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石连阳——湟川野渡

 笑熬浆糊糊 2010-10-23

  湟川是连江的旧称,发源于连州潭岭,经阳山、英德,最后汇入北江。连州因山川得名,其群山起伏,一水潆环,有“连万山为一山,连众水为一水”之说,这一水自然就是指湟川了。湟川三峡就位于连州镇和龙潭镇之间,全长20多公里,由龙泉峡、楞伽峡和羊跳峡组成,是当地的名胜,韩愈贬阳山令时,夜歇江边,就曾留下《宿龙宫滩》的诗作。10月1日,我们大早就出发,沿广珠西线、广清高速、清连高速到达阳山县城,而后避开G107烂路,改走岭背、黄坌的G323,结果同样是烂路,抵达连州时已经是午后1点钟了。

  草草吃过午饭,便寻路到湟川三峡,一路所见的指示牌是互相矛盾,路人所指也各有不同,我们沿着江岸盲行,最后在江北离城三四里地,估计差不多到峡口的样子,有两大嫂拦车提示码头已搬迁到龙潭度假区,还奉上手绘地图,告知行车路线,估计是新码头雇的说客。我们不太乐意再掉头了,决定往前看看再说,于是把车开到公路的尽头,而后下来沿着岸壁步行前进。游船码头看来确实移到下游了,一路未见游人、船只,只有两岸青山和一江碧水恬静随行。

  前面有一个龙船厂船闸管理站,走进管理站大院,绿树成荫,十分清幽,景致很是不错,也无人理会我们。一道大坝横截连江,形成巨大的水位级差,我从船闸顶的栈桥跨过闸室,走到外侧的分流坝上,这是一道狭长的高坝,一直伸向下游,离江面有十余米高,宽一米多,长七八十米,走在上面就象走在悬崖之上,两边是从泄流闸激流而出的汹涌江水,我咬牙从坝顶一气走到尽头的灯塔处。抬眼但见湟川滔滔东下,而自己正在水中央,江风扑面,青山巍巍,北岸峭壁上有四个大字:“湟川三峡”,是廖冰兄的字。

  我回到岸边,见崖下停着一艘小船,埠级老树旁坐着两位船家样子的,便上前搭讪,果然愿意载我们进峡,谈好180元包来回,我边招手让众人过来,自己边已跳下了甲板。船篷上堆放着渔网、渔篓、长篙、铁锚等杂物,船尾则有煮食起火家当,船舱很狭小,仅能弯腰盘腿坐下,但也别有风味,是地道的渔船。我索性蹲在船头,看船家解缆,手持长竿推点岸石,船尾的搭档则启动了马达,小船缓缓摆至江心,而后顺流而下。

  离远了大坝,水势也渐渐平缓,连江蜿蜒而行,两岸青葱,秀岩滴翠,群山时而收束耸峙,时而轻缓卷伏。我想起当年在清江的那段水程,也同样惬意,不过清江景阳河是更为崔嵬,而这里则要娴静得多,此光景我们几乎是独享一江的清幽。山壁上不时出现大幅的水痕,船家说雨季时会有很多的飞瀑,十分壮观,只是现在都消停了,他建议我们三月时来最好。岸边有很多的灯塔,几乎每个拐弯处都有,看得出本应是繁忙的航道,但现在是出奇的清静。

  不知不觉,已驶出近1小时,小船开始掉头返航,我估计三峡其实远未走完,只是下游将会进入景区的游船航程范围,船家这样的野渡实在不愿碰上管理者,而我也觉得时间不早,游兴既饱,便不计较了。连江的水色当然也算清澈碧绿,但还远不及更好的,比如漓江,比如遇龙河,实际也是与其名气相符,不至失望,但也未有惊喜。说到惊艳难忘,我一时又怀念起景阳河了,但这个小镇大约已沉入了江底,就如龚滩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