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善教学常规促师生主动发展

 高歌1 2010-10-19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 李政

  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而学生的主动发展离不开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有效指导,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应首先主动发展。过去,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往往是形式主义的常规,很少能通过比较合理的手段衡量教师,教师得不到主动发展的空间,自然也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此,我校从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入手,促进师生共同主动发展。

  改革旧的备课模式,加强集体备课研究

  长期以来,教师备课无新意,教案照抄问题十分突出,并且这样重复、无效的劳动,束缚了教师们的手脚,使他们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关爱学生,更无暇搞教研教改。为打破这些弊端的束缚,经慎重研究,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备课改革,改那些照抄的、与课堂教学不相适应的教案为内容全新的、少而精的微机备课。

  我们的新备课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是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教师们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在各教研组内充分研究、讨论,并通过集体通研,熟悉教材、澄清认识。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我们规定每册教材首先由骨干教师备示范课、上示范课,然后再由教研组长负责分工,由其他教师每人有重点地备1-2个单元。由于有骨干教师作示范,各教研组分工备课均体现了较高水平。三是教案内容及形式都有所创新。首先是内容的创新,每课的教学目标除知识目标外,我们还增加了能力、情感目标,同时,还设计了知识的生发点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在每课教学目标之后,均设有三类达成目标,我们依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达成目标,以体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其次是形式的创新,过去的手写备课,要求教师写满一张纸,不留空白。新备课我们采用新的形式,用微机打印备课,实行教案共享,每张教案纸右侧均留有2厘米宽的空栏,供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加以补充和完善。

  作业改变教师独批现象,激发学生三动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

  过去,作业全由教师批改,作业质量高低也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则被动应付,作业也成了他们的负担。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从去年开始,以作文的批改为突破口,进行了学生自主批改作业的改革。具体做法是:在二-五年级分别选两个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师从第一篇作文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自批、互批作文。先由教师示范批改首篇作文,然后采取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的方法,待学生掌握批改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自批或互批作文,教师加以指导、监督与检查。

  由于在作文批改中我们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学生们批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的目的也达到了。由于我们还注重了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学生也学会了互相学习、协作共进,彻底改变了教师怕批、学生怕写的难题。

  建立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只满足于已有的一桶水,习惯于教教材,面对新课程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很多教师难以解决。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在课改中的实际问题,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学校建立教研日教研周制度。作为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体会到教师缺编、人手不够的问题很突出,仅应付上课还行,难以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为了尽快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水平,我们规定,每周安排2-4节公开课,青年教师及当堂无课的教师必须参与听课,然后在每周四下午放学后,所有参与教师再进行说课、评课活动,时间一长,每周四就成为了学校的教研日。对每个教研日中发现的共性的问题,我们再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周(一般为每月的最后一周)进行研讨。研讨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研讨、教学反思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以达到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取得一项收获的目的,并将研讨结果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和存档。

  采取课例研究形式。新课程下的课怎么上?如何操作?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们经过培训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很困惑、很茫然。我校采取以典型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为核心,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展了大规模、不间断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规定,每学期除刚开学的两周和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外,都要安排各种形式的听评课及教学研究活动。开学初安排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之后是青年教师汇报课,最后是推门课,并规定校长、业务校长和教务主任全部参与听评课活动。虽然教师因上课等原因并不能全部参与听课,但因为听课的机会多,利用空堂时间听的课一学期下来至少也有二三十节。有的教师上课不过关,就连续听几次,直到有所改进为止。每周听课结束后,我们再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日进行评课。评课时,我们不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参与,只要求出课教师及其所在教研组的组长、其他年级同学科教研组长和全体青年教师参与,参与了听课的其他教师自愿参加。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踊跃发言,教研气氛十分热烈。不管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使骨干教师更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更快。这样的课例研究,使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直接从活生生的课堂实例中受到启发,收效十分明显。

  通过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一是群体教研空前活跃,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普遍提高,近两年来,我校共为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各类教研活动提供研究课、公开课达30多节(次),三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中国教育报》2008516日第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