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的服饰,人们肯定会马上说:“印度有纱丽”。 “纱丽”(Saree或Sari),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的一种情结,印度人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他们对于生活、审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有人说“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纱丽之于印度女性,不啻旗袍之于中国女性,奥黛之于越南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雅致而又不落奢华,清婉而又不失庄重。 纱丽布料长度一般5-8米,宽度1.25米,穿时配有叫做"贝蒂果尔"的衬裙和叫做"杰默帕尔"的紧身胸衣,露出两臂和腰部。在穿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胸衣(短袖,圆领,长不及脐),将双肩和胸脯紧紧包裹起来,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印度妇女有个习惯,就是肚脐随便露,但大腿小腿则万万不能露。 纱丽的披戴方法雅致多样,因不同地区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有的披在肩上,有的缠绕全身,有的连头裹起,有的看起来好象是穿长袍,也有的地区妇女把纱丽披到两腿之间,而最普遍的方法是从肩膀上缠着全身披戴和打折。 由于纱丽本身非常轻薄,容易透光,所以下身的衬裙的颜色与纱丽要相配。 纱丽本已绚丽悦目,但印度民族实在是极为爱美的,于是,头额、颈肩、耳朵、手腕、手指、足踝乃至鼻环,无不镶挂上闪烁着光芒的各式金银饰物,相映成趣,愈显娇媚。 穿纱丽走路,上坡时尤其得提防别被纱丽绊倒,所以纱丽的下摆不能过长。也因如此,穿纱丽走路的姿态自然十分妖娆摇曳,纱丽半遮半掩的效果增加了神秘感,肩后搭着的一段纱丽随步伐飘动,在色彩上就如泰戈尔的一句诗所描述的那样:“畅饮了翡翠似的绿荫和金子般的阳光酿造的余暇的醇醪,畅饮了田野上挥舞雾纱的迷醉雨天的甘美。” 妇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等,冬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雨季时多为深绿色。 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纱丽因穿者的贫富质地也有不同,名门贵族往往身穿丝绸纱丽,有的上面还镶嵌无数宝石或玻璃镜片,光耀夺目,她们往往有几十条、上百条颜色不同、图案各异的纱丽,根据自己的心情、爱好和场合选择穿戴。而一般平民百姓,大多穿戴棉布或棉纱纱丽,件数也比较少。印度女孩12岁起普遍穿纱丽,新娘按传统习惯穿绿乔丽、红纱丽。 纱丽在形状和式样上没有多大的差异,纯粹靠底料的质地、配色和款式取胜,档次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价格的多寡,往往从200多卢布(约40元人民币)到20万卢比不一而论。印度最有名、最贵重的纱丽是丝绸纱丽和产于古吉拉特邦的印染细麻布纱丽,价格不菲。 印度养蚕和丝绸生产技术远不如中国,许多丝绸面料来自于中国,印度商人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浙江、山东等省的丝绸。在印度买丝绸做纱丽或旁遮比服,不小心就会买到中国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