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尼康用户,进了一台佳能5D2。设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哪一种设定更好用,值得研究和探讨,因此大家对5D2的设定和使用上如有更好的方法和窍门,千万别保守,真诚请您在这里透露一下,让我们的器材充分发挥出最大性能,做到物有所值。
一、前言: 现在佳能单反的型号都是以EOS开始的,。EOS是英文“电子光学系统”的缩写。这说明,如今的相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光学器材,而且还是一个电子系统。和以前的机械单反相机相比,数码单反的说明书变得越来越厚,功能越来越多,设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最大发挥相机的各种功能,好好研究一下机内的设定是很有必要的。 一台优秀的数码单反,在设定上绝对不应该是由厂商包办代替的,而是应该给人更大的自由度,让你进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5D2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它不是佳能的顶级机,但里面的设定也不少,而且很多设计得都很贴心。因此,有必要好好研究一番,让你的相机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为了更好的行文,有三个部件在这里特意重申一下。 1. 主拨盘——快门上面的那个拨盘; 2. 速控转盘——相机后面的大圆盘; 3. 多功能控制扭——位于大圆盘上方的那个和小摇杆一样的东西; 4. 模式转盘——也就是大家嬉称为“啤酒瓶子盖”的那个转盘。 详细部件如图所示,这是相机正面: ![]() 相机的背面: ![]() 二、开关、按钮和转盘部分: 1. 电源开关 电源开关的全名是“电源/速控转盘开关”。如此命名是因为上面有两个位置,一个是on,一个是指向速控转盘。 说明书27页对此有说明,将拨杆放在速控转盘位置上时,除其他快速调整外,可以随时调整曝光补偿,但我发现这个转盘太灵活了,经常会在不经意时改变EV值,如果没及时发现,拍出的片子就会过暗或过亮,所以使我觉得还是将放在on的位置上比较保险。因为并不是每张平片子都要进行曝光补偿的,因此我更愿意在需要时再把开关拨到这个位置上。 另外,有的网友担心开关设计在这里,会在衣服或相机包等的摩擦之下产生误开和误关,但这个拨杆的阻尼很大,绝对不会发生上述现象。 2. “啤酒瓶子盖” 这个模式转盘看上去比较低档,但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其中的B、M、Av、Tv、P不用多解释,我经常使用的是Av,其次是P,因为有时候拍风景的时候,用P档很方便。C1、C2和C3是用来随时存储你当时拍照的所有设定的,只要你将其通过菜单注册(也就是保存进去)进去,比如注册到C1上,C1位置就会记住你的所有设定,甚至于你在Av下用的光圈值、曝光补偿、ISO,等等。 另外,模式转盘还有两个全自动拍摄模式。一个是全自动,和一般单反上的自动(傻瓜模式)完全一样。另外一个是缩微的创意自动。我本来以为创意自动有什么新功能呢,看之后才知道,那是给新手准备的一份礼物。比如他们不懂光圈和景深的关系,所以就可以在这里根据LCD上的诸如“背景:模糊<->清晰”一类的提示,通过多功能控制扭选择不同景深的效果。 3. 景深预览按钮 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我基本不用,因为如果是全开光圈,直接看取景器就行了,如果是小光圈,进行景深预览时里面立刻变得很昏暗,很费眼。不如拍一张然后马上用LCD回放一下看看来得方便。实时取景时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还好,光线虽然变暗,但尚能凑合着看。 4. 照片风格选择按钮 这是我最欣赏的功能之一,和尼康的类似功能相似,但使用起来更方便。对于喜欢直接出JPG的用户来说很有价值。 里面的三种基本模式最常用,即“标准”、“人像”和“风光”。从表面上看,相机默认的三种设定只是在清晰度上有所区别并可调,比如“标准”模式的锐度是3,“人像”的锐度是2,“风光”模式的锐度则是4。 但正如说明书(59页)中所说,各种模式侧重的色彩也不一样。我在爨底下进行野外试拍时就发现,放在“风光”之后,不仅锐度提高了,天也变得更蓝了,那天天气过于晴朗,放在“风光”模式上拍出的蓝天都太蓝了,太假了,所以后来又放在了“标准”模式上拍了几张。 另外的两个“中性”和“可靠”模式,细节更多,但出来的片子都灰乎乎的,直接出片效果很不好看。“单色”模式似乎用处也不大,后期调整即可。 这五个模式都可以分别对里面的锐度、反差、饱和度和色调分别调整,但如果你不想破坏他们的默认设定,也可以将其另外三个自定义的位置上。 补充一句,这些拍照模式其实都是对相机直接出JPG起作用的。我习惯使用RAW拍摄,所以我经常就放在标准模式下拍摄,如果效果不满意,用佳能的DDP软件可随意在后期重新更改拍摄模式,效果和在相机上更改一样。 5. 存储卡插槽盖 貌似很简单,但一打开保护盖就会把电源切断,据说别的佳能单反也有这个功能,但尼康没有,设计得可谓十分贴心。好像说明书上没有提到这一点,还提醒你在取卡时要首先关闭相机电源呢。 6. 自动曝光锁*按钮 这是一个多功能的按钮,除了回放缩小功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锁定测光了。虽然和尼康的半按快门即可将对焦和测光同时锁定相比罗嗦了一些,但也还算简便。因为你不必总是按住这个按钮,只要按一下,取景器里出现了*时,你即可松开拇指,继续半按快门重新构图了。 7. 自动对焦点选择/放大按钮 除了回放放大外,这个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非常方便。 根据说明书第179页上的说明,可以将点选择仅仅指定到机身后面的的多功能控制钮上。这样选择对焦点就变得非常方便了,只要按一下这个“自动对焦点选择/放大按钮”即可变成自动选择对焦点,然后只要再垂直按动多功能控制纽一下,即可选定中间的对焦点,或者往八个方向斜着按,以选择另外的八个对焦点。 8. AF-ON按钮 我主要是利用它在实时取景时进行自动对焦。 9. 多功能控制扭 除了用于菜单设定之外,如上面所述,根据说明书第179页上的说明将其设定为改变对焦点。 10. SET按钮 除了用于菜单设定之外,还充当短片录像时的开始和结束按钮。 11. 自动对焦模式选择/驱动模式选择按钮 由于我的拍摄内容方面的原因,我经常使用的是单点对焦,但发现AI对焦模式也很好用;驱动模式选择了单拍。如果需要使用遥控器拍摄,就要放在自拍的位置上了。 12. ISO和闪光曝光补偿按钮 因为我还没有买外闪,所以主要是用它来设定感光度。我日常的ISO设定是A(自动)。在自动的情况下,相机会根据光线和镜头的焦距等,自己进行“智能”判断,从ISO100到3200之间给出一个它认为合适的ISO数值。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把模式转盘放在了B门或者M手动的位置上,这时相机就会把ISO固定在400上,如果使用闪光灯时也如此。 13. 测光模式/白平衡按钮 我最常用的是将白平衡放在自动上,即使后来发现有些不准,在后期用DPP对RAW调整一下即可。关于测光,最省事的就是放在评价测光的位置上,有时候我拍人像时也这么偷懒,因为我发现5D2的评价测光的效果好像很不错。 14. 其他按钮 除了以上所述各种按钮外,还有诸如肩屏LCD照明按钮、回放按钮等等,但功能很单一,没有任何独特之处,故略过。如果还有哪些按钮没有说到,敬请指出,我将随时更新补充。 三、菜单部分: 每当我买了一台新相机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里面的菜单设定了。里面越复杂,越感觉器材高级。其实也不见得是这样,只是我的感觉而已。但把菜单研究透彻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帮你解决很多难题,使你的拍摄变得更方便。 按下5D2的MENU菜单按钮之后,LCD上一共显示出九列菜单,现在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逐一开始讨论。 菜单第一列: 1. 画质 这是让我感觉和尼康最不一样的设定了。因为尼康单反对画质的设定都是固定搭配的,而5D2可以分别设定RAW和JPG。里面的RAW选项有四项:不使用、RAW、sRAW1和sRAW2。我的选择是RAW,因为这是我最早开始使用佳能小数码S50起就养成的一种习惯。 另外,我不会选择使用sRAW1和sRAW2的,因为尽管用了这两项之后,存储的空间尽管节省了,但象素数量少了,RAW的图像尺寸变成了3861×2574和2784×1856,用DPP解析出来的JPG或者TIF也是这么大,除非你插值。可我为什么要把一个明明有2100万象素的相机当作一台1000万象素甚至500万象素的机器使用呢?如果说使用了sRAW格式,可以增加连拍速度那还情有可原,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所以我就不明白这两种格式究竟还有什么更特殊的意义了。 至于JPG格式的选项,我永远使用最大的,也就是画质最好的那个选项,因为画质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说明:三种RAW格式的问题比较复杂, 2. 提示音: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