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青年导师角度,浅谈大家对科研的困惑与学生对导师行为的一些误解(9.23更新)

 Daisycv 2010-10-11
 
注册很多年了,但是很少发主题贴,科研经验区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来的较少,主要在教师区和基金区逛荡
科研经验区,本应该定位为站在一个高的角度看待科研问题,探索科研的酸甜苦辣,但是我发现,这里的抱怨和迷茫多余探讨,反正今天闲来无事,尤其是看了几个关于读博士困惑的,甚至将自己读博士的困惑沮丧发泄出来,然后推而广之,将博士贬为鸡肋,所以特开一贴,以一个青年硕士导师的角度,将自己的一些感悟写出,对与不对,仅供参考。
个人简介:本人于03年博士毕业,04年进入某高校博士后流动站,06年出站进入本科母校,某三流高校,07年评为副教授硕士导师,08年中国家基金。
以下是一些敏感问题,或者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1. 读博士有用吗?
问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科研,或者说,是不是打算以科研为生存的唯一手段,记住,是生存,而不是追求理想,理想只有在生存的基础上,才能称为理想,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对科研没兴趣,但我想当老师,或者,你想以一个博士的名头进入政府,那么下面的东西,你可以不看了。最重要的还是,你是否打算以科研为职业,并且 一辈子进行下去。如果是,那么去读吧,国内也可,国外也可。如果不是,那么早点工作吧
2. 博士是不是鸡肋
我的回答是,5、6年前,那种是个博士就有企业高薪聘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博士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进入科研领域,开始科研生活的一块敲门砖,仅仅是敲门砖而已,但是没有这块敲门砖,想进三本高校都有些难,更别提世界500强的研发了。
3. 我仅仅想找个一个好的工作,那么如何选择读博士或者硕士
好的工作有很多,有的适合博士干,有的硕士即可,有的连硕士都有些浪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硕士或者博士,尤其是博士,当然,我主要指的是理工科的博士,对文科博士没有概念,所以文科博士不要笑话我了。在做决定读博士还是硕士之前,请先弄清楚自己是不是喜欢科研,尤其是博士,什么是博士,用我的话说,就是,以后一辈子依靠科研吃饭的潜在人群。
以下是一些科研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1. 如何选择硕博导
好的硕博导将影响你一生,当然,坏的也可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关键还在于自己想做什么。挑选老师一般有以下几条大家需要注意(按重要性排序),第一,是否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撑(不需要研究经费的学科除外)。第二,他自身的发展潜力或者他的江湖地位如何。第三,他的研究领域与发展你是否喜欢。第四,他以前的学生去向以及他的口碑如何。一个水平低下,没多少经费,自身发展缓慢的导师,是不可选的。
2. 为何有些导师水平低,给的论文题目实在不行,或者直接将研究生打发到企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这类导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50岁左右的,文革前后出来的,由于文革的原因,导致高校教师有个年龄断层,在90年代,他们混日子还挺舒服,现在大量的归国留学人员和青年博士的冲击,给他们造成不小影响,而由于自身水平有限,难以跟紧科研进步步伐,导致经费缺乏,而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导致他们本已经枯竭的才思遇到了瓶颈。二是一些前6、7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前10年毕业的本科,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啥是sci,毕业后,优秀的人才出国,他们留在了国内,他们也一样面临了海归和近年来大量汹涌而来的博士的冲击,他们当中优秀的,一般已是中层领导,而上不去的,被中间夹着,面临着项目难于申请,英文水平不过关的限制,因此,他们中有些人走了与企业联合的道路,所带的学生自然打发到企业。三是近三四年毕业的青年博士,学校的资源已经基本被老一代博士硕士占据,而横向课题由于没有相关的人脉和经验积累,只能依靠申请国家基金,依靠范进中举似的基金申请,中了,学生日子好过,没中,学生只能干一些不花钱的课题,想做前沿课题,拜托,很花钱的。
3. 为啥有些导师有些经费,但是却提不出好的课题给我,或者我提出的课题被他否定?
其实多数情况下,学生提出的课题还是有些稚嫩,而老师在选择给学生论文题目时,一般会有很多考虑,这些往往不被学生所知,例如,第一,科研经费的延续性。导师招学生是连续的,没有哪个导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出来的是垃圾,学生的成果,将有利于老师继续拿到课题,以保持课题组的运转。所以,课题组的持续运转,是老师考虑的第一位。如果老师手头紧,那么他为了后面的学生有经费可以用,会回避一些高风险的题目,转而偏向于中庸或者少花钱,甚至把学生打发到企业。当年,我在拿到国家基金之前,有些实验和测试是自己用工资垫上去的,这种情况一般也只出现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老教师很少有这么干的。第二,老师水平有限,他看不到他指定的题目已经有人尝试过,那没办法,只有和老师继续沟通,尝试说服老师,如果课题费充裕,学生可以自己先尝试想法,当然我当年就这么干的,有了阶段性成果,再向老师报道不迟。
4. 我的老师很少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课题该如何进展?
老师是引路人而已,路要自己走,大量的阅读文献才是正途。如果硕博期间太依赖老师,将来工作时必吃苦头。如果硕博时吃够了苦头,学会了独立,那么工作时将少吃些苦头。总体来说,吃苦是必然的,早晚而已。我硕士的时候,有个设备不会用,去问老师,被老师严厉批评。从此后学会了,只抓机会和老师讨论学术问题,不讨论技术问题。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本科时,老师是厨子,学生是顾客,学生只管菜好不好吃就可以了,如何做出来的,可以不关心。硕士时,老师是厨师总管,学生是见习厨子,学生将踏上如何做菜的第一步,而老师,一般能在旁边动动嘴已经不错了。博士时,老师是美食点评家,学生是厨子,学生将基本独立的做菜,而老师把握这道菜是不是上的了台面。
5. 如何和导师打交道
勤奋的工作,敏捷的思路,大量文献的积累,流利的英文阅读与撰写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博士,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师的欣赏。当年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在实验室有6、7个博士同时工作,老师很抠门,买一瓶乙醇之类的都要打报告。但是一年以后,我成为唯一一个买任何试剂,都不需要事先通知老板的人。我为啥能做到这点,因为我够勤奋,每天都在实验室,三年暑假没有回过家。现在的博士是量产的情况下,不具备以上几条,即使你毕业了,也会面临极其大的压力。请记住,老师的心中,任何一个学生,都比不了他的课题组重要。他要拿学生的成果申请课题,才能养活后面的学生,所以有些学生难免成为试金石,成为艰难课题前期探索的炮灰,想要他欣赏你,你得做出值得欣赏的贡献,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写出优秀的文章,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要有当炮灰的勇气,如果你当了炮灰还不死,提出一个良好的课题,写出了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以实验室为家,那么他不欣赏你才怪。只要他欣赏你了,你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一些误会才会消除。当年,我就是一炮灰,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我的博士导师提出的课题,我认为国内外尚无成功经验,而且难度极大,想降低难度,和导师交涉被斥。耐心在实验室窝了两年,不也过来了么。还是那句话,要站在课题组的角度看待问题,每个学生,只是课题组的一小部分而已,老师自身,还要考虑他自己的学术发展,课题组的延续。
好了,文章很长,估计耐心看下去的人不多,先写到这,如果有其它疑问,我将尽量解答
------------------------------------------------------------------------------------------------------------
有些热心虫友提问,以下为我的个人解答
暗影007 :如果自己不喜欢科研,能逼着自己读博士吗?
也可以,现在政府部门大量招收博士,但是这条路很挤,挤不进去,你将进退维谷,得失之间,还看个人如何权衡
shengyzh06 :请问 对一个不准备读博的硕士生找博导是不是一种错误?博导对硕士生似乎都不太重视
这个问题过于宽泛,较难解答。但是博导们不重视硕士是必然的,因为博士才是真正的科研主力。但是有些东西你不可忽视
1. 博导的江湖地位很高,假设这博导是个院士,那又何乐而不为。
2. 先问问自己想干什么,去企业搞研发,去政府机关搞行政还是出国弄个博士。去企业搞研发,博导不是很关键,当然,如果你的博导在一些企业中很有江湖地位,那么读个硕士,还是能顺道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来说,如果是国企,就选择横向课题多的导师,如果想去外企,就去项目牛x,每个学生都能弄几篇英文文章的老师。去政府的话,导师并非关键,当然,如果某导师是政府官员,或者校长之类的,还是值得考虑。
总体来说,就是你想将来干什么,选择能提供给你将来职业有帮助的老师,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导师,不跟也罢
biloba: 能告诉联系方式吗,有事请教
本站短消息联系
------------------------------------------------------------------------------------------------
23日更新
xudan667: 如果想去外企,就去项目牛x,每个学生都能弄几篇文章的老师 作何解释??
     原文少打了两个字,英文,外企的人力资源部,其实只是负责收简历和推荐优秀求职者的,真正有决定权的,是别的用人部门的头,例如研发部,假如研究生毕业都想去搞研发的话。外企一般很少和国内有横向课题联系,在中国外企的研发部,大多数是做配方的改良或者技术支持服务等。而且研发部的头,基本是老外,越好的名外企,越是如此。因此,自身的科研成果非常重要,很简单,假设研发部门招senior scientist,100个博士投简历,其中你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973,863,发表有影响力的英文3篇以上,而其他有些为了凑合毕业,弄的中文sci索引,那么这个作为外国人的研发经理,他会选择谁呢?我的博士求职简历非常简单,一页cover letter,两页CV,CV中,重点介绍publication list和background of project,再附上导师和学校另外一个牛人的recommendation,然后大部分所投简历都有人事经理打电话亲自询问,然后预约面试时间,ps,我所投的全部是外企。只是后来觉得自己喜欢高校的自由作息,所以最终决定放弃去企业的打算,因为我实在是无法忍受朝九晚五哪怕天上下刀子你也要去上班的这种生活,所以我在这篇帖子里一直说,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做出选择。
xsj2380 :很受教诲,我也许与研博无缘了,但为了自己的理想,我还是让先生去读研究生,他工作13年了,家庭、社会的压力不说,导师很看不上他,毕竟对于他来说,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他很勤奋,也很刻苦。实验的失败让他有点失落,尤其是导师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时候。但愿你这位看不见的老师的话对他有启发。
     能对人有所帮助,那么写这个帖子的初衷已经达到,你先生确实是黄金年华已过,我本科毕业11年,他和我算是同龄人,我觉得他选择的导师有些问题,因为从来没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子们是不知道社会打拼的艰辛,你先生作出这种决定,就代表他要付出比年轻人更高昂的代价,也就将更为勤奋和有目的性,如果我是那位老师,我会很欢迎象你先生这样的人加入课题组,他的努力将成为别人的一面镜子,对课题组每个人都是一种鞭策,而且他会更珍惜这个机会,虽然可能工作和家庭会有所拖累,那么你就多支持他一些好了,祝一切顺利,别放弃。
shouyongzhou :不敢苟同“2. 为何有些导师水平低,给的论文题目实在不行,或者直接将研究生打发到企业?”难道科研就是发SCI吗,难道到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就不是科研吗?
    我也不认为科研就是发sci,我甚至很讨厌sci,但是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趋势如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么顺从,要么去挑战,而我选择屈服,这就是科研的潜规则,我自认没有挑战的能力,也没这个资格。你可以看看美国招聘博士后的广告,绝大多数会在qualification中列上一条“candiate must have high publication record (or qualified) ”. 去企业做课题,硕士可以,甚至能少去找工作的麻烦,博士就有些不妙了,除非,第一,你不想要high publication record,第二,你想进这个企业,并且已经达成初步意向。第三,你不想出国。第四,你对进入高校或者研究所没有兴趣,或者你另有门路进入高校。博士毕业,除了两张文凭,publication才是最能打动别人的东西,也将陪你一辈子。当然,如果能进入企业后,还能发表很好的文章,那么也是不错选择。顺便提一句,当年我博士毕业,本来要去美国做博士后,可惜小布什攻打伊拉克,很没面子的被拒签了。然后我有三个选择,1. 去深圳企业做博士后,每年接近10万工资。2. 回本科母校领18万购房款。3. 去某知名学府继续学习如何做好科研。我最终选择去了这个高校做博后每个月领1800的工资,不为了别的,只是想多几个好看的publication并多打下一些研究基础而已,就现在来看,已经初步达到目标,如果没去做博后,我根本写不出获国家基金的那个本子,如果当年没读博后就回去,那么现在肯定是一事无成,除了房子。这其实就是获利一时,和获利一世的选择。不过现在最大的困难却是买房子了,这多少有些出乎我当年的预料,因为正是在我读博后期间,房价翻了好几倍。正所谓有得也有失吧。
[ Last edited by dawnrain on 2008-12-16 at 14:20 ]
 好贴要记得收藏,点这里添加到收藏夹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728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