糙、或细腻、或柔软、或硬朗。不同的质感对人的视觉刺激程度也不相同,如长时间观看表面光滑的物体,视觉就容易疲倦,如果将视线转移到表面上有纹理的物体,顿时就会感到轻松与舒适,视神经很快的得以调节。在现代设计中,质感运用得十分普遍,如时装、工业产品、建筑装饰等领域特别注重材料的肌理选择。

    质感在网页设计中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因为网上的浏览者大都是长时间坐在计算机显示器前,强烈荧光刺激使视觉极易产生疲劳,带有纹理的页面会使他们的视觉得到调节,能够让他们较舒适的浏览页面信息,实现注意力的转移与集中。

4、平面构成美的外在形式

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是平面构成美的外在形式的三个方面

A、统一与变化

    统一是指由某种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要素并置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致性或有有一致性的感觉。统一并不是使多种形态单一化、简单化,而使它们的多种变化因素具有条理性和规律性。变化是统一的对立面,是指由性质相异的形态要素并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感觉。这种变化是以一定规律为基础的,无规律的变化则会带来混乱和无序。在平面设计和网页构图中,我们要注意在统一中找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这是一条构图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B、对称与平衡

    在设计作品中,对称与平衡有着重要的视觉效果。在自然界中许多形态的结构是对称分布。

    人的视觉对对称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美术理论中对称被列为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平衡则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也是人们对对称的直观感知。平衡构图给人们的感觉是舒适、平稳、可靠、信任,不平衡的构图则给以危机感和不信任感,整体画面显出一种极力想改变现有的位置或形态,以达到一种新平衡状态的趋势。

C、节奏与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另一种重要的艺术美的表现原则。没有节奏和韵律的艺术创作,给人的感觉是呆板的僵化的,静止的、无生命力的。在平面设计中和网页设计中,节奏和韵律往往是通过图案的点和线条排列来体现。节奏是统一中变化的频率特征,韵律中的“韵”侧重于变化,而“率”则偏重于统一,所以在形式美的表现方面,变化和统一与节奏与韵律是相与关联、相互体现的。

5、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密集、分割、图与底、反常态等构成形式。

A、重复构成形式

    重复构成是指用同一形态或同组形态有序的反复出现,形成某种规律的构图形式。重复构成具有强化记忆的功能,反复的出现会不断的加强视觉冲击,加深形象认识。

B、近似构成形式

    在重复构成中,保持原有规律性的基础上,把重复元素的基本形(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进行轻度变化,就演变成了近似构成形式。所谓近似性是指形态的相似,近似构成形式中既有形式变化,又有整体的统一。

C、渐变构成形式

     渐变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也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技法。渐变是指构图基本形(形状、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逐渐、有序的变化。它能够表现出空间感和时间感。

形状渐变——从一个形象渐变成另一个形象。形状渐变的图形又称为延异图形。

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有规律的逐渐发生变化,有平面旋转感。

大小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逐渐变化。

色彩渐变——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逐渐发生变化。

D、变异构成形式

    在重复、近似、渐变构成中。为了改变规律性的单调感,有意识的出现不合规律的个别基本形,由此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这种构成方式就称作变异。变异形式有大小变异、形状变异、方向变异、肌理变异、色彩变异等。变异构成的最大特点就是让人的视线集中在变异的个体上,形成一个视觉中心,强化对变异体的视觉刺激。

E、对比构成形式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我们就称之为对比。对比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构成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使所画面产生强烈醒目的视觉效果。对比又可划分为形的对比(大与小、方与圆、长与短、曲与直等)、质的对比(刚与柔、轻与重、强与弱等)、势的对比(动与静、聚与散、疾与缓等)等。

F、密集构成形式

    把基本形态按密集与疏散、虚与实、向心与扩散等方式进行构成的形式称为密集构成形式。它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运动特征。在这种形式的构图中,元素最密集的地方和最稀疏的地方均为视觉焦点。密集构成形式根据元素的形态不同可划分为向点密集、向线密集、向形密集、自由密集等类型。

G、分割构成形式

    所谓分割构成形式是指按一定比例和秩序进行切割或划分的构成形式。在平面构成中,分割构成是基本构成形式之一,在设计中运用较为普遍,如版面的分割、平面中的空间分割等。分割的依据不同,又可划分为等形分割、比例分割、数列分割、自由分割等类型。

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的重复性分割,有整齐、统一特点;

比例分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的分割(如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是按1:0.618的比例进行分割的)有完整、严谨的特点;

数列分割:按一定的数列进行的分割,有和比例分割类似的特点,它更具有秩序性;

自由分割:不受任何规则进行的分割,有活泼、自由的特点。

H、图与底构成形式

    图形与底的角色互换的构成形式称为图与底构成形式。利用这种构成形式设计的图又称作共生图形或交像图形。这种构成形式在视觉上起到了一图多用、一图多义的梦幻视觉效果。图与底的反转在组合上十分严密,空间利用经济。图与底之间形状上相互包含,意义上相互独立的。

I、反常态构成形式

    反常态构成是突破合理的自然现象,不受理智和逻辑的约束,按自己的精神意念需要反常规地进行构成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成形式破坏了常规的秩序和逻辑,在视觉上有着强烈的冲击,往往能够传达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或某一特定的信息,是超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最具创意特征。在平面设计中常出现的反常态构成的图形可分为以下几种:

仿曲图形:将现实生活中不能弯曲的物形施以压力,使其产生一种令人惊异的弯曲效果。

仿结图形:通过借助一个与原有形态相异(但又保留原形态的特征)的形态来替代常规中所显现的形态,使之产生一种带有结状的特殊形态。

互悖图形:构图手法是将两种形态共同去补充、完成对方的一部分形状,或者自我去补充、完成自身的某一部分元素。

混维图形:抛弃常规的透视法规,将正常的空间彻底解体,使三维的立体物形二维平面化,实现一种思想混淆的梦幻视觉效果。

显异图形:在多种形态正常的组合关系(包含、并置等)中,将其中某一形态用另外一种与其截然不同性的形态替代,从而产生视觉上的特异效果。

换置图形:是将两个(或多个)似乎毫不关联的形态选择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找出某一特定意义上的内在联系,再通过形状上的近似性,进行特殊的组合和表现,由此产生一种奇特的图形。异物组合导致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加强了人们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增强了视觉传达的表现力。

J、空间构成形式

    把形态的要素按大小、渐变、明暗、透视、重叠等方法构成空间感效果,这种构成形式称作空间构成形式。这种空间是基于二维平面上的假想空间,而不是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实现手法有透视法和重叠法两种。透视法是利用图形的大小、明暗,线条的长短、疏密程度等变化来表现空间的深度。重叠法是利用形态之间的遮挡关系来表出空间感。未被遮挡的物体完整显示,被遮挡的物体部分显示,二者将表现出明显的前后关系。

矛盾空间也是利用透视法或重叠法表现出的一种错觉空间,这种构图又兼具有图和底的构成形式,这是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

K、肌理构成形式

    肌理是物质表面的形态,通常是指物体表的纹理感觉。它具有粗糙、细腻、柔软、生硬、干燥、湿润等特性。既有自然形态的肌理(如沙漠、树皮、波纹等),也有人为形态的肌理(如布料、墙纸等)。

在网页设计中,肌理应用的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纯文字的页面,用恰当的肌理作背景图案,将起到很好的视觉调节作用。

L、视觉感应构成形式

    这种构成形式是以黑白或彩色几何形体,运用有规律有节奏的排列、重叠、交叉等手法,引起视觉上的错觉,造成起伏、振动、眩目等光感效果。

 

补充一下均衡的内容:具我了解,他们都没有听懂:

均衡,就是整个版面的布局结构要给读者一种匀称、平衡、安定的心理感受。在读者的心理上,笔画粗的字重于笔画细的字,大号字重于小号字,大标题重于小标题,图片重于文字,文或图重于空白,有线条的重于无线条的。在设计版面时,要考虑读者的这种心理,使版面上下、左右的重量大体上匀称、平衡,而不要把大标题、图片、加框新闻、装饰等都集中在一个区域,造成版面的畸轻畸重,使人产生不安定的感觉。
    这里要说明的是,版面上下、左右要取得均衡,并不意味要求版面上下、左右在重量上机械的等同,而是指读者心理上的平衡、安定。上一章讲过,版面上区的强势大于下区,左区的强势大于右区,在长期的办报和读报实践中,已成为编者和读者的共识,已积淀为读者的一种阅读心理。因此,上重于下,左重于右,只要不是畸轻畸重,并不妨碍版面的均衡。
http://ygxz88.blog.sohu.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