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部门: 为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速中心村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共龙游县委[2008]14号文件《关于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组织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加强中心村建设为载体,围绕“规模调大、布局调优、实力调强、班子调好、发展调快”的总体目标,在坚持尊重民意、依法规范、有利发展原则的指导下,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对行政村规模进行调整,必须通盘考虑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考虑农民负担的减轻,管理成本的降低,村级组织和班子建设的加强等因素。通过调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速形成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坚持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调整方案必须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由乡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户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形成决议,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于新组建行政村的村名、驻地、集体资产处置等村民关注的重大事项,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三)坚持就近就便和整撤整并的原则。在调整的规划和布局上,既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根据区域和地理位置,按就近原则考虑,又要保护和尊重群众的利益和习俗,从方便群众自治及生产生活出发,做到就近就便合并。在撤并方式上,实行整撤整并。 (四)因地制宜,规模适度的原则。从有利于形成中心村的培育、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日常管理、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和适当扩大管理幅度的要求出发,适度扩大行政村的规模。 三、总体工作目标 根据县里的目标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人口规模在 600人以下的行政村除大中型水库整体移民村外,都予以调整。调整后全乡行政村数量从13个减少到10个。 四、配套政策 加强对行政村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妥善处理好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依法处理好原有的各类经济关系,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明确三个不变,即原村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山林合同关系保持不变;原村各类承包合同和责任制保持不变;上级对原村已确定的扶持政策和开发项目保持不变。县财政按新村内涉及调整的原行政村数每个一万元的标准,补助给新村作为启动资金。对原村拖欠的村干部误工报酬,县财政帮助涉及调整村兑现30%,其余挂帐留待新村逐步解决。妥善安排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调整后原行政村干部、工作人员有关待遇保留到新村换届止。涉及调整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调整后不再担任村主职干部的,在计算主职干部任职年限时,顺延一届(三年)。 五、方法步骤 整个调整工作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中旬基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制定方案 1、贯彻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研究制订工作计划,进行动员部署。建立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门工作机构。 2、拟定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有关工作纪律、组织建设、资产处置等文件。 3、冻结各行政村资产,停止使用帐户,组织对各行政村进行清产核资。 4、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专题座谈、上门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掌握辖区内各行政村基本情况,形成调整共识。 5、召开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确定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初步方案,上报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预审。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组织实施 1、召开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2、各行政村召开村两委会、党员骨干会、村民代表会、村民会议(户代表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决议,并上报乡政府。 3、乡人民政府书面向县人民政府上报行政村规模调整方案,经批复后召开新村成立授牌大会,并公布新村筹建工作组成员名单。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总结完善 1、召开新村筹建工作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做好相关交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归档,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及时做好集体资产的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村党支部领导班子选举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人民调解等组织由新村党支部提出建议人选,经乡党委考察后确定。 2、及时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进行总结完善,积极稳妥地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后续工作,保障新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为切实加强对全乡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领导,乡党委政府建立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调整方案设计组、纪检维稳工作组、清产核资和档案印章管理工作组、组织建设工作组。同时,为加强与各村的联系和协调,建立工作指导组,具体指导和督查各村开展工作。 2、落实责任。乡村两级要高度重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当前重要工作。村主职干部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亲自抓。要克服畏难情绪,创新工作方法,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以积极的姿态、稳妥的方法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 3、配好班子。在新村换届选举前,成立新村筹建工作组,原村的党务、村务工作由新村筹建工作组代行。原村的村民代表在新村村民代表产生前,继续履行村民代表职能。在此基础上,要同步谋划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4、严肃纪律。要严肃政治纪律、财经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加强沟通汇报,强化管理和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讲政治、顾大局,积极稳妥地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做到不利于行政村规模调整的话不说、不利于行政村规模调整的事不做。对违反上述要求的,一经发现,立即停职检查,并严肃查处。 中共罗家乡委员会 罗家乡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