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6)

 胡—杨 2010-10-18
二十三、车间配电
10-5 车间变电所负荷及变压器选择表
━━┯━━━━━━┯━━━━━━━━━┯━━━━━━━━━━━┯━━┯━━━━━
│ │ │380V
220V动力及照明
车间及用电设│ 6~10kV动力 ├─────────┬─┤
备机械名称 │ │ 380V动力
│(
按不同工作 ├────┬────┼────┬────┤ │
制分类开列) │设备容量需要容量设备容量需要容量
│ │ ├─┬──┤ ├─┬──┼─┤

│ │ kW │kW│kVAR│ kW │kW│kVAR│kW│kVA │
──┼──────┼────┼─┼──┼────┼─┼──┼─┼──┼─────
1. │ ××
车间 │ │ │ │ │ │ │ │ │
1.1│ ××
│ │ │ │ ×× │XX│××│XX│ │
1.2│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车间小计 │ │ │ │ ×× │XX│××│XX│ │
──┼──────┼────┼─┼──┼────┼─┼──┼─┼──┼─────
2. │ ××
车间 │ │ │ │ │ │ │ │ │
2.1│ ××
│ │ │ │ ×× │XX│××│XX│ │
2.2│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车间小计 │ │ │ │ ×× │XX│××│XX│ │
━━┷━━━━━━┷━━━━┷━┷━━┷━━━━┷━┷━━┷━┷━━┷━━━━━
━━┯━━━━━━┯━━━━━━━━━┯━━━━━━━━━━━┯━━┯━━━━━
│ │ │380V
220V动力及照明
车间及用电设│ 6~10kV动力 ├─────────┬─┤
备机械名称 │ │ 380V动力
│(
按不同工作 ├────┬────┼────┬────┤ │
制分类开列) │设备容量需要容量设备容量需要容量
│ │ ├─┬──┤ ├─┬──┼─┤

│ │ kW │kW│kVAR│ kW │kW│kVAR│kW│kVA │
──┼──────┴────┼─┼──┼────┼─┼──┼─┼──┼─────
其他车间同上 │ │ │ │ │ │ │ │
──┼───────────┼─┼──┼────┼─┼──┼─┼──┼─────
│ 1~n
车间合计 │ │ │ │ │ │ │ │
分别乘以有功、无功同时│ │ │ │XX│××│XX│ │
系数, 并考虑线路及变压│ │ │ │XX│××│XX│××│
器的损耗% │ │ │ │ │ │ │××│
│ │ │ │ │ │ │ │ │
━━┷━━━━━━━━━━━┷━┷━━┷━━━━┷━┷━━┷━┷━━┷━━━━━
变电所按最大负荷选择变压器容量 ×××kVA
按最大电动机起动允许压降选择时 ×××kVA
二十四、车间环境及设备选型
说明工艺生产介质的种类情况(气体、粉尘、腐蚀、潮湿、防爆及非防爆)在表1064栏填写。
10-6 车间环境特征及设备选型表
━━━━━┳━━━━━━┳━━━━━┳━━━━━┳━━━━━━
危险物名称及存在情况防爆配电设备、材
按种类分理化特征 (┃(分正常及 ┃(防腐等) ┃料及线路的选
车间名称括全体粉尘湿事故情况) ┃等级
度等) ┃ ┃ ┃
━━━━━╋━━━━━━╋━━━━━╋━━━━━╋━━━━━━
1 ┃ 2 ┃ 3 ┃ 4 ┃ 5
━━━━━╋━━━━━━╋━━━━━╋━━━━━╋━━━━━━
┃ ┃ ┃ ┃
━━━━━┻━━━━━━┻━━━━━┻━━━━━┻━━━━━━
二十五、车间变电所负荷及变压器选择
各车间用电负荷以表105列出,并说明经济核算的计量原则。说明照明供电原则及控制方法。
二十六.车间配电中特殊的传动控制的说明
1)工艺生产对传动控制的要求。
2)采用的成套设备型号、规格。
3)需协作进行科研的内容,协作分工及存在的问题。
4)控制原理方框图,并说明采用的传动方式,按方框图概述其动作原理。
二十七.在车间配电中有复杂连锁控制时需说明
1)物料传动流程图或控制要求。
2)采用的控制方式、信号方式以及设备之选型配置的情况说明。
二十八.防雷
按车间环境特点并绘出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说明采取的建筑物防雷措施。
二十九.主要节能措施
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情况。
三十.定员(见第四章表46)。
三十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
说明由于客观原因,在要求进度内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第二节 主要设备材料表
为全厂汇总表,其中分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高压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互感器类,避雷器及电容器及消除谐波等配套装置,高压成套配电设备,低压成套配电设备,直流设备,二次回路屏类,非标设备等。主要材料分常用型钢、钢管、有色金属、电缆、电线等。以上分别顺序列于表107
107 全厂主要设备材料表
━━━┳━━━━┳━━━━━┳━━━━┳━━━━┳━━━━━━
┃ ┃ ┃ ┃ ┃
型号及规格
┃ ┃ ┃ ┃ ┃
━━━╋━━━━╋━━━━━╋━━━━╋━━━━╋━━━━━━
┃ ┃ ┃ ┃ ┃
━━━┻━━━━┻━━━━━┻━━━━┻━━━━┻━━━━━━
第三节 图纸
图纸上的图形、符号及标注,均按国家电气符号的标准执行。
一.全厂高压供电系统图
二.全厂供电线路平面图
三.总变电所平、剖面布置图
四.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图
第四节 自备电站、整流所、电炉变电所(需要时写)
一.自备电站
1
.说明书
1)说明设置自备电站的理由;
2)机组类别、选型、容量、电压;
3)同期点设置及同期方式;
4)接线系统,运行方式;
5)电压调整方式;
6)机组继电保护及其他自动装置;
7)操作电源;
8)信号系统;
9)厂用电系统;
10)定员。
2
.设备材料表
合并在全厂供电中(单列并汇总)。
3
.图纸
1)主控室平面布置图;
2)发电机小间及厂用电平面布置图(可列在热工工艺平面图内)。
二.整流所
1
.说明书
1)工艺生产情况及负荷性质;
2)产品规模;
3)槽型、运行台数、总台数;
4)槽压及电流密度;
5)生产特点要求及今后发展情况。
2
.整流装置的选择(包括整流变压器)
整流设备型式、整流的类型,整流电压、电流及台数。
3
.接线方式及结构特点;
4
.冷却系统
1)冷却方式的说明;
2)介质及要求的质量;
3)介质制备及供应;
4)系统流程及概述;
5)设备选型。
5
.一次接线系统及供电电压选择;
6
.调压范围及调压方式;
7
.类别、范围、级数、级差电压;
8
.总、分调压及自动调压情况;
9
.整流装置的保护及继电保护的说明;
10
.整流所自用电及操作电源;
11
.测量信号及连接要求;
12
.母线选择材质、截面的选择说明;
13
.整流所配置对建、构筑物情况及特殊要求(温、湿、通风);
14
.定员;
15
.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
16
.设备材料表;
17
.图纸
1)整流所系统图;
2)整流所平面布置图;
3)自动调节方框原理图(如有特殊要求时绘制此图)。
三.电炉变电所
1
.说明书
1)说明炉型、产量规模、容量、相数、操作小时数;
2)供电电源电压的确定(如在全厂供电系统中说明时可不列);
3)电炉变压器的容量,一、二次额定电流、电压,调节范围方式及级数,接线方式,冷却方式等;
4)短网说明中指出配置情况,材质选型(包括软缆),冷却方式,烧穿方式及母线;
5)电极升降调节及电极压放的控制方式(用微机控制时说明其输入各参数程序动作关系);
6)所用电及操作电源;
7)功率因数、电压平衡补偿及防止谐波干扰的措施;
8)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9)平面布置;
10)定员。
2
.设备材料表;
3
.图纸
1)系统图 若全厂高压供电系统图中已包括时,则不单独绘制;
2)电炉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3)自动调节(或微机程序调节)的控制方框原理图。

第十一章
第一节 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分工
将所有电信设施,如行政电话、调度电话、生产广播、火灾报警等逐一说明。当几个设计单位承担电信工程设计时,应说明设计分工及线路交接点。
三.电信站
1
.行政电话站
1)主要设备选型、容量、规格、性能、用途及生产厂家;
2)实装用户数;
3)初装及终装容量,预留发展余地;
4)站址及房间布置;
5)中继方式、中继线容量由何处引来及交接点;
6)供电方式及主要设备的容量、规格和数量;
7)接地系统。
四.调度电话站
1
.生产设几级调度,主要设备选型、容量、规格、性能、用途及生产厂家;
2
.实装用户数;
3
.初装及终装容量,预留发展余地;
4
.各级调度总机安装位置及房间布置;
5
.中继方式、中继线容量及交接点;
6
.供电方式及主要设备的容量、规格和数量;
7
.接地系统。
五.火灾报警系统
1
.火灾报警系统方式、自动报警、手动报警或其他方式报警;
2
.设备选型、容量、规格及用途;
3
.防爆等级及安装环境;
4
.站址及房间布置;
5
.配线方式;
6
.有消防系统联锁控制时,须加以说明;
7
.供电方式及主要设备的容量、规格及数量;
8
.接地系统。
六.电化教学、演播室
1
.设备选型、规格、型号、性能及生产厂家;
2
.房间位置、布置、建筑面积及照明要求;
3
.配线方式;
4
.供电方式;
5
.接地系统。
七.共用电缆电视系统(包括卫星地面站)
1
.设备选型型号、规格、性能、用途及生产厂家;
2
.房间位置及布置;
3
.当地场强、接收频道及频率范围;
4
.配线方式;
5
.供电方式;
6
.接地系统。
八.工业电视(配合生产调度用)
1
.设备选型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及生产厂家;
2
.用途及组网情况;
3
.配线方式;
4
.使用环境及保护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