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
本章中,老子告诉股民,对大家都知道的利好要慎重对待,对传闻中的热门股不可盲目从之。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就是美的, 就成丑的了;都知道善就是善的, 就成不善的了。所以, 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 长和短互相体现,高和下互相存在, 音和声互相调和,前和后互相跟随。 因此“圣人”经“无为“来处事, 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生长变化,而不替它做始,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 功业成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 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股经破译】 所有的投资者都知道的利好,也认为它是利好时,反而成利空了。所有的股民都开始认为股市赚钱,并不计风险地介入时,风险就来了。 所以说,持有和空仓是互相的,操作难易也是对立的,上涨和下跌是互相关联的,顶部和底部是成对出现的。因此,股市高手善长利用利好出货空仓,任凭股市再怎么疯狂也不为所动。利用上涨行情获利后,便不再持有,成功后又不自我夸耀。 因为他们不因一次成功而沾沾自喜,所以在后来的操作中便不会失误,因而也不会导致获得的赢利又重新在股市中亏损出去。 【阐释与分析】 大多数老股民常有这样的体会:政策利好公之于市,股指反而下滑;反之,政策利空出台了,股指反而调头向上。个股的分红方案,重组消息等利好出笼,股价应声落地;个股亏损公告、重大诉讼事顶公布了,股价却调头向上,一去不回头。当然这种现象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都是如此。很多股民,尤其是新人市的股民对此现象大惑不解。这种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不公造成的。信息不公是信息传播自身特点造成的,再规范的股市里,信息不公也会存在。信息的传播好比石块扔在水中产生的波纹,离信息中心时空近的人,就首先获得信息。反之越在四周的人,接近信息的时空越是滞后。股市里也是一样,获得信息越早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利用信息优势,捷足先登,先发制人,并在信息后期及时(即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信息时)了结,从而造成盘面的反向运行。二是一些机构和庄家进行“暗箱操作”的结果。即利用上市公司利空打压或拉台吸货,利用上市公司的利好兑现出局。 再次,这也是很多投资者采取“反向操作手法”的习惯所造成的。这个道理也是很多投资者都明白的。正确的操作方法就是这样:在大家都知道利好时出货观望,任凭它再疯也不去理会。并善于捕捉那些大家厌弃的板块和个股。 股市在 1997 年 5 月 12 日之后,进入了调整期,但大多数股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股市的狂涨中没有超脱出来,仍然把“四川长虹”、“深发展”的下调看成是蓄势,没有意识到庄家已经派发。很多散户及大户抢筹进单,准备“长虹”涨到 100 元,“深发展”涨到 80 元。结果大多数的人都被套在 1300 点以上的点位上,至今都无法解套。 这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四川长虹”和“深发展”仍要上涨造成的。1997 年狂炒绩优股,1998 年后不少投资者仍把目光滞留在绩优股上,结果毫无作为,反而那些大家都不看好的重组股如“国熹实业”大涨特涨。 采用反向操作法,这基于股市的钟摆原理。当大多数人趁利好在买进时,卖方力量迅速增强,而买方力量逐渐耗尽,股价将下跌。反之类推。此时,大多数人的思维还没有转向,因此应在大多数投资者思维转向之前,做出提前的反向操作。总的原则是:天价天量时卖出,地价地量时买入。对各项技术指标,尤其是盘面上异常清晰的技术指标时进入反向操作。如当成交量的换手(大盘股除外)低于 1% 时,价位创近期新低,可考虑买人,而当换手超过 15% 时,应果断卖出。 1999 年初,“轻纺城”的庄家在逃庄时采取用罕见的连续拉阴的手法,经过两个跌停板后,第三天出现小阴线,第四天出现大阴线,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庄家砸盘洗盘,吸筹造成的,然后跟进,结果上了庄家的圈套。这个事实的结果是:大家都看出了这像是个洗盘的特征,但最后都产生了错觉。大家看见了,结果谁也没吃到。 600790 轻纺城 在上图中,“轻纺城”经过拉升阳线后,向下连拉带量阴线,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是洗盘,结果买入后被套。实际上,这个形态在发生之初的确像是一个拉升途中的洗盘形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