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档案局局长 李仕根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是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四川人民虽未遭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但也蒙受深重的灾难。国恨家仇,激起了四川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众志成城,英勇抗日,四川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惨遭日本大轰炸,四川人民损失巨大 根据四川省档案馆不够完整的档案资料记载,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至少出动飞机7380架次以上,对四川的66个市、县进行了至少321天的战略轰炸和扫射,投下的炸弹至少有26826枚。遭到日本大轰炸的地区有重庆市、成都市、自贡市、万县、奉节、合川、梁山、涪陵、泸县、乐山、温江、华阳、新津、崇庆、新都、双流、内江、简阳、永川、巴县、綦江、璧山、铜梁、北碚、峨眉、宜宾、隆昌、富顺、合江、纳溪、丰都、南川、秀山、开县、忠县、巫山、巫溪、云阳、城口、大竹、渠县、广安、长寿、南充、南部、武胜、遂宁、三台、蓬溪、盐亭、绵阳、金堂、梓潼、苍溪、广元、阆中、达县、松潘、新繁、荣县、荣昌、眉山、夹江、屏山、江安、中江等66个市、县,给四川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据民国四川省政府统计处汇核统计,1938年至1944年的7年间,除1942年四川未遭轰炸外,其余6年都遭到日本飞机的大轰炸。四川民众被炸伤26000余人,被炸死22500余人。特别是1939年、1940年和1941年,日本实行大轰炸最为猖狂,四川民众伤亡惨重,被炸伤25600人,被炸死22300余人。重庆市先后遭到69天的大轰炸,伤亡尤其惨重,有1万多人被炸伤,有上万人被炸死,尸骨遍地,惨不忍睹!日本对四川的大轰炸,造成了民众巨额的财产损失。民国四川省政府统计处依据58个市、县呈报的财产损失项目统计,被炸毁的房屋有23.32万余间,炸毁衣服34.6万余件,炸死牲畜2100余头,炸毁粮食3.47万余石,炸毁田园80余亩、树木1.82万余株,炸毁汽车60余辆、人力车140余辆、木船3500余艘、汽船13艘、什物97.59万余件,现金7729.8万余元。以上人口伤亡所用医药费和埋葬费以及各项财产损失,按照1945年的物价指数折算,至少损失1500.64亿元。这还不包括遭轰炸的新繁、荣县、荣昌、眉山、夹江、屏山、江安、中江以及四川省各项公有财产的损失。 二、四川人民英勇抗日,贡献突出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21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期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日,贡献突出,主要表现为“四出”。 一是出兵出将。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40多万川军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抗战8年,四川征募兵员260多万人,其他各种渠道征兵约40万人。征兵数量占全国的20%以上。川军在抗日战争中伤亡64.6万余人,约占国民党军队伤亡人数的20%。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中,都有一批杰出的川籍人士担任高级将领。如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115师副师长聂荣臻、129师师长刘伯承、新四军军长陈毅,国民党军队将领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等人,都是杰出的抗日将军和民族英雄。 二是出钱。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大部分省沦陷,民国政府的财政开支主要靠四川。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四川承担了民国政府50%的财政支出。八年抗战民国政府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 三是出物资。抗日战争时期尽管四川粮食生产还不足以满足本省4000多万人用粮的需求,但是为了保障抗日军粮的供应,四川人民节衣缩食,交纳沉重的田赋。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8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1/3以上。四川各地的工厂,加紧生产,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服装和其他各种物资。四川各地还开展了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 四是出力。为了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四条公路干线。民工们用錾子、锄头、扁担等简陋工具开山辟岭,挖土运石,昼夜赶修,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在1940年开通了这四条公路干线。抗战期间,四川新建扩建空军基地33处,也动用了大量的民工。1943年12月,为了紧急修建和扩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场和5个驱逐机场,四川动员了29个县50余万民工抓紧施工,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修建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四川省档案馆保存有45.2万卷民国时期的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四川抗日战争的历史。战争给四川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那是一段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血泪史!战争也显示了勤劳勇敢的四川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大义秉然,同仇敌忾,吃苦耐劳,临危不惧,顽强拼博,决战决胜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侵略者都无法征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