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摄影知识之构图的认识(一)

 林枫瑞雪 2010-10-10

读书笔记:摄影知识之构图的认识

[ 2010/8/18 7:23:00 | By: 旦正·羊尖太 ]
 
1

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概念

 

   从狭义的概念来讲,“构图”是COMPOSITION一词的英文中译,指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和平面上经营(取舍、结合、配置等)人、物间的关系和位置,把局部和个别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有机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较高视觉审美价值的完整画面。

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指出的:“一个完整的整体之中各部分必须机密的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或移动位置,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

从创作角度来说,构图本身不能成为目的,摄影构图应最大可能的阐述艺术家的原始构思,更好的表现照片的主题内容,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基本要求是鲜明、易懂、有视觉冲击力。

一副杰出构图的产生和摄影者不畏艰险、冷静果敢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摄影师,还应该具备一种能力,即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的物象,无论是人是树、是建筑还是花卉,往往需要撇开他们的一般性的属性,而仅仅把他们看作是各类形态的组合,即点、线、面、肌理、明暗、色调等诸多元素的组合体。这有助于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通过对纯形式的分析,冷静的组织和安排画面,竭力使之契合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口味。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并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

一、   整体均匀与多样统一

   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的过程中,首先要审度下画面是否“均衡”。因为均衡是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生成的一种形式感觉和心理要求。

   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如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则要求画面均衡平稳,甚至有意采取对称式构图,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美。如拍摄中国的古建筑、庙宇、村落等,常有意的采取对称的均衡形式。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动物、人物、情节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的感觉必须是均衡的。如有些表现滑雪、冲浪等运动的画面,常常采取对角的斜线,整个的线条都向一方倾倒,使观众感受强烈的动感。

二、   对比

   在摄影画面中,对比是指造型诸要素之间的对比,它包括大小对比、形状对比、明暗对比、方向对比、疏密对比、肌理对比、观念对比、虚实对比

三、   节奏

  在造型艺术中,节奏指画面相同或相似的因素,有次序的重复和有规则的交替而产生的视觉印象。

  眼睛工作的时候需要活动也需要休息,而活动与休息的比例即节奏。通过明暗、上下、方向、左右、曲直、大小、长短、疏密等视觉因素在共同的节奏连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序列,并持续不断的支配注意力,直至所有关系演化成统一的画面整体。

四、   构图的结构布局

1、      主体

主体是画面上用以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

如果把画面分成九宫格的样式,那么中间的四个交叉点上,是安排主题最好的位置;有的说画面对角线的交点到各个角的二分之一处是处理主体的最好位置;有的说线条会聚点上是处理最好的位置等等。

2、      陪体

3、      前景:画面上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任何景物。恰当的选取前景,不仅能增加画面的空间感,而且能明显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恰当的运用前景,也会分散主体的吸引力,甚至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影响。对前景选择的基本考虑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季节特征、地方特征的景物作为前景,选择框架式前景,选择具有对比、比喻和比拟效果的景物作为前景。

4、      背景:画面中主体后面的所有景物。

(1)、突出主体的背景处理

突出主体的背景处理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使背景简洁:通过改变拍摄点,避免那些杂乱的景物摄入画面;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背景严重虚糊。二是使背景与主体有鲜明的影调对比。二是使背景与主体有鲜明的影调对比。

(2)、丰富主体内涵的背景处理

选择具有地方特征、季节特征的景物做背景,用以代表主体所处何地、何时、何事。选择有对比、比喻、比拟意义的景物作背景,包括与主体在形式上的对比、比拟、比喻等。

5、   空白:画面空白指没有具体形象的部位,既有“亮的、白的”空白,也有“暗的、黑的”空白。烟、云、雾、水、天因其浅淡近乎白色的影调,通常也被看作画面空白部分。

作用:衬托主体;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动势;刻画意境、渲染气氛。

第三节   拍摄点与画面变化

一、   不同的摄距与画面效果

远景的被摄景物的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起细节表现。

全景的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主要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特点。

中景的被摄景物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以情节取胜。

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长于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主要面貌作细腻的刻画。

特写是对被摄景物或人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其目的在于传神、传质。

二、   不同的方向与画面效果

正面方向既相机正对被摄主体的正面。这种方向有利于表现主体的正面形象;擅长于表现对称美;能产生庄重、威严、静穆之感。正方向也往往会使画面缺乏透视感,也易引起呆板感。

斜侧方向是摄影中运用最多的“方向”,斜侧方向拍摄时,被摄体本身的水平线条会在画面上变成一种能产生强烈透视效果的汇聚线,因而有助于表现出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画面也就随之容易显的生动;也有利于突出主体。在选择斜侧方向时,值得注意的是“斜侧程度”有一系列变化,这种斜侧程度的变化,甚至稍有变化,往往会使主体形象产生显著变化,因此要注意对比不同斜侧方向的效果,寻找最佳斜侧方向。

正侧方向即于被摄主体正面成九十度的侧方向。正侧方向常用于人物拍摄,其特点是能生动表现人物的脸部,尤其是鼻子的轮廓线条。拍人物剪影的最佳方向就是正侧方向。对于拍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时,正侧方向往往有助于表现出双方的神态面目。正侧方向一般不宜拍摄建筑物,因其也会削弱建筑物的立体感、空间感。

背面方向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这是一种易被忽视的拍摄方向。把它用于人物摄影往往能使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因为画面背景中的景物正是主体视线所注视的,从而也有助于观众联想主体人物面对背景所产生的感受。采用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要注意人物的姿势,使人物背影能产生一种含蓄美,让观众引起更多的联想。

三、   不同的高度与画面效果

“高度”指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

平拍:较合乎人们通常的视线,因而有助于观众对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平拍还有助于主体在画面上更多地挡去背景中的人物或景物,从而使主体更突出;平拍人物或建筑还不易产生变形,使景物或人物在画面上显的亲切自然。

仰拍:有助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有助于夸张跳跃动体的向上腾跃;有助于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表现拍摄者对人物的仰慕之情。在室外采用仰拍能最大限度地把被拍摄体衬托在天空之中,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豪放之情。仰拍时要注意避免镜头过仰,否则会引起景物的明显变形,这在拍摄中、近景人物时尤应注意。

俯拍的最大特点是能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展现。俯拍有助于强调被摄对象众多的数量;盛大的场面;有助于交代景物、人物之间的地理位置;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也有助于展现大地千姿百态的线条美,例如纵横交错的田垅阡陌、蜿蜒盘旋的公路、层层起伏的梯田等。

综上所述,在决定拍摄点时,自问一下:“远近怎样?正侧怎样?高低怎样?”会大有裨益。尤其要在一个 “稍”字上多加注意,对比拍摄点稍近、稍远、稍正、稍侧、稍高、稍低的画面效果,然后作出抉择,这对改进和提高你的画面构图是既简易又有效的方法.


 

 注:
学习教材:

1、《数码单反摄影新手入门》

2、《数码单反摄影构图与用光》


 

 
 
  • 标签:摄影知识 
  • 圈子:香格里拉影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