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市科技兴农主攻方向之管见

 布衣夫子 2010-10-03

我市科技兴农主攻方向之管见

 

彭福川

 

我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市耕地面积58.6万亩(其中水田50.8万亩,旱地7.8万亩),人口达138.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字),人平占有耕地仅0.42亩,人平占有水田更少,仅0.37亩;全市农村人口达96万以上,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平占有耕地也只有0.6亩,人平占有水田仅0.53亩;全市农村劳动力约有30万人直接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劳动,按直接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计算,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不足2亩;这几项指标都大大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农村人口多,人平耕地少,水田是农民的“口粮田”、“保命田”,“吃饭”是第一件大事,长时间以来,我市农业(种植业)重点抓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又几乎集中一切力量抓水稻生产,只停留在50万亩水田上做文章,虽然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居全省前列,但终因人多田少,粮食仍不能自给,每年需净调入粮食1亿公斤以上。由于长时间把重点放在抓水稻生产上而对旱地关顾甚少,使我市旱地作物品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几乎几十年“一贯制”,旱作物生产处于无计划、基本上是千家万户根据“自给”的需要“自由种植”,产量极低,所得产品基本上是农户自己消费,只有极个别品种极少量“剩余产品”提供给市场,农副产品商品量极小。农副产品加工更是薄弱环节,如旱作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品种——红薯,除赤山、东源有部分农户加工薯粉丝外,绝大部分用来直接作饲料喂猪,而未作精深加工使其增值;长平、龙台等地的生姜生产也有一定规模,而生姜也未作任何加工而低价出售,本市商店出售的“五味姜”、“盐姜”、“台湾姜”等品种均由外地调入。特别是近些年来,外地农产品大量涌入萍乡市场,而我市对旱作物生产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指导,致使旱作物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单产下降,许多地方出现旱地撂荒、半撂荒的现象,相当部分农户干辣椒、大豆等传统品种农产品不能自给而成为农产品的“购买者”。全市市场所需的干辣椒、大豆、绿豆、饭豆、花生、玉米、粉丝、榨菜、酱萝卜等酱菜品种都靠外地提供货源,造成我市货币大量外流(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九0年我市购入粮食、农副产品就流出货币6567万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我市气候温和,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春短夏秋长;地形、土壤类型多种多样;适于大豆、绿豆、花生、辣椒、玉米、红薯、生姜、芝麻、榨菜、蚕豌豆、萝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且这些旱作物既可成片较大面积种植,也可零星小块土地种植,还可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及在稀疏林地、幼龄果树园中套种;发展旱作物生产投资少、无风险,农民易于接受。也适应我市现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

我市是一个“一城多镇”的中等城市,城镇人口40多万,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巨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近几年来每年仅干辣椒消费就达150万公斤左右,大豆、绿豆消费250万公斤以上,榨菜、酱萝卜等酱菜消费50万公斤以上,南粉、薯粉丝(皮)等消费30万公斤以上,玉米消费100万公斤以上。这些我市能够生产的农副产品目前全部靠外地供应。发展以副食为主的旱作物种植和产品加工,提高商品率,相对分散的城镇市场,有利于农民就近销售产品,不会出现农副产品“运销难”的矛盾。

我市农村劳动力充裕,能满足辣椒等旱作物对劳力投入高的要求,同时旱作物的发展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加上加工、运销,可以“消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乡镇、村办企业可以安排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大多数地方,特别是一些老区、山区、贫困村、工业企业空壳村,乡镇、村集体企业基础差、缺少技术、物资、设备、资金,启动困难,经济效益不理想或无集体企业,能够“消化”的劳动力有限,大多数农户仍存在“剩余”劳力“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安定。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我市现有旱地和可供开发的荒山、荒坡及田头地角、农户房前屋后零星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以辣椒、大豆、绿豆、红薯、玉米、生姜、萝卜、榨菜、蚕豌豆等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是我市农业增值(产值)、农民增收潜力最大的领域,是绝大部分农户实现“八五”增收目标的必由之路,但这方面也正是我市农业的薄弱环节。

据此,笔者认为:我市应从“大农业”的角度,把科技兴农(种植业)的主攻方向定在以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面(“攻”薄弱环节),围绕萍乡消费市场的需要在旱地上做文章,努力开展“科技兴土”,增加旱作物品种、数量,提高质量,提高我市农副产品自给率。

把科技兴农的主攻方向定在“多种经营”(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方面,不是要放松粮食生产,而是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下,继续坚持把水稻生产摆在农业的首位,继续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吨粮田”市。但在科技兴农力量的安排、特别是新增科技兴农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上,应重点放在以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面,优先保证旱作物种植、加工业的需要。这是因为,我市水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已形成体系,基础较好;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队伍;服务功能比较齐全;水稻科研、生产水平一直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绝大多数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较高,杂交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农(地)膜保温育秧、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施用叶面肥、杂交稻应用多效唑育秧等先进技术已基本普及;1990年我市水稻播面亩产达410公斤,居全省第一,比全省水稻播面亩产高110公斤以上,在此基础上,只要稳定现有水稻科研、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稳定现有水稻科技人员队伍,就能保证已基本普及的各项先进技术措施的实施,满足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需要。在高产的基础上,如果在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没有突破性成果,靠增加现有水平的科技投入而大幅度增加水稻产量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因为现有水平的先进技术提高水稻单产的潜力虽然有但不大,不可能出现“奇迹”(近10年来我市水稻单产每年增加仅10公斤左右,且多次徘徊),我市农民户平2亩田,全力以赴抓水稻、靠稻谷增产而增收是非常有限的(按户平2亩田,增产稻谷80公斤左右,每公斤稻谷价0.7元计算,户平增收仅50多元),对水稻生产增加科技投入效益不会很高。而目前我市以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专业不配套;科研、推广及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尚未形成体系,机构不健全,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农户对旱作物生产未摆上位置,旱作物品种单一、陈旧,多为春种秋收冬闲一熟制,复种指数低;旱作物栽培技术比较落后,对旱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旱作物产量低,“广种薄收”,品质较差。在旱作物生产低水平的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先进栽培技术,增产增收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比水稻生产科技投入的比较效益高得多。只要稍作引导和指导,每户农户增收25公斤干辣椒(每公斤价5元)、25公斤豆子(大豆、绿豆、饭豆、蚕豆、豌豆等,每公斤价2元),或增收生姜100150公斤(每公斤价0.70.8元)、增收玉米100公斤(每公斤价0.60.7元)的目标是很容易达到的;对生姜、豆子、红薯等产品进行初级加工,一般可增值一倍经上,如能进行精深加工增值更多,从多种经营中户平增收200300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旱作物为主的的副食品增产了,实质上也是增加了粮食产量,“抓”旱作物生产与“抓”水稻并不矛盾。

把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作为科技兴农的主攻方向,笔者认为主要应向以下五方面“主攻”:

一、“主攻”品种。科研、种子部门要投入一定力量,尽快选育和引进一批适于我市栽培和市场需要的高产、优质旱作物品种,并实行选育与引种并重,边选育、引进,边示范,边推广,争取用23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实现旱作物品种良种化。

二、“主攻”栽培技术。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要确定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旱作物栽培新技术试验研究(包括施肥技术,各类生长素、微肥、稀土等应用技术,病虫害测报防治技术),并开展多点示范,通过试验、示范辐射到广大农户,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旱作物栽培技术科学化。

三、“主攻”优化种植制度。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要开展不同地形、不同小气候、不同土壤条件的最优种植制度的试验、探讨,筛选出若干不同旱作物类型、品种连作、轮作、间作或套种的最佳组合模式,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总产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将最佳种植制度全面推广。

四、“主攻”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各区、各乡镇都要选择本地主导农副产品(旱作物产品)品种开展储藏、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使农副产品原料经过加工增值,并适于储运、销售,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五、“主攻”配套服务。各区、乡、镇的科技兴农服务组织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旱作物种植及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服务方面,为农民开展多种经营提供配套服务。可以某种作物为主线,组建集体、个体经营成份并存,产、供、销一条龙,坚持组织内成员互利互惠原则,提供服务为宗旨的专业生产合作社,产前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种苗(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供应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产后提供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服务,充分发挥“合作社”各成员的优势,各自取长补短,形成商品经济合力。

 

此外,在“科技兴农”宣传中,要加强“大农业”思想的宣传,加强对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在我市农业中重要地位的宣传;加强商品经济意识的宣传,加速观念的转变(产品经济观念转变为商品经济观念,水稻即“粮食”的观念转变为“大粮食”观念);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投入到旱作物种植及其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中来。

 

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二日

 

*本文获萍乡市科技兴农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