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潢川

 给机会开一扇门 2010-10-09
追忆70年前的烽火岁月    重温战火硝烟的年代     
                 
                     擦身而过的记忆,名字叫“潢川”     
                                           (作者:余慕瑜)
 
(一)出行的碎念

    大年初一,却又碰上我的新历生日。不自觉嘴边就浮出冷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安慰自己,没有一次的出行像这次如此让我既渴望又担心。其实,在忙碌的一刻,我真的有点后悔。

    35升的旅行背囊被我塞得满满的,提早穿上的白色羽绒衣,在广州温和的太阳下明晃晃地刺激着人们好奇的眼球,我却暗自咒骂这反常的热量。
 
    在离家不远的Moon Carol跟Littish及其女友、Paul见面,我一口气喝掉了一杯冰奶茶,他们不禁暗笑,我说在之后的几天里不可能喝上至爱的奶茶,如今还是先过一下口瘾。冰冷的奶茶好歹降低了我的温度,聊天的时候最容易忽略时间,差不多起行了,总觉得背负他们复杂的眼光,让我的旅程增添了一丝的沉重。我侧头勾起一个灿烂的笑容,留下一句“你们就当我去一趟旅行好不好?”便装作潇洒地与他们告别。

    今年回乡的人特别多,以往冷清的年三十与初一的车次,竟然也是挤满了旅客。广州火车站之恐怖是全国闻名的,幸而我在东站上车,走一条自建成以来我就没走过的京九线,奔赴目的地。

    不想让父母被我的决定惊吓,便没有告诉他们我的行程,只是简单地说去天津与北京,顺便去北大探望伯父。也许老爸能猜到一点,因为他也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希望在有生之年,走一走抗战的战场。有时对老爸颇有抱怨,他自己是一个军迷便好了,何必把我拖下水,让我在盛唐的华美中培养高贵的气度,难道就不比在满目伤痛的民国抗战史中孕育一腔热血来得更妙么?

    列车开离站台的时候,我一边孤独地欣赏南方的绿色,一边盘算着有点渺茫的旅途。一个人的感觉实在不太好,尤其对我这种平常就唧喳不停的人而言。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很焦躁,厌恶列车开太慢了,时间过太慢了……

    我拿着《国民党将领回忆——台儿庄战役》一书苦做功课,把临沂大捷所涉及的地名一一标出,希冀在几天后身处此地的时候,还能寻觅到些许痕迹。旁人看似十分用功,实际难掩盖我的心虚。忘了听谁说的,女子不适宜研究历史。窃深以为然,尽管从童稚之龄已喜欢历史,最终却选择了中文作为终身的专业。除了天资以外的因素,更因为我深知自己只是一个极度理想化的女子,缺乏一双深邃的眼睛洞穿笼罩在史书上的层层迷雾。或许,保留学中文的人最原始的做梦权利,会比发现残酷的史实更适合我。试问,打碎了某些经典,颠覆某位英雄,愚弄了一个时代,是不是就真的那么畅快淋漓?人,又怎么可以接受太多的残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中庸,然而梦想的珍贵却是不能随便摔碎的,尽管它看似虚无,看似缥缈,看似毫无用处。

    思考会让人疲倦,铅字在我的眼前逐渐扭曲,不知不觉到了列车关灯的时间。我枕着书籍睡去,迷糊中不知道穿州过省,只是觉得自己在时间的隧道中飞驰,车体载着我飞向一个时空。

    (二)记忆潢川,想起两个人

    一夜无语。清晨被停站的噪声吵醒之后,忽然又堕入错乱的感觉中。列车的报站让我回过神来,原来这一站,叫做“潢川”。

    这就是豫南的潢川么?心里蓦地一惊,我连忙从上铺翻下来,张开迷糊的双眼靠在窗边贪婪地把站边的风景都摄入眼内。早已听闻豫南潮湿,果然如此。窗外雾气很大,而因为内外温度的差异,窗内也已经罩上一层水气。擦擦玻璃,“潢川”二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摇晃的记忆跳跃着,这便是当年59军孤军固守12昼夜的潢川了。

    当年雄师跃马豫南,一军当关,其势如铁。日军苦战多时,竟是难以逾越,甚至第二集团军广播承认:“皇军在潢川方面遭到支那军队极强烈之抵抗,致蒙受巨大之损失。”然而59军歼敌3000人,自身伤亡4000人的代价也是颇为沉重。

    日军心惊肉跳地围了12昼夜,万万想不到59军竟是以一军之力对抗。想起《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里面描写的一段:“三十九旅撤出潢川城时,四门都已被日军堵住,安克敏旅长命令战士挖开城墙突围而出,大出敌人意料之外,竟然来不及堵截,任独立三十九旅安然脱围而出。”难禁会心一笑,在这场战役中,守潢川的安克敏旅长是主角,张将军也是主角,但我总想起一个人。

    或许在后来的枣宜会战,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抱怨因他过河避战而贻误战机,或许我们也会说潢川战役,不是张将军率军部入城督战,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无论如何,仅凭他在潢川两次中毒昏迷,仍坚守阵地的表现,我便对他心存敬意。他,便是180师的刘振三师长

    往后的日子中,说他沉沦也罢,说他灰心也罢,就算我对他在枣宜会战中有再多的微辞,就算后来的避战有损他曾经的豪气,但到了潢川这个地方,也必定会想起他曾经的作为。或许,作为后人的我们,实在不能,也没资格苛责什么。

    隔着玻璃放眼望去,潢川县城在薄雾中半睡半醒,农历春节的喜庆为这个小城渲染了鲜艳的红色,这个曾经杀得昏天黑地的战场,早已散尽硝烟,安享太平。这不就是当年浴血所求的结果么?列车徐徐开动,我久久伫立在窗前,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默念着这个名字,却把心思放在回想大战的惨烈,竟有些许后悔,何不在此下车?擦身而过的潢川,我终究还会再来,走完齐鲁平津之后,随着59军转战南北的路线,下一步就是豫南鄂北了。今天的匆匆一瞥,给我留下一点记挂。

    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列车完全离开了潢川。五个小时后,我将踏足我的下一站,它便是徐州了。
      (选自《蒙尘往事---重走59军抗战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