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健民(600976)跟踪分析1

 来小猪 2010-10-16

公司20多个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其中2个为独家产品。2009年公司营销取得突破,主导产品龙牡销售增幅15.6%,健民生血颗粒增幅18%,新品小金胶囊增幅340%,医药工业毛利率提升3个点。公司参股39%的健民大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体外牛黄这一黄金品种销售开始放量,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392万,净利润713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0%,净利润自成立以来首次扭亏,其中四季度实现净利润接近500万,呈爆发之势。据了解,借2010年新版药典的东风和中国药材集团的大力推广,2010年体外牛黄的销量在去年的基础上,仍有翻倍的预期。

 

一、             关于牛黄。

牛黄是个好东西,千金易得,牛黄难求。《神农百草经》记载:“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为世之神物,诸药莫及。”目前市场上的牛黄共有四种,分别是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内培育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其中体内培植牛黄产量极低,所占份额极小。

我国每年牛黄需求量约为500吨,但是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其中以人工牛黄为主,人工牛黄价钱极低,也易于生产,例如天山药业年生产人工牛黄就达20吨。我国的天然牛黄产量很小,主要依赖进口,而2002年,为防止疯牛病通过用药途径传入我国,国家决定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这意味着天然牛黄进口的政策之门关闭。但天然牛黄一直存在走私,天然牛黄被禁止进口以后,走私市场空前繁荣,香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牛黄集散地,也是全球最主要的走私市场。优质的天然牛黄,售价一般在15万元以上,而走私市场的所谓“天然牛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售价可低至6至8万元,而且不乏制假售假。中国一年消耗多少数量的优质天然牛黄?谁也不知道,据某市场人士称,即便是国内的知名中药企业,也舍不得使用优质牛黄,而香港市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和出价配制牛黄。

 

各种牛黄价格:体外培育牛黄6万元/公斤,人工牛黄产品300元/公斤,天然牛黄10~15万元/公斤。目前体外牛黄的价格是由天然牛黄决定的,天然牛黄维持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实际上是一个脆弱的平衡,主要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加上未成熟的大陆市场决定的。

上等天然巴西牛黄【颗粒状】----[其性效等同或优于体外牛黄]

批发价15万/KG  零售价45-50万/KG 

混合巴西牛黄【颗粒状 片状 粉状】----[其性效不如体外牛黄稳定]

批发价格7-8万/KG  零售价26-30万/KG

大鹏的体外牛黄批发价 5.5万/KG  零售价15万/KG

 

二、             关于武汉健民的体外培育牛黄。

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是武汉健民持股39%的子公司,主要品种是体外培育牛黄,还有体黄系列品种:安宫牛黄丸、西黄丸、牛黄痔清栓、小儿退热栓等含有体外培育牛黄的产品。

体外培育牛黄是在中科院资深院士裘法祖教授的指导下,由毛主席保健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蔡红娇教授呕心沥血30多年研制而成,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属于国家中药一类新药。其实健民大鹏体外牛黄的做法实质就是一种可控的天然牛黄,只是市场还没认识到,或者说健民的营销还没完全跟上。

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拥有体外培育牛黄的所有知识产权。体外培育牛黄的发明专利保护期限至实际应为2021年。

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原料为牛胆汁。牛胆汁只能通过屠宰获得。但大鹏公司并不需要象和锦研究假设的那么多牛胆汁。蔡教授说:”在体外培育牛黄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补充了胆红素,然后通过生化过程将其转化为复合胆红素钙。“秘密在于”补充了胆红素“。

 

三、             体外培育牛黄推广受阻的真实原因:

第一,产品定位受压。

  健民大鹏把体外培育牛黄定位为“中高档的牛黄原料新资源”。然而,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人工牛黄通过超低价形成了对体外牛黄的封杀,天然牛黄则通过降价和疗效这两张牌收获了更多市场份额。

  第二,产品渠道模糊。

  由于产品定位中高档的宽泛和通吃,导致在渠道规划上也是模糊不清,与人工牛黄竞争,更多的是依靠牛黄贩子或牛黄批发商渠道,而与天然牛黄竞争,更多的是走定点直销队伍渠道,还有众多采用“先扫街、后登门、再硬泡”的跑单帮式的人员推广模式。

  很难想象,每公斤近6万元的黄金天价产品,以这种渠道模式,与300元/公斤的人工牛黄产品及10~15万元/公斤的天然牛黄的竞争,还会有什么优势和成交的把握。

  第三,产品价格无据。

  作为天然牛黄的替代品,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天然牛黄,但是,当体外培育牛黄定价为6万元/公斤时,上下游渠道和终端渠道的反应却是,能接受,但不会接受。

  一方面,这样的价格高出人工牛黄近200倍,相应地体现在终端制剂上,如一些主要急症用药的价格就必然会高出不少,甚至翻倍。这种价格定位确实很难让形成既有利益链和价值链的下游厂家和消费者接受。

  另一方面,与天然牛黄相比,由于走私等不稳定因素,其价格也不到10万元,这样的差价不足以让下游企业更换原料药。最关键的是,由于消费者的认知原因等问题,大家总认为天然牛黄就是比其他的任何牛黄要好,而且不少消费者将体外培育牛黄等同于人工牛黄。因此,消费者根本就不买账。

第四,产品传播迷失。

因为天然牛黄的稀缺,人工牛黄的泛滥,绝大多数消费者(北方地区尤其明显,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稍好)对牛黄的认知普遍处于清热解毒的层面上。同时,由于产品定位不清,产品渠道不明,因此,使得几乎所有健民大鹏的宣传,全部集中也只能集中在事件和新闻上,而无法聚焦在终端制剂上,更无法深入聚焦产品本身的功效、疗效。如此宣传,更是让消费者和渠道商由有点明白到一点不明白。

第四,混乱的政策

(1)  人工培育牛黄正式应用于医药,启始于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的《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21号)。该通知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所附《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共计42个品种,2005年调整为38个。这一通知,相当于体外培育牛黄的“出生证”。

(2)  按理说,这42(38)个药品从此都不得使用人工牛黄,但遗憾的是,《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所列品种的法定质量标准中,大都缺乏相关检测标准,对牛黄功效性成分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更是一个也没有,加上国家相关配套法规的严重缺陷,人工牛黄有禁不止,牛黄市场仍然长期混乱。

(3)  法规的严重缺陷之一是,《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仅仅规定了品种名称,对剂型却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同一产品在剂型不一样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牛黄的局面。例如:大活络丸、安宫牛黄丸、万氏牛黄清心丸、梅花点舌丸、回春丹等必须使用天然牛黄、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但大活络胶囊(部颁新药转正52册)、安宫牛**(部颁中药14册)、安宫牛黄栓(部颁新药转正51册)、万氏牛黄清心片(地标升国标)、梅花点舌片(地标升国标)、梅花点舌胶囊(部颁新药转正41册)、回春散(地标升国标)等产品标准“处方”项下为“人工牛黄”,大大降低了含牛黄名方名药的治疗功效。

2007年,为了改变同一产品不同剂型使用不同牛黄的混乱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关于对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品种剂型界定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对于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改剂型或改变用药途径的新药,可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算是堵住了这一漏洞。

(4)  更荒唐的是,2005版《中国药典》竟将上述名单中的诸多含牛黄药物的牛黄成份标注为“人工牛黄”,如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等,造成了一药多方的混乱局面。

(5)  造成的结果是,牛黄市场长期鱼目混珠,同样是“安宫牛黄丸”,不同厂家的产品,其胆红素含量和市场价格可以相差达数十倍。

不难理解,为何人工培育牛黄的发展会如此举步维艰,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检测标准的长期缺失。

 

四、             政策的转机

(1) 将于2010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对禁止使用人工牛黄的品种,将增加猪去氧胆酸和游离胆红素等指标的检测,牛黄药市场长期缺乏检测标准的历史得以终结,体外培育牛黄在市场上得势不得分的局面有望根本改变。

体外培育牛黄将因此而得以在市场竞争中“凤凰涅槃”,如果说,体外培育牛黄市场会有春天,那么,新《药典》的施行之日,就是这个春天的“立春”日。

(2) 2009年5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文规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急救药品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相对含牛黄类品种,‘两高解释’剑锋直指38个品种中以人工牛黄替代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的违法行为,牛黄药制假将触犯刑法。

(3)  2009年8月18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其第三部分中药饮片明确规定: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而体外培育牛黄为2005年版《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新增品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安宫牛黄丸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为200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甲类药品,并被列入《国家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为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制定严格的监管办法,监督目录品种的生产。

 

2004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禁止42种临床急重病症用药以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国家药监局的一纸文件,是为了规范牛黄中成药行业,但是客观上为行业的重新洗牌提供了机会,亦为健民大鹏的体外培育牛黄提供了绝佳的行业切入机会点和利益点。

实际上,国家文件的出台,已让众多的中成药企业明白,不是用不用体外培育牛黄的问题(除非企业放弃含牛黄的中成药产品),而是用了之后,如何解决消费者认知的问题?如何解决价格高涨的问题?如何解决因更换原料更换包装等导致消费者认知改变和价格高涨而引起销量下滑的核心问题?

五、             市场的转机

(1)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推广,大体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4年取得“出生证”后,盲目乐观,全面出击,计划当年销售1000公斤,实际结果是四处碰壁,市场根本不买帐;

第二阶段聘请了咨询公司,确定战略联盟体大客户模式,与江西樟树药业、广西梧州制药、广药、上药、哈药等企业先后结成战略联盟,这一方式仍然举步维艰;

第三阶段,即09年4月,授于中国药材集团体外培育牛黄独家代理经销资格,当年上半年大鹏公司即告扭亏,并从下半年起连续三个季度赢利。

(2)中国药材成为独家经销商

2009年4月,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与武汉健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体外培育牛黄战略合作协议与独家代理经销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在3年内享有体外培育牛黄的全国独家代理经销权,同时双方共同表达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密切合作方式的愿望。

此举表明健民大鹏在经历了数年痛苦的市场洗礼之后,其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营销模式宣告彻底失败,转而委托中国国药集团独家代理,从一年来的市场变化来看,实为明知之举。

(3)中国药材凭什么?

有意思的是,中国药材也是国家一类新药——人工麝香的独家经销商,并推广多年,人工麝香早已成为中国药材的拳头产品,公司还经商冬虫夏草等多种濒危珍稀药材,中国药材俨然就是濒危珍稀药材的经销专业户。

令人惊讶的是,人工麝香与体外培育牛黄竟有诸多相似,两者均为濒危珍稀药材,均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研发,均于2004年获得政策许可,均因人工研制而遭市场排斥,售价均在5万左右,均由中国药材独家总经销,很多名药(如安宫牛黄丸)同时使用这两种药材。体外培育牛黄与人工麝香简直就是孪生兄弟。

而人工麝香自2004年获得生产许可以来,目前已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约占麝香市场份额七至八成。

可见,中国药材成为体外培育牛黄的独家经销商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

在09年4月以前,中国药材也一直在进行体外增育牛黄的市场开发,取得独家经销商资格后,已将其作为新一代拳头产品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

可以推测,这三年的独家代理应有一定的业绩条件,不难想象,牛黄是大鹏公司的唯一产品,独家经商,意味着大鹏公司把自己的身价性命都押在了中国药材身上,大鹏公司冒了极大风险,而中国药材接过了巨大的责任,对于这一合作,双方的信心来源是什么?

 

 

 

六、             业绩预测

不包括并购,在股权激励顺利实施的前提下,2010年公司主营方面净利润预计实现7000万-7500万,健民大鹏实现2500万-3000万的净利润,折合39%股权贡献1200万左右净利,每股收益在0.55--0.60元之间,2011年仍能实现30%以上的增长。

 

武汉健民2010年一季报载,投资收益121万元,考虑到公司已剥离其它股权投资,本项收益应该就是健民大鹏39%股权的收益,则健民大鹏一季度利润约为310万元。

健民大鹏历年业绩如下,第一列为营收,第二列为税后利润(单位:万元):

2009年度               4400       713  

2009年半年报           2132       0.4

2008年年报             2622      -3862

2008年半年报           1364      -1389

2007年年报             3022      -975

2007年半年报           1872      -174

2006年年报             2553      -210

2005年年报            1756

也就是说,在2009年上半年扭亏之后,健民大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赢利,平均每季赢利300多万元,2010年一季度310万元的收益,虽未表现出明显增长,考虑到春节因素,预计二季度出现一定的增长应该不算过份。

2009年下半年,健民大鹏营收2268万元,赢利713万元,净利率31%,期待2010年半年报的数据印证。

 

A、假设5吨产能全部释放

假设中国药材的独家经销价为3.8万元/公斤(纯粹假设,没有任何根据),则总营收为1.9亿元,以39%的股权和30%的净利率计算,600976可得收益约为2200万元,折合每股0.15元。

      这个数字实在令人失望。

B、假设遥远的未来实现产销50吨

据说各类牛黄的市场容量每年达200吨,假设若干年后,人工牛黄被禁,天然牛黄神话不再,体外培育牛黄大行其道,国内国际一齐旺销,实现年产销50吨,折合每股收益1.5元。

C、假设净利率为60%

从所周知,有些药材的净利率很高,假设体外培育牛黄的净利率远不止目前的30%,算个60%吧,只要将上述相应计算结果乘个2就可以了。

D、净利率假设

大鹏药业刚刚扭亏为赢,其净利率仍处低位。

中国药材新取得独家经销资格,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回报应该不菲,若干年后,体外培育牛黄市场打开,甚至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其“营销费用”自然相应大幅回落。

因此,可以相信,大鹏药业未来的净利水平将有一段快速上升,然后进入缓慢攀升,或许超过上文假设的60%也未可知。

 

7、600976当前市值23亿元,未来,体外培育牛黄将如何改写这个数字?目前市场上相关股票的市值如下:云南白药400亿,东阿阿胶260亿,片仔癀60亿,马应龙50亿。

需区别的是,600976参股大鹏公司的股份是39%。

 

七、             关于未来

1、成药将搭顺风车

大鹏公司已开发一系列应用体外培育牛黄的成药(也有保健品),我们无从知道其销量如何,随着原料药市场的打开,作为全球独家供应商,其生产的体外培育牛黄成药将被市场视为正宗产品,销量逐步打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这一块的利润率将远超原料药。

当然,大鹏公司需要处理好与下游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从早确立差异化策略。

2、再造一个辉煌市场

未来对类似OTC、保健、美容、功能饮料等新领域的拓展,可能再造一个辉煌的牛黄市场,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市场打开之后,这一市场很可能顺风顺水地启动。

体外培育牛黄在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保肝护肝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国内外用牛黄做原料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牛黄在日、韩主要以保健品的形式出现在消费市场,而且销售额非常可观。在韩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的牛黄清心口服液,每年可出口创汇0.7亿美金,在其国内,牛黄清心口服液也是以高档保健品深受韩国人民喜爱;在日本,使用牛黄的药品和保健品可达70余种120余种规格,其牛黄清心丸、牛黄若更生胶囊都是家喻户晓的高档保健药品;在台湾、香港传统牛黄制剂仍然是人们治疗用药的首选。

3、全球性的定价权

大鹏为全球体外培育牛黄的独家供应商,其市场一旦成熟,高端形象一旦建立,完全有可能象茅台一样,存在年年提价的可能。

极端一点,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价格没有上限,优质天然牛黄的供应量太小,其价格不足以压制体外培育牛黄,当体外培育牛黄年消耗量以数十乃至数百吨计时,将会出现体外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价格比翼齐飞的格局。

即便理性地估计,假使天然优质牛黄的价格维持15万元不变(其实这个价格也有较大弹性),体外培育牛黄将来涨到10万元或者15万元没有什么不可以吧?体外培育牛黄的药用完全等同于天然牛黄,某些指标甚至优于天然牛黄,天然牛黄没有足够的本钱生生世世压过体外培育牛黄一头,只等时过境迁。

大陆市场之所以未成熟是因为其保健效果完全未被应用,人们长期受到人工牛黄的欺骗已经完全遗忘了牛黄真正的光芒~~。随着体外牛黄的推广牛黄的需求会在实效的作用下几何级的放大,最终造成天然牛黄体外牛黄日益供不应求的局面 !!!

2010-8-9

 

  大鹏营业收入去年上半年是2132万,净利润392万,全年是4393万,净利714万,今年上半年2282万,净利543万,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说明体外牛黄业务和去年相比基本上没啥大的进展,市场过于乐观。

2010-8-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