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lash 教案搜集

 lucky_lan 2010-10-13






 

《Flash遮照动画》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学会创建遮照层。(2)使用遮照层制作出聚光灯特效(3)学习遮照动画的制作。

2.       能力目标:(1)掌握遮照动画原理及制作方法。(2)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3.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协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遮照技术的运用

难点:遮照动画的理解与制作方法

三、设计思路:

使学生在原有Flash知识基础上,掌握遮照动画的制作方法,并且能够通过最基础的遮照效果(聚光灯)举一反三的做出其他遮照效果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通过教师对再别康桥意境描述,导出体现该诗另外一种美的动画效果——遮照动画。(2)flash课件:播放“再别康桥”课件(暂播放到聚光灯效果处接下来对遮照特效讲解)

2.       遮照动画的理解与制作过程:(1)解释遮照动画的工作原理(2)制作过程:a.背景设置(找学生来做)b.导入图片调整大小{留2分时间给学生做}

c.添加图层制作元件d. 创建补间动画{3分钟时间}

e.制作遮照层

{教师在该过程中巡视并辅导}

3.总结:出现的问题;询问有没有学生有其他未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决

                                                    老师帮着解答

五、遮照探究学习,自主实践过程:

1.       播放“再别康桥”课件的余下部分,观看其它遮照特效。

2.       自主练习: 思考         遮照的制作过程(教师给予提示)

 

制作内容可以是:(1)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图片(如世园会、希望工程、奥运会)

(2)老师提供的图片                            做遮

(3)自己画的图片                             照

(4)我们学校的图片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自主制作的作品(用教师机显示某一台机器的内容)

2.学生评价:说明该生作品的优缺点(从是否利用了遮照技术、主题是否明确、制作是否新颖、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几个角度给予评价)

3.教师评价

七、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遮照动画,它是flash中较特殊的一种动画形式,用它可以完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普通层转化成遮照层,实现的是透过上层图形形状来看被遮照层的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白广东省佛山市信息技术新教材(初二)的第二单元,是《Flash动画制作》的第二课。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消除对动画制作的神秘感。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Flash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对用Flash制作动画有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另外,他们在小学阶段学过画图软件,在进行Flash图形绘制上不会有太大困难。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动画的制作,对于复杂的操作和繁多的名词,在这一节课不宜涉及过多。因此,教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体验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难点):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灵活运用动作补间技术制作动画。

    过程与方法:学会把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当做学习工具,帮助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Flash动画制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了Flash MX 2004软件的教师机、学生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在网络中有一种人叫“黑客”。大家有谁知道他们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除了“黑客”以外,还有什么人在网络中被称为“客”?

    生:闪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那么,“闪客”是做什么的呢?

    学生回答。

    师:对。“闪客”是使用Flash软件制作各种动画的人。

    教师播放“射雕英雄传”Flash MTV。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制作出如此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呢?今天,老师就让我们每位同学都成为一名小闪客!

    设计意图:通过F1ash MTV导入,将课堂气氛调节得比较活跃,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画的制作过程,为后面总结动画制作过程做好铺垫。

二、分析步骤

    师:看了刚才的Flash MTV,大家肯定都盼望着快点儿制作动画了。先别急,谁来说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呢?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步骤如下。

    1.明确主题,构思情节:制作动画,首先要想好主题是关于哪些方面的,还要构思好情节。

    2.确定演员,安排角色:动画就像舞台上演出的节目一样,要有不同的角色和演员。这些都要事先设计好。

    3.设计动作,注意细节:演员有了,他要做什么呢?我们要安排好他做的事情、怎么样去做,尤其是动作的细节不能忽略。

    4.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制作动画:动画里的动作千变万化,这就需要许多不同的技术来支持。因此,要设计出精美的动画,一定要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技术能力。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体会动画中的场景,发现动画制作的本质和制作过程。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借学生的口说出。

三、自主探究

    教师提供一段自学视频、三张图片和一个演示动画供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制作出刚才欣赏的“射雕英雄传”Flash MTV中的场景:猪八戒在天上飞,被一只箭射落下来,掉入垃圾桶,并思考以下问题:

    ·主题情节是什么?

    ·演员角色有哪些?

    ·动画制作分几个阶段?

    ·使用到什么动画制作技术?

    设计意图:提供实践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四、展示成果

    教师控制住所有学生的计算机,找一位学生上来汇报自己自主探究的成果。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深化学生对动画制作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1.主题情节:猪八戒在云中飞时被箭射中,掉人垃圾桶。

    2.演员角色:猪八戒、云彩、箭和垃圾桶(图1)。

    3.制作的各个阶段:猪八戒在云上飞;一只箭射向猪八戒;猪八戒被射中后从高空掉人垃圾桶中。

    4.动画技术: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就感,同时激发他们继续学习Flash的兴趣。

    五、创意设计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制作自己的闪客动画,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展现出来。老师这里也列出了一些主题,供大家参考。

    教师出示可供参考的制作动画的主题:

    1.红太阳升起。

    2.水滴下落,波纹荡漾。

    3.飞机逐渐飞走。

    4.皮球落地并弹起。

    5.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教师提供了一些参考动画,让学生欣赏并从中捕捉灵感,创作自己的动画。教师还提供了一些练习素材(图片),并给出制作要求:

    1.主题明确,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思想。

    2.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3.自主构思设计,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4.技术运用恰当,注意细节动作的处理。

    设计意图:提供参考动画和制作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快速进入创作状态。

六、展示评价

    教师给出评价标准:

    1.主题明确,内容丰富。(2 0分)

    2.自主构思,生动有趣。(5 0分)

    3.技术运用,灵活细致。(3 0分)

    依据标准教师挑选出较好和稍差的四五篇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让其他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简短的总结。

    设计意图:参照评价标准,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表达创意的能力。通过正反对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七、综合拓展

    教师出示由“小闪客”到“Cool闪客”转变的提示(图2)。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进入了动画制作的宫殿,能力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他们能否自发自觉地深入学习。因此,教师给出提示,并给出了两个参考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师(小结):要想成为真正的“闪客”,我们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加倍努力。我相信,大家运用Flash描绘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定会体验无穷的乐趣。

 

 

 

 

 

 

 

 

FLASH--制作移动渐变动画

本节课从“帧帧动画”的不足之处开始,引入FLASH的另一种动画类型----渐变动画,而本节课学习渐变动画中的“移动渐变动画”类型。课堂上用两个具体例子层层展现了移动渐变的缩放、移动等功能,从而使学生学会用移动渐变的动画制作方法制作缩放、移动、旋转等简单动画
一、知识目标1、在FLASH中制作小花;2、群组对象;3、使用“帧”面板;

4、用移动渐变方法制作缩放、移动等简单的FLASH动画;

二、实例制作

任务1:小花从左到右旋转移动,且逐渐放大
分析:上面的动画可分三个步骤完成:1、由左向右运动 2、逐渐放大3、旋转

第一步:小花从左到右移动

1、  呈现任务一:小花从左到右移动;

2、  教师作出提示,并由学生探索完成任务一:
作的过程中老师给以问题:A、怎样制作小花?B、小花要不要群组?C、要多少个关键帧才能完成动画?

3、点评归纳:

A、运动渐变动画一定要将对象群组

第二步:小花从左到右移动,并且逐渐旋转放大

呈现任务二:小花从左到右移动,并且会逐渐旋转放大;
用什么工具可以改变对象的大小?学生自己到工具窗口中去找。

(提示:缩放跟word中缩放一张图片一样)
学生用缩放工具对其对象进行操作

a、要缩放就要改变关键帧的状态

b、学生完成“旋转放大”动画
第三步:知识拓展---小花来回滚动清晰度的变化等多种效果

   任务三:更改小花的清晰度

教师提示:从哪一个窗口中可以更改对象的清晰度

学生自己完成
小花来回滚动(根据上面的从左往右移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从右往左运动)
提示:(1)、设置3个关键帧;
 ( 2)、第一个关键帧与第二个关键帧之间,顺时针旋转一次;
 (3)、第二个关键帧与第三个关键帧之间,逆时针旋转一次。

(三)、学生修改动画,并保存、测试与上传作品。

(四)、学生先相互点评作品,然后教师点评,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最后老师作出总结。

1、  动画的分类;

3、渐变动画的制作只须改变关键帧的状态,中间过程会自动生成;

4、 制作运动渐变动画时的对象必须群组;

5、制作较复杂的动画时可将动画细分,逐步完成

《Flash动画制作-引导图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一般流程及控制方法。

  2、通过对引导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引导图层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热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二、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

  1、知识理论体系。掌握和理解引导图层的含义。
  2、能力实践体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地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的整合(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和月球公转、自转等知识)。
  3、思维体系。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
  4、情感体系。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难点:运用引导图层,解决椭圆路径中的起始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1、学生动手,巩固旧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基本的帧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月球绕着地球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让学生做一个圆球(作为参照物“地球” ),然后再增一个图层做一个稍小的球作为“月球”,并把它转换成图形组件,插入关键帧。(此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

  [教师演示,讲授新课]指导学生添加引导图层,构造引导图形——椭圆曲线(运用椭圆工具,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椭圆,将颜色区域剪切,余下的边缘曲线即为我们构造的物体运动的路径)。

  3、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教师问]:若要物体沿某一特定路径运动,就要找到起始和结束位置,我们现在给出的这一椭圆封闭曲线,我们能否找出起始点呢?

  [学生答]:“能”或“不能”。

  [教师总结、引导]:要想在封闭的曲线上找到起点和终点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能否利用人眼睛的视觉差,在这一封闭曲线上做一些处理呢?

  [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我们可否这一封闭剪断一部分,或在某一处切开呢?

  [教师演示]:将运动物体放到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用光标键进行精确定位),设置帧动画的方式为移动。

  成果初步展示。测试影片,物体沿着我们特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总结,设置悬念]:我们构建的路径在输出的影片中没有看见(引导图层的内容在输出的影片中是隐藏的),若我们需要椭圆曲线(路径)也显示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并尝试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既然需要路径,那我们就给它绘制一个——增加一个新的图层(学生操作:添加新的图层,并绘制椭圆路径)。

  三、积极评价引导,拓展创新

  1、展示成果,评价交流。
  
  学生测试自己的作品,领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选取典型作品,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学生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图层1(建立参照物“地球”→在图层1第40帧插入关键帧→添加一个新的图层2(建立运动物体对象“月球” )→选择箭头工具选中“月球”,然后在“插入”菜单中选择“转换成元件”→在图层2第40帧插入关键帧→添加添加图层→绘制椭圆曲线(用橡皮工具将曲线截断)→选中图层2第1帧,将“月球”放在起点位置,然后选中第40帧将“月球”放置为终点位置→设置“月球”图层的运动方式(移动)→添加可见图层(椭圆曲线),调整大小

  我们是通过引导图层给运动物体建立一个特定的路径,若要让路径也在输出到影片之列,就需再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2、积极引导,拓展思维。

  [设置悬念]:月球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标准的椭圆吗?地球也应该在运动?(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本节知识体系,将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有机的整合。)

  [学生讨论]:略

  [学生动手实践]:再对自己所做的动画进一步进行修改,让动画的表现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设置悬念]: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学生探究]:在这节课上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一位学生回答道:“将圆切分”(找三个点)。这一提法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兴趣,其结果不得而知了。(经过实践验证,这一观点可行)。

  3、激发情感,内化体验。

  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这同一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目前人类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可是对地球的索取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黑洞一说、洪灾旱灾频繁发生、动植物畸形进化等等。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能有一片纯净的生活空问,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宣传环保,从自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落叶缤纷”——FLASH曲线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廖滨

                            

教材分析

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深圳市电化教育馆编著的深圳市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始)第七册第七课“曲线运动”。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学完了FLASH窗口界面、FLASH变形运动、直线运动,在对物体的图层及其运动属性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新内容。包括学习引导线,掌握物体按照引导线进行轨迹运动的原理,及进一步理解时间轴不同图层的作用等。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六年级的,他们从四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只有少数家庭有电脑及网络的学生,操作基础较好,但多数学生仍处在初期的起步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在以往学习新操作工具中心情浮噪、眼高手低等陋习的出现,我以设计层层深入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在掌握了曲线运动后,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力去画出各自内心里的秋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曲线运动的概念;明确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区别。

◆     会运用曲线运动进行创作。

◆     培养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能力、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学生的友好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曲线运动的规律,掌握引导层引导线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和对秋天内容的自主练习,提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乐于被人欣赏与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秋季,让学生在聆听《秋日的私语》音乐节选中,讨论出自己的畅想,和自己最想画的秋天的景象,从而不着痕迹地将所要画的落叶与学生的需求挂接起来。通过让学生将他们的直线运动作品与本课的落叶课件相对比,让学生在本土化的亲近感中,引出本课的知识点:FLASH曲线运动的引导层。

以尝试学习、探究学习、及任务趋动法,进行引导线和引导层的学习

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尝试性学习,摸索曲线运动的奥秘。教师给出直线运动的源程序与其曲线运动源程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继而找出曲线运动的秘诀,得出引导线的概念,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探索情况,评出最佳探索组奖;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动手试试”环节,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成功的学生辅导制作困难的学生,并评出最佳小辅导员奖。收集出各组制作引导层时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a.引导线不能与元件在同一个图层。——新建引导层(新建图层),将引导线与叶子图层分开,并位于叶子图层之上。

b.引导线要一笔画下的曲线,中间不能有断开,或是两笔画出曲线。——删掉多余的引导线或重画引导线。

c.元件与引导线没有咬合,叶子无法按引导线运动。——图形元件的圆形中心点分别对准引导线两头。

教师在此环节,主要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引导层的作用及画法,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游戏比赛

将swf文件的动画样板与对应的fla文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样板修改有问题的FLA程序。让学生通过背景图层排列错误、引导层顺序错误、引导线中有断开的、两端咬合错误等的修改,巩固所学的引导层与引导线知识,掌握曲线运动的精髓。

自由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跳出本课,将曲线运动的知识引伸到生活的其他事物运动中,如飘渺的炊烟、盘山路上的汽车等。再次回到《秋日私语》中,鼓励学生画出自己想画的优美的秋天。

归纳总结

通过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整个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有:

1.情景引入,以音乐牵出学生画落叶的需求。本课放弃了课本上球的曲线运动的课例,抽出曲线运动原理,结合季节,以《秋日的私语》这首钢琴曲为引入,让学生在倾听、联想、交流感受中,开启想象力,引出学生画落叶的需求,从而唤醒他们学习的内趋力。

2.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式、合作式学习为主格调,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分析、归纳、推理的问题能力,为避免低年级学FLASH常见的不知所以然现象的出现,本设计以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剥洋葱皮式的引导方式,由表及里,揭示曲线运动的规律及制作技巧,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在学生掌握了引导线原理之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将曲线运动推广到生活其它事物之中,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

4.本课合理利用课件、游戏软件。在游戏中调节情绪,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因学生个体操作能力的差异,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还是一个难点;二是,本节课作为“曲线运动”的第一课时,重点在引导层的制作,而树叶元件是前次课学生画的,所以树叶画得不够丰富多彩。

flash中文字淡入淡出效果设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Flash部分第四课时的一节新授课。这节课概念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并不多但非常重要,且在所有Flash课时中学习起来最困难。为了进一步巩固移动动画和变形动画的基本操作,《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文字动画和图片素材制作动画都归在这一课时内完成,课堂时间不很充分。笔者在这一课时只讲解了文字淡入淡出效果的设置和图层的建立,主要知识点是元件的设置和使用以及Alpha的效果设置等,为学生以后自学Flash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对Flash的学习,学生对运动的原理已经较为清晰,缺少的是实践经验的渗透。元件知识点是以后进行动画制作的基础,但必须与前面的内容相联系,因此倘若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在这部分的操作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学生对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的区别不清楚,也将影响对元件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熟练操作Flash的工具栏、菜单栏;理解元件的概念、元件的建立及调用;能在元件界面上熟练进行属性变换、比例工具的使用、Alpha效果的设置以及动作动画的创建;能在时间轴上熟练进行插入、删除、复制和粘贴帧的操作;能较好地表达和呈现出自我的创意。

过程与方法: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能够通过回忆旧知识点,自己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作品的逐步形成,培养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观念;通过信息的获取,树立向大学生活努力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重点:元件的概念、元件的建立及调用。

难点:Alpha效果的设置和元件之间的关系,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区别的再次渗透。

对于技巧性很强的软件操作技能的教学,教师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比较恰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时间(当然,期间还应穿插适当的学生思考和合作学习)。从学生角度讲,元件的概念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即便想自己进行网络检索,一堂课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他们的学习策略应以听讲为主,中间穿插适当的讨论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球体的运动、一个心的跳动和一个简单变形动画的作品,了解了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之间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更精彩的作品效果。大家先看一段影片。

教师播放《大学生活》的Flash短片,作为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段影片描述的是一位学生刚进大学的感受和生活,我想大家必定也非常向往。请大家观看时注意观察片头的文字效果。

学生欣赏Flash动画。看到片头的文字从无到有,由远至近,又从小到大的精彩效果,视觉受到冲击,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大家不必羡慕,今天,我们通过几个新旧知识点的结合,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初步掌握的知识点出发,以一个有关大学生活的Flash影片的欣赏,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Flash丰富的效果,激发他们学习与操作的动力。而影片中文字的精彩变化实际上就是文字元件的淡入淡出的效果,以此引入新课,上课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想了解一下我们班谁唱歌最拿手,还有,朗诵和英语演讲呢?(注:这些项目,我都已经在课前做过调查。)

学生说出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的名字。

师:这几个同学是咱们班参加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把我们的课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今天要学习的元件就和有才华的同学一样,在Flash的“舞台”上,它是“基本演员”,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元件在库中正如演员在后台等候上台,对元件进行设置正如给演员穿衣打扮,把元件从库中调用出来,正如让演员上台表演。让我们来一步步地接近这套“演出班子”,看看他们是怎样组织和运转的。

设计意图:因为课本上对元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名字,而有关元件的解释本身也比较抽象,教师让学生回答在演讲、朗诵及唱歌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目的是跟“演员与舞台”的比喻形成对应,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元件的概念。

2.教师演示操作 主导教学流程(正课)

因为教师在上节课刚解释过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所需要的元素,所以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示范创建一个“文字元件”的整个操作过程,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操作要点,如元件的名称、元件类型的选择、元件编辑界面与场景界面的不同等。

学生通过投影屏幕观看教师演示操作,随后自己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教师先示范操作是为了让学生的操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不会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从而使课堂时间得以掌控。文字的设置我没有进行专门讲解,是因为它们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且在Photoshop中已有类似的操作。

教师示范回到场景的操作。

师(提问):奇怪,为什么刚才创建的元件在场景上没有显示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对了,还需要我们将“演员”请到“舞台”上。这一步可以通过快捷键“Ctrl+L”来完成。

教师将原先的作品的变化效果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明确自己的活动任务,动手实践操作元件的调用方法,互相合作完成文字元件在两个关键帧上的大小、位置、颜色。

设计意图:文字元件的调用及其大小、位置的调整都不是特别难的操作,与学过的Photoshop中的文字操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教师先就范例进行演示,更能让学生的操作有的放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创新。“Alpha的设置”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但我没有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根据课本或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即便出错,也能通过经历一个识错、纠错的过程,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样,对“动画补间”这一知识点,我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操作方法。有学生出现了补间呈淡绿色虚线的效果,知道自己错了,又尝试另外一种方法,可见他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别开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的使用,这刚好可以让他们重温知识点,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将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指出,如在“元件的调用”上,教师提出,元件的一个特性就是能够重复调用且修改方便,并再次提及元件的补间效果,让他们巩固记忆。

学生在教师点评和对重难点示范时,对自己作品进行再修改。

设计意图:此时的作品点评是属于中间阶段的一系列小评价,有两个作用:一来巩固刚才学生自学的操作,二来让部分有相同失误操作的学生引起注意。

师:我们刚才完成了一个淡出的效果,能不能在相同的位置进行相同大小的淡入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动手实践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识将“复制”和“粘贴”应用到“帧”的操作上,以节省时间。如果教师不提这个简便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的思路还会停留在刚刚学过的“元件的重复使用”这一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学生暂时的思维定式,但还应让学生去尝试,这样才能产生对比,衬出“复制”和“粘贴”的便捷性。

3.学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发表一些对他人和自己作品的看法,再将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并将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再次回顾讲解。最后以课堂开头的Flash对学生进行激励,树立积极向上的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观念。

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作品点评,总结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

4.作业设计

由于时常会在网页上看到文字各种美妙的变化效果,学生也想下载看看如何完成。于是,课后的作业就是让他们自己完成有几个图层的文字淡入淡出的效果,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六、问题研讨

1.课本中采用是Flash MX版本,而我们机房安装的是更新的Flash 8.0版本,课本上有的知识点和版本有出入,比如,在MX中的“动作补间”和8.0中的“动画补间”,实际上是一回事儿,表达不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从而对操作有影响。

2.“组件”和“元件”在语言的描述上是否应一致?我发现,教师用书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都采用“组件”,而“元件”一词用得很少。

3.在课本中,文字淡入淡出的效果用了两个图层来解释,是否有必要?如果是为了解释复制和粘贴帧的知识点,在一个图层上也能复制和粘贴,完全可以就用一个图层。如果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操作中能适应更复杂的应用,那在这节时间很紧的课堂上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拓展?

 

Flash制作手写字动画

先看动画效果:

1.首先新建一flash文档,修改文档尺寸为,宽500,高350,设背景颜色为#006666。然后制作所需的元件:

制作卷轴:

点击插入菜单—选择“新建元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名称:填上“轴”,行为:选择“图形”然后确定,

 

 

 

使用矩形工具,关闭颜色工具的边框,选择油漆筒,打开右边的混色器将颜色状态设置成线性,将线性渐变设置成如图所示,

 

 

 

 

 

用矩形工具画出卷轴主要部分,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其形状并将中心小圆与小十字对齐,再用同样方法在上下两端画出黑色的轴心。

 

 

 

卷轴就做好了,回到场景。

毛笔的制作:

新建元件,命名“笔”,行为:图形。方法同卷轴的制作方法相似,只不过在上端画上挂绳,下端用任意变形工具,按住ctrl键调整出上宽下窄,笔尖使用圆形工具填充线性渐变,然后使用实心选择工具(箭头)调整出毛笔尖形状。

 

 

 

毛笔做好后回到场景。

书法字体的制作:

新建元件,命名:字。行为:图形。选择合适的字体将字打上去。作者使用自己书写的字体,去掉背景后导入到库。使用时通过菜单—修改—位图—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

2.制作卷轴展开。打开—窗口—库,将库中元件“轴”拖入场景,将该层命名为:左轴。新建一层,命名:右轴。将元件轴再拖入该层,调整两个层中的轴为并列并位于中央位置。

 

点击左轴层的第一帧,右键—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在第5帧处点击右键—插入关键帧,选择场景中的卷轴,将其移动到文档的最左边。用同样的方法,将右轴层的右轴移动到文档的最右边。

 

 

 

 

 

 

 

3.制作纸张铺开。在最下面新建一图层,命名:纸。按照卷轴展开的位置画出浅黄色的纸边,注意在纸与卷轴之间不要留有空隙,然后再在黄色纸上画出白纸芯,位置大小适当。在图层纸上新建一层,命名:遮罩。用随便的颜色画一很窄的矩形,一定要与纸相同高,右键点击该层第1帧—创建补间动画,在第5帧处点击右键—插入关键帧,使用自由变换工具,将其宽度修改成文档宽度,右键点击遮罩层—选择遮罩,如图。

 

 

 

4.制作写字动画。在右轴层上新建一层,命名:字。在该图层第6帧处插入关键帧(可以从右键菜单中选取),并保持该帧选择,从库中将元件“字”拖入场景,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和位置。

 

使用橡皮擦工具,将文字按照笔画相反的顺序,倒退着将文字擦除,每擦一次按F6键一次(即插入一个关键帧),每次擦去多少决定写字的快慢。

 

 

 

这样一直把所有的书法字体都擦完了。然后在“字”图层上,从第6帧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帧全部选择,点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点击“反转帧”,将其顺序全部颠倒过来。

5.制作毛笔动画。在字图层上面新建一层,命名“笔”。在该图层第6帧处插入关键帧,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和起笔的位置,

 

 

 

按F6插入关键帧,并移动毛笔,使毛笔始终随着笔画最后的位置走,

 

 

 

如果有直线笔画,可以使用补间动画一直走到最后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