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昵称1166897 2010-09-29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

【摘要】为实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目标,需要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式,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对基本模式进行重构。本文从教师培训的运行模式和组织模式的整合及其变式的角度,探究了教师培训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运行模式,组织模式,发展和创新

为落实“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要求,达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的培训实施目标,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其实就是对基本培训模式的重构,增强培训模式应用的地域适应性、实施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程序性。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按照内容和层次结合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运行模式、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三类,三者依次与宏观模式、中观模式、微观模式相对应,也依次与教育行政部门(含被授权的团体和机构)、培训机构(含中小学校)和培训者相对应。培训运行模式制约着培训的组织模式的选择,而培训组织模式决定着培训的教学模式。三者关系如下图:

运行模式→组织模式→教学模式

1、基本运行模式,是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运行方式、方法。目前,我国正在采用的教师培训基本运行模式主要有:

(1)行政推动,即教育行政部门下发文件(通知),逐级推动实施培训:(国家——)省——市——县(——校)。此是目前最主要的运行模式,具有统一规定性。

(2)机构推动,即有关业务管理部门运行实施专项培训。如,各级教研部门实施的专项培训。此种模式一般按条块的方式推动,常常与专项活动相结合进行。

(3)自主参与,即某一群体和个人自主参加培训。如教育学会等团体组组织教师的网络培训活动,教师个人自主参加的。此种模式在具备上网条件的地区已逐步运行起来。

三种运行模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是:

运行模式

优势

局限

行政推动

1、制约性强,极易组织实施

2、参训教师数多

1、易失却参训教师的主动性,流于形式

2、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高,效果有限

3、有一定的工学矛盾

机构推动

1、有一定的制约性,较易组织实施

2、针对性较强

1、需要借助条块内的制度强制,否则则易“走过场”

2、适应性不高

3、有一定的工学矛盾

自主参与

突出主体地位,针对性强,有一定的适应性

1、受一定的物质条件限制,人数有限

2、随意性大,不易统一管理

2、基本组织模式,是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方式、方法。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基本组织模式有:

(1)集中培训(集中研修),指在指定的时间,将中小学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学习理论、训练技能、问题研讨等。

(2)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3)现代远程培训(网络培训)。指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手段的“网络培训”,包括在线文本学习、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同伴交流互动等方式。

(4)光盘培训。通过播放培训课程光盘(购买,或下载后刻录),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5)卫星电视课程播放。利用“农远工程”设备,通过卫星电视,组织教师集中收看培训课程。

(6)巡回流动培训。指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培训者到基层中小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场专题培训,“送教上门”。

几种基本的组织模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是:

组织模式

优势

局限

集中培训

1、便于组织和学习实时管理

2、适合通识知识的集中学习,也利于普遍问题的集中研讨和解决

1、工学矛盾突出,增加学校和教师个人经济负担

2、针对性不足,效果较差

校本培训

1、突出学校主体地位,针对性较强

2、形式多样,有一定的灵活性

1、需要学校有一定的培训支持条件。否则,会低效或无效

2、需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否则,会流于形式

现代远程培训

1、课程质量高,学习资源多,指导性强

2、专家跟进指导、互动交流等,针对性较强

3、非实时课程学习和交互,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1、需要参训教师具备上网学习条件和一定的学习技能

2、对参训教师的学习监控作为有限,需要学习者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否则,易出现虚假学习情况

光盘培训

课程质量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培训资源有限,培训效果受限

2、需要学校集中组织,并辅以研讨活动。否则,会流于形式

卫星电视课程播放

课程质量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培训资源有限,培训效果受限

2、需要学校集中组织,并辅以研讨活动。否则,会流于形式

巡回流动培训

1、结合实践,利于理论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性、针对性强

2、教师培训不出校,减轻工学矛盾和经济负担

受培训者队伍人数、专业素质等的制约,参训人数有限

3、基本培训教学模式,是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包括示范——模仿,情境体验,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参与——分享,合作交流,任务驱动,问题探究,主题组合等。(本文主要分析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运行模式和组织模式,对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分析从略)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发展创新思路

基于实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培训实施目标的角度,下面仅从运行模式(宏观层面)和组织模式(中观层面)提出运行模式和组织模式的整合及其变式思路:

(一)整合型培训运行模式

1、行政推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理念】考虑到我国教师群体人数众多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强调行政推动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着培训从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出发的原则,突出培训对象的主动性,强调培训的针对性。

【操作】培训需求调研(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课程菜单(师训管理部门)——自由选择课程(培训对象)——按需实施培训(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

【范围】地域性全员培训;省域的骨干教师培训;基于网络环境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全员培训等。

2、机构推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理念】充分发挥专门研究机构,尤其是各级教研机构的作用,实施“研训一体”培训策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同时,突出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强调教师发展的阶段性。

【操作】学科教学问题调研(专门研究机构)——确立培训主题菜单(专门研究机构)——自由选择培训主题(培训对象)——进行主题培训(专门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

【范围】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员的校本岗位研修;基于网络的学科全员培训(省域、地域性)。

(二)整合性培训组织模式

1、整合性培训模式比较

整合性的培训组织模式主要有:集中与校本结合,远程与校本结合,远程与集中结合,远程、集中与校本结合,网络培训与远程实践研修(基于远程的服务与管理的校本研修)结合等。它们各自的目标定位(定向)、实施策略和支持条件如下:

模式

定向

策略

条件

集中+校本

关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讨重点、焦点问题;

校本培训运用理论,解决现实实践问题,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1、有效的理论教学和富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导

2、有效地实施校本培训

3、集中培训需要解决好工学矛盾

4、远程学习需要一定的支持条件

远程+校本

远程+集中

侧重实践问题探究

远程培训中,引导培训对象提交实践问题等;

“集中”时,结合实践指导问题探究和解决

1、有效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培训对象的广泛积极参与

2、培训者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

3、具备远程培训的条件和有效的远程培训管理

远程+集中+校本

聚焦问题解决,提升实践能力

“远程”——理论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集中”——探究问题、问题指导、专业引领;

“校本”——在实践应用中解决问题,提升专业能力

1、需要培训对象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具备探究能力

2、需要专业化的培训者和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为支撑

3、具备远程培训的条件和良好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

网络培训+远程实践研修

提升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远程管理的优势,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研修和培训管理,聚焦问题解决,丰富学习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改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到位专业引领,优化培训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管理环节,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良好的学习平台、管理平台和优化的虚拟学习环境

2、包括学习资源、专业引领和技术服务等学习支持到位

3、远程研修管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学习的考核评价)科学、有效远程研修管理包括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学习的考核评价

4、学习者需要由主动的学习动机,自觉的反思行为和乐于合作的态度

 

2整合性培训组织模式的变式及其实施范围、要求

1)模式一:集中+校本

变式1:巡回流动+校本:对于边远农村、山区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和部门组建课程指导团队,采用“送教上门”“送培到校”的方式进行培训。其模式的实施效果除了优质的培训者资源支持外,要抓实校本岗位研修的组织、管理,方能保障培训效果。

变式2:光盘 +校本:本模式是为了解决边远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的实际困难。与“变式1”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针对当前一些地方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队伍水平偏低而设计的,在实施中要根据教师培训需求精心制作和选择优质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强的光盘课程资源。

2)模式二:远程+校本

变式1:卫星电视课程播放 +校本培训:本模式适用于“农远工程”学校,可以缓解工学矛盾,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同样需要抓实集中观看课程和校本岗位研修的组织、管理,方能保障培训效果。为解决针对性问题,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等应该进行适切的指导。

变式2:网络培训+校本培训:此模式适应于具备上网条件的地区,可以起到与“变式1”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在要求上也相同。为提高网络学习的效果,学校应组织教师集中研讨活动,做实过程监控。否则,远程学习易流于形式。

3)模式三:远程+集中

变式1:远程+巡回流动:本模式的“集中”定位在问题指导。它适用于具备上网学习条件,且远程学习管理到位的地区。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机构应通过优质的培训指导者队伍实施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实践问题。

变式2:远程+光盘:与“变式1”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缓解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队伍人数少、水平偏低与提高培训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培训机构在经费上支出少,但培训效果较“变式1”差。因此,需要建设适应性、针对性强的光盘资源,还需要当地中小学充分发挥自身的骨干教师、乡镇教研人员的指导作用。

4)模式四:远程+集中+校本

变式1:远程+巡回流动+校本:此模式的“远程”定位在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巡回流动”定位在问题指导,“校本”定位在问题解决。它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师具有上网学习的条件和能力,校本培训进入常态化、规范化的学校。

变式2:远程+光盘+校本:此模式与“变式1”的区别,类似与“模式三”的两个变式。它同样要求光盘资源的适应性、针对性强,要求充分发挥当地中小学自身的骨干教师、乡镇教研人员的指导作用。

5)模式五:网络培训+远程实践研修

这是一种正在安徽省无为县试点的培训模式,其模式作为在于,针对农村地区校本培训“核心要素缺位”和校本培训“运行机制不畅”的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管理环境,为校本研修提供资源服务、学习支持、问题指导和过程管理、学习评价;通过远程实践研修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聚焦实践问题解决,丰富学习资源,落实学习支持,抓牢过程监控,科学考核评价,破解校本培训实效性低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丽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更新培训观念 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摘要》[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邵宝祥、王金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