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六国街头报摊 城市报摊如何管理?(图)

 3gzylon 2010-10-25

  城市需不需要街头报摊?报摊如何管理?

  陈太云 刘璞 于丹丹

巴黎 卢浮宫入口处的报亭,谁说报亭影响城市环境?

  本报昨天有关南京市玄武区为出新拆除街巷报摊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有人说,街头没故事,城市也就没什么故事;街头没文化,城市也就没什么文化;街头没有时尚,城市也不会时尚到哪里去。对此,本报几位特派出国采访的记者深有感触——他们对国外名城的印象竟然都和街头见闻有关,而说到街头,就不能不提已经成为街头一景的各国报亭、报摊。

  无论是在时尚之都的巴黎,还是在工业革命的源头伦敦,又或是在人潮如织的日本东京,这些报亭、报摊,或前卫、或保守、或环保、或突兀,正是它们,凑成了这些城市细腻、生动、市井、鲜活的一面,它们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面。

  西班牙马德里

  特派记者 陈太云

  报亭多、街头艺人多

  备受阳光宠爱的马德里,是一个步调缓慢但又热情奔放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特色最鲜明的欧洲古典式建筑,有着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普拉多博物馆,也有着最丰富的街头文化景观。

  报亭是马德里最常见的风景。马德里人爱读报,外出时顺手买份报纸,天下时事还有他们最爱的足球,便全知晓了。正因为此,马德里的报亭很多。记者采访时经过一条著名的商业街PPINCESA大街,这条街上,平均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报亭。这些报亭,主卖报纸和杂志,也卖旅游用品和小的日常生活用品。马德里的报刊很多,市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买上一份报刊,边走边翻。那份悠闲,让这个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低迷的城市,有了自信而从容的情调。

  马德里人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宽容,还表现于各种各样的街头艺术。每到傍晚,人潮便会涌向主广场。这个建于1619年的广场,不仅商店多,咖啡店多,身怀绝技的艺人也多。替人画肖像的街头艺人,静静地坐着,有游客观看,就点个头送上一个微笑。三五个青年紧挨着商店的外墙,怀抱吉他,纵情歌唱,你可以送上1欧元,也可以只看不给钱。最有趣的是蹲在纸箱里的小丑,他们只露出涂着灰色和白色油彩的脑袋,像“出土文物”一般。你小心翼翼地上前与他们合影时,那脑袋便转来转去,目光诡异地看着你,不经意间还会有一声怪叫,让你大惊,当然拍完了照,要送上1欧元。他们是马德里人也是游客的“最爱”,因为他们让你的生活有了独特的摇滚味与乐趣。

  英国伦敦

  特派记者 刘璞

  从街头报摊看伦敦的包容

  伦敦人喜欢这样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城市——伦敦有四多,银行多、教堂多、博物馆多、雕塑多。

  因为此趟去英国时间有限,别的不敢说,但雕塑多这点,对交通基本靠走的记者而言,的确感受非常强烈。据说,作为城市的名片,伦敦街头的各类雕塑,超过一万尊。印象里,绝大多数的雕塑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不过,也有“不协调”的。

  在几条重要道路相交汇的海德公园角,有座英国陆军统帅惠灵顿公爵的雕塑,此人因为打败拿破仑而在英国享有赫赫声名。然而就在其不远处,记者竟然看到了一座宝蓝色的石象。之后在位于伦敦市中心区的特拉法尔加广场——该广场以其美丽的广场建筑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居然是另一座明黄色的石象!

  无独有偶,在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对面,一条主干道的人行道上,一个唐突立着的售报亭也向记者证明了伦敦的“包容”。老板Jenny坦言告知,这个报亭归她所有,曾有政府部门想将之拆除,但一了解,她这个报亭因为游人多、地段好,每个上午能卖掉3500份报,全天各种报刊的销售量可以达到5000份,便欣然作罢。

  在英国期间,记者注意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常常走着走着,就会见到一个装修精良的报刊零售店。每一个地铁站入口,则基本上都会设有流动的售报亭。一位英国友人告诉记者,她从记事起就看着自己的父母每天在早餐时边喝咖啡边读报,所以每天读报现在也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觉得报亭对一座城市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场所,“我就经常到报亭里买本《Time Out》,伦敦一周内各种演出、各种展览就尽在我掌握之中。此外,我还在报亭买过演出票、交过路堵费!”她透露,不久前报上的一条消息很让伦敦人兴奋,有建筑设计师开始将设计的精力倾注到报亭身上,相信很快,街头那些报亭自己就会变身为时尚亮丽的景观。

  加拿大温哥华

  特派记者 于丹丹

  美女充当街头“活报亭”

  在加拿大的地铁和公交站台,都能看见成排铁皮箱,高矮不一,颜色各异,有红、黄、蓝、绿、黑等等。远看,记者还误以为又是一组新型的垃圾分类回收箱。不过走近一看,每一个铁皮箱的顶端和四周,都打上了报纸的巨大Logo。原来,这些都是报箱,加拿大的报纸,基本上都会放在这样的专用报箱里,任人购买和取阅。

  每种报纸都有自己格外定制的款型和颜色,比如瑞典在全球发行免费报纸的Metro,报箱的颜色就是全球统一的颜色,乍一看还有点像中国的邮箱。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拉开报箱,任意取阅。在加拿大,“Metro”、“24小时”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免费报纸。当然,也有收费的报纸和杂志,只要你投入硬币,报箱自动打开,你拿出报纸后,关好报箱即可。

  这让记者不免有些担心,会不会有人把报箱内报纸全部拿走当废品卖掉?温哥华当地的华文报纸的同行笑着解释,他们还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此外,在加拿大并没有收购废品的行业,除了环保部门统一回收外,所以即使拿走报纸也无处卖钱。你在家看过的旧报纸,必须用绳捆好,放到指定的可回收垃圾箱内。在每周指定的时间,将可回收废品垃圾箱摆放到路边,然后等待专用垃圾车回收。

  除了这样的自助取报箱,在公交站和地铁,也有像南京地铁口派发报纸的专员。在温哥华地铁口,记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派发报纸的年轻女孩,她手拿当天的Metro报,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向她索取。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她穿着Metro报标志性的绿色的背心,但是在背面有个透明的塑料夹层,在这个夹层中就放着当天报纸的头版,这就是一个活的“读报亭”啊!这位女孩也转过身,热情地向我展示她的“报纸衣”,不用开口吆喝,也不用举着报纸,当天头版最新核心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有意思的是,在温哥华的地铁和公交上,那些取阅了免费报纸的人,在看完了报纸之后,并没有带下车,而是随手把报纸放在座位上,据记者观察,此后坐上车的人,自然地拿起报纸读了起来,在下车前依旧把报纸留在座位上,一份报纸就如此循环阅读起来,等到地铁运营结束后,会有工作人员将报纸收集起来统一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