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初三上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

 昵称1705697 2010-10-21

§12内能与热机

 

复习课

 

1、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了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热量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懂得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了解物体的内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网络归纳法,讲授法

 

 

 

讨论法,习题法

 

 

 

 

 

 

温度计的构造的测温原理

温度的测量 摄氏温标的规定,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物态变化--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运动论

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

内能的概念 比热

做功 能量守恒定律

热传递 → 热量

燃料的燃烧值

内能 加热

做功 → 内燃机 → 构造。 工作过程热机效率

 

 

1.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

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由于测量的要求不同,对温度计的选择也不相同。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寒暑表,因为室内外温度变化范围不很大,所以寒暑表的测范围是-30℃~50℃,它的最小刻度为1℃,所用液体是酒精。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仪表,人体温的变化范围较小,但测量准确程度要较高,所以使用玻璃管有缩口的水银温度计,且内径很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实验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水银或煤油温度计。因为酒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点是78.5℃,所以用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温度,在寒冷地区,气温很低,可以达到零下40℃以下,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8.8℃,所以在寒冷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

物态变化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件随着吸热和放热。其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举例说,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增加了的动能又增加了分子的势能。我们平时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

 

 

 

 

 

 

 

 

 

 

 

 

 

 

 

 

 

 

 

 

 

 

 

 

 

 

 

 

 

 

 

 

 

 

 

 

 

含义是在物体分子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动能增加的缘故。但是“物体内能增加,则温度一定升高”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在晶体熔化,晶体熔液凝固、液体沸腾过程,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是否到达熔点、凝固点或沸点。②是否能够吸热或放热。

3.区分温度、热量及内能:

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出现了温度、热量、内能三个既相互间有关联,又彼此独立的物理量。所以它们容易混淆。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看,它是表示某一时该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由于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任何一个时刻物体分子的运动状态都由温度表示。当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的动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做功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解题点要】

例1.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步骤是: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A.选取适当量度范围的温度计 B.估计液体的温度

C.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升高时 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首先估计液体的温度,然后选取适当量程范围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当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数。正确的步骤是B、A、D、C、E。

例2.把100克0℃的冰投入200克0℃的水中,若不和外界发生热交换,则( )

A.有少许冰化成水 B.有少许水结成冰

C.冰水温度不变 D.冰水质量比不变

[解析]把100克0℃的冰投入200克0℃的水中,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温度差,而且它们和外界也不发生热传递,所以冰不能熔化为水,水也不会凝固成冰,所以冰水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冰水的质量比不发生变化。正确答案为C、D选项。

例3.在物态变化中,下述论述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汽化

B.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才可以汽化

 

 

 

C. 在温度足够低时,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

D. 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以有气体液化

[解析]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A是正确的。气体液体的方法的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的气体都可以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C是正确的。有的气体可以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但大部分气体必须先降温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D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C。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具有内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内能

D.没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没有内能

[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高低或机械能的有无,都不能使物体分子停止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如果静止在地面上,它就不具有机械能。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如果静止在地面上,它就不具有机械能。

所以选项C正确。

例5.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解析]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物质这种性质用比热来表示,它能反映物质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A、B选项中的事实,构成的物质相同,不能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物质各类有关。而C选项是选取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类讨论吸收热量与物质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因为物体温度改变时,它的体积也改变。选项D正确。

例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10千克燃烧值是1.26×107焦/千克的干木柴,不计热损失能使500千克30℃的水温度升高到( )

A.100℃ B.90℃ C.60℃ D.无法确定

解: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1.26×107焦/千克×10千克=1.26×108焦

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1.26×108焦

水温度可升高的度数是△t=

水的末温度: t=t0+△t=30℃+60℃=90℃ 正确答案为B选项。

 

 

 

 

 

 

 

 

 

 

 

 

 

 

 

 

 

 

 

 

 

 

 

 

 

 

 

 

 

 

 

 

 

 

 

 

 

 

 

【课余思考】

1.热水和冷水混合时,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的条件是什么?

2.如何用分子运动论正确的解释蒸发的快慢和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及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有关?

【同步练习】

1.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衣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容易放热,开水不容易放热

C.水蒸气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水烧开时看见白色的“气”冒出来,它实际是( )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高温的热空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4.分子处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的为r0,那么( )

A.当分子之间距离r>r0时,分子之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当分子之间距离r<r0时,分子之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当分子之间距离r=r0时,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当分子之间距离r=r0时,分子之间和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5.热传递的实质是( )

A.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B.能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C.能量从质量大的物体传给质量小的物体

D.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6.关于热量公式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大的物体比比热小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C.升高温度大,比热大的物体可能跟升高温度小,比热小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D.升高温度大,比热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比升高温度小的物体吸收热量多

7.质量为10克的某种金属块,从100℃的沸水中取出,迅速放入质量为30克,初温为25℃的水中,测得混合后的末温是30℃。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这种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

同步练习答案:1.A;B 2.A 3.C 4.D 5.D 6.C 7.Q吸水=630焦;

C金=0.90×103焦/(千克 ℃)

板书:略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1 电是什么

 

新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实验法,讲授法

 

 

 

实验法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羽一个、碎屑若干、气球两个、塑料棒一根。

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反、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上、验电器。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1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

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

板书课题: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学生观察课本彩图,思考电的用途。积极思考回答。

一、磨擦起电

(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磨擦起电现象。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3)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4)教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学生回答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磨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5)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磨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

学生思考回答。

二、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咱电荷?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与绸子磨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2、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图13-7进行实验探究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

4、教师归纳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结论:被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民荷不同。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茶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演示“迷你实验室”的实验

6、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并介绍磨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磨擦起民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三、验电器:

1、提出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构成的?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让学生观察实物、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提出问题。

3、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4、教师通过“加油站”介绍静电感应现象。

5、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二、让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四、作业:1、课后练习

2、完成《提速训练》P28-30

板书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实验探究(一)     二、实验探究(二)     验电器

1、磨擦起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     1、原理

2物体带电       负电荷     2、构造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2让电灯发光

 

新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和学会画电路图,在实验探究学生经历以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 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和学会画电路图

 

 

 

演示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实验法

 

 

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一、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 灯泡发光?

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发表看法。

③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条件。教师进行归纳。

●结论: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结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

板书课题: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⑤提出问题:你见过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还有哪些?

(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电风扇、电视机等;

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

导线:铅、合金、铝等)

⑥指导学生阅读“加油站”然后归纳电流与电流方向的定义。(展示蓄电池)

◆结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信息窗”,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教师通过教材插图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及短路的危害性。

②让学生依据教材插图连接实物图,去操作通路、开路和短路。对于短路现象,可让学生去摸导线发热来体会电流过大。(体会短路现象,认识短路危害)教师强调: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以后连接电路定要注意。

③课下思考题: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什么会很大?

三、电路图

①教师引导: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单,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现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无件出示示教版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②每组挑出一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画电路元件符号比赛,看谁画的准确,规范,及时给予表扬。其他学生在下边画。

③教师演示电路图的画法。然后让学生根据电路板上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④组织学生讨论电路图的画法,纠正错误的画法,总结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作业:

完成《同步提速训练》P30-32

板书设计: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一、实验探究:电路的组成    二、电路三状态  三、电路图

1、电路

2、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开路、通路、短路 1、电路元件符号

3、电流                        2、电路图

4、电流的方向: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3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新课

 

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2意识探索科学之路是崎岖的,认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

 

 

 

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

 

 

 

演示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分组实验法,讨论法

 

 

演示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电路板、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学生用器材: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几个开关、若干段导线

 

 

 

一、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串、并联电路实物连接图。(教材插图)

1提出问题: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3教师检查各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然后引出串、并联电路的初步概念。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思考)

4让学生根据展示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其相应电路图。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电路图,进行讲评,并示范正确画法,强调注意事项。

6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示范连接电路图,并强调注意事项: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连接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避免电源短路。特别是对并联电路要重点讲解、示范

8 提出问题:哪种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哪种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

二、实验探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1 实验探究的目的:用你想到的各种连接方式把灯泡和开关接入电路,使灯泡都可以发光,让开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控制电灯泡的工作。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

先让学生画电路图,然后在连接实际电路。

3 教师把学生设计的可行电路图进行汇总,分成三类:

第一类:1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通断。

第二类:电路中有两只开关,每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通断而不影响另一盏灯的通断。

第三类:其他设计电路。

第一类和第二类电路图如图所示。

 

 

 

 

 

4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教材“交流与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特点: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开关只需一个,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特点:电流路径有多条,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5教师投影教室的照明灯泡连接方式,让学生先判断连接方式,再画出其相应电路图。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堂练习,反馈矫正

五、作业:《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32-35

板书: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二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1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新课(第二课时)

 

⒈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中电流间的关系。

⒉学会电流表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连接。

⒊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电流表在并联电路中的连接

 

 

 

演示实验 讲授 讨论

 

 

 

分组实验 讨论

 

 

演示用器材: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教学电流表

学生用器材: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学生用电流表。

 

 

 

 

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提出问题:如图091所示,a、b、c三

处的电流大小是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按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

④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处,合上开关后,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

 

b

 

c

 

⑤让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⑥让不同组之间互相比较,如果发现某小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关较大,要共同查找大原因。

教师板书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1=I2=I3=……=In

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请猜想一下在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结果。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电路图。例如图092所示。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让学生按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I/A

a处(干路中)

 

b处(支路中)

 

c处(支路中)

 

⑤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不同组间进行交流。

⑥教师板书结论:在并联电流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

三、教师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电学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二)

实验探究(一) 实验探究(二)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关系 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电流间关系

⒈电路图 ⒈电路图

⒉实验结论:I1=I2=I3=……=In ⒉实验结论:I=I1+I2+……+In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4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新课

 

⒈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

 

 

 

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演示实验 讲授 讨论

 

 

 

分组实验 讨论

 

 

演示用器材:教学电流表一只、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两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活动挂图。

学生用器材: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一、电流

①复习提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②引入新课:电流不但有方向,而且有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流的大小。(板书课题)

③教师提问: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

④教师讲解:水管中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与此类似,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电流同水流一样也有大小,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板书:

电流

 

⑤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单位换算。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①教师展示电流表实物,告知学生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A。

②让学生观察学生用电流表,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材P72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⑸条。

③教师检查探究结果,然后利用电流表活动挂图再次演示电流表的读数。

④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

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使用说明”和观察教材P73图13?36,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电流表的连接,并画出相应的电流图,教师巡视指导。

⑦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电流表的连接然后进行示范,强调注意事项。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①教师展示电流表实物,告知学生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A

②让学生观察学生用电流表,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材P72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⑸条。

③教师检查探究结果,然后利用电流表活动挂图再次演示电流表的读数。

④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

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使用说明”和观察教材P73图13?36,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电流表的连接, 并画出相应的电流图,教师巡视

 

 

 

 

 

 

 

 

 

 

 

 

 

 

 

 

 

 

 

 

 

 

 

 

 

 

 

 

 

 

 

 

 

 

 

 

 

 

指导。

⑦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电流表的连接然后进行示范,强调注意事项。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四、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五、作业:《同步提速训练》P35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

一、电流

 

 

二、电流表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3.5测量电压

新课

 

知识与技能:⒈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⒉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能选择实验探究需要的器材,经历从物理实验中探索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电压的作用、单位及换算,电压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及对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的理解及分析电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自主探究,分组实验

 

 

演示用器材: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小灯泡两只,1号电池三节,5号、7号电池各一节,纽扣电池一个,导线若干,学生用电流表。

学生用器材:1号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5号、7号电池各一节,实验室用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纽扣电池一个,学生用电流表。

 

 

一、电压

演示:教师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在示教板上串成最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然后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①提出问题:为什么电路此时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②上节课引入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这节课我们

还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电流的形成。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

(图096)。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③提问: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

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呢?

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流动?

④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归纳。

水压(又叫水位差)是使水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⑤教师利用电脑设计程序(如图097)表示水流动的动

态过程。

如果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使A处

的水总比B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

,于是水管内有持续的水流。

抽水机 提供 → 水压 形成 → 水流。

⑥指导学生看图098所示的电路(示教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教师讲解:电源正极聚集大量的正电荷,在电源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而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 提供 → 电压 形成 → 电流。

板书:

1、电压

 

⑦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几种常见的电

二、电压表

①教师展示电压表,说明是用来测量电压大小的仪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V。与电流表盘对比不同点。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使用说明”和观察电压表,总结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读数方法。

③让学生看课本图13?45,然后完成相应练习题。

读数方法: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②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3?47测一节1号干电池电压、1节

5号电池电压、1节7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电池

1

5

7

钮扣电池

电压/V

 

 

 

 

③让学生再分别测两节干电池串联,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填入下表:

电池

1节干电池

两节串联

三节串联

电压/V

 

 

 

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结论。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电压之和。

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①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3?48实物国家连接图进行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没出UAB、UCD、UAD,填入下表中:

UAB/V

UCD/V

UAD/V

 

 

 

 

 

 

④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实验结论。

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

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①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根据教材图13?49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UAB/V

UCD/V

UAD/V

 

 

 

④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3=……=Un

让学生比较电流与电压,列表小结:

 

 

 

 

 

 

 

 

 

 

 

巩固练习:

完成《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37填空题

作业:1、课后练习

2、完成《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37-38

 

 

初三 1-8 物理                   

         一      一           

 

 

 

 

14.1电阻和变阻器

 

新课(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

了解变阻器的构造,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激发学生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

 

 

 

 

1、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1、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来判断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讨论法

 

 

滑动变阻器(4个接线柱)、小灯泡、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一、复习课题

1什么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查询有关变阻器的相关知识。

3参考教学目标试着制作滑动变阻器

二、教学程序

1: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和探索了一个重要课题《电阻》。请同学们回答:

(1)什么叫电阻?电阻的单位是什么?(2)导体的电阻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通过实验,同时利用一些网上的资源去探索和研究本章另外的一个课题《变阻器》。

2:指导自学、讨论答疑、启发释疑、进行新课

(1):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出示台灯调节台灯的亮度变化。

演示2:出示收音机调节收音机的音量的变化。

实验完毕请学生思考看到什么现象?听到什么现象?

生:调节旋钮时,台灯和收音机的亮度和音量发生了变化。

提出问题:刚才我给同学们演示的是两个非常简单的物理现象,针对这两个现象请同学们思考台灯和收音机是采用什么方法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学生思考)

师:为了解决给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去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演示实验出示自制的“直线式变阻器”,移动导线夹改变灯泡的亮度。

提出问题:“直线式变阻器”中电流的路径;思考它是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

生:(讨论、分析)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合金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而改变电流的。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很容易解释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刚开始我们看到的台灯和收音机其实就是通过改变与灯串联的电阻的大小从而使其亮度发生变化的。我们就把能够很方便的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叫变阻器,这也就是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围绕这样一个课题,我给大家提出四个小课题,下面我们就分别去研究。

电脑展示课题1:示教板的电阻线加上可以移动的导线夹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直线式变阻器”那么该变阻器有何缺点?怎样改进?改进时应注意什么?

生:分组讨论

 

 

 

 

 

 

 

 

 

 

 

 

 

 

 

 

 

 

 

 

 

 

 

 

 

 

 

 

 

 

 

 

 

 

 

 

 

生A:太长了,可把合金线绕成一匝匝线圈。

师:绕在什么样的物体上?密绕后线圈之间导通了怎么办?

生B:绕在绝缘体上,如一个瓷筒、一个木棍上;为防止线圈间相互导通,可在合金线的表面涂上绝缘漆。

师:根据实际应选瓷筒,合金线表面涂漆,那么涂漆后,导线头与合金线不能接通了,怎么办?

生C:在导线头与合金线接触处的漆刮去。

师:还有什么缺点?怎样改进?

生D:导线头与合金线滑动接触时,使用不方便。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教师出示实物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出示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对照实物讲述,并结合从网上下载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变阻器的结构、结构示意图以及符号。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变阻器的结构,那么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师生讨论,最后电脑展示。

(3):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方法

师: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但是连入电路中只能接其中的两个接线柱,那么如何接线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去研究和探索。在实验之前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电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目的是为了观察滑片P移动时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通过电流的变化情况去了解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两两搭配有六种可能,分六组进行,每小组实验一种情况,实验完毕将结果填表格中,并请各组汇报展示。

师:安排分组探索实验,研究变阻器的连线方法。

投影展示各组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加深信息反馈,培养学习能力)

师:经过讨论可以看出有两种接法不可取,余下的四种接法有何共同特点?请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一上一下搭配好,主要看下。

师:电脑展示随堂练习(1)、(2)、(3)。

(4)变阻器的使用

 

 

师:我们学习变阻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去使用变阻器,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个课件,通过课件去了解应如何使用变阻器。

课件展示,思考使用变阻器应注意什么?

1:了解变阻器的铭牌2:应串联在电路中3:在闭合开关之前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最大。

3:概括归纳、巩固深化、开发智力]

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电脑展示反馈练习:

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展示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变阻器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布置作业

1:《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42-43。

板书:

二、变阻器

(1)定义: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叫变阻器。

(2)种类: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是常见的两种变阻器。

(3)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②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③构造:滑动变阻器是由瓷筒、套在瓷筒上表面涂了绝缘漆的电阻线绕成的线圈、瓷筒上方架在绝缘架上的金属棒以及套在金属棒上的滑片组成。

④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⑤使用:使用变阻器,要把它串联在电路中,才能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把它连入电路,可采用“一上一下”法。

(4)电阻箱:

①定义: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②结构:两个接线柱、四个旋盘

③使用:使用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0-9999Ω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

④读数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