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距 离

 往事随——风 2010-10-23

 

 

      提起“距离”这个词,我总会想起童话诗人顾城的一首诗:

 

     

      一会看云

      一会看你

 

      我觉得

      我看云时很近

      我看你时很远

 

      顾城歆羡于人与自然的亲近,陶醉于人与自然彼此能接纳的关系,却苦闷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那层隔膜,遗憾于心灵与心灵之间相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沟渠。

      初时读这首诗,只略感到有些触动,似乎也能明白他道出了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同时赞叹他拥有诗心一颗,能在诗作中将自然界的景观运用得恰到好处,借以表达他对人与人之间能敞开心扉,毫无芥蒂相交的憧憬之情。

      今时再想起这首诗,却是感慨万千,心绪澎湃。大约是年龄得以增长,阅历得以丰富,体悟得以提升之故吧。或许人真的得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才能将某些人生的哲理领悟得深透些吧!

      以往,我一直告诉自己:交出去眼睛,总会有风景可以收获;交出去心灵,总会有真诚可以尝味。

      现在,我竟有一些犹豫了:有些风景原本就不属于你,即使暂得一时之乐,交出去的眼睛也会惹得泪水婆娑;轻易地交出心灵,除了展示你的纯真与稚嫩,有时至多也就仅能换来几句溢美之词而已,所谓的真诚其实你能品尝几分呢?

      有很多东西,是要历经时间的磨洗才能见出其棱角及其质地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能为他人做点有益的事情,怀着一颗善心,把善良当成一生的信念,善待这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问心无愧地活着,才是一种活的境界." 读这样的文字,感觉如一阵清风拂过失衡的心灵,给心灵以极大的宽慰,但 “问心无愧地活着”,又是何等之难!

      我们常常做了自私的事情,却往往反过来期求别人对自己宽容,而不懂得宽容地去善待曾经对我们自私的人。

      我们是太看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了!

      毋庸讳言,人本质上还是自私的。

      只是,伟大的心灵能克服自私,给予别人宽容;而渺小的心灵只一味地看重自我,拒绝给予别人宽容。

      给予别人宽容的人即便一生苦痛着也能襟怀坦荡,拒绝给予宽容的人即便暂得些快乐也会一生难安。

      自私与宽容的距离有多远?

      仅仅一步之遥!

      只是,亲爱的朋友,你我都曾在一步的距离之间来回跋涉过。

      值得庆幸值得欣慰的是,在来回跋涉中,我们日益长大。

      悄然回眸,身后尽是似水年华。

      忽然明了,有一种长大,名字叫后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