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固氮与固氮生物

 布衣夫子 2010-10-03

生物固氮与固氮生物

 

氮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土壤缺氮是目前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大气中氮气含量约占五分之四,是丰富的氮素资源。据测定,一亩土地的上空就有5000多吨氮气,相当于3万吨碳铵。由于这些氮气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绝大多数作物难以直接吸收利用。可是,某些固氮生物就有着奇特的固氮本领,能够把空中的游离氮气吸收,然后再转化变成作物可利用的“氨态氮”。人们把这一过程,叫做“生物固氮”,把有“固氮”本领的生物叫做“固氮生物”。

固氮生物为什么能够固氮呢?原来某些菌类微生物体内有一种固氮酶,能够把从空气中吸收的分子氮变为氨态氮,使之变成可供作物利用的含氮化合物。

生物固氮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生固氮,自生固氮菌存在于土壤及植物根系周围;二是共生固氮,共生固氮菌生活于植物组织内,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自生固氮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亩能固氮13公斤。共生固氮是微生物通过刺激植物结瘤来进行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栖居着一种根瘤菌,而根瘤中含有一种豆血红肮,它能与氧气紧密结合,使根瘤呈低氧状态,以利根瘤菌体中的固氮酶固氮,一般每亩能固氮1012公斤。

通常人们认为,固氮生物一般主要是豆科植物。其实,能够进行生物固氮的并非只有豆科植物,许多非豆科植物也具有共生固氮能力。据说世界上已发现有四五百种非豆科共生固氮植物。自从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独立生活于土壤中能自行固氮的细菌,有好气性的棕色固氮菌,厌气性的巴氏杆菌等。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还发现非豆科植物的许多种与微生物共生固氮,特别是玉米根系的带脂螺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不相上下。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另一种自生固氮生物——蓝藻,它具有较高的固氮能力,能够分泌出大量的氨基酸、多肽和激素等。科学家们按照固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固氮方式,把它们分为共生、自生、光合固氮菌和蓝藻等四大类,统称为固氮生物的“四大家族”。

目前,国内外生物学家正在研究固氮酶的分子结构以及固氮催化原理,以便为模拟生物固氮提供科学依据。为期不远,人类可以用生物固氮的方法来解决氮素不足的问题。

(彭福川)

(原载19901215日《萍乡农业科技》第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