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玄奘西游记之帝王与高僧

 木衲 2010-10-29
        玄奘西游记之帝王与高僧

        解说: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讲玄奘西游记帝王与高僧。公元645年,玄奘终于回到了久别的长安。唐朝的官员为玄奘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长安城万人空巷,人们都纷纷涌上街,争相一睹这位传奇求法僧的风采。然而,此时的玄奘法师却独自在禅房内,躲避着世俗的荣誉,等待着唐太宗的召见。当时,唐太宗并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指挥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得到玄奘到达的消息后,传令玄奘速到洛阳与之相见。在洛阳,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终于和历史上最伟大的求法僧玄奘见面了。在这场会面中,帝王与高僧既相互仰慕,又各有打算。两人言来语去,很有让,成为一场智慧的较量,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唐太宗与玄奘都有哪些精彩的交锋呢?

        钱文忠:上一讲我们讲到,玄奘终于在唐太宗的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的645年,那一年,玄奘已经是46岁了。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2月1号左右,玄奘赶到洛阳,正式拜见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唐太宗李世民。这是玄奘第一次跟唐太宗见面。根据《续高僧传》卷四,《经大慈恩寺释玄奘传》的记载,这段话怎么样的呢?我给大家把原文先介绍一下。及至洛滨特蒙慰问,并献诸国异物以马驮之,别敕引入深宫之内殿。也就是说,唐太宗那个时候人是在洛阳,并不在长安。他专门派个人在宫殿以外比较远的地方,迎候玄奘法师。这个是很容易安排的,也可以理解的。玄奘为唐太宗专门准备了他从异国他乡带回来的礼物,而且看来这些礼物第一,数量不小,第二,尺寸也不小,不然不会用马驮,是用马驮来的。这里边也反映出来,玄奘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世上为何年的一个迂腐的僧人。他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他对世俗礼节都非常在意,非常细心,所以他专门为帝王带了特殊的礼物。

        那么玄奘和唐太宗这次见面的场景,我们后人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呢?能够恢复出来多少具体的事实呢?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唐太宗是在仪鸾殿接见玄奘。一坐下,唐太宗的第一句话是师去何不相报?师傅您当年离开唐朝,离开长安的时候,您怎么不向我报告啊?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啊?看来,当时的有关管理部门和官员,确实没有把玄奘要求出关这个文件递交给唐太宗。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那时候的国策就是禁止人出关,禁止人出境。那些当官的明明知道皇帝有诏令,谁去碰这一鼻子灰,还把这个递交上去呢?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当时唐太宗看到了他自己不允许,或者今天假装我忘记了,这种可能性都有,这就不可深究了,也都在情理之中,都是好理解的。而玄奘的回答就非常地高明。玄奘怎么回答的呢?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辙私行,专擅之罪唯僧惭懼。我玄奘当年离开国家的时候,出国的时候,我曾经再三表奏,我上奏过,但是呢,玄奘不说,我这个文件交给谁了,一般的常人我今天回来了,皇帝接见了,当年不让我出关的人,我得给你抹点眼药,玄奘不干,高僧不干。他告诉,我是再三表奏过的。但是为什么不允许呢?玄奘也没有说,那当时国家不允许人出关,皇上您不允许出关,不是,是什么?诚愿微浅,看来,是玄奘我自己的诚心和我发的愿还不够大,所以,不蒙允许。玄奘这个是非常讲究的讲话。

        但是,无任慕道之至,但是我实在是渴望能够去追求,能够去学习最新的佛法,所以我才私行,私自出关,偷渡出境。专擅之罪,我这个完全是自己的个人行为,违法的行为,我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也感到非常恐惧。这段话应答得不可能再好了,当着唐太宗的面,把当初不被允许,归结为自己的诚愿微浅,根本不责怪任何人,责怪自己发愿发得不够,责怪自己的诚心还不够。到了这一刻,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的帝王,难道还不会去责备玄奘,难道还会去追究他偷渡出关的罪过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唐太宗的回答,这都是高段位的对话,都是非常高级的人物在对话,唐太宗怎么说呢?

        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亦不烦为愧。唐太宗当然不能承认,当时我禁止人出关的国策是错误的。那这个帝王不会说这个话,而说什么呢?师傅您既然已经出家了,就跟俗人不一样,这就变相地说,我当年讲禁止出关,是针对俗人的,没针对僧人,但唐太宗也不明说,这都是段位很高的。而您还能委命求法,您根本就冒着生命危险去求法,惠利苍生,是对百姓苍生是有好处的。朕甚嘉焉,我已经非常地嘉许,那没有什么好讲的,难道您还用您去惭愧什么?还用您担心什么?这一僧一帝,两个人的对话,那都是历史上顶尖人物,才能对答得那么漂亮,那么天衣无缝,彼此都顾着对方的面子,彼此都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

        唐太宗对玄奘能够完成万里求法,充满了好奇之心,于是就问,但念彼山川阻远,方俗异心,怪师能达也。说师傅您先不必讲惭愧了,没必要,我当年不是针对您的,是针对俗人的,我觉得奇怪的是,我好奇的是,或者是我担心的是,那么遥远的路途,当中要经过风俗完全不同的地区,我正在奇怪,师傅您是怎么能够到达的呢?您是怎么能够到达西天的呢?那诸位,换了我们会怎么回答唐太宗的话呢?

        解说:玄奘西天取经,经历九死一生,那么多坎坷遭遇,那么多传奇的经历,玄奘该从西天说起,才能够满足唐太宗的好奇之心呢?

        钱文忠:换了一般的人,会怎么应对唐太宗的好奇之心呢?我想,肯定是将自己咬紧牙关,排除艰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种精神,赶快跟皇帝如实介绍一番,也都是如实的。可是,玄奘毕竟是玄奘,历史上也只有一个玄奘。他与常人迥异的地方,他高出我们俗人的地方,就在这些细节当中,显现无遗。他的回答完全不着边际,他怎么回答呢?一味地歌颂唐太宗英明威武,威名远扬,完全不提自己经过的苦难,归结为什么呢?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碍。我是靠了皇上您的天威,所以我去和回来,都谈不上有什么阻碍,绝口不提自己遭遇的苦难。玄奘遭遇的艰险,比西游记里讲的九九八十个难,只有多少不会少,而在唐太宗面前,绝口不提,把一切归结为皇帝您的功德,您的威望。

        玄奘这种态度,大概也出乎唐太宗的意料,所以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呢,唐太宗听到玄奘的回答以后,很不好意思,他是明白的,唐太宗是多明白的人,他说什么?此正是师长者之言,朕何敢当也。这只不过是师傅您的长者之言,我哪里敢当,所以唐太宗很不好意思,他心里很明白实际上。接下来唐太宗详细地询问了玄奘这一路上西行沿途的人情风物,玄奘的足迹所及,按照历史上对他的评语,对他的断语是,博望之所不传,班马无得而载。博望是指博望侯张骞,是张骞都没有到过的。司马迁、班固都没有记载的,这史书上对玄奘的定论。而玄奘呢,非常有条理地回答了唐太宗的提问,引起唐太宗大为叹服。于是,唐太宗就跟周围的一些近臣,比如像长孙无忌,这样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臣子,都在唐太宗的身边,称赞玄奘法师。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他说我们的玄奘法师,不仅是面对古人,丝毫不必有任何愧色,实际上要超出古人很多很多。这是当着玄奘的面,唐太宗对身边的这些众臣讲的话。于是,唐太宗就请玄奘写一本书,来记载他这一路的艰辛,一路的风尘,一路的见闻,这部书就是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

        可是,唐太宗对玄奘的欣赏,也给玄奘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什么难题呢?他明确表示,希望玄奘还俗,希望玄奘不要再当和尚了,来辅佐自己,历史记载讲,帝又察法式堪公辅之寄,因劝罢夺,助禀俗务。皇帝发现玄奘这个人了不起,完全可以当大官,当自己重臣,所以希望他罢道,也就是说不要再学习,不要再当僧人了,回来帮助自己,来处理世俗的事务,来管理国家。他明确给玄奘提出来了,这当然是道难题了。

        解说:玄奘法师自幼皈依佛门,潜心学习佛法,甚至为求正法冒死西行,当然不是为了当什么重臣大官,更何况,如今历经艰险取回来的真经,还没有翻译,怎么能够罢道还俗呢?但是,圣旨难为,面对唐太宗的明确要求,玄奘法师该如何回答呢?

        钱文忠:那玄奘法师又是怎么来应对这道难题,怎么来结开这个结的呢?玄奘的回答实在是精彩,这段回答是这样的。玄奘少践缁门,服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玄奘我从小就出家为僧,我从小就信奉佛法,学习佛法,孔教未闻,儒家的学说,儒家的管理国家的这套学说理论我都没有学过。今天您希望我还俗,就好比让我在河流当中所乘坐的那艘船,把这艘船搬到陆地上来,不仅起来不到作用,船到陆地上又不是马车,还只能让这艘船给腐败掉。他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那么玄奘他自己的心愿是什么呢?他的心愿是,愿得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我希望我自己以我单身,以我这一个人的力量,以我这一个人的俗世之身,来传播佛法,报答国恩,报答国家的恩德,如此的话,我就觉得很荣幸了,幸甚。小说《西游记》里讲,在玄奘刚刚要出国之前,唐太宗见到玄奘,就非常欣赏,就封玄奘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就封了玄奘这么一个官名,僧纲,是类似于我们今天佛教界佛教协会主席,这个《西游记》也是有点胡来的,这串官名就等于封了你副主席,副主席,佛教协会大主席,没有这么封官的。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但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因为历史的事实当中,唐太宗的确是希望玄奘还俗的,《西游记》的作者肯定注意到这个记载,只不过把时间挪到前面,然后编了三个官,一下封给玄奘。这大家要注意这一点。

        但是玄奘从一开始,他从来没有把西行求法这件事情,他的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的壮举,用来换取任何好处,玄奘从来没有打过这个主意。为什么我们这么说?为什么我们能肯定玄奘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洁身自好,尽量排除一切俗务这个决心,我们这么讲,有证据吗?有,四个字,玄奘自己讲的,单身行道。我就一个人来弘扬佛法。

        解说:玄奘法师坚持单身行道,决不为官,唐太宗也只好收回成命,同意玄奘去完成译经弘法的使命。但是,唐太宗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使得玄奘更犯了难。他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

        钱文忠:唐太宗和玄奘谈得意犹未尽,但是由于当时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洛阳呢?他准备用兵辽滨,他正调集全国的军队,汇集在洛阳,准备往北方用兵。这个时候,他还有大量的军机要务要处理,这很容易理解。所以,唐太宗希望玄奘能够陪着自己,和军队一起行动,以便指挥之外,随时可以和玄奘畅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皇帝跟僧人是非常投缘的,两个人非常投缘,自己忙于指挥一场动用了全国力量的大战役,居然还念念不忘希望和玄奘法师随时可以交谈。但是这个盛情相邀,却使玄奘犯难了。玄奘觉得很为难,玄奘的回答很有意思。

        玄奘远来兼有疾疹,恐不堪陪驾。玄奘我,刚从长安远道赶到洛阳,我身体还有点小毛病,不堪陪驾,不堪陪着您皇帝。这样的回答,明摆着玄奘有为难的地方,能瞒得过唐太宗?唐太宗是什么人?千古一帝,所以唐太宗的回答,就很有意思。师尚能孤游绝域,今此行盖同硅步,安足辞焉。师傅您是有能力的,您刚刚走完十万八千里,您把这种荒芜人烟的路途艰险遥远的都不在您的话下,眼下这点路您跟着我的军队,那么多人保护您,到辽滨去走一走,到北方走一走,您不就像走小半步一样吗?这还值得您来推辞吗?一下就把这层纸给捅破了。那玄奘就不得不讲实话了。玄奘讲的什么实话呢?两点,第一,作为一个僧人,我跟您在这个军队当中,我又不能当一个军事参谋,我又出不了什么主意,帮不上什么忙,这是第一点。第二,按照佛教的戒律,僧人是不能观看战争。僧人戒律禁止他们去,或者处于好奇,或者看热闹,去看看军队怎么打仗的,这是违背戒律的。那么这么一解释,唐太宗当然就理解。就免除了玄奘随军行动的这么一个要求,就算了,你就别跟着我了。

        那么如此说来,唐太宗对玄奘的要求,请求,全都答应了吗?那也未必。玄奘提出,跟唐太宗提出,我已经回国了,我希望能够到哪里去译经呢?到今天非常著名的寺院,嵩山少林寺,今天的少林寺,给大家的印象主要是武术,少林僧兵在唐朝是很有名的,给大家印象少林寺以武术著名的,而玄奘当时提出的最想去从事翻译工作的寺院,居然是少林寺。那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玄奘会有这么一个心愿呢?

        解说:少林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寺院,但在唐朝时期,中国佛教非常繁荣,仅长安就有很多大的寺庙,玄奘的家乡洛阳,也有很多大寺庙,这些寺庙僧侣众多,条件也很好,玄奘为什么会请求去以武僧著名的少林寺译经呢?

        钱文忠:我想无非玄奘有三个考虑,第一个考虑,嵩山少林寺在今天依然还是离城市比较远的地方,就别说在唐朝了,在唐朝,它是一个远离都市,泉水清闲,可以安安静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摆脱一些不必要的,甚至可以带来麻烦的一些事务纠缠,当时佛教的派别,唐朝佛教的情况和派别,都是非常复杂的。玄奘知道,自己西行求法,会给自己带来多高的声誉,玄奘是知道的,但也正因为如此,玄奘一开始就非常谨慎小心。这从他不参加这个庆典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这里首先大家要知道,嵩山少林寺离玄奘的故乡,我们讲过的缑氏,偃师很近很近。它一方面离玄奘的故乡很近,另外一方面,离当时唐朝的东都,也就是第二首都,陪都洛阳,也不远。既可以略微地满足一下自己的乡思之情,当然不是男女相思,是对自己的故乡的一种思念之情,另外一方面,又不至于离开当时唐朝的中心城市太远,这是第二点考虑,可以和皇帝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

        第三,嵩山少林寺在历史上还是非常著名的菩提留支,一个僧人,这么一个僧人在那里翻译佛经的地方。这个菩提留支这个僧人是北印度人,在北魏的永平元年,也就是公元508年,在玄奘之前一百多年,带了大量的梵文佛经,通过西域到达洛阳,当时受到当时皇帝的供奉。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当然知道玄奘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却正就是这一点,非常合情合理,非常可以理解,丝毫也不过分的要求,却被唐太宗断然拒绝。唐太宗直截了当地规定,玄奘应该住在弘福寺内的一个禅院,他指定玄奘住在弘福寺里头,在那里翻经。

        解说:唐太宗既然很赏识玄奘,又同意玄奘译经弘法,为什么会断然拒绝玄奘提出的这个很容易满足,也非常合情合理的要求呢?而唐太宗不同意玄奘去少林寺,又为什么一定要求玄奘在弘福寺内译经呢?

        钱文忠:唐太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帝王,跟玄奘的对话始终是非常融洽,非常合乎情理,非常地能够体谅玄奘,为什么这个要求居然不答应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这也有唐太宗的原因。我想有两个,第一个,正反映出玄奘在唐太宗的心目当中地位非常重要,他不希望玄奘离开首都长安,更不希望玄奘离自己太远,万一自己想找他聊天的时候,想找他请教的时候找不到。所以他规定玄奘必须住在长安的弘福寺。此其一。

        第二,只有真正地了解弘福寺的历史,才能理解唐太宗的一番苦心。否则谈不上。如果在大家的眼里弘福寺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寺庙的话,那大家就不能理解唐太宗。弘福寺是什么寺庙?是唐太宗专门为穆太后修建的寺庙,为太后祈福,为太后做功德,造的一座专门的寺庙,这也就说明,在唐太宗的心目当中,玄奘是一个有大功德的高僧,请他住在这个寺院里面,一来可以离自己很近,随时可以请到面前来,第二,由于玄奘住在那里,对已故的太后是一种好事,能够增加功德。所以唐太宗在拒绝。这样的安排,玄奘当然没有办法不答应,不可能不答应。

        但是,玄奘又提了一个要求,行,您让我住到长安弘福寺,我去,但是我还有一个要求,而这个要求,乍一看很过分,玄奘对唐太宗提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什么要求呢?玄奘讲,弘福寺在都城,在首都,而我回来的时候,万民空巷欢迎我,我住到这个寺庙里面,难保没有京城的百姓成群结队地来看看,看看我这个比较奇怪的僧人。为什么西行求法十几年,来看看我。这样就扰乱了寺院的清规,把寺院搞成旅游景点一样,非常地嘈杂,不利于我的修行也不利于寺院其他僧人的修行。所以玄奘要求,得守门以防诸过发。您得允许我,在我住的那个院落里边,派上门卫。玄奘的说法是,防止我自己犯过失。这当然可以理解为,要唐太宗允许他闭门,把门关掉,或者希望唐太宗派人来守卫。这个要求听起来是有点过分,你要求特殊的警卫待遇。

        解说:玄奘要求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派门卫,表面上说是怕自己犯过失,实际上是希望有卫兵保护自己,玄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难道真的是怕京城的百姓来难忘他吗?唐太宗又是否会答应玄奘这个要求呢?

        钱文忠:唐太宗对玄奘的这个表面上很有点过分的要求,不仅没有感到奇怪,反而大为欣赏,很是高兴。唐太宗说,师傅,您的这个要求,才是保身之言。你能够保护自己,这是保护自己安安静静,真正聪明的打算和说法,想法。唐太宗也是很厉害,一眼可以看透的,实际上玄奘法师已经怕自己在佛教界声望太高,而玄奘的声望得之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得之于他西行就求法的壮举,但是大家别忘了,玄奘在这十几年并不在国内,国内佛教界也有很多高僧,也很多地位非常崇高,弟子成千上万的僧人,所以唐太宗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非常明白玄奘是保身。他们,我们是否能够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来总结这一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谈,或者说见面呢?可以。而且,古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言简意赅,一共12个字。见于《续高僧传》。面奉天颜,谈叙真俗,无爽帝旨。看到了唐太宗,谈叙真俗,谈的过程当中,不光是谈了宗教,也谈了世俗,无爽帝旨,帝王也觉得非常融洽和高兴。我当然不可能总结得比这12字更好。从历史上看,君王和高僧相处欢恰的例子确实是不少,但是像唐太宗和玄奘这样融洽和谐的例子却未必多见。唐太宗一直关心,一直支持着玄奘的翻译事业,经常召见玄奘,有时还邀请玄奘和自己一同旅行,以帝王之尊,经常派人去叮嘱玄奘,去嘱咐玄奘,去提醒玄奘,不要心急劳累。甚至在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的时候,依然把玄奘留在自己的宫殿之内,当然,这是后话了。从贞观十九年五月开始,也就是公元645年玄奘46岁那一年的五月开始,玄奘开始了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无人可以相比的辉煌的翻译生涯。这是怎么样的一段生涯呢?请大家听下一集。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