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原创)

 yiyidaodao 2010-10-08

引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原创)

考古发现 2010-02-13 12:24:48 阅读22 评论1   字号: 订阅

 

引用

梅庆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原创)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

看到这件出土于新疆尼雅的汉代的文物锦护膊,我感到无比兴奋,难道说早在两多年前,他们就知道新中国的红旗图案是五星,并且将大有利于中国?真是一个美好的寓言。

1901年,一支驼队冒着生命危险,艰难地行进在莽莽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其中带队的是一位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一天,他们到达了尼雅河的源头,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座古城,并从那里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整整装了12箱。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的时候,震动了整个西方考古界。这个古城,就是被称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古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尼雅,瞬时传遍世界。那个外国人,就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从此,到尼雅进行考古的人不绝于路。斯坦因前后四次来过尼雅,美国人、日本人也都先后踏上过这块土地。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再一次来到尼雅,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轰动了学术界,被国家文物局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他们在10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掘了8座墓葬,随葬品丰富,级别高,保存完好。按其种类可分为陶器、木器、铁器、漆器、弓矢、纺织品及料珠等,其中纺织品为大宗,特别是出土了一批组织复杂、色彩绚烂、花纹繁缛的线织品和精美的毛织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被称为“五星”锦。

“五星”锦是一长方形护膊用的面锦,长16.5厘米,宽11.2厘米,为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气势雄伟。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彩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祥瑞禽兽纹样,上下循环的花纹之间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绢锦组织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在图案设计、配色及织作工艺上都显示出了极高水准,在总体设计思想中形式和内容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反映出特殊的文化蕴含。在织锦纹样中,星、云气、动物花纹有序织出,表达着阴阳五行说中五星为五行之佑及动物纹的概念和含义;真实地说明了五种色彩的经线之配色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对应的五种颜色——白、青、黑、赤、黄——的密切关系。

同墓所出的另一残片上有云气纹、羽人纹、星纹和“诛南羌”三字铭文。经专家拼合复原,确认为同一织物。其次,两处铭文连在一起,与《汉书》的一处记载相一致:汉宣帝时,赵充国率兵攻打西羌,临行前星占家占卜,认为五星(金、木、水、火、土)将聚于东方天空,这是若干年才能一见的现象,说明此次军事行动将有利于中原。于是,宣帝赐书:“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此锦可能是墓主人帮助中原王朝打败南羌所得的一种赏赐,因此可以推断,此锦是一块典型的汉式织锦,而非当地产品。汉式织锦是西汉至魏晋时期丝织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之得以传播至非常遥远的地区。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城遗址、民丰尼雅遗址以及蒙古、俄罗斯、叙利亚等地的1~5世纪的遗址中,都发现了这种色彩鲜艳的汉式织锦。

让人感兴趣的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几个字,它是否预示着一千多年后的中国国旗就是五星,并且会给中国带来好运。

 

     

    

飞云流彩的汉代织锦—— 锦护膊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尼雅出土的陶罐

 

飞云流彩的汉代织锦—— 锦护膊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

尼雅出土的花卉纹晕缂毛靴

飞云流彩的汉代织锦—— 锦护膊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

斯坦因带人在尼雅考察

飞云流彩的汉代织锦—— 锦护膊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

尼雅遗址

飞云流彩的汉代织锦—— 锦护膊 - 梅庆吉 - 梅和勒.慶吉 斯坦因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