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纪事)云浮百越之地与百越文化

 旧城老黎 2010-10-22
(三江纪事)云浮百越之地与百越文化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10-09-12


□邱钧彦

罗定市罗平背夫山出土的战国青铜鉴

罗定市罗镜南朝墓出土的四兽金手镯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云浮市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描绘了文化强市发展目标,其中发展目标之一是努力打造“百越之地”。古老的“百越之地”及其“百越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百越,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古代粤、越通用,越即粤。在历史古籍中,对于南方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据林惠祥著的《中国民族史》认为:“百越所居之地甚广,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如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不同的名称,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被称为“百越”。百者,泛指其多也。商周秦汉时期,越这个古代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是断发文身和使用铜器。在今日我国的国土和民族范围内,这个古代民族所创造的文化,主要播及江、浙、闽、粤、云、桂等省和汉、壮、侗、傣、水等民族。
    要了解百越文化的形成,必须了解百越的历史上下限。在有关文献记载中,商朝时的蛮或荆蛮就包括了越人在内。西周时,越族在东南地区有越、于越等。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越族最先进的一部分在江浙一带建立了强大的越国。越族冠以“百”,内部又“各有种姓”,是包括若干个民族的集团,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汉书·地理志》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到秦汉时,有“北方胡,南方越”之称。到汉代,东南和南部地区的越族形成几个较强的政治中心,如浙南的东瓯,福建的闽越,广东的南越等。汉武帝征服诸越后设立郡县,百越的名称就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越族融合入汉族与其他有关少数民族中。由以上简单史实可见,百越民族在历史上的上下限应为商代至汉代,即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后的1600年时间。
    百越文化是随着百越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汉代以后,尽管局部地区还有越族的后裔,但因已是后裔和成分,不能视为百越民族,所以百越文化发生和存续的时间,应集中在西周至西汉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云浮地区就有百越先民在生活。南江流域发现的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南江上游太平河与罗镜河地区,有多处先秦墓葬和大量青铜器,如1971年在罗定市太平镇南门垌出土的战国初墓,共出土青铜器136件,其中多为礼器与兵器,如鼎、祭祀用的整套铜甬钟、有“王”字图像的青铜矛,以及人首柱形器等等。这些青铜器说明,在当时云浮地区已出现越人自己建立的奴隶制国家。1975年郁南县东坝镇出土的战国时代铜鼓,证明是当地越人的工具。唐代诗人宋之问(约公元656-712年)被贬为泷州(今罗定)参军,赴任途经南江时写下一首《入泷水》(“泷水”即今南江)的诗,诗中提到“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泯”,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地还普遍存在“文身”和“凿齿”这种百越遗风习俗。“文身”和“凿齿”均为古百越显著的文化特征,当时越人多生活在水边(“越”在古语中有“水边”之意),常下江潜水猎鱼,据传把身体纹成鱼龙蛇图案,可以把自己当作水族而保平安;“凿齿”即凿掉一个门牙,主要因为当时疟疾常流行,病发时牙关紧闭,饮药困难,故在少年时凿掉门牙以利灌药。宋代《新唐书·南蛮传》曾记载:“有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乌武僚即乌浒蛮,是百越民族的一种,古代南江一带均有分布。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即西江,这些越人为主的土邦分布在西江南岸,即今云浮、罗定、郁南一带。这一带地区的百越文化,由于自秦以后受历代朝廷的镇压和排斥,以及中原先进文化的冲击,本土文化已大量融合和变异,并在社会各个方面或层面体现出来。如被称为南江文化“活化石”的“禾楼舞”, 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叶春生就认为其和罗定尚存的芋氏古姓、当地人对冼夫人和河神龙母的崇拜等文化特征一样,是百越文化的遗存或变异。
    百越民族在历史上已消失近2000年,但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社会生活中留下了种种痕迹。在云浮地区仍能发现古百越文化的遗风,如新娘子坐花轿,使用铜鼓与铜锣,丧礼自制寿衣与自制棺材,嗜食狗肉,以襁带络负小儿,种植水稻和玉桂、香木,喜食蛇蛤等小动物,大量烧用陶器,崇拜鬼神,划龙船,坐月,洗骨葬等等。而所谓的“洗骨葬”,又称“二次葬”,即在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这种洗骨葬的习俗,是古百越文化遗存的普遍文化习俗。目前由于提倡火葬,这种古老的丧葬方式已逐渐改变。现居住在我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
    百越虽然曾兴盛一时,但为时不长且只是局限于粤西一隅,始终未能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后来随着秦始皇统一岭南,百越民族大规模融入华夏、汉族,汉族(或中原)文化与百越土著文化开始交相融合。在后来的发展中,原始百越文化不断接纳了北方儒家、道教文化等中国本土文化,也不断包容了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形成了后百越文化的特点。
    按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的观点,如果以南江为粤西南水域的代表,将南江水域文化带称为南江文化,并将其历史主要文化成分明确为后百越文化,即可恢复土著文化的本来面目和地位,并赋以新的生命,还能匡正将百越视为“南蛮”的历史偏见和种族歧视观念,理直气壮地重振百越雄风。    (本文图片均为罗定博物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