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组图)

 老沈阅览 2010-10-29

意大利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sofia (2010-10-29)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道尔契亚(SAN QUIRICO D'ORCIA)是位于托斯卡纳心脏的道尔契亚山谷(VAL D'ORCIA)的一个古老小镇。整个道尔契亚山谷因为其反应了文艺复兴时期农业管理体系的田园美景以及小镇和村庄、通往罗马的法兰西珍那古道及其沿途的修道院、客栈、神殿和桥等,早在2004年就列入了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道尔契亚山谷里美丽的古镇很多,最著名的有在教皇庇护下成为文艺复兴理想城市样板的皮恩扎(PIENZA),意大利最著名的红酒产地之一的蒙泰尔奇诺(MONTALCINO)等等,相比之下,圣奎里科的知名度不算特别高,游人也相对比较少。但这个小镇位于道尔契亚山谷的中段,周围几乎汇集了整个山谷中最具代表性的田园风光,所以当米粒儿说想跟我去托斯卡纳南部乡下走走的时候,我立刻把目的地定在了圣奎里科。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原本计划在中午前到达的,因为我们不断在路边停车拍照,进到小镇的时候已过了正午。一进城就看见土黄色粗石和红砖混合砌成的民居和城墙,典型的托斯卡纳罗马风的调调。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的古代城墙有一大部分还保存着,甚至可以看到14个这类风格的小塔楼, 它们都见证了中世纪的刀光剑影。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条鲜花盛开的优雅小巷有个有趣的名字叫“烤箱的街” (VIA DEL FORNO),难怪爱好烘培的米粒儿同学如此被吸引,举个相机拍个不停:)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家可爱的饭店叫“老烤箱风味餐厅”。一看到它我就觉得饥肠辘辘了,想立刻找张有风情的桌子坐下来大吃一顿,米粒同学也表示同意。不过想想还是先拍几张照片再说吧,没想到这一拍就收不住了,最后只好吃了个大三明治对付。这次跟米粒的托斯卡纳周末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没有一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吃大喝,浪费了托斯卡纳的好酒好肉:)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我们追随着这两个悠然的单车骑士的身影穿过小镇最主要的街道来到其标志性建筑“学院教堂” (La Collegiate)前。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座朴素而精巧的小教堂始建于8世纪,一直在陆陆续续改建扩建,现在这个钟塔是到18世纪才重建的。漫长的时间跨度给教堂的细节融入了多种不同风格,但整体上仍然是罗马风(罗曼式)。我年轻的时候是很看不上罗马风教堂的寒素的,偏爱哥特式的轻灵精致、巴洛克的繁复浓丽、还有文艺复兴时的宏大华丽的风格,总觉得罗马风是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可怜产物”。可是岁数越来越大,看过的西方教堂越来越多,越来越迷恋罗马风教堂冷峻粗犷凝重的风格,觉得罗马风教堂比起华丽丽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更庄重更深沉,更有一种神伟气高、神深气静的宗教气质。而相对于罗马风更为普及的德国和法国同期小教堂,圣奎里科的学院教堂少了几分孤高粗犷,多了几分柔美细腻,我觉得它更有人情味一些。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教堂南门的两扇侧门都非常有特色,引得我们对着它们拍个不停。离开之后我才想起我居然都没看一眼它的正门是什么样子的,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个小教堂最有特色的就是它那个带有伦巴第风格的正面大门!(伦巴第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大区,首府米兰,我就住在伦巴第。中世纪的时候“伦巴第石匠”是一个过硬的品牌,他们不仅活跃在意大利,也活跃于法国第戎和诺曼底地区,创造出了“伦巴第罗马风结构”这个硬建筑概念)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配角的的魅力已经让我流连了,站在这侧门拍了好几张到此一游照,以至于忘记绕过墙角去看一眼主角。太好笑了。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教堂边上有一口古井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个现代雕塑的风格,跟旁边历史超过千年的教堂非常和谐。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其实刚进镇子的时候天是有些阴的,转着转着太阳出来了。眼前朴素的小巷小屋好像一下子亮了起来。这午后的阳光,是我们的大餐计划流产的重要祸首。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午后的阳光照进窄窄的巷子,象给那些斑驳而艳丽的老屋上了妆,一下子神气了不少。这几张照片还有置顶那一张都是那时候照的,后期我除了提高了暗部的亮度之外,没有调整色彩。整理照片的时候,我自己看着都有几分惊奇,这真是我按快门的结果么?怎么看都觉得有几分油画的味道。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张照片记录了那天我最抓狂的一个时刻,艳阳里的蓝天白云和色彩明快富有特色的建筑以及那带着浓郁托斯卡纳印记的旗帜构成了很好的画面。可是我的广角不够光,怎么拍都只能拍到周遭建筑的极少部分,最后我把把相机放在路面上盲拍了,也只拍出这样的效果,比我要的差很远。看来,需要超广角了:)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学院教堂在小镇主街的北端,主街南端是这个叫做桑塔玛丽亚阿孙塔 (SANTA MARIA ASSUNTA)的小教堂。也是罗马风,但是比学院教堂更简单更纯粹。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桑塔玛丽亚小教堂斜对面就是这个很不起眼的院门。这是一个十三世纪的医院,名字叫“台阶医院”,大概因为这个两层小楼有户外台阶的缘故吧。要说到小院的历史就不得不说到法兰西珍那古道(Via Francigena),这是古代一条从英国坎特伯雷出发穿越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到罗马朝圣的道路。上图左上角的那个标记就是法兰西珍那古道的标记,是我从小镇主街另一面墙上拍下来的,看来圣奎里科如今的主街就是当年法兰西珍那古道的一部分。台阶医院建于12世纪,主要是为古道上的朝圣者和旅行者提供庇护。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这座数百年前的医院如今住着人家,小院依然是一派古风,我靠着的那口古井是十六世纪的。这张照片是米粒儿同学的杰作,我这次托斯卡纳之行最满意的留影。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古医院成了人家,走廊的罗马柱被改造成了窗户,上面摆着一长串看着很不名贵的花花草草。不象瑞士民居窗台上的茂密繁盛,但是这种漫不经心的味道,我觉得更配合着个饱经风雨的古老院落。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小镇里有个十六世纪的古典花园,叫Horti Leonini, 典型的意大利花园,很多绿茵,很少鲜花。传统的意大利花园是很少花的,主要是绿茵与泉水,据说是因为意大利夏天太热,色彩太多的话容易让人烦躁,单纯的绿茵更能营造阴凉幽静的感觉。花园不小,一直走到头倒是有个紧靠桑塔玛丽亚教堂的小院子叫“玫瑰园”。我走进去的时候,玫瑰几乎不见几朵了,空空的小院里只有两个青年男女正在无限缠绵地拥吻,我站在那里显得很傻,如果拍照显得更傻,赶紧逃之夭夭。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圣奎里科午后的油画
城墙边上的民居,阳光照着,鲜花抱着。那时候米粒儿同学登到一个古代小塔楼的台阶上堆着城外无边的大地的波涛疯狂扫射,我转过身去拍这寻常人家的寻常日子。我喜欢看人在这样的艳阳下晒被单,我想夜里抱着这样的被子入眠的话,梦里一定也有阳光的味道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