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全册教案(学案)下载

 昵称1705697 2010-10-21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B)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二、合作探究

(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提示:

1、设想当时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环境的改变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拓展创新

1、现代的类人猿(如黑猩猩)还能再进化成人吗?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2、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谈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为什么?

 

 

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根,人类应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7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1)古人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阿拉伯狒狒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 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类人猿比人高等 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

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 时代的古人类:

A东非人 B.“南非人” C.“露西” D.北京猿人

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的树栖生活

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

D.产生了语言

6、(2006山东济宁) 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它的生活环境是 ,现在类人猿仍过着 的生活。

2、森林古猿在漫长的岁月中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根据你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其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3. 化石,是由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存北京西部 发掘的。

4.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这样 肢得到解放,促进了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 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衣着上由 发展到

(3)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4)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六、学习感悟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B)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1、森林古猿 2、树栖为主

3、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使它们没有生活环境 4、化石

(二)略

拓展创新

1、不能。现在的环境与当时的条件不同了。

22000万----1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不断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3、答: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4、(1)、(3)是事实;(2)、(4)、(5)是观点。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C 6B

二、非选择题

1、达尔文 森林古猿 热带丛林 树栖为主 2、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产生语言

3、北京猿人化石 周口店的龙骨山

4、(1)树栖 下地 环境的改变

2)直立行走 前肢 脑 使用和制造 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3)天然工具 (4ABCDEFG

 

第二节人的生殖学案(B)

教师寄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让生命因学习而更精彩!

教材分析:人的生殖不仅是7年级(下)生物第1章的一个重点,也是7年级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一课。上好这一课,无疑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正确爱情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教学,以父母生育、养育我;我敬爱、报答父母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喧染气氛的作用,前后呼应,把人体生殖知识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培养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

2、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男、女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 因为

 

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因为

3、男性生殖细胞(精子)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 ?精子由 进入。受精卵形成后在 中向下移动,经过分裂形成 , 最终在 “安家落户”。

4、胎儿在母体子宫内获得营养靠

5、你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生殖系统

1)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3图,标出IV-4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

2)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5图,标出IV-6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

(二)生殖过程

1、阅读课本9--12页,完成下列各题:

1)含 的精液进入阴道,精子缓慢通过 ,在 相遇,其中的一个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这个过程叫 ,场所是

2)受精卵进行 ,发育成胚泡,胚泡从输卵管移到子宫并植入 ,这个过程叫 ,场所是 。胚泡继续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

3 周大的胚胎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被称为

4)怀孕 周(即 天,不够 个月),胎儿成熟了。成熟的 从母体的 排出,这个过程叫 ,场所是 。刚出生的小孩叫

2、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怎么吃喝、呼吸、排出废物?

 

三、拓展创新

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怎样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

 

2、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如愿。然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给他们带来福音了,看课外阅读试管婴儿--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思考:

1)、试管婴儿怎样形成的?

2)、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吗?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是通过 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男性生殖系统由 、尿道;阴茎、 、等器官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3、女性生殖器官包括 等,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

4、输卵管与 相连,输送卵细胞。

5、人类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 等环节。

6、睾丸的主要功能是 ( )

A.只产生精子 B.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储存精子 D.只分泌雄性激素

7、卵巢的主要功能是 ( )

A.只产生卵子 B.只分泌雌性激素

C.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D.输送卵细胞

8、人体内卵细胞完成受精的场所是 (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9、胚胎最后着床的位置是在 (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10、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11、人的胚胎发育开始于 ( )

A.卵细胞的产生B.子宫内C.精子的产生D.受精卵的形成

12、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

A.母体B.胎盘C.卵黄D.胚胎自身

13、胎盘位于 ( )

A.子宫内膜B.胚胎上C.子宫壁外D.脐带上

14、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子宫和睾丸 B.输卵管和输精管

C.前列腺和贮精囊 D.卵巢和睾丸

15、胚胎大约在母体子宫中发育 。 ( )

A360B280C300D266

16、某女性生了一对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 ( )

A.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于受精

17、卵巢位于 ( )

A.腹腔内、脊柱的两侧B.一对输卵管的上方

C.盆腔内、子宫的两侧D.子宫内膜内

18、胚胎发育多长时间开始具有人形 ( )

A.两周之后 B.六个月之后C.两个月之后 D.九个月之后

19、胎儿从母体产出称 ( )

A.孵化 B.分娩 C.羽化 D.出生

20、一端连接着胎盘,另一端连接着胎儿,在母体和胎儿之间运送氧和养料及二氧化碳和废物的结构是( )

A.羊水 B.脐带 C.胎盘 D.卵巢

21、为什么怀孕妇女不能吸烟、喝酒,不能随意服用药物?

 

22、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中培育出一个孩子的说法,对吗?

 

 

六、学习感悟

 

 

 

第二节人的生殖学案(B)答案:

合作探究

1、(1)精子 子宫 输卵管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受精 输卵管(2)分裂 子宫内膜 怀孕 子宫内膜

38 胎儿(440 280 10 胎儿 胎盘 阴道 分娩 阴道婴儿

2:胎儿是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

拓展创新

1、尽自己所能报答、孝敬父母。如:尽量多帮助他们做家务,不让他们生气等。

2、(1)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人体内取出,在体外创造适合的条件使卵细胞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将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2代孕母亲与给予遗传基因的母亲之间的问题。

达标测试

1.胎盘

2.精囊腺 前列腺 输精管 附睾 阴囊 睾丸 睾丸

3.输卵管 卵巢 子宫 阴道 卵巢

4.卵巢、 子宫

5.产生生殖细胞 受精 胚胎发育 分娩

6B7C8C9A10A11D12A13A14D15B16D17C18C19B20B

21.因为酒中有酒精,吸烟有尼古丁、CO等会对孕妇体内的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某些药物也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2.不对。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人体内取出,在体外创造适合的条件使卵细胞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将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第三节青春期学案(B)

教师寄语: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发挥无穷的智慧。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健康地成长,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他们身上渐渐体现出来,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并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的方式,探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青春期的形态功能发育是本节的重点。形态发育的特点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课本进行讨论总结;功能发育的特点同样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变化情况来分析;对于青春期的性发育,老师要明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已有生殖能力,但是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完善要到25岁左右,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生理角度去理解提倡晚婚晚育的道理。

本节内容中有一些是目前阶段学生比较敏感,同时也是比较困惑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又羞于向别人叙说,因此,心理难免会产生负担,要让学生理解,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要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什么是遗精?

2、什么是月经?

3、女生在月经期如何保护自己呢?

4、思考:最近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这些现象?

男生:身高突增,声音嘶哑,有喉结,半晚尿裤子,心情烦躁。

女生:身高突增,声音变尖锐,乳房发育,出现月经,有心情不想和父母讲?

二、合作探究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分析课本14页的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以及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某地男生身高突增的年龄比女生要_________(晚/早)。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发育有关。

2、-----------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另外_________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黄金时期。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_____________。女生会来_______________。

3、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试演小品体味成长的烦恼,领悟生活真谛。看完后讨论回答这些现象体现出我们怎样的心理变化?

小品1《父亲和儿子》(儿子正坐在椅子上看电视,爸爸进来)

父:大龙,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子:写完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父:写完了?拿给我看看。 子:告诉你写完了就写完了,真罗嗦!(无奈地去拿作业了)

(递给了爸爸)全是英语,你能看懂吗? 父:这孩子,越来越不懂礼貌了。

子:爸,老师叫你明天去学校。 父:怎么,又打架了?

子:不是,你明天去学校就知道了。

(第二天)

父:(父亲拍着儿子的肩膀)好小子!获得英语竞赛第一名,回家也不和爸爸说一声,让爸爸也高兴高兴。儿子,跟爸爸说说你是怎么获得竞赛第一名的?

子:那是小菜一碟,有什么好说的。

小品2《母亲和女儿》

母:林林,今天外面太冷了,快把毛裤穿上,以防感冒。女:不,我不穿,我不冷。

母:(生气,训斥)不冷!你到外面试一试,就知道了。我告诉你啊,你不穿,感冒了可别找我。

女:(看了一眼,嘴嘟囔起来)谁用你管!(转身就跑)母:哎,吃早饭呀!这死丫头,越大越不听话。

女:要迟到了。(急忙走出去)呀!冷死我了!(冷得直哆嗦)

(回家)

女:妈,我感冒了,我头痛呀!(做出难受的样儿) 母:哎,这孩子,有病又得找妈妈吧。

三、拓展创新

许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青春期内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青春期内开始取得成就的。著名诗人王勃在19岁时写下了《滕王阁序》;李世民在18岁时任军队的总指挥;马克思在17岁时写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文章--《青年在择业上的考虑》;恩格斯在19岁学会了IO种外国语言;列宁在18岁时投身俄国的革命等。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青春期更是非常短暂。你们怎样做才能利用好这人生的黄金时代呢?

四、归航拾贝

你的收获是:

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  )

A.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B.是人的大脑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

C.是人体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

D.是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的最好时期

2.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  )

A.了解性知识 

B.与结异性同学交往

C.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

D.获得适合自已发育必要的知识。

3.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是与什么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器官

4.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快,所以在青春期要加强(  )

A.营养  B.卫生  C.锻炼  D.休息

5.遗精是指男子进入            后,有时在睡梦中            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6.月经是女子进入            后,每月            次的来潮的现象。

7.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 相同。

8.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个时期我们要 ,长

学习感悟

 

第三节青春期学案(B)答案

合作探究

(一)1、晚 生殖器官 2、身高突增 神经 身体发育 智力发育 遗精 月经 3、略。言之有理即可

(二)体现了青春期的独立性、依赖性和闭锁性

三、拓展创新 略

达标测试

1D 2C 3D 4C 5、青春期 精液

6、青春期 一 7、不 8、努力学习 才干 树立远大理想

第四节 计划生育(B)

教师寄语 计划生育,人人有责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 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全世界人口,大约有多少人?

2、原始社会人类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4、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6、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是什么?

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订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8、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9、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什么?

10、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课本18页的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开始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有

4、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这种说法是 原因是

5、我国一些地区流行有多子多福”的说法,这种说法_______

(二)阅读课本19-20页回答:

1、计划生育的意义:控制 和提高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探究晚育的意义:

1)假设A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100年后,A的后代有____代。假设B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后,B的后代有____代。

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如果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________人;如果有晚育要求,这些妇人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人。

3 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优生;有利于提高

三、拓展创新

1999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2.5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占70.63%,,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7%,人均占有0.078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也只是及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试分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当今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 ,新增人口 人口多,年龄结构 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 ,人口素质

(2)结合当今人口现状,说明我国为什么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四、归航拾贝

五、达标测试

1.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时间是( )

A1578~1764B1764~1849

C1949~1989D1989~1995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优生的措施( )

A.婚前体检 B.孕妇定期检查身体

C.科学分娩 D.做B超鉴定胎儿的性别

3.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反正只想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C.多子多福

D.生男生女不一样,养儿才可防老

4.晚婚即提倡结婚的年龄比法定年龄晚2~3年,在法定年龄中,女子不得早于( )

A20周岁 B18周岁 C22周岁 D23周岁

5.在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男子结婚的年龄不得早于( )

A20周岁 B18周岁 C22周岁 D23周岁

6.晚育是指提倡在结婚后推迟生育( )

A2~3B5~6C6~8D12~13

7.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8.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素质 D.年龄组成

9、资料分析: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

人口(亿)

年代

所用时间(年)

10

1800

--

20

1930

130

30

1960

30

40

1975

15

50

1987

12

60

1999

12

 

预计

 

70

2013

14

80

2028

15

数据来源:国家计生委宣教中心

①在下面空白处用条形图的形式表示表格中给出的数据,注意设横轴为年代,设纵轴为人口数(亿)。

②从18001930130年的时间人口才增长10亿,而在1975年以后大约121415年就会增长10亿,试分析原因?

学习感悟 本节课你要把握的内容有:

1、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最关键和有效的措施是:少生。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节 计划生育(B)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11762 21949?1989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3、略 4、不对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粮食、资源、教育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5、不对

(二)1、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2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5 425千万人 1千万人 4千万人 (3)少生 (4)人口素质

拓展创新

(1)最多 大 多 农村老龄化 不平衡 偏低

(2)①人口过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影响生态环境。人口老龄化加快,由此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将日益严重。人口过多,教育资源不足,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总之,人口问题是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

达标测试

C 2D 3A 4C 5C 6A 7D 8A 9、略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B

教师寄语:有良好的营养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教材分析:本节知识通过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引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在逐步引出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由于本节知识点较碎,因此要注意知识讲解时要有系统性,要注意表格的使用。

学习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们吃的蔬菜、粮食、水果为我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试完成下表:

类型

作用

来源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2、看课本P28,回答水的作用

①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②人体的各项       ,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③人体内的     以及    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3、看课本P2829结合下表学习无机盐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含铁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含锌的无机盐

 

 

4、看课本P29结合下表学习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二、合作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过程和方法:(分组进行)

1.提出问题 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如果能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

①、在空易拉罐顶部中央,剪一个锥形瓶口略大的圆孔。圆孔周围以及罐底剪若干空洞;

②.取一只锥形瓶,注入10ML水,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

③.按照下图安装好试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④.称出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的重量,放到火焰上燃烧;

⑤.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地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数据记录表的设计

内容

仪 器

数 据

花生种子质量

托盘天平

_____克

量水

量筒、锥形瓶

V= ___毫升 m= ___克

水温T1

温度计

T1 = _____°C

水温T2

温度计

T2= _____°C

燃烧时间

手表

_____分

4.实施计划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数 据 处 理

内 容

数 据 处 理

水温升高

T2-T1= _____°C

花生燃烧释放 的能量

Q1=4.2? m? (T2?T1) (焦耳)

查表并计算花生种子所含的能量

Q2= _____焦耳

花生种子燃烧能量的有效转化率

Q1

____ ×100%

Q2

5、分析结果得结论:

三、拓展创新

09 济宁)某校餐厅炊事班的师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 )

A.素炒豆角 B.牛奶 C.红焖羊肉 D.炒鸡蛋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当你需要长途跋涉是你会选择哪组食物( )

A、馒头、大米B、红烧肉、大米饭C、肥肉、牛肉D、水饺、苹果

2、当你比较饥饿时,下列哪种食物补充能量较快( )

A、糖B、牛肉C、肥肉D、芹菜

3、我们吃的馒头中含有较多的( )

A、脂肪 B、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4、猪的瘦肉中含有较多的什么物质( )

A、脂肪 B、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5、当你以你的家人要爬泰山时你会吃什么 ,为什么?

6、刚打完篮球你会选择哪种食物?(糖、肉、脂肪) 为什么?

六、学习感悟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案B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的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同时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鱼、蛋、瘦肉。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大米、馒头。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肥肉。

达标测试

1C 2A 3B 4C

5、肉类或脂肪类 它们含有较多的能量

6、糖 因为它能快速的补充能量

第二章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B

教师寄语: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向地面,指向天空。

教材分析:这节课根据食物的消化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这一事实,首先简介了消化系统的组成。接着,在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讲述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内容。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先运用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列表的方式,简要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各器官的所在位置和主要功能,重点讲述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于食物的消化,先指出消化的概念和方式,然后按照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进行消化的先后顺序,重点讲述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本课中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部分,讲述了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吸收的概念,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

重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9-34,总结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消化道

消化系统

肛门

消化腺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骤:

5、现象及结论:

6、讨论分析:

1)为什么要设计3组实验?

2)将3支试管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二:证明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请同学们参照实验一和教材P33内容,自主设计该实验。然后学生分组完成以上两个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任务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1、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填表。

营养物质

开始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2、概括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

A.适于消化的特征:

B.适于吸收的特征:

小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拓展创新

右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脂肪被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

组成消化道顺序的各个器官,试根据图回答:

1、代表胃的字母是 ,原因是

2、曲线丙代表 被消化的情况,理由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主要的消化场所是( ) ,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

(思路分析)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可以只管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量的差异。本图可以淀粉从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从胃开始被消化,脂肪从小肠开始被消化来依次推断出甲、乙、丙三条曲线的含义及AF表示的名称。

(答案)1C开始消化蛋白质 2、脂肪 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 3D小肠 胆汁、胰液、肠液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相信自己一定行。)

1、利用下列哪组消化液,能够很快地清除容器中的油垢

A.唾液、胃液、肠液 B.胰液和肠液

C.胰液、胆汁 、肠液 D.胃液和胆汁

2、长期酗酒的人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3、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

A 馒头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 馒头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 馒头中有白糖

D 馒头和唾液混合产生了葡萄糖

4、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BC 大肠 D 肝脏

5、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温度是( )

A 30B 35C 37D 40

6、食物中属于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是 。只有经过 进行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其中,可以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的是 ,可以在口腔和小肠内被消化的是 ,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的是

7、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

实验

处理步骤

1

2

3

加入的物质

馒头+2毫升唾液

馒头+2毫升清水

馒头+2毫升唾液

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10分钟

37℃水浴10分钟

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

2

2

2

1)若以12为一组,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号试管为对照组。

2)若以13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 号试管为实验组。

3)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号试管,淀粉被分解的是 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还可在人体的 内进行。

4)若证明“37℃”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最佳温度,请写出设计方案:

8、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淀粉、蛋白质初步分解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填序号)

2)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3)三种大的消化腺是 (填序号),其中

能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41 ,它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是

学习感悟:

 

 

 

第二章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B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C 6糖类,脂肪,蛋白质,小肠,蛋白质,淀粉,脂肪

7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2)馒头,1311,小肠(4)取两支试管都加入适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分别编号甲乙,甲放入37℃水浴10分钟,乙放入0℃冰水中10分钟,后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现象。

81262)小肠,长约5?6米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管壁薄 有利于吸收(315954)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案B

教师寄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

教材分析:《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从环境中获取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其中的营养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内容后,又将视野投向这生活中和食物有关的现实问题??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材没有详细地讲述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而是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以引起学生的关注。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②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难点是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出你每日三餐的情况及平常的一些饮食习惯,并衡量他们营养搭配是否合理,习惯是否科学?

 

2、结合教材P36IV-22,总结出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分组设计食谱,可选择针对不同的人来设计(如中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人等。)

2、交流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食谱,比较哪一组的食谱设计更为合理、实惠?

任务二:关注食品安全。

1、结合:教材P35资料《藕粉早已变质,服后险些要命》,分析讨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阅读教材P38IV-24,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任务三、实例分析:

1)购买食品应注意什么问题?

2)发生了食物中毒应如何急救?

三、拓展创新

下面是某同学为自己设计的“一日食谱”:

早餐:小米粥(约100克,含水),面包(约50克);

午餐:馒头一个(约50克)、火腿肠两根(约100克);

晚餐:米饭一份(约100克),青菜一份(约100克)。

通过分析,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食谱合理吗?若不合理,请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思路分析)食谱中五类食物比例要合适,营养要全面,选择的食物要适合中学生的生长发育需要。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本节课我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早餐来不及吃,就算了,晚餐很丰盛,多吃点。

B.已变质的食物舍不得丢掉,给家畜和家禽作饲料。

C.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会抑制消化功能。

D.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2、下列减肥办法中,既有利于减肥,又不伤害身体的是( )

A.暴饮暴食后再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B.到药店买减肥药; C.节食或绝食

D.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合理膳食。

3、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

A.发芽的马铃薯 B.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品。

C.剩饭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吃。 D.尽量不吃颜色鲜艳的蘑菇。

4、青少年长期偏食会变成( )

A.胃、肠炎 B.阑尾炎 C.贫血 D.缺乏某种营养

5、用你所学的知识,为你的父母设计一份营养餐时,一定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均衡搭配五类食物 B.考虑父母的身体状况

C.考虑食物的种类、营养成分、价格 D.以上都对。

6、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做到合理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因而必须保证每日 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应当分别

7、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大类,形象地设计成 ,我们每天都能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就可避免

8、学校里有很多同学喜欢在食堂或周围小摊子上买各种食品,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

 

1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请你为学校餐厅设计一份学生晚餐食谱。 (注意:营养合理、经济实惠)

 

13、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天,小红的妈妈中午有事,不能回来做午饭,妈妈让小红自己到饮食街的快餐厅吃午餐。放学后,小红来到饮食街,看到李阿姨的快餐店里有她喜欢吃的炸鱼,她就高兴地跑了过去。来到门口,发现脚下一堆垃圾,上面还有苍蝇。抬头一看,李阿姨穿的围裙油腻腻的,一边将食物递给顾客,一边又将钱接过来。这时,一只苍蝇飞到炸鱼上,李阿姨挥挥手将它赶走。前面的顾客买了一段香肠,她让李阿姨帮助切一切,李阿姨顺手放到有青菜的砧板上,在上面切了起来。看到这些,小红离开了李阿姨的快餐店。

请问:小红为什么离开了快餐店?请在相关的句子下画出横线。

六、学习感悟: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案B参考答案

拓展创新:

食谱设计不合理,因为营养合理的食谱应含有五类食物,早、中、晚餐的能量应按30%、40%、和30%左右安排,五类食物的比例应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安排。

(总结)平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以应用。

达标测试:

1C 2D 3A 4D 5D 6、三餐、按时、30%、40%、30%

7、平衡膳食宝塔,营养不良,营养过剩

8、有关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

9、略

10、脚下一堆垃圾,苍蝇。围裙油腻腻的,一边将食物递给顾客,一边又将钱接过来。一只苍蝇飞到炸鱼上,李阿姨挥挥手将它赶走。前面的顾客买了一段香肠,她让李阿姨帮助切一切,李阿姨顺手放到有青菜的砧板上,在上面切了起来。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B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B)

一、教师寄语

我所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来自自学。??(英)达尔文

二、教材分析

重点:呼吸系统组成。

难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呼吸系统组成的图片和资料分析,能够说出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2.了解呼吸系统一些疾病的症状,增强个人卫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___ 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①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呼吸道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④喉部有__________吞咽时盖住喉入口处,阻止食物进入_________。

⑤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表面有________可分泌黏液。纤毛摆动将尘粒、细菌和黏液送到咽部经_________排出体外,形成______。

2、合作探究

1)为什么感冒时呼吸不畅

 

 

 

2)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3、拓展创新

1)在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会觉得嗓子特别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2)我们怎样保护嗓子?

 

 

4、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5、达标检测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按器官排列的自然顺序是? (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和肺 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和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D.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在呼吸道中能允许食物通过的结构是( )

A.鼻 B.咽 C.气管 D.喉

3)、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A.喉结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甲状软骨

4)、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5)、鼻在呼吸时对清洁空气有重要作用,其中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

A.灭菌 B.温暖空气    C.过滤空气   D.湿润空气

6)、因感冒鼻腔堵塞或夜间有张嘴呼吸习惯的人,早上醒来会觉得嗓子非常干痒。这是因为 ( )

A.空气太干燥

B.鼻腔的清洁、湿润和净化作用大大减弱

C.空气中灰尘太多

D.空气中有病菌

7)、痰液中含有细菌和灰尘,痰在人体内形成于( )

A.气管 B.喉    C.鼻腔   D.口腔

8)、我们的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有一共同的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9)、气管的内表面是下列哪一种组织?( )

A.单层扁平上皮组织    B.纤毛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结缔组织

10)、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膜上纤毛摆动的意义是 ( )

A.使黏液均匀分布在黏膜表面     B.形成唾液

C.使气体进出通畅          D.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喉部

11)、我们在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6、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1、课前预习:(1)呼吸道,肺 (2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温暖、湿润、清洁 ③咽 ④会厌软骨,气管⑤ 黏膜,咳嗽,痰 2、合作探究:(1)鼻粘膜充血肿胀 (2)痰中有大量病菌,容易传播疾病 3、拓展创新:(1)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时失去了水分。因为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预热、清洁 (2)不大声呼喊,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持续长时间讲话等 5、(1A2B3B4D5C6B7A8B9A10D11D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B

教师寄语

学习必须专注,才能引发你的学习兴趣:学习勇于探索,才能让你找到学习的规律。

教材分析

重点:1、测量胸围差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4、肺泡与外界、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难点: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说出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准确说出肺泡与外界、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外界的空气进入身体细胞需经过???和????两个连续的过程。

2、测量胸围差时需要测??次,取???值

二、合作探究:

(-)看书自学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读P47第二段,第三段内容,填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它位于___内,左右各一个,左肺___页,右肺___页。

2、用手按在肺部两侧,体验呼吸时肋骨与胸廓的变化。

深吸气,你会感到肋骨向___运动,胸廓___;

深呼气,你会感到肋骨向___运动,胸廓___。

3、读P47-48实验:测量胸围差

①认识目的的要求。

②根据方法步骤,2人一组实验;

③独立思考P45讨论12

④小组合作交流

4、仔细观察P43“图Iv_26”,两人一组,叙述膈肌变化与胸廓大小的关系以及与呼吸的关系。

5、仔细观察P49“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体会吸气,呼气时肺的变化。

6、概括总结呼吸运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P49-51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读P50 “材料分析

①独立思考讨论123

②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交流结果。

2、观察IV?27”, 读P50-51三段内容:

①概括总结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___: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___,便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②两人一组,叙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拓展创新:

1、自主思考P51练习12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交流成果。

3、整理答案。

四、归航拾贝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本节课你的困惑是什么?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呼出气体与呼入气体相比,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份增加 ③氧气含量增加 ④氮气含量增加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列呼吸的时候,下列活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膈肌向下运动 B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C、支气管骨骼肌收缩 D、肺容积明显变化。

3、肋间肌收缩时,引起呼吸运动的状态是

A、平静吸气 B、深吸气

C、平静呼气 D、深呼气

4、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 )

A、肺的扩展和回缩。 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肋骨和胸骨的运动

(二)填空

1、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____,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在肺内的2个气体交换过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3,平均 二、合作探究:(一)1、肺,胸腔,两,三 2、向上向外,扩大;向下向内,缩小6、见课本 (二)2多,毛细血管,扁平的上皮细胞 五、达标测试:(一)1C 2A 3A 4B (二)1、肺,见课本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案(B)

 

 

教师寄语:关注空气质量,保护市民健康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人一天呼吸 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 多升气体。

2、有毒物质可以引起包括 在内的 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 ,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工业生产排放的 、车辆和船舶 、秸秆焚烧、地面

2、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 ,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 的点作为样点。

3 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掌握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自学教材P52-53,结合课件中的事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

3、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复述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二)学习任务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各小组交流各自调查的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内容。

2、自学得出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三)学习任务三、完成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方案:

讨论和完善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

反思实验得失:

三、拓展创新

1、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应怎样做呢?

 

2、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对身体的影响,戴口罩也是一种方法。你认为戴口罩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检测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

    A.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

    2.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  )。

    A.赤潮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_      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 ________ 的摆动,使 _______       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4.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5.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一)1、两万,一万 2、肺癌、呼吸系统,血液 (二)1、废气,尾气,扬尘 2、中心抽样点,距离相同 3、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

二、合作探究:略

五、达标测试:1B 2B 3、被动,纤毛,痰 4D 5C 6D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师寄语: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教材分析:

在人体内,氧、二氧化碳和养料等物质的运输都是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的。血液作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要了解它的组成及其功能。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成分:

1、血浆:

功能:运载 ,运输

2、血细胞:

 

形态结构

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

无细胞核, 较大。

最多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

最少

 

血小板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很小

较多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新鲜的血液(已经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并讨论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回答问题。

1、 通过观察含有抗凝剂,并且静置一段时间后的血液,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2、、观察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得到血液有什麽组成?分别应该在哪一层次?

(二)、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1、由静置的血液知道血浆存在于试管的上层,是透明的液体。看课本图29,写出血浆的组成成分以及功能。

2、血细胞包括哪几种?各部分的功能是怎样的?

三、拓展创新

  1.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一夜多次上吐下泻。第二天到医院输液,打针的护士说:“出现脱水现象,血管有点瘪了。”如果从血浆的成分考虑,你能分析为什么血管有点瘪吗?

 

2.假如你身边的一位同学,随父母迁往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同学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简要说明基本的道理。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 )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    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氧、尿素、磷脂

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 ( )

A.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白细胞 D.精细胞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2009,锦州)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RBC3.0(正常值3.55.0)×1012个/LHb100(正常值110150)g/L。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下列哪类食物( )

A.含铁多的食物 B.含磷多的食物 C.含碘多的食物 D.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7、(2009,长沙)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8、血红蛋白是一种 的蛋白质,特性: 。贫血患者需要多食用含 丰富的食物。

9、患阑尾炎时进行血常规化验,会发现 的数量高于正常值。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 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因为血液各成分质量不同。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下层,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

2.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二)1、血浆这一流动的组织是由水(约90%)、蛋白质、葡萄糖(0.10%)、无机盐、体内代谢的废物等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 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拓展创新

1. 脱水导致血浆中水分减少

2. 2. 红细胞的数目增多;高原空气中氧气含量少,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增多,以增加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达标测试:

1.A 2.B 3.B 4.C 5.D 6.A 7、C 8、含铁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铁 蛋白质 9、白细胞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师寄语:

只有生活可以给我们奋斗,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

教材分析:

血液在人体内流动需要运输血液的通道??血管,通关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

动,了解血管的种类,结构及其功能。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4、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

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从心脏送往全身

 

 

 

 

静脉

从全身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二、合作探究

  (一)实验观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材料中为什么只提到观察小鱼的尾鳍?用其他的鳍观察行不行?

你在观察时觉得小鱼尾鳍怎样摆放观察效果最好?

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为什么用滴管经常往棉絮上滴水?

 

(二)总结三种血管的特点

 

三、拓展创新

 1、回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并回答:氧气至少通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氧气至少通过几层膜到达组织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循环时,小鱼头部向左放在载物台上,在视野中,血液向左流动的血管是( )血管。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2、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3、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管内血流速度最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实验中尽可能的观察到小鱼尾鳍(色素少)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

2、平放在培养皿上

3、试验中要经常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保持湿润,便于小鱼少受伤害。

(二)(见课前预习)

拓展创新:1. 两层 四层 2.静脉

达标测试

1C 2C 3、(1)毛细血管 慢 (2)小肠 (3)静脉 (4)线粒体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师寄语:

观察与思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教材分析: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重难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认识心脏的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认识冠脉循环、心率及血压。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能运用血液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心脏分四腔,分别是 。左心房与 血管相连,左心室与 血管相连; 右心房与 血管相连,右心室与 血管相连。

2、心脏四腔的关系是:左心房与左心室 、右心房与右心室 ,左右两侧的腔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它们的作用是

3、从心脏壁的特点来看:心房的壁比心室的壁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

这些特点与它们输送血液的功能相适应。

4、体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左心室 →最后汇集到

肺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右心室 流回

二、合作探究

  (一)每小组的同学观察心脏的模型,结合68心脏解剖图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心脏的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尝试解释其原因?

3、心脏四腔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二)观察70血液循环模式图,默读71页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2、口述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三、拓展创新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再回到心脏前,它还有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2、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取一个新鲜的哺乳动物的心脏,从肺静脉向心脏内注水,则水从哪儿流出?若从主动脉注水呢?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 (  )

A.上腔静脉      B.肺动脉     C.右心室       D.肺静脉

2、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3、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
C、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又有静脉血
4、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动脉 B、静脉 C、心脏 D、肺
5、、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 ( )

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项都是

6、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7、下列成年人的血压值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是( )
A16/10.7千帕 B13/10千帕 C20/13千帕 D11/7千帕
8、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 )

A、肺循环的动脉血压 B、体循环的动脉血压C、肺循环的静脉血压 D、体循环的静脉皿压

9、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问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10、( 济宁市二○○九年)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1、右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

心脏主要由 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

最发达的是

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 ,流静脉血的血

管有

(3)图中属于静脉血管有

(4)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

中f只能向 开;e只能向 开,

使血液不能倒流。

肺循环开始于图中 ,终止于图中

。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__ __,这个变化发生在___ 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a,A,B,c这四部分结构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12、根据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由[ ⑤ ] 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由流回,这条血液循环途径称

循环。

2)血液流经[ ① ] 的毛细血管时进行气体交换,内的 进入毛细血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血液由B流经A ,在组织细胞处发生了物质和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血。

13、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1)血液循环分为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

(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和[ ]

它们都流 血。

体循环终止部位是[ ] ,此时血液变

成了 血。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肌肉、推动血液循环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它们的这些不同可能是因为输送血液距离远近不同。

3、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脏的左侧与右侧的腔不相通。

4、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二)1、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液含氧多少来区分的,含氧多,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是静脉血。

2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跟肺泡里的空气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肺泡内氧进入血液,跟血红蛋白结合。经过气体交换,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拓展创新

1. 指端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不可能、可能

2. 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分离、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 主动脉 主动脉

达标测试

D 2D 3B 4C 5D 6A 7C 8B 9A 10A

(1)心肌 左心室 (2)AB dgb (3)dgc

(4)心室 动脉 (5)D A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含氧少的血变成含氧多的血) 肺毛细血管(或肺) (6)cABa

12、(1)右心室 肺 (2)肺部 氧气 (3)静脉

13、(1)体循环 肺循环 (2) 8肺部毛细血管 (3) 1上腔静脉 6下腔静脉 静脉 (4)右心房 静脉

 

 

第四节 血量与输血

教师寄语:

人类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列举了ABO血型的类型,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难点:理解血型、血量和输血的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调查。

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 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

2、人体的血量相对稳定,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失血后抢救的措施是

3、补充完整下列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以接受的血型

不能接受的血型

A

B

AAB

AB

AB

O

4、归纳输血的原则:输血时以 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紧急的时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 血。

5、当不同血型的人输血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可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6、无偿献血的依据是什么?献血者的年龄为多少?每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二、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第76页第一、二自然段,阅读下列资料,讨论思考题。

1、在了解了关于血型及输血的有关历史后,你有何感想?你怎样看待和评价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和认识上的每一点提高?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说一说了解ABO血型有什么用途?

(二)、阅读教材,思考:

1、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多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这是什么原因?献血以后应该注意补充哪些营养成分?

 

3、我国目前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将来等你长大成人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拓展创新

 调查你认识的人中哪些人曾无偿献过血,并向他们了解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ABO血型是一种常见的血型系统,你知道它把人的血液分哪四种类型吗?分为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

2.输血以________为原则,遇到紧急情况需少量输血时,________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血型的人提供血液,________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人提供的血液。

3.成年人的血量大约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_______%。假设你现在是成年人,计算一下,你身体内血液总量大约________毫升。

4.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________毫升时,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1998年起,我国实行________献血,提倡________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5.你的血型是________,你可以给哪些血型的人输血呢?________________。你能接受哪些血型的人输血给你呢?________________。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应该以________为原则。

6.白求恩医生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率领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抗日前线,抢救了许多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一次,在给一位受重伤的战士做手术时,需要输血。但是储存的血液恰好用完,需要临时找人抽取,而在场的人没有与那位战士血型相同的人。这时白求恩大夫挺身而出,挽起袖子说“我是万能输血者,抽我的血”。请问:

1)你知道白求恩大夫的血型是ABO血型系统中的________型。

2)这次白求恩大夫给病人输了300毫升的血液,会影响他的健康吗?简要说明理由。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的,不断完善的,我们今天认识的知识、规律,就是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文化,我们应该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兰德斯坦纳最初发现血型只有三种,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认识。我们认为前人提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十分完美的,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后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但又不能迷信科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怀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A B AB O

(二) 17%~8

2、从血量来看,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人总血量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1/10??1/20

人体内有部分血液储存在人体的血液仓库,如肝、脾等器官,当机体活动增强或献血后,仓库里的血就会调动到血液循环中来。血量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各种人体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衰老的血细胞不断地死亡,由骨髓制造新的细胞来补充,献血后,骨髓造血功能回加强,使血液成份维持相对的恒定。因此,献血无损健康的。

3、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拓展创新

1、一、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达标测试

1A B AB O

2.输同型血 O AB

37%~8

4400 无偿 1855

6.(1O2)不会。因为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失血木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学案(B

教师寄语:关爱生命,关注我们的健康!

教材分析: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知道,整合了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呼吸和排泄等知识的综合性题目成了中考的热点和趋向。常以选择、识图分析及综合考查等形式命题,而且分值很高。

学习目标:

1、正确识记排泄的概念及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结合泌尿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示意图,认真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并能区分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异同。

3、学习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预习并尝试完成下列知识网络

 

 

 

 

基本概念排泄:人体内的物质分解时产生的???、???、和???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和少量的 形式排出。

 

排泄途径 呼吸: 和少量的 ,以 形式排出。

 

泌尿:绝大部分的 形式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 (写出肾单位名称)

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尿的排出:输尿管( )( )体外。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排泄和排遗

阅读教材P80第一、二段,思考:

1、排尿、排便的作用是什么?

 

 

2、排泄和排遗有什么区别?

 

2、 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观察并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1、观看泌尿系统的课件,观察书上的插图,说出课件和插图中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明确:输尿管上接 ,下连 。泌尿系统主要由 组成,此外还有 将尿液排出体外等问题)

3、拓展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习任务三:掌握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1、观察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对肾的内部结构进行大致描述。

 

2、什么是肾单位,结合图-42,认识肾单位的基本组成是怎样的?

 

3、阅读P82资料分析内容,分析对比表格中数据,思考讨论题目。

4、交流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目,得出结论。

结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 作用。肾小管对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有 的作用。排尿主要排出的是

5、结合图-43,师生总结:尿的形成过程和肾的各种结构的功能。

 

学习任务四:描述尿的排出的过程

1、阅读P83课文中相关段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尿的排出过程。

 

2、思考: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三、拓展创新

中央台热播的电视剧《温暖》中,建国将自己的肾移植给他的母亲,从而挽救了他母亲的生命,感动了千万的观众。那你知道肾衰竭将会引发什么病症?现在医学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2009 宁夏中考)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 尿素减少 D、 二氧化碳减少

2、(2009 福建福州中考)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3、尿液形成的部位是在(   )

A、输尿管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

42009 贵州中考)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5、(2009 龙岩市中考)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

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B.胸腔,左右各一个

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腹腔的上方偏右

6、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排出的尿只有1.5升左右,是因为图中( )

A的滤过作用

B的滤过作用

C的重吸收作用

D的重吸收作用

7、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A.肾小球或肝脏        B.肾小球或胰腺

C.肾小囊或垂体       D.肾小管或胰岛

82009 宁夏中考)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检测项目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尿检

葡萄糖

 

蛋白质

++

 

红细胞

 

95

96

95

9597g/100ml

 

无机盐

1.4

1.2

1.5

0.91.6g/100ml

 

尿素

1.9

1.8

2.0

1.82.0g/100ml

血检

白细胞

6.8

5.3

13.0

5.010.0(×109个/L)

 

红细胞

4.8

3.0

5.1

3.5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30

80

140

110160(g/L)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

2)甲的尿液中出 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检显示 ,说明炎症仍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略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见课本80页学习任务二:1、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肾脏;膀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学习任务三: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过滤;重新吸收;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及尿素。

学习任务四:见课本83页二、三段

拓展创新:尿毒症 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

达标测试:1C 2A 3C 4D 5A 6D 7D 8、(1)无机盐 尿素

2)蛋白质 肾小球(如答肾小囊壁也得分)

3)贫血 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出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出具体的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的名称、答出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蘑菇、芹菜、韭菜、菠菜、洋葱等任一种的都得分)

4)白细胞数量偏高

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学案(B

教师寄语: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等将进入到环境之中,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与第二章阐述的人的营养来源于生物圈相呼应。

 

学习目标:

1、 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 调查、分析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其原理。

3、 关注人粪尿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阅读课本P85、完成:

① 分析教材中的资料: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__________外,还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_,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等多种无机盐。

② 讨论: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

2、 识记:人粪尿的优点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相互交流:课前调查的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讨论: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的原料是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它们在沼气池和高温堆肥中,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这与消灭病菌和虫卵有没有关系?

 

2、阅读并相互交流:生态厕所的与一般厕所不同,生态厕所特点是:地下设有__________、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产生的__________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的肥料。

3、尝试归纳: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创新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效果的是( )

A、建立生态厕所,处理人粪尿 B、利用风力发电,减少燃煤发电

C、制造毒性更大的杀虫剂 D、利用人粪尿生产沼气,解决能源问题。

2、人粪尿中不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的主要是( )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物 D、尿素

3、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成分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病菌

4、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除限制_________的使用外,还应尽量施用经_____________处理的人粪尿等农家肥料,在处理过程中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_______形成______环境,杀死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辨析选择:

1、人粪尿属于( )

A、化肥 B、农家肥料 C、复合肥料 D、基肥

2、沼气的成分主要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甲烷

3、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可以消灭( )

A、病菌和细菌 B、病菌和虫卵 C、有机物 D、无机物

4、下列对人粪尿的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 )

A、建立沼气池 B、建立生态厕所 C、采用高温堆肥 D、在光下晾晒

5、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来获取养料,叫做( )

①自养 ② 异养 寄生 ④ 腐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分析填空:

1、农家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有人对ABC、三块同质土壤分别施有机肥(粪、尿混合经高温堆肥)、化肥和不施肥,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ABC中相同面积土壤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土壤样品

动物个数

动物种类数

A(有机肥)

335

121

B(化肥)

103

70

C(不施肥)

202

104

(1) 为什么粪尿不直接施入土壤而要先进行高温堆肥?

2)、安排C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块土壤中动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数据可看出,施____________肥对环境污染较小。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水分;有机物;氮;磷;钾。需要 ;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学肥料。2、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3、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厕所

合作探究:1、有关系,50~65摄氏度的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2、沼气池;无害化;沼气。3、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

拓展创新:1、C 2、B 3、C 4、农药;无害化;能量;高温;病菌和虫卵。

达标测试:一、1、B 2、D、3、B、4、D、5、D、

二、1、来源广、 养分全、 肥效持久、 能够改良土壤、 成本低、

2、(1)、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环境污染。

2)、对照 (3A?C?B4)、有机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B

教师寄语: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教材分析: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对于眼球机构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机构相似来讲。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眼和视觉: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a.我们首先来认识眼球的结构。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b.观察人眼球和照相机机构示意图:

讨论(1):两者在结构上有那些相似地方?

2):眼球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什么机构?

2、耳和听觉:看课本观察与思考,了解听觉的重要性。

认识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二、合作探究

(一)、眼与视觉

1、视觉形成过程: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填写:

( ) 神经冲动

外界物体发射的光线?折射-------------( )成像-------( ) -传导-----( ) -----视觉

2、瞳孔变化:光线亮时瞳孔变( ),光线暗时瞳孔变( )。

3、近视及预防。如图:

形成原因: 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过 物像落在视网膜 。矫正措施:

预防措施:三要四不看。

 

(二)、耳与听觉

1、听觉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 ) --(振动)--听小骨?( )--(神经冲动)--( ) --(传导)--( )?听觉

2、学生自读课本谈谈如何保护耳和听觉,预防耳聋。

(三)技能训练

先观察两线段,你认为哪个长?

再实际测量来验证你的观察是否正确。

 

三、拓展创新

1、学习了近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想一想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是什么?

 

2、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巩膜D.巩膜和虹膜

2.无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 D.眼球前后径可以改变

3.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

A.鼓膜和听小骨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耳蜗 D.耳蜗和听习惯

4.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时才勉强听清,其病变部位可能是在( )

A.鼓膜或听小骨 B.听小骨或耳蜗

C.耳蜗或听神经 D.听神经或半规管

5.在飞机起飞时和降落时,乘务员一般都会提醒乘客将口张开或吞咽动作,其目的是为了乘客( )

A.减缓紧张情绪,避免引起恐B.促进呼吸,以适应气压的变化

C.咽鼓管张开,避免鼓膜损坏D.调节胃肠功能,以免引起呕吐

二、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我们平时所说的红眼病,其病变部位是在( )

2)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物体发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 ) 、( ) 、和( ) ,并经过( ) 的折射,最终落在( ) 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某些细菌将这些图形信息,通过( )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视觉。

3)近视是由于( ) 的曲度变 且不能恢复,或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 引起的。

4)当用眼观察空中一只由远处飞近的小鸟时,图中序号(4)所示结构的变化是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略 合作探究:(一)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2、小、大3、见课本91页至92

(二)1、鼓膜、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2、见课本94页小字部分

达标测试::一。1.D 2.B 3.B 4.A 5.C

二.(16角膜(26角膜、3瞳孔、4晶状体、11玻璃体、4晶状体、8视网膜、10视神经 (34晶状体、凸、长(4)由大变小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学案(B

教师寄语: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和插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展开教学。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能了解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学会利用学习资料分析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3.感受人体动作的协调美,加强对神经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以同桌为小组完成)看谁反应快?然后思考:要顺利捏到直尺做,身体的哪些部位要相互准确配合?

 

2、 自己动手,试做神经元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a) 将准备的白色胶质电线两端线皮各去掉3厘米,使里面的铜芯线裸露在外。

b) 将其一端的铜芯线分成数份。

c) 用橡皮膏将分开的铜芯线基部包绕。最后将其包绕在一起呈球状,在球状体的不同部位上分布一束铜芯线。经进一步整形,使它形似于细胞体和树突。

d) 将其另一端的铜芯线分成两份。经整形使其形似轴突的末梢。

e) 将中段的胶质线皮环割数处,用力拉伸,使其胶质线皮分成数股。

这样,一个神经元模型就做好了。小组间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谁做的更像。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阅读教材P97资料分析,观看课件上四位患者的病情

① 尝试诊断病情。

② 小组会诊,并派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③ 拓展反思:

a. 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什么情况?

 

b.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2、 阅读教材P98-5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观看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片断

①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分类记录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

②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③ 拓展反思:

a) 若将一只狗的小脑切除,狗将表现出什么症状?

b) 若一个人的大小便失禁,你猜测可能是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

 

c) 若一个人的脑干受到损伤,此人会有什么危险?

d) 通过上面几种情况比较,你认为在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例如: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在上体育课时等)

学习任务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1、 观看课件提供的各类细胞的结构

①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区分神经元与其它细胞结构的异同。

 

② 小组汇报,小组间相互交流补充完善。

2、 观看课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

① 仔细思考,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② 想像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相似?

三、拓展创新

11998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期间,不幸重伤脊髓,直到现在还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请问,桑兰的下肢是否受到了损伤?若不是,那么其下肢不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 同学们都看过残疾人运动会吗?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能做到的很多事,我们正常人也难以做到。同学感觉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某人患脑溢血后,能听到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说话。其病变部位是( )

A.小脑 B.大脑 C.舌 D.脊髓

2、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 )

A. 大脑皮层 B.运动中枢 C.小脑 D.脊髓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人,这种病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

A.小脑 B.大脑 C.舌 D.脑干

4、识图作答

1

写出下列图中数字各代表的名称:

2)图中的[ ] 和套在它外面的

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神经纤维。

3)若把神经比做一根电线,则其中的金属线就

;神经冲动就是沿着 传导的。

5、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之所以能如此的协调,主要是靠_______调节的结果。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瘫痪甚至萎缩2、运动不协调、不准确、不能维持身体平衡;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脊髓的排尿和排便活动了;心跳、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学习任务二1、神经元的细胞体生许多突起。

拓展创新:1、不是,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下肢的活动了2、见过,想法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1B 2C 3D 4、(1)细胞核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24轴突 鞘(3)轴突 神经5、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元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B

教师寄语::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用智慧的大脑思考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主要通过做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认识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知道生活中的反射活动,哪些是简单反射,哪些是复杂反射、;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本节的学习应从常见的或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注意叩击的部位、叩击的时机。关于反射弧的学习,应当充分利用课本第102松开烫手馒头的实例,真正懂得反射的反射弧。试着写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看例子: 1、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时,总是东倒西歪,身体似乎总跟大脑闹别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

2、手偶然碰到火,等不及大脑判断思考,手就会迅速地缩回来。

3、一个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眼睛会情不自禁的眨一下。

通过以上事例,你能体会到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吗?

(二)、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1、 作膝跳反射实验

两人一组,进行分组作实验(可以同桌分为一组)。

按照教材P101方法步骤,两人轮换作实验,认真感觉小腿的运动。

2、 组间结合实验讨论

扣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一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你如何知道的?

 

3、 自学教材P102 反射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 试举出其它例子说明反射的概念。

2、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

(二):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1、 结合教材P102-54,阅读框内文字

尝试找出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的结构。

 

 

② 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③ 尝试画出反射弧的模式图

 

尝试通过膝跳反射来说明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 小组间讨论、交流,完善上题中的四个问题。

3、 讨论: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一定是脊髓吗?若不是,试列举出其它。

 

 

4、 拓展反思:

反射活动的完成是否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

 

 

② 一位患者表现为,当用眼睛看着一个目标时,能顺利到达;当闭上眼睛时,就不能到达指定目标。试结合反射弧的结构解释原因。

 

 

(三):举例说明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1、 自学教材P103第二、三、四段。找出什么是简单反射,什么是复杂反射。

 

 

2、 试分别列举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例子,讨论这些反射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例如:尝试区分吃杏流口水谈杏流口水看到字流口水分别属于什么反射?

 

 

 

 

 

 

 

三、拓展创新

若给你一只小狗,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让它听你的话? 训练小狗听你话的过程是什么过程? 小狗真能听懂你说话的意思吗? 这能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吗?

 

 

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复杂反射建立的过程,这能否给你的学习一些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 B.看到红灯时自觉地停住

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 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2.下列属于复杂的反射活动的是( )

A.强光刺眼时眨眼发射 B.母鸡照料刚孵出的小鸡

C.马戏团的猴子表演杂技 D.婴儿膀胱胀满时的排尿

3.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感受器 D.效应器

4.人体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 )

A.脊髓 B.脑和脊髓 C.脑 D.脑和神经

5.下列结构中,通常不会直接简单反射活动的是( )

A.脊髓中枢 B.效应器 C.大脑皮层 D.感受器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 )

A.反应 B.反射 C.反射弧 D.应激性

(二)填空与分析作答

1.反射是指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对 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2.小明认为手碰到火感到痛才缩回手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单分析说明。

 

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的结构是【 】

2)若上图表示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动,则这个反射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 (用图中结构名称或箭头表示)

3)假设图中结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当【2】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当【4】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21)、小腿会突然向上跳起,这种反应是人生来有的。(2)、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到膝盖被叩击了。 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合作探究(一)

1、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2、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二)1、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是: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见课本P102反射弧示意图的图解内容。3、不一定,还可能是大脑、脑干等。4、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可从感受器角度分析。

(三)有些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反射。举例:人吃东西时会分泌唾液;天热出汗;人困了打呵欠;婴儿饿了啼哭等。

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复杂的反射。有的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有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吃杏流口水” 是简单反射,“看到‘杏’字流口水”和“谈杏流口水”都是复杂的反射。

拓展创新训练小狗听话的过程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但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不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是无意识的。     

达标测试:1---6CCCBCB1.人体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2.不。手碰到火缩手是由脊髓控制的简单反射活动,在大脑感到痛之前,手已经缩回来了。 3.(11感受器、2传入神经(21?2?3?4?5.(3)上肢既没有感觉也不能运动、上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节学案(B

教师寄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手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双重影响。本节是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作用;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获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试验。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从自己升入初中后身体的明显变化入手,思考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几种激素功能的学习,要认真分析107页的资料,将集中激素的名称、部位、作用,以及分泌失调时出现的病症等项目,设计成表格比较。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3.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说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1、 结合学过的第一章想一想,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各方面为什么会发生很大变化?

如: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等。

2、你还知道人体有哪些分泌腺?

(二)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阅读教材P105第二段及P106-55

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哪些主要区别?

 

2、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腺体类别

导管(有、无)

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3、识记P106-55人体主要的几大内分泌腺的位置和所分泌的激素。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尝试区分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胰岛、胸腺等。

 

2、 胰腺属于内分泌腺吗?为什么?

 

 

 

 

(二):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

阅读教材P107资料分析及教材P10813段内容

1、 组内讨论资料分析(1),思考:侏儒症、巨人症的发病原因各是什么?总结: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2、 组内讨论资料分析(2),结合教材P108第三段,分析甲状腺激素在幼年和成年分泌不足时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思考: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成因及是什么?我们可采取什么办法进行预防。

3、 组内讨论资料分析(3),结合教材P108第一二段,了解胰岛的发现过程,思考: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应如何预防和治疗?

 

 

4、阅读教材P110《科学家的故事》,感受我国在简陋条件下完成的科学壮举。你有信心为国家作出这样的贡献吗?

 

5、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失调出现的缺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6、拓展反思:

有两位糖尿病患者为了治疗,一人口服了适量胰岛素制剂;另一人肌肉注射了适量胰岛素制剂。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哪个管用?为什么?

 

(三):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 小组内请一位代表讲述自己遇到的特别兴奋的事或突遇危险事的心理感受及身体状况。

2、 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分析原因(可以结合教材P108最后一段)。

特别事件大脑皮层兴奋 促使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

扩张 面红耳赤

3、 拓展反思:

有两位同学甲、乙,上体育课时,乙逃课在教室看小说,看到惊险情节面红耳赤,满头冒汗;甲同学因为按老师要求跑完1000米也表现出面红耳赤,满头冒汗。两人表现的症状相同,原因一样吗?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本节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深入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三、拓展创新

1、 现在孩子的身体普遍比二十年前早熟,试用本节所学知识,并结合当今食品现状进行分析。

 

2、 在体育比赛中,个别运动员长期服用违禁药物(属于一类能增强爆发力的激素类物质)。从维护体育运动的宗旨和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你认为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有什么危害?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器官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 )

A.汗腺、甲状腺 B.肾上腺、唾液腺

C.垂体、肾上腺 D.肠腺、皮脂腺

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 )

A.学友病 B.血尿 C.糖尿病 D.坏血病

3)下列物质在血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胰岛素 B.胆汁 C.白细胞 D.生长激素

4)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5)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产热量会明显增多,与此最密切的因素是 ( )

A.胰岛素增多 B.胰岛素减少

C.肾上腺素增多 D.肾上腺素减少

6)卫生部门明确要求人用食盐中必须加碘,以保证人体内某激素能正常合成。这里所属的某激素是 ( )

A.肾上腺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二 填空与分析作答

1、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相比,没有 ,其分泌物直接进入 ,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是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它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很小,但作用很大,能对人体的

等生命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某同学为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曾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只体重相同的成年鼠,分别喂相同(同质、同量)的食物,但每次给乙鼠的食物中都添加少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实验过程中,每隔两天称一次它们的体重,最终将测试结果汇成了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 代表乙鼠的体重变化。在实验过程中,乙鼠还会表现为

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这个实验可以推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3)该实验中除了应注意保证鼠的体重、食物相同外,还应保证哪些条件相?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二)1、外分泌腺是通过导管将分泌物排出腺体的;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比较表:

腺体类型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经血液循环输送

外分泌腺

经导管排出

3、见课本P106图解内容。

合作探究(一)、1、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是外分泌腺,胰岛、胸腺是内分泌腺。2、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有导管,是外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二)1、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2、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些地区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生的植物和动物,食用加碘食盐等。3、胰岛素具有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合理即可。

5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激素分泌失调病症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侏儒、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

呆小症、大粗脖子病、甲亢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

糖尿病

6、肌肉注射适量胰岛素制剂管用,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三)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课本109页分析原因。

拓展创新:1、如果儿童经常摄取含有性激素的食品,就会导致体内性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儿童的性成熟。2、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一1----6CCBDCB1.导管、血液2.生长发育、生殖3.(1B 、心跳呼吸加快、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促进人体新陈代谢(3)性别,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B

教师寄语: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教材分析:本节课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是让学生通过事例、图片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既对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为学习后两节亲自动手去探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计划夯实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情感目标: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你知道人类有哪些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吗?请试着总结一下:如滥砍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C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D 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E 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二.合作探究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结合课本112页图片和四个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分析举出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

1)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转基因技术,自然保护区),小组探讨:人类对生物圈好的影响,列举实例。

 

 

2)交流 讨论:人类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意识到人类活动与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3、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三、拓展创新

1.下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大有帮助 。

1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

 

 

2请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出治理沙尘暴的合理措施。

 

 

 

 

2.“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是,现在部分湖区却因蓝藻的大量滋生而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蓝藻大量滋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藻大量滋生后是如何破坏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选择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 )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11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飞翔、觅食、栖息。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鸦的坟场。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 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C. 乌鸦太多,食物不足 D. 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达标测试

1A 2A 3D 4D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 关爱生命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本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来进行。课前教师应做充分的准备。一上课,教师马上便可根据学生的准备,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课上做实验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可以请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收集到的材料做进一步的介绍。关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课外阅读材料,应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然后作为环境污染造成恶果的典型事例进行介绍。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 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具有较强_______的雨水,叫做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 造成,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PH小于________。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__,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废旧电池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物质;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水渗入________,污染________,并随水分移动,进一步污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直至进入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体内。

二、合作探究

1、请阅读117和118页相关内容,了解水俣病、痛痛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总结:

(1)归纳酸雨及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对生物的危害。

 

(2)归纳控制酸雨及废电池的根本措施。

 

 

(3)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材料用具: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方案: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完成探究实验中安排的讨论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创新

治理环境污染,我们该做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发电厂可以利用煤 天然气 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 )

A 煤和天然气 BC 核能 D 三者都可能

2.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

A 沙尘暴 B 二氧化硫 C 汞 镉等重金属 D 氟利昂

3.下列有关臭氧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B 臭氧层相对于大气层来说只是薄薄的一层

C 臭氧层主要集中在大气层的上层

D 臭氧层是有氧气组成

4.在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模拟酸雨的浓度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应该是( )

A 浓度越大 ,影响越小 B 浓度越大 ,影响越大

C浓度大小影响都一样 D 浓度大小都毫无影响

5.通常,酸雨是指( )

A PH小于5.6的降雨 B PH大于5.6的降雨

C PH等于5.6的降雨 D PH小于7.0的降雨

6.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A 酸雨 温室效应 生物入侵 B 酸雨 含铅的废气 臭氧层破坏

C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滥砍乱伐 臭氧层破坏

7.若草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在食物链草----兔-----狐-----狼中,哪种生物体内的重金属 含量最高?( )

ABCD

8.某同学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酸雨模拟液PH=47

正常雨水

PH=5.6

正常雨水模拟液

PH=5.6

清水

发芽率

71%

92%

90%

98%

 

1本实验中,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低?( )。

2为使小麦种子更好的萌发,最好使用哪种液体浇灌种子?( )。

3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课前预习:1、酸性 酸性物质 含硫量高的煤 5.6 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酸化 芽和叶 空中死神

2、汞 银 镉 土壤 土壤 河流 湖泊 海洋 生物 人

合作探究:1、见课本

2、实验设计注意设计对照试验,设置变量,合理即可

拓展创新: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A 6C 7D

8、(1)清水 酸雨模拟液 (2)清水 (3)酸雨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合理即可)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们本地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请你通过走访调查或采集实物等方式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

1、我们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调查分析:

土地资源评价是:1.土地沙化较严重;2.土壤盐碱化;3.耕地面积少;4.土壤肥力低;直接影响是:风沙日益严重,无法实现花园式城市的构想,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应该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2我们走访了物业垃圾处理站,了解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1)垃圾问题的概况: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一公斤。市政府为处理些垃圾,投入了大量资金,产生多少清理多少,清扫??收集??运输??转运??掩埋,日复一日,无穷无尽。尽管如此,还有许多露天垃圾末能得到处理。

2)垃圾成分分析:固体废弃物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废品。有机物包括蔬菜叶、果皮;无机物主要是清扫出的尘土、炉灰、建筑垃圾等;废品包括金属、玻璃、纸张、纺织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大气;加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对垃圾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无害化填埋法和焚烧法。

讨论:应如何处理固体垃圾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三、拓展创新:

同学们每天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学校中,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找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做起。现在就请我们大家每个人说出一条措施,共同拟出校园环境的保护条例,好不好?

(可参照课本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近年来,节日互送贺卡的人少了,这种现象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是( )

A.减少固体垃圾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资金的支出 D.移风易俗

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养林业 B.允许林区人民砍掉树木,种植庄稼

C.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D.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开垦土地,广种粮食 D.多植树,多造林

4.过渡包装和乱扔生活垃圾可以造成(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突然污染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5.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常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 D.野生生物死亡

6.世界环境日是( )

A.65B.531C.312D. 815

7.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

B.不能逐一调查是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

D.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9.对于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是( )

A.有氧运动 B.森林浴 C.剧烈运动 D.专项运动

10.保护环境,不仅要防止三废污染,更重要的是还要( )

A.消除噪声 B.净化空气 C.自然保护 D.植树造林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A 7.B 8.C 9.A 10.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