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发烧的六种类型初步认识《伤寒论》以六病立论的依据 - 经方方药- - 民间中医网 - 中...

 昵称2673038 2010-10-06
从发烧的六种类型初步认识《伤寒论》以六病立论的依据

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医是辨证论治。

西医在面对一个高烧患者,他们先用退烧药,退烧药不行,就动用激素。非典时期,大部分高烧患者,就是这样被治成股骨头坏死的。

 那么,同样的发热问题,在中医看来呢?医圣张仲景是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的呢?张仲景把发热分作六种类型。准确的说应该是仲景把万病根据他们的发病特点分为六种。以六病来统万病。

 即太阳病的发热。阳明病的发热。少阳病的发热少阴病的发热。太阴病的发热厥阴病的发热

 如果病人是少阴病的发热,医者反治阳明,能退烧吗?当然不能,所以白虎汤不是中医里面通用的退烧剂。以前就遇到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用了石膏后,不仅没有退下烧,反而烧得更高,最后还是到医院用激素才退下烧。我说那不是阳明病的发热。
如果病人是阳明病的发热,医者反治少阴,用四逆汤能退烧吗?当然不能。

辩清了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再对症下药。结果就是迅速退烧。

医者临阵能迅速辨别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这个就叫做“临阵能力”,这种临阵方法,叫做六经辨证。一个发热可以分成六种类型辨治,这就是仲景学说与西医的最大的不同。所以说万病不出六病的范畴,六病统万病。

没有用凉药退烧,和用热药退烧的区别,只有药物对症----迅速退烧,和不对症----高烧持续的区别。西医激素退烧不在论述之内。

 空说无评,《伤寒论》部分条文引述如下:(注明,只是一部分)

太阳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
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
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
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
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
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阳明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在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
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发热潮,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
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
蒿汤
主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
宜下之;脉浮大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
辈与之。

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
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

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
之。

少阳病的发热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
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
解。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太阴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
石膏黄芩甘草汤。

吐利发热,脉濡弱而大者,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主之。

 

少阴病的发热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厥阴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蚘者,
乌梅丸

能对证下药,结果就是迅速退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挽救北京17万人的流感方------1998年北京流感----周平安教授神奇的感冒合剂

1998年北京流感大流行时,周平安教授根据当年发病特点而研制的感冒合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治疗人数超过了17万人,多数患者服药2~3服即能显效或治愈。中医药治疗流感效果显著,轰动京城,深受大众欢迎。

周平安教授神奇的感冒合剂。 这次中央4《中华医药》上介绍到周平安的感冒合剂时。电视上公布的八味药及用量是:炙麻黄5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5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银花15克    苏叶10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