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言录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不等式

 高歌1 2010-10-19

 

                 ■田明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如何发展,学校的生长点在哪里?许多学校把焦点对准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但是,审视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

 

  深奥+叠加≠校训

 

  校训是学校文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学校师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的外显形式。如今,分析我们中小学校训,却可以发现部分中小学校校训很相似,大多是时髦的词汇叠加而成,有的一连串十几个字;有的学校校训不知从哪儿找来些深奥难懂的词汇,连成人理解起来都相当吃力,学生就更不好理解了。学校校训不是摆设,不是让参观的人看的。这些不好记忆、连学生也弄不明白的古怪的词汇,如何起到训诫作用?因此,学校虽然把校训做成大幅标语张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还是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我们到学校询问过几个学生,学校的校训是什么,都说不知道。

 

  现在-过去≠特色

 

  现在学校大都修得很漂亮,校园里楼多了,有花、有草、有喷泉、有雕塑,可给人的感觉总是空空的,即使是历史悠久的老校也找不到历史的痕迹。每位新校长上任都有自己的治校方略,一切都重新开始:更改校训,重新制订“三风”。各种时髦的口号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说一任校长一个特点。厚实的学校文化底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一代一代传承,是不断丰富、长期积淀形成的结果。每位校长在任职期间都要十分重视积累和传承学校本身的历史文化,挖掘学校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事件和人物的教育价值,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不能硬把个人的好恶变成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只有站在传承的立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有创新。

 

  豪华+彩绘≠文化

 

  实践中,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热衷于墙面、标志、雕塑、亭台楼阁等环境形象设计,注重学校装修、内部设施的优化、校园的美化,连校门也换成了电控门。但在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学生乱扔的纸屑、果皮,随处能听见学生脱口而出的脏话。有的学校找来专业人士作字作画,或是在电脑上下载一些字画,送到装潢门市部彩绘出来,制框钉在校园或是教学楼的墙上。可一些字画中的字学生根本不认识,所引用的话都是成人化的;有的满校园贴了许多,却没有本校学生自己的作品。学校文化建设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校追求豪华的背后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忽视。学校文化应该体现大多数师生的价值追求,其根本所在就是“为人”,校园文化不是靠“贴标语”、“竖牌子”做出来的。只有把“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这样的小事做好了、做长了、做成习惯了,才算是建设“学校文化”的开始。

 

  模仿+追风≠个性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盲目追风、浮躁的现象。表现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大家热衷于模仿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如一个学校修了孔子像,就会有其他学校纷纷效仿。缺乏长远的个性追求,任何模仿其意义都不是很大,有的纯粹是一种浪费,效果可想而知。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凸显特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有自己的,然后再拿来。没有自己的,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善于从身边和学生自身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中国教育报》20071218日第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