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诗仙”与斗酒无任何关联

 杂货店伙计 2010-10-25



李白"诗仙"与斗酒无任何关联
   

 

  翻开《唐诗三百首》,第一号领军人物诗仙李白一生留下诗歌作品无数。他的著名诗篇《将进酒》,是一首极为豪放的饮酒诗,几乎让人闻到阵阵酒香。

 

  听朋友讲,一位自称诗人的年轻人买了一瓶“二锅头”,仿效“李白斗酒诗百篇”,结果诗未做成却醉倒在地上。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平时很少读书,却也饮酒作诗,恨不得笔下生花,希望一觉醒来“思路敏捷成诗千首”,一鸣惊人。

 

  其实,酒与诗并没有多大联系。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刻画李白的形象时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这里赞扬的是李白的傲骨,歌颂的是李白不为高官厚禄所迷的一种气节,而决不是说李白成为“诗仙”是斗酒豪饮的结果。

 

  李白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因为他博学广览的结果。李白的父亲李客,爱好文学,藏书颇丰,曾亲自教李白诵读辞赋。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李白读书,胸怀壮志,博古通今,意在实用。他在《送戴十五归衡岳序》中说:“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他又说:“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这说明刻苦用功,苦心钻研,才是李白成为“诗仙”的根本原因。

 

  读书是苦事,亦是乐事。李白说自己:“尝览千载百家之书”,他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中写到:“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读书具有一种不达“妙境”绝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