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玉环留给后人的几个迷惑之处

 jacklondon 2010-10-05

杨玉环留给后人的几个迷惑之处

(2010-02-10 01:24:57)

杨玉环留给后人的几个迷惑之处

当唐玄宗李隆基在女儿咸宜公主的婚礼上第一次看到杨玉环时,已是心猿意马,被杨玉环的美色深深吸引。只是当时在李隆基身边还有一个宠妃“武惠妃”,再加上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也是一见钟情,并且发动了攻势,而李瑁最厉害的武器就是他的母亲----“武惠妃”,说起当时的“武惠妃”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也就是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李隆基不得以才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可以想象的是,当时的李隆基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像打碎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由于有“武惠妃”的庇护,李瑁和杨玉环过了五年的幸福生活。公元737年“武惠妃”病死之后,李瑁就像是失去了他爱情的保护伞,而当唐玄宗因为“武惠妃”之死而郁郁寡欢时,一直陪伴在玄宗身边的高力士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有意无意的提起了此时已是寿王妃的杨玉环。由于高力士的提起,李隆基心中又想起了那个总是挥之不去的身影,那个“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的绝世美人。或者是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老婆这样有悖常伦的事并不稀奇,再者,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也没有谏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劝说李隆基要顾人论之理。于是,在经过一番暗渡陈仓之后,杨玉环住进了太真宫,名为窦太后祈福,实际上被公公养了起来。又一个五年过去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迫不及待地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而受尽伤害的李瑁却是敢怒不敢言,对此,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诗歌《骊山有感·咏杨妃》中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诗中说明了当时唐玄宗抢走儿媳妇后,寿王李瑁的郁闷和唐玄宗的尴尬,然而杨玉环实在是太漂亮了,唐玄宗为了得到她这一切都不顾了,由此也可见杨贵妃的迷人之处。另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的朝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各种外来风俗在大唐落地开花,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反对。

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后,由于长得倾国倾城,歌舞具佳,善解人意。玄宗当然宠爱有加。《旧唐书》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不久,杨玉环便专充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而她的父兄也因此得势权倾朝野。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正是让杨玉环在安史之乱时成为唐玄宗替罪羊的诱因所在。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打着讨杨的名号举兵反唐,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只能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时,愤怒的将士不肯前行,认为是杨家祸国殃命,玄宗为惜众怒,于是杀了杨国忠(杨贵妃之堂兄),谁知道偏激的将士们还认为李隆基是为美色所误,认为杨玉环就是妲己似的人物,硬是要求玄宗将其赐死。而关于杨玉环的争议,也正在于此,死不死,怎么死,那都是个问题。

一,    死在了马嵬驿。如果我们认为杨玉环肯定死在了马嵬驿,那只能讨论怎么死的问题了:

1,       被缢死,这也是正史所记载的。《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短带)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

2,       死于乱军之中。这是从唐人诗句中看出的一种说法。如杜甫的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似乎说明杨玉环是被乱军所杀;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似乎说是被禁军所杀;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死得很惨烈,并非被缢而死。

3,       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寅恪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寅恪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二,    流落民间,羽化成仙。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驿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职是之由,俞平伯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当然,这种说法有可能是人们同情,哀怜杨玉环,毕竟杨玉环没有像妲己那样恃宠干坏事,而且安史之乱的根源也不在她,更不能算是罪魁祸首。正因为如此,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和陈鸿“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当感叹。”于是一人写了〈长恨传〉,一人写了〈长恨歌〉,不仅写出了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还写出了他们“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还请出了“临邛道士鸿都客”,为哀叹“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魂不曾入梦来的悲戚。”于是在诗里,我们还看到了多情的君王“上穷碧落下黄泉”终于在海上仙山找到了“一人字太真”。“雨一阵阵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只是代表着人们对于杨贵妃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她的一种美好想象而已。

三,     逃亡日本,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的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中国兴平县马嵬驿有一座杨贵妃墓,而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大津郡也有一座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连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令这种说法更加扑朔迷离。

四,    远走美洲。这种说法比较离奇,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假设这是真的,那么在那个时候能够带杨贵妃去美洲的人是谁呢?她们到达美洲岂不是要比郑和下西洋,哥仑布发现新大陆早上六七百年。那还有必要争论是我们的郑和先发现新大陆还是哥仑布先呢,答案不是明摆着吗?!呵呵,关于魏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个人的看法是,天晚了,还是洗洗睡吧。

关于上面的几种说法,最靠谱的还是第一种第一条,“杨玉环被缢死于马嵬驿。”《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这是高力土的观点。由于《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可信度很大。而且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至于民间传说中的那些“杨贵妃死而复生,”只不过是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而已。但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谁知道!……

杨玉环留给后人的几个迷惑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