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宫廷珐琅彩瓷

 coast 2010-10-21

清代宫廷珐琅彩瓷

(2008-10-14 11:02:44)

现代珐琅彩瓷仿品的瓷胎首先不过关,手工拉坯薄度不够,做极薄的又只能采用灌浆技术。造型不秀美,没有灵气,呆傻蠢笨居多。图案至多属二三流画家构思,根本谈不上欣赏品位。彩绘原料东涂西抹,一疙瘩一块儿,和昂贵的珐琅料不沾边儿!

    

清代珐琅彩瓷因珍惜而名贵,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各种层次的赝品也铺天盖地而来。在我们学习鉴定之前,有一些相关常识问题必须搞清楚,有一些必要的历史常识会防止我们犯比较低级的错误。清代珐琅彩是闪耀着宫廷艺术光辉的高档陈设瓷,上面谈到的四个必须具备条件,是不能含糊的,随随便便地将一件普通彩瓷定为珐琅彩显然是“一厢情愿”。

    

首先,乾隆朝以后珐琅彩瓷已经消失,没有真正的珐琅彩瓷存在,这是必须了解的事实。嘉庆、道光官窑瓷器中偶见珐琅釉装饰,但只限于粉彩瓷器的边饰或局部,而且是在景德镇画彩烧成,与宫廷珐琅作的制品不能相提并论!民国初年,社会上掀起的仿古狂潮,清宫珐琅彩瓷首当其冲,被古董商人争相仿制,景德镇的仿古瓷彩绘高手,被捧为“财神爷”请进京城,在瓷庄内专心研究,以个别流散在外珐琅彩实物为摹本,模仿出一批可以乱真的伪作。这些赝品有些是“旧胎新彩”,利用清朝的素胎白瓷后挂彩烧制,形神具肖,仿制水平极高,多数比真品画得还细,从画风上找不出什么破绽,只是造型上多有改变,或者比真品笨拙,或者比真品小巧,在旧藏珐琅彩中找不到同样的造型,是作者凭想象烧制的。

   

康熙年的珐琅彩

   

由于康熙年的珐琅彩瓷还在草创阶段,其特点比较鲜明:

第一,其装饰完全仿铜胎画珐琅,在色地上彩绘是其主要之点;

第二,康熙珐琅彩瓷的器形均不大,都是些盘、壶、盒、碗、瓶、杯等小件器物;

第三,由于对珐琅色釉的性质和火温都了解得不够,生怕瓷釉和珐琅彩之间接着力不好,所以在烧白坯时只有内壁上釉,画珐琅彩的外壁则为涩胎不上釉,所以细看成品就会发现,在器沿的釉和外壁珐琅底色釉的交会处有一条细缝;

第四,康熙朝的珐琅料都是进口的,色彩很有限,照造办处档案看,当时是受到“西洋国遣使进贡”的限制,原料的取得相当困难,色釉只有月白、白、黄、绿、深亮绿、浅蓝、松黄、浅亮绿、黑色和红色等十种珐琅彩。又因施釉很厚,加上烧成常常过火,表面往往有极细的裂纹;

第五,装饰题材都是有花无鸟的图案花,以缠枝牡丹、月季、莲花、菊花为常见,描绘极精致,但图案和施釉难免有呆板之感。器底有胭脂红或蓝料“康熙年制”宋体款,个别则为阴文刻款。

  

雍正、乾隆两代的珐琅彩瓷器

  

雍正六年初,清宫自制珐琅彩料获得成功,此后,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不同色彩的珐琅彩料达二十余种。随着珐琅彩料烧炼技术的提高,宫廷御制所用,基本上都是造办处自炼的彩料,遂使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使我们对雍正朝珐琅彩瓷器的认识,有了前后不同面貌的分野。

   

依雍正六年七月造办处档案记载,七月初十成功制出“新增珐琅料软白色、秋香色、淡松黄绿色、藕荷色、浅绿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等八种珐琅色。所以,以上8种珐琅料是雍正六年后才有的,这也可作为断代依据。根据清宫的档案记载和现存雍正款珐琅彩瓷器相比较,可以看出,雍正早期作品风格和康熙朝的很相近,后期的则和乾隆早期作品的风格相似。雍正后期的珐琅彩瓷器的装饰已摆脱了仿效铜胎画珐琅的风格,除一部分色地珐琅彩还带有某些康熙遗风外,大部分珐琅彩则直接以纯白釉为地,运用中国传统章法绘画,精致细腻的胎骨,晶莹洁白的釉面,就像白纸一样映衬着珐琅彩绘,尤见秀美雅致。这时由于对珐琅彩温度的控制已经得心应手,所以白坯里外都上釉,珐琅彩也可以画得很薄,故不再有珐琅彩釉面开裂的现象。作品的题材也由只绘花枝不绘鸟的图案化转向花鸟、山水、竹石、人物,并在坯面空隙处配以书法精美的相应题诗,而且在题诗的引首、句后也都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色或拷红印章,其印文多和图绘诗文相应。譬如,绘秋景的都用“金成”,“旭映”印文;绘竹都用“彬然”、“君子”印文;绘山水的都用“山高”、“水长”印文;而画梅花则配以“先春”章;画凤凰则以“凤采”章等。将诗、书、画、印与制瓷工艺融合在一起,达到既瑰丽又高雅的艺术格调。这批作品可以说是清代珐琅彩瓷中最精彩名贵的品种。此外,雍正朝还创烧了一色水墨、蓝料和胭脂红珐琅彩器,品种非常丰富,珐琅彩瓷的器底除少部分是“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款外,大部分是“雍正年制”、“大清雍正年制”(或是“乾隆年制”)蓝色珐琅料款。还有部分胭脂红款和黑款,红款器用于喜庆场合,黑款器则用于丧事。

   

乾隆珐琅彩瓷器基本上继承雍正风格,有些作品开始出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画山水注重远近透视的变化,人物脸部的渲染具有油画的装饰效果,有的甚至完全仿西洋画意,虽然也有画得极好的,但总有些不伦不类。故收藏界并不十分重视。

   

对于珐琅彩瓷器,《陶雅》一书评价说有四绝:“填地之白,白如雪,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而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笔划彩色,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细,蝶有茸毛,且颈项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这里所说的四绝当以雍正后期和乾隆早期的珐琅彩瓷器为主,至于乾隆以后,虽然历代皇帝都有烧造,但都没有能超过清初三代的。只有清晚期的“大雅斋”珐琅彩瓷还勉强称得上颇有特色,其他也就平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