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

 自己吧 2010-10-24

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课堂实录怎么写?下面做简要说明,供老师们参考。

一、要实录的课必须是优质课。

    二、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剧本对白式。即采用师生对白的方式记录,并用括号“()”补注课堂气氛、动作等情况。这种写法简洁明暸,教学过程一目了然。缺点是太单调,缺乏可读性。

第二种:叙事描述式。即采用叙事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用写记叙文的一般方式记录下来,不仅记录师生的对话,对课堂情况也可以作较为具体、生动的描述。这种写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缺点是有时会过于罗嗦,或过于“生动”而失却实录的本意。

三、实录完成后,最好在实录后面加上“教学后记”或附上“听课评价”,更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于体现授课者的教学追求。

附一:

在山的那边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

 (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

生: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师:为什么会这么想?

生: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师: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整体感知

师: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教师读完,学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得好,大家喜欢读,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师:大家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

生:速度太快,没有感情。

生:该重读的没重读。

生:对课文意思理解不透,还没品出味儿来。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不错。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出示思考题)

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教师板书大大的“海”)

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生:“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教师在“山”下板书“困难”,在“海”下板书“信念”)

师:请同学们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生: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四、研读与赏析

师: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师: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生:“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师:这句没写诗人自己,你怎么看出他的心情?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生: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也可以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立即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

生:“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生: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它扎下深根。

师:问题提得棒,回答得更棒!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惟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学生很多举手,全班齐读。)

师:读得不错,“飘”和“扎”都作了重音处理,同学们的语言感悟力非常好啊。一定还有更多的感悟和发现吧?

生:我觉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生:失败后就灰心丧气。

师: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师:好!(学生一起鼓掌)请你把这句读一读?

 (学生朗读诗句)

师:好,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因为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坚强了。

师:朗读这句一定要充满对理想的渴望,请你试试。

 (学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

生:我最喜欢最后那几句“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师:同学们有没有过成功的经历?

生:()!

师:(加大音量)不够洪亮!有没有?

生:(又齐声响亮)!

师:好,就用这样的声调和喜悦来读。

(学生齐声朗读,读得很好。)

师: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诵下来了?

 (教师当堂示范背诵,不少学生能够背诵,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背诵

五、体验与反思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近十分钟。)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学游泳,每次练习比赛我都落在最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攀过这座山。别人练两小时,我练四小时,别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终于一步步爬上了山顶,取得了第一名。读了这首诗让我想起自己这段经历,我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海,这是我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结果。

师: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难时,也一定能想到这次难忘的游泳经验。还有其他的经历吗?

生:我要讲的是半年前,我上小学六年级时,马上就要开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了。不知什么问题,在跳高时助跑和起跳不能协调,我的成绩也因此大打折扣!一种坚定的信念鼓舞着我,我整天苦思冥想,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做对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山的巨大,海的广阔,也让我明白了要战胜“山”那样的困难,必须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伴随我的将永远是——山那边的大海!

师: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也许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

生:能不能战胜自己!

师:对!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我们继续听听同学们的人生经历。

生:我很喜好书法,在刚开始学写书法的时候,比赛中我是最后一名。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比别人多用两三倍的时间练习,终于在半年后的又一次比赛中获班上第一名。现在,我已经获得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看见大海,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如果这位同学满足于在班上的第一名,认为那样就是看见了大海,他会怎么样?

生:不再努力。

生:拿不到全国一等奖。

师:对!正是在艰难曲折的不断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诵这首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地成长!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 练习是,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点评 :

这是一堂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读教学课,整个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整个教学流程由“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三大教学板块组成,给人以非常严谨的感觉。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使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另外,教师较好地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语言亲和力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我们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附二:

在烈日和暴雨下(李镇西授课)

199911月,我曾在外地借班上了一堂课,教《在烈日和暴雨下》。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们:“你们喜欢《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吗?”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面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了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于向大多数人说‘不’。这种不盲从多数,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

    我郑重提出:“这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看法。”

    这堂课就以这种方式拉开了序幕。

    我问学生:“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学生答:“是我们学。”“对啊,”我乘势说到,“既然是你们学,你们就不要老指望老师讲多少,而应该由你们自己来讲。”

    我先请同学起来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难字,可能是由于比较紧张,没有同学举手。我说:“没人问我,那我就问你们吧!——请问‘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的‘长’怎么读?”开始有学生发表看法了:有的说读“ zhang”,有的是说读“chang”……经过辨析大家认为正确的读音应该是“chang”。根据同样的方式,同学们还弄清了“拿起芭蕉扇扇扇”这一句中三个“扇”字的不同读音。

   “很好!”我鼓励道,随即又说:“同学们自己弄清了一些字的读音,这只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初步感觉或第一印象啊?现在可以随便谈谈。”

    学生开始活跃了:“我觉得这篇文章写景特别好。”“我觉得文中的比喻用得特别好!”“还有拟人也很生动。”“文中的一些动词特别准确。”“我读了以后,感到祥子太令人同情了。”……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发言。

   “太好了!”我夸奖道,“你们看,我对这篇文章一个字都还没有分析,你们就读出了这么多的味道。看来你们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啊!”不少学生得意地笑了。

   “不过,”我话题一转,“对一篇文章的欣赏,还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初步感觉上,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那么,从何入手呢?咱们从问题入手吧!——现在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同学们的问题提得越多,说明你们钻研得越深。”

    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因为大家都在思考。不一会儿,不少学生举手发问了:“‘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的‘一大气’是什么意思?”“祥子为什么‘明明心里不渴,可见了水还想喝’?”“‘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这话怎么理解?”“‘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动’的‘光’字是不是用错了?我觉得好像应该写成‘咣’。”……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一口气提出了十多个问题。显然,他们的思维已经进入燃烧的阶段。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没有也不想以“权威”自居而给学生们“指点迷津”。我把这些问题有抛给学生自己讨论研究解决,在这过程中我适时以平等的一员,参加他们的讨论,并发表我个人的看法(注意:只能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实事证明,学生是完全有能力通过思考自己这些疑问的。

问题解决了,我又让学生提新的问题。我在等待时机,等待着学生经过深入钻研,提出一个带动全篇理解的关键问题。而且,我有这个信心:只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一定能提出来的。

    果然,一位男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用‘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来形容祥子呢?”

    好,机会到了!我接过他的问题说:“是呀,为什么要用风雨中哆嗦的树叶来形容祥子呢?而且在文中,老舍先生不止一次写到烈日和暴雨下的柳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停了一下,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思考的眼睛,我又说:“我个人认为,树叶这个形象在文中已经不完全是自然界的一个形象,老舍写树叶显然是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老舍是通过写树叶在写人——当然,不仅仅是树叶,还有对自然界其他景物的描写都不是纯客观的写景。”

    我提高了声音说:“咱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就好理解了。”

    这时,我才开始板书课题,我有意把“在烈日和暴雨下”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

我刚一写完,学生就嚷起来了:“错了,错了!应该是‘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老师您刚好写反!”

    听到学生们激动地声音,我真是很高兴,因为学生们敢于当众指出老师的错误。看来,我刚开始上课时那番话没有白讲。

    但是,我故意不认错:“我没有错!是的,我写的课题是和书上不一样,但意思都是一样的。——你们看,‘烈日和暴雨’是什么短语?”我有意引学生“上钩”。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并列短语!”“对了!”我很得意地说,“既然是并列短语,那么连词前后的部分并没有主次之分,当然就可以颠倒一了啦!‘烈日和暴雨’、‘暴雨和烈日’,都差不多嘛!”

   “不对!”一位女同学似乎有些激动,她说着便站了起来:“题目取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而不是‘在暴雨和烈日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课文先写的是烈日后写的是暴雨,这既是天气变化的顺序,也是课文的大体结构。怎么能够随便颠倒呢?”

   “哦!”我故作恍然大悟状,“嗯,同学们言之有理。看来,‘烈日和暴雨’真还不能颠倒。好,我接受同学们的看法。谢谢同学们!”

    学生们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脸上露出了笑容。

   “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能不能让我也提点问题?”我问学生们。他们点头表示可以。于是,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烈日和暴雨?”

   “烘托祥子的苦难生活嘛!”学生们说,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可是,问题就出来了,”我紧*一步,“为什么一定要写烈日和暴雨才能反映其苦难生活呢?自然气候本身就有人的情感呢还是作者借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呢?把祥子放在春天、秋天和冬天又行不行呢?”

    这一下子把学生给问住了。教室里有出现沉默。

我开始引导:“这样吧,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还是从课文入手,着重研究作者集中写烈日和暴雨的段落——也就是第2段和第11段。同学们先把这两段文字朗读一遍,然后思考,并和同桌讨论: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异同?这两段文字是怎么写的?突出的是什么?”

于是,课堂上顿时响起了琅琅书声;之后是同桌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的声音,我则来回巡视,或者和某几位学生一起探讨……课堂气氛极为热烈。

    我看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便让学生们围绕上面的问题公开交流各自的看法,或阐述、或补充、或碰撞……经过这样的交流,至少多数学生认为,这两段文字想同是——都是写自然景物,而且都写了柳枝;都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严酷;在写法上都用了描写,并且都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不同的是——写“烈日”更多的是静态描写和侧面描写;写“暴雨”更多是动态描写和正面描写……

   “现在知道老舍为什么要把祥子放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的原因了吗?”我问。

有学生回答:“这两段文字虽然所写的天气不同,但都突出了天气的‘毒’,似乎老天爷也存心和祥子过不去。这样毒的自然天气,与祥子的苦难是极为吻合的。”

有学生们还特意分析了写柳叶的作用:“通过柳叶,写出了天气的变化,更写出了人的命运。柳叶就好像祥子,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只能任人宰割,所以,结尾说‘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上课至此,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然而我还不想就此罢休,我想继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但是同学们,我还是有点不明白,就是是否自然界的‘雨’本身就带有刚才有同学所说的‘恶毒’的感情呢?”

    “对,自然界的雨总是给人带来麻烦,老舍先生正好用它来写祥子的生活。”有同学在下面这样小声地说。“不是,是老舍赋予了雨一种特别的含义。”一位学生又这样大声地说。

    “咱们还是应该有比较,看看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哪些写雨的?”我提醒学生们回忆。

有学生提到了朱自清的《春》。“对,里面有一段是写春雨的,是吧?”我一边说,一边打出有关文字,并和学生一起朗读起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读完之后,我问学生们,这段文字表现了朱自清的什么感情。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表现作者对春天对和平美好的生活无限赞美之情。”

    “可见,同样是写雨,这雨并不一定都是和人过不去的。”我说。

我他听见有学生在小声嘀咕:“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当然不一样啦!”

    “是吗?”我接过他这话大声问,“那么,是不是只要是写夏天的雨就一定充满了苦难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否还学过写夏天的雨的课文。”

    在我的提醒下,同学们回忆起了《金色的大斗笠》中对夏雨的描写——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

     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同学们看,这篇文章中夏天的雨可就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啊!”我总结道,“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说着,我把“一切景语皆情语”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写完后,我继续说道:“夏天的雨当然要猛烈一些,用它来写祥子的苦难生活当然要贴切些;但主要是因为老舍先生写作时饱含特定的感情,所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都有了特定的感情!”

     我又提到结尾的“树叶”:“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残酷的社会里,老舍的命运当然就只能是一片风雨中哆嗦的‘树叶’!”

    几乎是全班学生齐声纠正我的口误:“老师又错了!是祥子,不是老舍!”

    我一惊:果然说错了!但我马上将错就错:“是的,应该是祥子像风雨中哆嗦的树叶。但我说地也不错——同学们可能不会想到,就在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三十年后的1966年,他会遭遇到和祥子一样的社会的暴风雨!面对文革的暴风雨,他的命运也曾如风雨中哆嗦的树叶!”

此时我感到,学生们的心已经被震撼了;教室里顿时弥散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我接着缓缓说道:“我们今天学习老舍的作品,决不能仅仅学习他的写作技巧,还要学习老舍先生伟大的人格。以前,我们从课本上已经读过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从《济南的冬天》,到《小麻雀》再到《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看到老舍先生一颗真诚爱心,看到了他那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舍在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是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的;但是今天,在老舍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阅读《在烈日和暴雨下》,却分明从中读到了老舍在文革中的影子!他和祥子一样,都曾遭受严酷的‘烈日暴雨’的欺凌和折磨;但和祥子不一样的是,老舍先生没有堕落,而是以死抗争,用生命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划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叹号!也树起了一座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风雨中的雕像!”

评《在烈日和暴雨下》(胡 燕)

  这是李镇西老师上的一节语文课,课文的题目是小说《骆驼祥子》节选《在烈日和暴雨下》,课的类型是阅读指导课。听这堂课,我感觉是种享受,在轻松地听完这节课后,我又萌发了评这堂课的想法,因为从这堂课的整个流程中,我似乎悟到了一点什么,一种常常思考而又总没得到实践的理想诠释的思想。

  上课铃还没响,但听课教师和学生已各就各位,整个教室的气氛相当凝重,李镇西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同学。这时,他走到第一位学生座位前,与同学们靠得那样近,他轻轻地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紧张,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咱们一起来学。顿了一下,他又说:你们先按我昨天说的,思考问题,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然后,他又说,在课堂学习上,不要迷信权威,老师也可能有错,错了还不一定知道。请大家带一颗平常心来上今天的课。
点评:这一段开场白看似在宽慰紧张的学生,实则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正确的观念。这样一种思想,贯穿在他以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当铃声响过以后,老师走上讲台,没有过多的导语,直接进入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汇报预习的结果,他特别说,也算是与老师作一个交流吧!但可能学生慑于听课教师太多的场面,也可能还不太习惯李老师这种上课的方法,竟没有一人举手起来提出问题。鉴于这种情况,老师说:同学们暂时还没有问题,这没关系,我先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段话,读完以后,大家看他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问题。一个女生很快举手起来读了这段文字,立即就引发了另外几位同学举手,他们对其中一个字的读音有异议,有同学认为该读成“chang”,有同学认为该读“zhang”,究竟应该读什么呢?老师再深问一个问题,请说出为什么读“chang”或读 “zhang”,有一个同学即举手结合本段文字的前后意思作了解答,得出正确答案应读“chang”
  点评:老师能面对意想不到的场面,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恰当地选取一段学生易读错音的文字,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并且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在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中,使如一潭静水一样的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接着,老师又抛出第2个问题,他选了课文中的一段话问学生,你们觉得这段话写得好不好,要求你们实话实说。请认为写得好的举手表示,要能说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短暂停留后,全班55位同学中有54位举起了手。老师先后请4位同学起来作了鉴赏性的分析,他逐一对每位同学的分析作了简要点评,特别对其中1位同学说:我的分析可能比你还要多,但我认为你的分析更好,因为这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说完以后,他慢慢地把目光投向了第一排边上的一位小同学,面向全班说:刚才有一位同学没有举手,我们来听听他的意见。这位同学站起来,在老师目光的关注下说了他不举手的理由。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老师给的评语是:我很赞赏他的勇气,全班55人只有他一人没有举手表明自己认为写得不好的态度,并说明了理由。
  点评:让学生对一段较长的文字的写作情况表明态度,并说出理由,这样一种问题就不是限于一种是什么的浅层次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学生作认真的思考并运用基础鉴赏知识和能力才能回答的问题,而问题的难度又在每个学生都能触及并可以不同程度地解决(如分析得深与浅、好与不好、零星与完整等),这就是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此时此刻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在对学生的及时点评中体现出老师着重要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独到见解,这是当前创新教育中尤为提倡的。也许,他的这些点评已在这些学生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已经开始产生影响。

  在前面两个问题的启发下,全班学生已非常轻松,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这时李老师又说,刚才是我提了两个问题,现在请你们来提可以吗?立即就有几位同学起来提出了问题,同时,老师请了另几位同学对这些同学的提问作了回答。结束以后,他对学生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问,中国学生下课以后就很少有问题,而美国学生下课以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提问与质疑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提出问题。李镇西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让学生提出问题,又让学生来帮助解决问题,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自然地得以体现,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因为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潜力,许多问题通过他们的努力是能够解决的,而且其效果可能还不在老师讲解之下,这就是同侪效应,这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全面参与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基于前面学生们的提问,老师说:同学们提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有些问题一时还解决不了。昨天,有很多同学提出想学习写景,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写景
  点评: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们兴趣正值高昂的时候提出,这就易于有效地把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激发求知欲。学生带着这样一种的明晰、突出的目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老师板书:在暴雨和烈日下。教室内立时一阵躁动,学生们纷纷举手,胆大的脱口而出:暴雨和烈日的顺序写反了,应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老师故作不同意,说并列词组可以调换,学生们马上就说不能换,因为按课文的内容和自然现象特征,应该是先写烈日,后写暴雨。老师听从了学生的意见,按课文题目重新写下了标题。
点评:这种显然的错误不是老师疏忽造成的,而是刻意所为,意在引起认知冲突,在冲突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匠心独运,教学艺术之体现。

  题目书写完成后,老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两段写景的文字。问题是: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写景的。老师还特别交待:邻座间可相互交流、研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生们在静静地读书与思考,不时也有同学交头结耳相互研讨。教师在学生间来回巡视,不时与学生轻声交谈。一段时间以后,老师说: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请同学们先说说有什么相同?学生们说出了包括写作目的(表明主人翁的心境)、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相同之处。教师做归纳后又问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又起来作了回答,如烈日是从侧面写,暴雨是从正面写等不同之处,教师又作了归纳,最后说:我在备课时没想到那么多,同学们说得多好啊!55个脑袋就强于1个脑袋!
  点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给阅读、欣赏、思维留下了足够空间,既有思考的价值,又有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不留于形式。而且把自学指导与自学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与同学的合作中加上教师的归纳与点评,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5个脑袋就强于1个脑袋!短短的一句话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不同一般,既体现出教师语言的诙谐、幽默,又再次表露出师生平等合作的民主思想。

  下一步,教师让学生在写景的两段文字中找出反映主人公祥子苦难命运的词,自然地过渡到写景的作用的认识上。老师说,这两段写景的文字反映了祥子苦难的命运,然而,写雨就一定象征人物命运不好吗?请大家想想,同样写雨的文章,有没有反映人物不同心境的。学生说朱自清的《春》,此时,老师打开了幻灯,映出一幅春雨濛濛的景色,师生共同朗诵其中的一段文字,大家都能体会到作者以描写小雨歌颂春天的美好心境。然后,老师又打出另一个幻灯片,选取了一段写大雨的文字,同样不是反映人物厄运的。老师简要归纳:这说明,写景都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情感,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写法,但要记住一切景语皆情语
  点评:到这个时候,以景言意,以景抒情的道理学生们都非常清楚了。关键是以什么景言什么意,以什么景抒什么情,学生们还不甚清楚。此时,适当地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文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内容所规定的范围,实现教学内容的向外开放,这是又一处精彩之笔。拘泥于教材,拘泥于大纲,这是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的弊端。适当地跳出教材,既使学生的感受更深刻,又使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得以轻松地解决,清清楚楚,流畅自然,阅读、欣赏和写作知识的传授完美结合。

  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老师已在作最后的小结,他接着前面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后说:本文写景主要是反映了老舍悲惨的命运……这时,全场听课的师生都听出来了,他把祥子误说成了作者老舍,有人已经失口说出:说错了。这时,李镇西老师异常镇定,他说:刚才我没有说错,老舍当时写祥子的命运,是以一个善良人的胸襟关注苦难人的命运。但三十年后,他也遭到了文革的暴风雨,不同的是祥子堕落了,老舍却以死抗争。今年是老舍诞辰100周年,读这篇文章,我眼前闪现的是老舍的影子,我崇敬他的人格魅力,我欣赏他为我们留下的不朽篇章……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全场100多双眼睛仍然注视着李镇西老师,一片静穆。
  点评:下课以后,笔者听老师说,刚才的确说错了,但我将错就错。而就是这将错就错的一番演讲式的结束语,又将这堂课再一次推向了高潮。教师的沉静、机智,善于应变的能力得以充分显示,而特别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为他今天的将错就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厚积薄发在老师的身上不是虚言。

  总评:一堂课究竟好不好,其标准是不统一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然而,教学的基本常规及其教师在遵守常规,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却是永远重要的。李镇西老师的这堂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成功的。首先是他的教学语言亲切、朴实、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娇柔造作,既区别于演员背台词,区别于主持人的故作姿态,也区别于一般人的摆龙门阵,时而娓娓道来,时而轻轻点拨,该激动时不压抑,该沉静时不爆发,其运用教学语言的功力可见一斑。其次是他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读书为主线,以问题串联各个知识环节,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并且把阅读指导与写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在读的过程中欣赏,又自然地把它们引到更高的运用层次——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内容的安排上,既紧扣教材,又不拘泯于教材,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虑,充分挖掘了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巧妙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三是他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方法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方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当学生紧张、胆怯,无所适从,这时, 小小的一个问题,可以掀起些许波澜;当学生领悟、理解,已开启了思维的阐门时,让他们勇敢地站起来,把提问和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当他们还沉浸在提问与解惑的兴奋状态,课堂气氛已非常活跃眼看就要失去控制时,让他们归于平静,潜下心来认真地读书和思考;当他们产生了疑问,正困惑难解时,让他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再给以轻轻地点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当他们已在散发油墨气息的书本中遨游了一番,正被书中的描写深深打动的时候,在他们的眼前映现出另一番春意图画,伴着轻柔的乐曲,齐声朗诵一段诗一般优美的文章,该是多么地心旷神怡;而到了最后,那一番有关作家老舍的表白,更具有荡气回肠的气势。第四是他所进行的教学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指教学信息的反馈和调控)其一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以及时评价;其二,评价的方式特别是语言准确、丰富、几乎不重复,更不只是限于不错等简单的字眼;其三,在评价中处处体现着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期待、鼓励的情感和态度,建立起了师生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关系。因此,这种评价的效用就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认知方面的的判定。
  李镇西老师所上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应该还不只限于上面的几点,换一个角度,从关注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其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堂课也有值得总结的地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创设和谐的情境,建立师生民主、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营造出和谐、合作的氛围,则师生双方参与的积极性都难以调动起来。李镇西老师在这节课中做到了这样几点: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虽然在他授课时,并没有露出多少笑容,但却让人感受到非常的平易近人,非常的和蔼可亲,丝毫没有名教师的架子和威严。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爱和被承认的心理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送给了学生许多赞美之词,而且不做作,也不夸张,有对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肯定,也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闪现的肯定,还有对学生认真探究,勇于表现的肯定。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在整堂课中,没有听到老师对学生的一句责备之词。有的只是对他们的鼓励、期待与真诚。
  2.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地主体参与,必须打破教师一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李镇西老师是这样做的:把提问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把解答问题的机会也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认真的钻研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自读、自想、自问、自答。把那么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做什么?教师的作用就在。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盆散沙,一切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进行,没有规范何成方圆,但这种规矩既可因教学的实际情况而改变,同时,还给了学生活动的足够空间。
  3.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才能完成,参与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有效与无效之分,学生的参与应该是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老师是这样为学生创设参与条件的:让学生明白学习要靠师生共同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不应该只是等待教师传授知识,必须知道自己将要起的作用;通过恰当的方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清楚应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创设师生共同交流的良好氛围,使课堂上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民主气氛和探究情境,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巧设疑问,以问激思,所提问题不在于数量多,更在于是否具有探究价值,让学生不因感觉太简单而乏味,要让他觉得需要努力但又有获取答案的可能,这就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使他跃跃欲试;鼓励设疑、质疑,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参与;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如提问、讨论、阅读、听讲、答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置于其中,饶有兴趣、广泛参与;教学语言生动、准确、流畅、自然、不空洞、不说教、不长篇累牍,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都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成功,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参与欲望。
  也许李镇西老师所上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还有本文所未述及时的高明之处,也许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的课堂教学流程的表述还有个别疏漏之处,但仍然可以客观、公正地说:这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