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文言文必修四梳理(2009-11-16 12:42:29)季氏将伐颛臾 一、实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 2、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且尔言过矣(错)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过错)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这,语气词)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 担任)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托词) 7、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来,使—安定) 二、词类活用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来) 三、虚词 1、而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并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却)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并列)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却)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却)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 2、于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在) 固而近于费(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3、为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成为) 4、之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 四 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 1.判断句 2.疑问句 (2)何以伐为(疑问代词“何”与句末语气词“为”,表反问) (3)是谁之过与(疑问代词“谁”与疑问语气词“与”,表疑问)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国君)则修文德以来之(省去主语“国君”) (3)(国君)既来之,则安之(省去主语“国君”) (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省去宾语“之”) 4.倒装句 (2)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一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二 实词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谷物收成不好/黄河) 2、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3、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4、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5、直不百步耳(只)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 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道路, 赈济) 8、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9、树之以桑(种植) 10、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责备) 三 四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五 1、于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到)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2.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词) 3.之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 填然鼓之(音节助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取独) 4.以 请以战喻(用) 以五十步笑百步(拿,凭)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5.而 弃甲曳兵而走(修饰) 或百步而后止(承接) 然而不王者(却)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并列) 六 1、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从事学校的教化,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义反复告诉学生,头发花白的人不啊在道路上负担东西。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称王的,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3、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和刺人把他杀死,说不是我,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文言实词 (3)并以(之)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省动词宾语“之”,即“斯序”) 滕王阁序 一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有此一说)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 二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使…放下) 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用作名词,才俊) 四美具,二难并 川泽纡其骇瞩(使动用法,使…惊骇)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谁悲失路之人 (为动用法,为…悲哀)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使动用法,使…屈尊;使…流窜、逃匿)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三 俨骖騑于上路 穷且益坚 四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象云雾,象星星) 7 9声断衡阳之浦(止) 11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运数) 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13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同情) 17他日趋庭(小步快走 18恭疏短引(条陈) 1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 20尽: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21 胜友如云 胜地不常 躬逢胜饯 此时无声胜有声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响穷彭蠡之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3序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次序、秩序。 24怀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25舍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五 、虚词 1 2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怀帝阍而不见 处涸辙而相欢 4其 六 特殊句式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被动句) 秋声赋 一 二 1砭人肌骨(名词作动词,刺) 3春生秋实 4万物劳其形 三 1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2 物过盛而当杀 今:结束人或动物的生命实词 四 1欧阳子方夜读书 3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7黟然黑者为星星 9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11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五 1以 2而 悚然而听之 忽奔腾而砰拜 草绿缛而争茂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3之 但闻人马之行声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4为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六 1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附录固定结构 1.无乃……与 表推测语气,“恐怕……吧” 2.何以……为 表反问语气,“为什么要……呢” 3.或……或…… 有的……有的…… 4.直……耳 只是……罢了 5.是……也 这是……呀 6.是何异于…… 这和……有什么区别呢 7.为……所 表被动 8.所以…… -----的原因 9.奈何…… 为什么……呢 笔落惊风雨诗歌特殊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使……回) 2 3 浔阳江头夜送客 4 5 6 古今异义 1 今:今年的下一年 2 今:表因果关系的联系 3 今: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特殊句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