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品社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昵称1705697 2010-10-13

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态度的简要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人。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较扎实,学生大多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态度端正。也有少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有困难,对这样的学生,需加强指导和监督改正。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课程标准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崇敬民族英雄,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热爱祖国,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祖国建设、科技进步的了解和关注,激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感受一些国际组织在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与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这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能为西部开发出金点子,学会使用交通图。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了解、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兑换一种外币。

知识:知道我国四大发明,京杭运河等的伟大成就。了解一些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知道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巨大的变化,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知道三峡工程并了解它的作用。了解西部,了解交通的发展。了解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路程,了解对外开放政策,及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知道一些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认识各种货币。

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备课方面的措施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上课方面的措施

备课时:1、注意提示语。2、把握关键词。3、领会设计意图。    4、结合学生实际。5、创设教学过程。

补差工作(对象、时间、措施)

利用好帮差一对一的方法提高后30%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竞赛活动等)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研课题

 

合格率、提高率的打算

合格率90%以上

 

本学期21,   课时,其中新授课  ,复习检测  ,机动   节。

周次

起迄日期

教学内容(章节或单元)

教学辅助活动

实际完成情况

1

03.01-03.05

1.从四大发明说起

 

 

2

03.08-03.12

2.圆明园在哭泣

 

 

3

03.15-03.19

3.悲愤的吼声

 

 

4

03.22-03.26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5

03.29-04.02

2.春天的故事

 

 

6

04.05-04.09

3.走进新时代

 

 

7

04.12-04.16

机动

 

 

8

04.19-04.23

1.高峡出平湖

 

 

9

04.26-04.30

2.西部大开发

 

 

10

05.03-05.07

3.日新月异的交通

 

 

11

05.10-05.14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2

05.17-05.21

2.国际组织

 

 

13

05.24-05.28

期末复习  

 

 

14

05.31-06.04

期末复习  

 

 

15

06.07-06.11

期末复习

 

 

16

06.14-06.18

期末复习  

 

 

17

06.21-06.25

期末复习  

 

 

18

06.28-07.02

期末考试

 

 

19

 

 

 

 

20

 

 

 

 

教学

目的

要求

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会学生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能;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集体做贡献,指导学生了解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理解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序号

单元内容要点

课时分配

起讫时间

主要措施

完成情况

备注

 

 

 

 

1

 

 

 

 

 

 

 

 

 

 

2

 

 

 

 

 

 

 

 

 

 

 

 

 

 

 

 

 

3

 

 

 

 

 

 

 

 

 

 

 

 

 

 

 

 

 

 

4

1 我更了解自己了

 

2我是自己的主人

 

3 我心中的那颗星

 

 

 

 

4 怎样与人相处

 

5 男生女生不一样

 

6 心中的“规则”

 

 

 

 

 

 

 

 

7 我们的班级

 

8 我在班级中的权利

 

9班级中的“岗位”

 

10 我们在行动

 

 

 

 

 

 

 

 

 

11 让我们来寻根

 

12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

 

13 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下)

 

14 大好河山任我游

3

 

 

3

 

 

3

 

 

 

 

 

3

 

 

3

 

 

3

 

 

 

 

 

 

 

 

 

3

 

3

 

 

3

 

 

3

 

 

 

 

 

 

 

 

 

4

 

 

3

 

 

3

 

 

4

 

 

 

 

14

 

 

 

 

 

 

 

 

 

 

 

58

 

 

 

 

 

 

 

 

 

 

 

 

 

1014

 

 

 

 

 

 

 

 

 

 

 

 

 

 

 

 

1420

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体会“明星”们成长的历程,树立健康高尚的远大理想。

 

 

 

使学生懂得与人相处的重要性,体会与人相处的快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懂得遵守规则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温馨快乐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在班集体中快乐成长。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演变,进化的过程,懂得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来历,了解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创造,历史文化名人,欣赏中华独特的诗书画艺术,了解我过的主要名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 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