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昨天我们谈到了一些新发明,包括燃料电池技术,未来的智能手机,家庭多功能机器人,以及4D电影技术。我们的两位茶友,世博科技促进中心主任李光明老师,还有世博园运营指导中心指挥长许定老师,对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设备是非常的认同。那么今天,我们请他们接着和大家一起猜想一下,世博新发明能够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哪些变化。
江水源供冷技术,等待未来的发展良机
沈竹:其实网友对世博新发明的猜想,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水处理技术是很好的。有人觉得,交通智能技术未来可以改变我们堵车、塞车的情况。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江水源供冷技术,是特别节能低碳环保的,它特别能够改变我们一些生活方式。比如说世博中心就采用了这样的冷却技术。在夏天,不用空调也可以让室内变的很凉快。你们觉得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它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财富?
李光明:这些年在建筑节能方面,江水源供冷是非常的热门。在我们世博园区内,世博轴、文化中心、主题世博的演义中心和世博中心都用到了这种技术。
沈竹:能不能通俗的讲一下,这项技术的关键点在哪里?
李光明: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我们使用的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冷却的是空气。水的比重比空气大,如果用水代替空气,同样的体积能带走更多的热量。土也是一样,你看地底下是冬暖夏凉,那么它肯定是比空气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用土壤源或者是江水源代替空气作为热动力机的冷却泵就可以节能减排了。那江水源技术也能用于制热,原理是一样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老的技术。
沈竹:那为什么在您在影响度、财富度排名里都把它抛弃了呢?
李光明:它是环保技术。大家知道环保技术是对整个社会、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有好处的。可是对用户来说,它比用空气冷却要花更多的钱。一根铜管打下去,打到地下十几米,这个要代价的。
沈竹:那时候成本会有所增加。
李光明:对。如果你不用铜管用铁管,那过了三年就会生锈。其实其他的环保技术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那未来,如果政策有要求,或者居民更加要求环保要求低碳的时候,这个技术可能会实现。当然企业的意见也很重要。
水资源匮乏,雨水回收利用势在必行
沈竹:因此我们来自北京,所以对雨水回收技术特别感兴趣。很多网友也发来邮件,说北京有的时候雨水多,有的时候根本没有雨水,那雨水回收技术将来能不能解决城市的缺水问题呢?
李光明:实际上,我们今天关心的就是能源,像石油涨价,石油短缺。很多国际上的纠纷,都是因为能源造成的。但是21世纪以后,实际上更紧迫的是水的问题。比如说缺水,世界上很多地方缺水,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其实我们的淡水资源也非常的紧缺,另外我社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都造成了水的污染,那我们可用的水就更少了。
沈竹:那雨水的回收是不是就更加的重要?所以大家非常关注这个技术能不能实现?
李光明: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水资源的机会。其实这个技术我们平时用的很多了,但是仍然把它放在世博会上展现,这表明未来我们非常需要保护水资源。
沈竹:那国际上有哪些地方已经很好的应用了雨水回收技术,解决了缺水问题呢?我知道德国和日本做的非常好。
许定:新加坡。你去新加坡看看,整个城市到处有蓄水池,每一滴雨水他都非常珍惜。因为新加坡没有淡水,只有老天赐给他的雨水。所以几乎下在新加坡的每一滴水他们都收集起来了。
沈竹:天哪,他们真是珍惜资源的人。那国家的财政支出会很大吧?
许定:是,但整个国家体系都非常重视雨水回收,居民也一样重视。其实上海这样的地方,虽然靠着大江大河,也在结构性缺水。它有水的污染的问题,淡水的资源相对紧缺。
沈竹:就是说上海也需要这种节约。
许定:对,所以在上海世博会里推广雨水回收技术,就是要提醒大家重视这一点。
沈竹:您是力挺这个技术的是吧,觉得这个技术的普及对中国人的生活非常重要?其实大家都是这样希望的。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
李光明: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很多城市都缺水。不过对于南方有水的城市,比如说上海有长江黄浦江,不是没水而是水脏,重点还是要解决水的污染问题。所以雨水回收技术推进时有点阻力。但是中国北方缺水的地区,就非常需要收集来自各方的水源。很多地方都在收集雨水了。
沈竹:那现在能不能达到新加坡的那种程度?
李光明:我想这需要一个过程。
沈竹:那雨水回收技术能够带动哪些产业?
李光明:雨水回收需要很多的设备,那生产设备的产业,还有环保产业,这些都会带动。其实为什么现在企业里还没有专门去做这件事的呢?这是因为水现在便宜,做雨水回收不是很赚钱。但是水资源在慢慢的减少,有一天水真的会比油贵时,还能不赚钱吗?而且没有水会影响生存,这就不是简单去赚钱。而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所以,现在雨水的收集,包括水资源的保护,已经变成国家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
沈竹:新加坡水价高吗?
许定:它的水价肯定比我们贵。除了收集雨水,新加坡还得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马来西亚一抬高价格,居民的生活成本就增加了。那新加坡政府也制定了严格的政策。
沈竹:虽然我们国家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像新加坡那样强,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希望水多的地区能够帮助水少的地区,能够用新技术来平衡我们缺水的现状。
生活墙,用科技打造你的梦想之家
沈竹:日本的有一个新技术叫生活墙,能够走进我们的生活。到底生活墙可以怎样使用?对我们生活有哪些改变呢?
许定:其实生活墙是一面可以由你自由想象、设计的墙。比如说从电视技术上来讲,它可以是一面液晶的墙,既可以做光源也可以做显示器,而且多大都行。它还可以是功能性的墙,我们的家具,比如说床或是凳子,在不用的时候,它可以自动折叠起来成为一面墙,不占空间。要用的时候,再从墙里自动翻出来。那你的房间就可以非常整洁了。这个实行起来不难,只是说把工业化的技术应用到家用电器上。
沈竹:就是说我的桌子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打到这面墙里。用的时候我说“吃饭”,桌子就飞出来了
许定:对,这在技术上都是不难的。只是说看有没有这个需要。其实把整面墙用通风的隔膜来做,也是蛮好的。德国的新技术里就有这种可以透气不透水的膜。那雨进不来新鲜空气能进来。
李光明:各种新材料、信息技术都可以用在生活墙上。比如说如果我们用发光材料做墙,那照明的话我就不需要灯了,墙就能发光。
沈竹:那我们对生活墙的各种各样的想象需要多长时间能实现呢?
许定:如果有需要,甚至马上就可以实现,这不是很难的。其实德国一发明这个透气不透水的膜,立刻就用上了。那以后还可以用这个膜做雨伞、做衣服,都是很好的东西,可以马上普及的。
沈竹:那如果买这个技术的产品,您估计得要多少钱呢?
李光明:这些技术的成本很高,因为涉及到知识产权还有研发的很多过程。但是当这些技术商业化的时候的,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我相信很快大家就可以去消费了。
沈竹:就像电灯那样吗?电灯刚研发出来的时候,一个灯泡多少钱?
许定:当时没人能买得起灯泡,它的灯丝是很贵的。不光是买不起,那时店铺里就没有灯泡卖。第一个灯泡是在1879年诞生的,它的普及却是在1889年---1990年这段时间,是爱迪生专门去推广的。
沈竹:所以新技术从产生到普及有一个过程,刚开始是少数人消费,或者只是一个展览。
许定:这有一个规律,如果没有突然的需求的话,普及大概是在20年-30年后,但是如果有强大的需求,那会很快。
新材料,带来企业发展新机会
许定:其实不光是墙,我们新能源动力都是从膜上面来的。比如说海水通过膜的处理可以马上变成淡水。还有一种膜吸收太阳能后可以发电,那用这种技术做成的衣服,就可以吸收太阳来制冷降温,当然也可以供热了。
沈竹:也就是说,在很热的时候,一层薄薄的膜做的衣服,就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许定:对,这种半导体的技术很早就有了。
李光明:现在有很多新的材料。像澳大利亚馆、卢森堡馆,建馆的材料像生锈的铁一样,其实都是一种耐候材料,叫耐候钢。那么这种耐候钢,它不用去伺候,据说几十年都不会生锈。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材料用在跨海大桥上。因为跨海大桥很容易被腐蚀。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桥这边被腐蚀了,我把它油漆好,结果没几天哪一边又被腐蚀了,得重新再开始油漆了。但是耐候钢不会被腐蚀,你不用去伺候它,每年节得约下来多少钱啊。所以很多地方都需要这样种特殊的材料。
沈竹:这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会?
李光明:还有纳米材料。我们大楼外面的玻璃幕墙,会脏,会有透光、散热这种耗能问题。如果涂上纳米材料,那灰尘就沾不上了,不用洗了。它还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可以节省能源。
沈竹:那再也不用擦窗工了、蜘蛛人什么的了。如果成本合理,或者需求比较旺盛的话,这些技术很快就可以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所以说新发明,总是能够唤起我们对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的向往,由此产生出更多的需求能带来更多的财富机会。
新能源车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沈竹:现在世界各国对这些新技术的保护,也是超强的谨慎吧。据说燃料电池就是保密不让我们看的?
许定:对,各国都在自己研究。大致的原理相同,但是做的好的地方是不说的。现在燃料电池里的全新技术是一种催化剂,就是氢气和氧气到底怎么在反应,这个的原理是保密的。
沈竹:是不是因为它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富概念,它可能会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
李光明:对,它可能会让我们的用能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车要加油,以后插在插座上充电就可以开了。
沈竹:就是把燃料电池和汽车结合起来,会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李光明:对,就是新能源汽车。我们今天的车,还是用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在地底埋了上百万年后才形成的,它有特别好的优点,就是能源密度很高,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用完之后就再没有了,我们叫做不可再生的能源。
各国车企抢占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制造”优势突出
沈竹:那在这次世博会上,哪些国家展出的新能源车让您觉得印象特别深?
许定:是中国。一是类型比较全,各种车量都在试验。第二是,我们投入实际应用的数量很多。其实我们新能源车的发展很迅速,05年新能源车的故障率可能还有点高,那从北京奥运会开使,我们就敢起用它来接待领导人了。现在的世博会上,它的运转情况比原来设想还要好。
沈竹:那美国的新能源车怎么样?
许定:美国的技术是先进的,可是它没有新能源车的市场,它的几个汽车工业都面临倒闭。就是说美国没有我们有这样好的机会。所以这次他就利用我们的世博来展示自己了。通用汽车是特别的积极,觉得这是通用汽车翻身的一次机会。那其他的国家,像德国的几个汽车厂,还有日本的丰田,都想来世博展示宣传。但是因为我们是有排他权的,所以世博会里只能展示上汽和通用的车。
李光明:国外的车,从技术上来说,当然很先进。但是它不像我们有世博会这样大的展示平台,有这么多人来坐新能源车,来体验新能源车。它没办法做到这种示范。
5—10年内,新能源车将驶入千家万户
沈竹:所以我们不仅有好技术,还有好机会是吧?那我们普通老百姓,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开上这种新能源车,大概要花多少钱?比现在的车贵还是便宜?
李光明:今天,当它的产量规模还没办法跟汽油车相比的时候,价格当然很贵。等产量上去,我想大概要五年到十年,可能还用不了。
许定:上汽的总经理甘平说,到2015年能做到中规模生产,应该可以生产出50万辆。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国家再加上补贴,那马上能再生产20万辆。使用费用要比现在的车低吧,汽油车要加油的。
沈竹:那新能源车充电就不花钱吗?
许定:你可以用低谷电来充,这是很便宜的。世博园区内的新能源车都是晚上充电,用的全是波谷电。电力公司是鼓励用波谷电的,你用的越多他越高兴,这样能减少成本。因为电源的额定功耗不到50%的时候,它的边际成本是为负。所以你越用越便宜。
沈竹:您开过新能源车吗?动力怎么样?
许定:世博园里大家坐的公共交通车,就是电动车。我感觉跟普通车一样,没有差别,而且操作很简单。其实电动车很有好处,大家还没体会到。如果园里这么多的车都是用汽油的,那产生的热量将会让整个世博园区的温度升高2-3度。用电池就没有热量了。所以这个车在环境降温上有好处。
沈竹:尤其是地球变暖了,这可以给我们解决大问题。我们真希望能快点开上新能源车,然后家里有生活墙,用智能手机,在电影院看4D电影。今天下午茶我们聊的特别愉快,非常感谢两位权威专家为我们介绍了世博会的这些新发明,为我们描绘出未来世界的生活情况。这让大家找到了致富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些新概念和一些新思考。
视频链接:世博里新发明的财富猜想(下)
(CCTV2《财经下午茶》栏目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5:06—15:33)
也许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