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宾市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研究

 台北雨 2010-09-30
宜宾市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研究
 

 宜宾市国资产委党委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下,企业管理正在进行一场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过渡的革命性变化,文化已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市企业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推动宜宾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有效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这个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文化一样,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定义。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它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从属于民族文化并由民族文化来决定的。从西方国家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来看,主要把企业文化界定在一个组织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信念、历史传统、价值准则、行为规范等。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的合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对“利”的贬斥以及“和为贵”、“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儒家文化还非常重视对人的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强调感化作用,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这些都为企业文化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但从中国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来看,主要观点可概括为: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的长期倡导和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企业生产环境、文化传统、企业形象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的企业文化。它是通过直观的形象表现企业文化内涵的,包括企业形象、产品形象、企业家形象与员工形象。二是中间层的企业文化。它是有形的,受制约于深层企业文化而影响作用于表层企业文化。它有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等。三是深层的企业文化。它是渗透到企业员工心灵中的一种精神动力,是制约企业中间层文化与表层文化的。有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追求等。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作用很多,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它作为一种理性文化,集中反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与共同利益,对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有一种无形的巨大感召力。二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信念及利益追求,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增强企业的内聚力。三是规范作用。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通过把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规范约束的目的。四是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的合力可以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攀升。

二、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发动机。对一个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企业来说,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抓生产,也不是抓市场,而是培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支撑和理论支柱。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有利于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高度和谐,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真实反映广大职工的内心意愿和企盼,使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追求保持一致,突出企业的文化特色和风格,这样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发展企业、振兴企业。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在企业的重要体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既要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者,也要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代表者。只有建设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反映企业职工的利益和要求,才能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沙因说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知名的权威评估机构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提升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决定因素。谁拥有和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占据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先机。“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指明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尔、联想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领导必定是一个没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个不懂得怎样去抓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战术动作,而是一个战略选择。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的粘合剂。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职工队伍的和谐与稳定,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育职工、凝聚人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又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国企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的形势变幻莫测,职工群众的思想千变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系,具有深厚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桥梁作用、媒介作用、渗透作用和粘合作用,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企业文化鲜活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企业党组织和职工群众更好地连接起来,就会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和领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经营、贴近企业职工。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使职工在心态上、精神上、思想上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服务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的和谐与稳定,从而支持、鼓励、拥护和促进企业的改革创新。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助推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虽不是管理方法,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理念。一个企业要长久繁荣、不断发展,必须以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为依托,把以制度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方式转变到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方式上来。目前,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落后于时代的企业文化还阻碍和影响着企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等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的改革需要文化来促进,企业经营需要文化来推动,市场战略需要文化来开发,企业形象需要文化来塑造,企业竞争力需要文化来提升。面对这一历史性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依靠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培育和灌输,大力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有企业发展规律的先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能够极大地激发、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凝聚职工思想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于员工的思想行为之中,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的、强大的动力。只有培育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加快企业摒弃经验管理、完善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历史进程。这是国企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企业管理升级的现实需要。

二、宜宾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特点和成效

  (一)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宜宾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破浪前行

整体上看,宜宾市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宜宾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不是市场主体,虽然也存在企业文化,但这一时期的国营企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化、地缘文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悄然兴起。

通过对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历史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老字号”的国有企业都参与了企业文化建设探索阶段的尝试,最初还是力图建立起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9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建设初具雏形的企业数量与最初参与者的数量相比有一定程度地缩减,一些企业已经悄然退出了这个舞台。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时,只有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见图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