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宜婚姻 幸福的捷径还是陷阱?

 云中公子 2010-10-17
外地女孩的苦恼

  最近出炉的《中国女性生活蓝皮书》显示,中国女人最焦虑的3件事是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低。对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来说,“权宜婚姻”是他们在这个城市扎根的捷径。重庆作为一个日益耀眼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女性,她们有梦想,也有苦衷,有的愿意选择这样的婚姻形态留在重庆。但这种婚姻的幸福度究竟有多高呢?

  热词解释

  权宜婚姻:在大城市打拼的异乡人,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而结婚,他们结婚不是因为有多爱对方,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批人通常年轻、没什么工作经验、没有积蓄,在异乡的都市一切需要从零开始,权宜婚姻是他们最快在这个城市扎根的捷径。

  小调查

  外地女孩的苦恼

  1.搬家(弱水三千 24岁):这几年在重庆打拼,因为买不起房,没有稳定的住所,房东不愿租房子了,我就必须大包小包地搬家,最可怕的是两个月搬家5次,真希望有个有房子的GG能收留我。

  2.没人照顾(蓝色CPU  22岁):过去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照顾我,毕业后一个人留在重庆,我非常想找个重庆男友,这样每天下班都可以到他家蹭饭吃。我喜欢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的那种感觉,而且还能得到长辈的照顾,幸福!

仓促之下进入权宜婚姻

  3.文化融入(河之舟 25岁):我很喜欢这座城市,但总感觉到自己和这个城市的距离,很多时候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外地人,我希望能嫁一个本地男人扎根下来,这样我就和这座城市连接得更紧密了。

  4.没后盾(阿Y哇哇 21岁):我的学历不高,也不怎么漂亮,其他年轻女孩做豪门梦的时候,我也就梦想能找个有房子、有人脉的本地男孩,这样就算我被老板炒鱿鱼也不用怕了,有了家庭做后盾,什么事情搞不定啊。

  很多人,就因为与之类似的原因,仓促之下进入权宜婚姻。当生存需求占了首位,爱情往往就无法顾及了。

结婚要考察的重中之重不应该是钱和房子

  1.结婚要考察的重中之重不应该是钱和房子

  很多MM在结交上海男朋友或者相亲时,主要考虑的是外貌身材、职业收入、有无房子。但对方的人品素质、脾气性格、价值观等等却一概不知,甚至从来不问。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外地MM们,上海的80后、90后独生子,他们当中有相当一批人,从小娇生惯养,严重依赖父母,性格懦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无法面对挫折,不能独立思考,毫无主见,性格乖张,喜怒无常。或慢慢腾腾,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或心急火燎,听着风就是雨,或有心理疾病,或有不良癖好。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在家庭养尊处优,但从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来,也就是我们上海人平常所说的好小囡!他们外表老老实实,客客气气,甜言蜜语,装傻充愣。但婚后呢?一切缺点都暴露出来了,病态的心理显露出来了,是骡子是马也都知道了。

男方家庭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

  2.男方家庭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

  我们说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那是在西方,但在中国就是牵涉到两大家族的联合。考察男方本人的同时,还必须考察男方的家庭环境。有的本地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自以为很滋润罢了),其实根本没有彻底摆脱小农意识,家庭氛围压抑,规矩特别多,他们对待外地MM的父母、亲戚都比较反感和抵触,不冷不热,阴阳怪气。

婚后、产后都要有自己的事业

  3.婚后、产后都要有自己的事业

  很多外地MM的不幸都始于放弃自己的工作,专心做太太,做妈妈,生宝宝,做家务。于是,你就会被家庭缠住,被公婆缠住,被老公忽悠住。变成一个附属品,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朋友,没有自由。

  千万不要贪图什么房子,是夫妻双方通过劳动所得购买的房子,那才是靠得住的房子,由施舍而来,坐享其成的房子,或许有一天就不属于你了。

一生幸福换来的本地身份证

  她说

  一生幸福换来的本地身份证

  故事发生地:重庆

  A女:25岁,老家在某偏远小县城,3年前嫁给一个有车有房的本地男人,得到一段如坐针毡的婚姻。在做出这样的选择前,她也有过许多纠结和挣扎。

  纠结1:面子

  大学毕业时,我的工资只有2000来块,除去每个月的花销和房租,要在重庆买房,不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了。但同样的收入,在我的家乡,工作几年就应该能买套房了,但那里连座像样的电影院和商场都没有,何况当年我考来重庆时,就对那些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朋友说过,我以后要在重庆买房子留下来。我就这样回去,她们会觉得我混不下去,那样实在太没面子了。

渴望过安逸的生活

  纠结2:两个男人

  一个是我的男友,也是我的同乡和大学同学,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几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大学毕业了,他对我也很好,他是个节俭的人,每个月算计着花工资,夏天就两件T恤换着穿,却从来没亏待过我,我的要求他尽量满足。虽然我爱男友,但他和我一样,在这个城市什么也没有,我们两个加起来的收入也才4000来块,还不够我同事买个包包;另一个男人K是在一次应酬中认识的,他是老板的朋友,觥筹交错间已经频频向我示好,说希望找个像我这样的女孩做女友,K在这个城市有车有房,我和他在一起,可以轻松地实现我的城市梦。我最好的朋友嫁个没房没车外地男人,什么都得靠自己一手一脚去争取,她中午从来不吃10元的盒饭,节约下的两元钱当车费,真累,我不想过得像她那样,我渴望过安逸的生活。

最后悔的事情

  纠结3:忍不忍

  交往半年,K对我还算不错,这也算给我和前男友分手的一点慰藉。但K绝不是省油的灯,他在外面做了些什么,我当然清楚,我从他的裤子口袋里发现了一张酒店开房的收据,后来他给我解释是和兄弟伙喝醉了去开的房,多么拙劣的借口!我和他闹分手,但后来又和他复合了,因为他向我求婚,我知道,我在他心里还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在这个城市有属于自己的一砖半瓦,我也必须做出些牺牲。婚姻本来就是权宜之计,我决定忍受这个男人。

  A的现状:

  如今A已经结婚3年,不止一次写Email向情感版编辑倾诉烦恼,当年她的选择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K的房子是婚前的财产,住在K的房子里,她并没有女主人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像寄人篱下,随时小心看婆婆的脸色。

  而老公的花心本性并没有随着结婚而收敛,甚至越来越不把A当回事,他知道,她当初没离开他,现在更加不会。A很郁闷地说:“现在虽然有个房子,却不如当初和男友租房子住快乐,用一辈子的幸福换来一张这个城市的身份证,是我最后悔的事情。”

一个上海GG对沪漂MM的劝告

  他说

  一个上海GG对沪漂MM的劝告

  上海男人对权宜婚姻显然是有发言权的,让我们看看这个上海GG的热帖《写给欲嫁给上海男人的沪漂MM们》,也许能给那些为权宜婚姻前赴后继的MM们提个醒。

  作为一个上海未婚男人,在这个结婚成本节节攀升,上海户口MM供求关系紧张的年代,我原本应该大肆鼓吹外地MM迅速投向我们的怀抱。但出于良知,我不得不严肃地告诫那些欲嫁给上海男人的沪漂MM们:婚姻,你们要慎重啊

做一生都拥有梦想的人

  编后语

  做一生都拥有梦想的人

  选择权宜婚姻的人,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离开家乡,他们不是没有梦,而是,在现实面前,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微薄的工资,高不可攀的房价,不确定的未来,严酷的现实像一把把利刃,肢解了他们的勇气、梦想和爱情。

  所以,有的人盲目地选择一场能够“拯救”自己的婚姻,并把这看作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他们来不及甄别对方的人品,也不看两个人是否合适,甚至明知是火坑,也闭着眼往里跳,这样的婚姻,不但不会带给她想要的生活,甚至需要用一生的时光为当初的贪婪和怯弱埋单。

  与其用婚姻改变命运,不如做年轻时更应该做的事情,用骄傲的姿态,自己去奋斗。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把蜗居换成豪宅,登上这个城市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即使失败,他们却可以一路笑看风景,年老的时候也能欣然微笑,因为,他们从来不曾丢掉年轻时的那个梦,并且,一生都拥有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