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夏本纪》内容虚构揭秘

 悠闲龙夫 2010-10-20

揭《史记·夏本纪》虚构成分探秘

 

张中一

 http://shanhaianquyuan.blog.sohu.com/98099344.html

 

《史记·夏本纪》摆在《五帝本纪》的后面,《殷本纪》的前面,《五帝本纪》所处的时代为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五千年至一万年;《殷本纪》所处的的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距今三千多年,《夏本纪》所处的时代介于两个时代之间,当为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千多年之久。这个时期至今没有发现文字,更没有文字资料流传后世,《夏本纪》却记载了中国夏代的历史。

《夏本纪》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禹为中国夏代开国古帝,他出生的世系清楚,政迹主要是治水。

首先我们来看禹先祖的谱系:黄帝—昌意—颛顼—鮌—禹。这些名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秦代中国地理志——《山海经》中,它们在《山海经》中都表述文字的原意,即黄土大地、昌盛如意、善意失意、大鱼,都不是人称,没有做人的资格,在《史记·夏本纪》中却充当了夏王朝大禹的先祖。

我们再来看禹的谱系:禹——启,太康——少康……——发——桀,这些名词出现在《山海经》和《屈原作品》中只表述文字原意,虫、开拓、辅佐行动、大行动、发生、凶暴,都不是人称。在此之前,这些词并人称。自《尚书》后,这些词才变成夏代帝王的。《尚书》是汉代早期的文学作品,夏代帝王的名称是《尚书》作者错释《山海经》、《屈原作品》文字原意而产生的,创造的夏代古帝,实是虚无的人物。

大禹治水亊迹源于后人对《山海经·海内经》最后一简的错释。

《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这段文献看起来是很容易读的,不需要太多的注释,谁都可以理解文中的内容。著名神话学家袁珂继前人的注释将这段文献释译成:

   “ 洪水滔天。鲧没有得到天帝的允许就盗窃了天帝的息壤——一种能够生长不止、堆山成堤的土壤——去堙塞洪水。天帝发怒,便命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鲧死了三年,尸体都不腐烂,终于从肚子里孕育、诞生出禹来。天帝只好命禹去布土治水,使九州得到平定。”[1]

这段释文内容学者们基本都能接受,都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的确存在大禹治水的亊迹。然而在人们的脑海里却浮现几个得难以理解的问题:一,治水的鲧究竟是人还是神?是治水的人为什么可以偷天帝的息壤?二,天帝位居何处?中国什么时候才出现天帝?三,鲧生命结束了三年,又怎么能生出禹来呢?禹究竟是人还是神?是神为什么又能治理中国上古时代的水患呢?四,《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又怎么会记载神话内容?有人认为我在钻牛角尖,说神话本来就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约束,可以隨意抒发思绪。然而,任何一个作品、包括神话都会打下时代的烙印。《山海经》是战国晚期秦代《中国地理志》,它所记载的文献都与秦代地理概况息息相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朝廷,自称始皇帝。天宫、天廷是地面中央朝廷的反映,天帝、天神是地面朝廷帝王、官员的缩影。地面没有统一的中央朝廷,就没有天宫、天廷、天帝的存在。可知“天帝”出现的时间在秦始皇称帝之后的年代。鲧、禹出现的时代不超过天帝形成的时代。那么,鲧、禹在中国上古时代治水亊迹时差数千年之久,大禹治水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两千多年来,这段文献从来没有人读通过,因为它是由一字一词一义文字密码组成,必须破译文字原意和引申义才能读通。比如:

“鲧、禹”在《山海经》中不是“神”称或“人”称,它们只表述文字本身的含义。“鲧”,大鱼。禹,虫也。动物的总称,引申义为生命。“帝”在《山海经》时代没有资格充当古帝,因为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古帝,秦始皇以前中国并无古帝存在。《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却没有一个“地”字,为什么呢?,因为战国晚期《山海经》时代还没有“地”字出现,书中几十个“帝”就是古“地”字,只有把“帝”释作“地”全书才恢复成《地理志》格局。“祝融”在这里不是词组词,它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祝,祈福。融,和乐。因此,祝融与神名无关。我们将破译的的文字原意串联成文:

“洪水滔天时代。大鱼浅游地的繁殖地域已湮没在洪水中,洪水不顾及地上的生命。地域节令以言告神祈福和乐,引退大水凋落大鱼在荒野天祭。大鱼一次又一次繁殖,产生鸟、兽、虫、人活动的繁荣时代,地面就是生命鸟、兽、虫、鱼、人最后陈列的居处,以奠定汇合聚集的地方。”[2]

从复原的内容来看,这里并没有大禹治水的亊迹,只有中国上古时代地貌变迁的记实。

大禹治水的亊迹最早出现在汉代早期成书的《尚书·禹贡》里。

本篇分三大段,第一段记录大禹治理九州的功迹。第二段记录大禹治理山水的功迹。第三段记录大禹统一中国的功迹。

其实,这些功迹不属于大禹,而属于汉代早期的劳动人民。文中出现三个“禹”字,即标题“禹贡”,开篇“禹敷土”,结尾“禹锡玄圭”。文三个“禹”字被后人介定为夏代君王“大禹”。《说文》:“禹,虫也。”此指秦统一文字中的“虫书”,即记事的文字。“禹贡”实指“虫书记载治理九州山水、统一中国的功迹”。“禹敷土”指“虫书记载土地的疆界”。“禹锡玄圭”指“虫书记载锡给玄色美玉”,表示大功告成了。文中并没有大禹治水的亊。大禹是虚构的传说人物,后人强令他治水,治出了神话故事来。

《夏本纪》大禹治九州、治山水、统一中国亊迹照录《禹贡》,而《禹贡》并没有大禹治水内容,司马迁错解文意,“张冠李戴”,强令虚构的大禹担起治水重任,为天下人笑。

《夏本纪》第二大段却记载了大禹从事帝政的亊迹:

“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

笑死人了,殊不知秦始皇才是中国第一个古帝,秦始皇以前又哪里来的舜帝、禹帝、启帝?分明都是糊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

这段文字源于《尚书·虞夏书·甘誓》,是汉代早期的文学作品,司马迁把它当作史料来引用,努力拚凑《夏本纪》。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渡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这段文字源于汉代早期《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胤征》,内容属神话传说故事。司马迁把它当作历史写进《夏本纪》自慰,却欺骗后人两千余年。

《夏本纪》记载了夏朝的灭亡:“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夏禹帝系本来就是虚无的,不存在夏朝历史,更不存在夏朝的灭亡。商汤伐夏桀的故事源于《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袁珂根据汉代人的注释将这段文献释译成:

“有一个人没有脑袋,拿了一把戈和一面盾站在那里,名叫夏耕尸。原来成汤攻伐夏桀在章山,战败了夏桀,把夏耕斩首在他的前面。夏耕站立起来,发觉自己丢了脑袋,赶紧想法逃避罪咎,于是便窜到巫山去躲藏起来。”[3]

它明确地记载了成汤战败夏桀的亊迹。

可是,《山海经》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只记载中国地理概况,不记载古代历史。它的文字组合为一字一词一义。首,山头。操,执持。戈,割切。盾,盾威,士气。夏,大。耕耕田。尸,景象。成,古时田土区划名。方十里为“成”。汤,热水、开水。引申为旱涝。桀,小木桩。《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于,广大。章,大材曰章。克,制胜。斩,断绝。厥,它,它的。前,前面。立,建立。乃,于是。降,和同。

这段文献的文字经破译:

《大荒西经》:“有人耕作的地域没有山头,人们执持割切姿态的士气成就这里,称为大耕种的景象,过去田土旱涝时砍伐大木桩在广大成材的山,制胜旱涝后,断绝耕种在它的前面。耕种区既然已经建立,没有山头,避免这里灾难,于是和同起伏的山。”[4]

我们只见到我国西部上古先民与旱涝作斗争的亊迹,没有见到成汤伐夏桀的战亊。汉代人读不通《山海经》,读出了“成汤伐夏桀”的神话来,司马迁是史官,竟把汉代早期兴起的神话故事写进《夏本纪》,对历史不负责任。

《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禹是汉代虚构人物,他打下了汉代姓氏的烙印。先秦时代,中国不存在姓氏,只有一个单音节的名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能户籍制度,秦代中国人必须登记在册,但相同的名字太多,无法区别相同名字人所在的方位和个人的特征。因此,在其人名的前面或冠以地名(、江、国、邑、乡、亭)、或冠以官名、家族名(牛氏族、马氏族、熊氏族)、职业名作为人的姓氏,姓氏自然合而为一了[5]。大禹得“姒姓”的时代最早只能在秦始皇建立户籍制度之后的秦汉之际或在汉代早期。先秦时代并无分封制度,所谓的夏后氏、有虞氏……,先秦并不存在,都是汉代早期产生的词组新名词。汉代学者多传的《夏小正》并不是夏代的文献,因为夏代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文献流传后世。《夏小正》是汉代早期《大戴礼》篇名,主要记载某些动植物的习性和活动,与夏代文献无关。夏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没有任何文献能证实它有国家机构的存在,不存在汉代才兴起的诸侯,也不存在什么贡赋。禹是虚构人物,没有生命,不存在“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的亊。所谓的“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的亊源于汉代《越绝书·记越地传》:“禹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稽,更名茅山曰会稽。”这是《山海经》中的“禹”流变“帝禹”后的产物。它与《山海经·海内东经》“会稽山在大楚南”紧密相联。后人把“会稽山”认作大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的地方。其实,“会稽山”在《山海经》中并不是山名,它的原意指“总计考核这个地域的山”,[6]被后人误作山名,传为大禹驾崩的山,时代已是汉代早期了。

《夏本纪》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虚构的,它不是中国历史组成部分,而是神话故事编辑。

鲧、禹在中国上古时代不是人称,他们就没有资格再充当夏代开国的君王。所谓的夏禹谱系是虚无的,夏代在中国上古史中并不存在。这段时期属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由于没有文字发现,没有文献流传后世,后人不可能知道它的存在。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所构筑的夏代历史,与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历史没有丝毫瓜葛,夏代历史只能靠地下出土文物来探求它的存在,重新编写它的历史。在科学现代化的今天,必须还历史本来面目。

 

注释:

[1][3]袁珂:《山海经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4月出版

[2][4[6]]张建、张中一《山海经图校与破译》作家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

[5]淡泊《中华万姓谱》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年10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