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崂头 半岛博客

 daniu369 2010-10-02
记忆中的“青岛一木”机械车间

 

     位于四方区宜昌路1号的,老青岛人都习惯称为“一木”的原青岛木器一厂,后来改名为青岛一木集团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木器家具和木材制品为主的企业。但在这个以家具为主要产品的企业里却有一个生产制造机床,在鼎盛时期有着一百四十多名员工的大型机械车间。这在当时全国的木材加工行业里,具有着这样一支机械力量的企业,青岛一木可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车间是在1970年成立的。刚开始那两年多,基本上是自己武装自己。主要生产制造车间自己发展生产所需要的金属切削机床,如牛头刨、龙门刨、镗床、滚齿机、铣床、车床等。在那时生产这些机床用的图纸,基本都是在北京晒图厂买来的。安装这些设备所需的好多工件,也是外购回来再自己进行安装。到了73年,车间自己需用的设备也都基本齐备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时这个车间除了铸造和热处理需要到外面加工外,从制作木型、板金下料、电气焊、材料锻打,到车、钳、刨、铣、磨、钻、镗,连电火花加工和工件加工后的煮黑防锈处理及机床所用的刀具,基本上都全部自己解决。到这时企业下达给这个车间的工作任务,就改为批量生产当时较为先进的,金属切削用的C620型车床。而车床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也基本上就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了。那时两个钳工安装班每个月都是生产10台车床的任务,我所在的钳工安装工序,任务重时,每月平均两个人就要安装一台。最多时全车间曾突击生产到15台的产量。在那时国家实行的是“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国内一些主要机床厂生产的机床产品都由国家计划调拨,而产品却供不应求。那时有的单位需要设备,都要打报告向上级层层审批,很是费时费力。而我们厂的机床产品却不在国家计划内,由市二轻局和企业自己掌握销售。虽然厂里生产需用的圆木材大都是从东北各大林场调拨的,但是用我们厂生产的车床,在东北林区为企业换取木材原料,那可是大受欢迎,业务员在那边办事也是一路绿灯,特别顺利。

从一木的大门口开始就是一条用沥青铺的南北方向的大路,这也是厂内的主干道。路东面的座座厂房基本都是木工车间,当时自己是被分配干安装钳工,钳工进行机械安装的厂房和西边的圆木制材车间,我们称为大锯车间的厂房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用密不通风的砖墙从南到北隔开成两个独立车间,位置也是在主干道路的东面。虽然面积也挺大,但因安装车间的整个西墙是这堵从北到南40多米的没有窗户的砖墙,所以感到里面光线有点暗不太明亮。可是当一看到机械加工所在的厂房,那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主干道北头的西面,一座高大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就是机械加工所在的场地。车间从南到北约有60米长,宽度大约15米。从外面看屋顶将近有三层楼高。后来在车间南面又内部相通的连接着盖起了10米长的一间,这样加起来总长度共约70米。从南面的大门进入车间,是一条五米多宽的,用于人员行走和铲车运输工件的通道,一直通到到车间北头。东西两面墙上宽三米高约六米的大窗户对应整齐的排列着,下部的窗扇都可以开关,使得整个车间即通风又明亮。通道的两边从南到北整齐的排列着生产用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因为我们厂当时是个外宾接待单位,车间的设备布局要求整齐划一。

印象中从南面开始,通道右面是一台工作台4米的龙门刨,和一台导轨磨相连。这是两个大家伙,每台长度都约9米左右。左面是一台工作台3米的龙门刨,及路边一字排开的五台牛头刨。铣床和滚齿机等也都按装在这面。再往前是个十字路口,有个东西通道连接着车间的东西两处大门,后来又在西门的坡下新建了一座安装有天车的钳工安装车间。过了这处十字路口,通道左面一直到车间北头全部都是车床。共计有两台C630车床、四台C620车床和七台C616车床,安装它们时,把车床床头箱的位置在场地上都拉上线,使得这些车床都带有一定安全倾斜角度,排列成整齐一排。右面是三台由当时姓匡的车间主任设计的专用土镗床和一台T616型镗床排在一起。因为国标规定镗床是以T字母为型号开始的,所以有工人也戏称这三台专门用来为车床箱体加工的没有型号的镗床为“提留咣淌”。在T616型镗床与T618型镗床的中间还有一处东门,便于进出运输工件。镗床后面直到车间北头,排列的就是几台磨床了。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制作这些加工设备的工人师傅们,当年基本都是从木工车间调过来,由木匠改行成铁匠的。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我们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这个从1958年时的几个木工互助组,约20几人联合建立的工厂,得到快速的发展,成为最多时达到约二千人的县团级单位。厂内的木匠工人师傅们不骄不躁,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活动中,涌现了不少的能工巧匠,他们试制了好多简易的木工机械来解决木工产品的一些加工问题,开发制作了好多高档家具用于出口,其中还包括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用的要求很高的一大批家具。还有一些能工巧匠们,就专门研制机械。从学习看图到后来自己制图,到以后自己已能制作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加工设备。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外面的有关单位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终于成长起一支在机械加工和安装方面具有较强力量的队伍。那时工厂里实行八级工资制,在我进厂时这个车间3个技术最好的工人师傅才是六级工,而其中有两人与经常搞设计的匡姓车间主任,都是木匠出身。我跟着干活的师傅也是从木工车间调过来的。而我也从刚进厂时,看见龙门刨这种大设备都以为是木头做的,闹出笑话的人,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逐渐磨练成长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刚进厂那几年,机械加工的班组都是每天分两班或三班工作,钳工安装工作虽说是常白班,但工作任务大,也整天加班加点,有时甚至连轴转,很少歇个星期天。那时一些工人师傅们都是二级工,在我们这个集体所有制工厂的二级工,月工资才34元钱。可因为整天加班,到了开工资时,二级工开到七八十元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也没听见有人抱怨过什么,大伙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对我而言,在生产安装金属机床的那几年工作中,获得的一些工作经验,给我以后几十年与机械打交道的工作中,打下了很好的坚实基础。

从74年以后开始,国家进行产品整顿。我们这种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机床产品本来就不在国家计划内,被坚决要求下马。但因企业与木材产品有关,又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因此上级批准,可以开发生产相对而言精密度不太高的木工机械产品。所以车间产品转型为专业生产木工机械,大批量的生产了一段时间的“木工单头开榫机”。在这个时期,整个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新建了冰糕棒生产线车间、刨花板生产线车间、桐木拼板生产线车间和为它们生产配套的制胶车间等。这些生产车间所用的生产设备,也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个车间生产制作的,一些辅助设备的图纸,全都是我们车间自己给设计的。值得一提的是,以厂内木材产品生产后的下脚料为生产原料的刨花板流水线,用的设备可都是些大型设备,除了一台1200吨液压机外,全部是按照设计院的图纸由我们自己制作的。那时林业部所属的有些机械厂也都是以这套图纸生产出来的设备,在全国新上了好多刨花板厂,可是除了我们厂自制的这套设备,当时能正常生产出刨花板来,其他厂家都出不来产品,便纷纷前来学习。其实这些厂家除了有些工艺问题没掌握好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力对这种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机械设备进行改进、调试。而提供生产设备的机械厂家又对刨花板的材料工艺不熟悉,在试车过程中,往往成批量的出现大量的残、次品,不能正常工作。而我们企业的机械工人因常常与木材打交道,对木材的含水率等一些基本特性也比较熟悉,再加上设备是自己制作的,哪里有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所以在这条布满三层楼的全部设备完工后,仅用了半年多时间的调试生产,整个这条流水线就能正常的组织大规模生产了。当时从这个车间调去负责刨花板工程上马的二个技术骨干,在刨花板产品生产正常后,一个被留在新组建的这个车间当主任,另一个后来被任命为企业的副厂长。

因为“一木”是一个以家具和木制品为主营的企业,所以生产车间的名称排序把我们这个机械车间总是排在最后,从我进厂时称的三车间后来成为四车间到最后称为八车间。这个机械车间名称排序方面,也能看到企业发生的重大变化。

大约是在1975年前后时间里,上面调整企业的领导班子,在新上任的这个主要领导眼中,因我们车间产值比不上木工车间,所以在他的眼中只能算作厂内的一个设备维修车间。我曾亲耳听他说前负责人“搞了这么庞大的一个维修车间,规模太大”。主张压缩调整。在这种思想政策支配下,企业后来把这个车间的人员和场地都进行了调整和压缩。整个机械车间只留下部分必需的生产设备,迁到了钳工安装车间,这一座大车间厂房腾出来给了冰糕棒车间。最可怜的是调整后的车床班,先搬到腾出来的机床配件库,后来又搬到木型班的楼下,最后只留下了几台才又在钳工车间安营扎寨。全车间人员当时只剩下五十来人,骨干力量虽然基本保留了下来,还能组织起有效的生产,但已经大伤元气。

到了1984年时,企业推行承包制,各个生产车间改名为分厂。八车间换上新的领导,改名为机修分厂,也有了自己的公章。那个时期的“青岛一木”因在木材行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外面有好多厂家来企业商谈合作,也有的要求联营。这些合作联营的厂家,无一例外的都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都需要添置一些设备。这也为我们这个分厂的产品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市场。这期间车间自己的设计人员也搞了几种新的小型木工机械产品,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好评。那个时期就全国来说,经济刚开始开放搞活,各种小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可是作为我们这个部门的领导,却有着那种“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觉得只要职工的工资奖金都能挣出,“小金库”不缺钱就行了。也曾对我说:“你觉得咱这一摊挣得不多,可我觉得挣得还不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我们这个部门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发展壮大机遇。在这几年期间,部门组织的几次职工外出旅游,并在车间内举行的几次聚餐舞会,都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那种用天车倒吊着大啤酒罐,全车间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共同举杯豪饮的场面都还历历在目。

时光进入了九十年代。像“一木”这样的资源性企业,因各大林区纷纷上马了许多木制品厂,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受到很大的制约。再加上林区自己的企业产品,生产的成本很低,在市场上比我们的产品有更大的竞争力。再加上我们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企业的衰败形象日渐显露,成了青岛市的困难企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外人走进“一木”,放眼望去,路边空地全是木材垛,现在可很难再见到木板垛了。这期间企业的内部也进行了几次调整,我们这个机械部门和锅炉房、配电室等组建成“装备动力部”,后来又改为“一木集团公司设备处”,作为下属的机械这一摊又单独改名为“青岛一木集团木工机械厂”。设备处的财务方面,对外也都自己单独结算。机械部门名字虽然改成“木工机械厂”,但因为没有能开拓市场的销售人才,再加上产品老化跟不上市场形势,所以基本上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但那个时期因为全公司各部门的用电、用气都归我们设备处管理,把电费、蒸汽费给公司大院内的各部门用户多摊上一点,那就够本部门有吃有喝的了。对此我曾向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过担忧,回答是:“只要有锅炉房在,就不用担心。这是政策性的东西”。好景不长,后来随着企业内部的冰糕棒、刨花板、桐木拼板等部门,因解决不了原材料而陆续关停,再加上后来青岛市的环保政策,取消了我们单位的这个有着三台十吨蒸汽锅炉的锅炉房。最后终于导致在2000年,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请调到市郊的一个公司下属的厂子去后,公司也直接解散了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机械部门,剩下的十几名工人被合并到公司内的实木家具厂维修。

再到后来公司内的发达家具和实木家具合并,两部门的设备维修工又合在一起在原钳工安装车间工作,但时间很短,也没有再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企业全部迁往胶州杜村,职工基本上都买断了工龄。整个原“青岛一木”的厂区被转让给房地产商开发商品房,上面的这些事就都走进历史,成为人们回忆中的往事了。

                            2010年4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