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楂树之恋》告诉我们:男人得手可耻,失手可悲

 洛浦秋风3415 2010-10-31
      在一个没有爱情传统的中国文化氛围里,欲拍摄一部所谓的纯情的电影,注定是令人感到恶心的。
  
  国粹派们不要去提什么“长恨歌”里那感天动地的爱情,那是乱伦;也不要提《西厢记》里的公子小姐奇遇记,按照《山楂树之恋》里的判断标准:那不过是男人的“得手”炫耀记,男人就有这毛病,“得手”女人后,他会拿出来与别人共享。更不用提《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爱情,他的价值观是“年轻的女孩是水做的,老女人是泥做的”,他感兴趣的只是年轻的女人。只有是少女,都属于水做的,都可以舀出来,沐浴一番的。
  
  《山楂树之恋》里的爱情总叫人感到一种别扭。
  
  别扭在哪里?
  
  据说这个电影是非常纯粹的爱情。印象中,从来没有人敢称爱情是纯粹的,因为爱情不过是人类繁殖与生育的前奏与过程,它迟早要退出中心舞台,转而让延续了的生命再去在舞台中心独舞。
  
  所以,爱情只能折腾一阵子,等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地出来新的生命的时候,爱情只能成为回忆。
  
  所以有一首歌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地变老。这里绝没有《山楂树之恋》里提到的得手的概念。在男人在“得手”之后,不仅不离开,而且慢慢地享受渐老的过程,这才真正是浪漫的真谛。
  
  每个作品都有一个纲,有一个眼,《山楂树之恋》的眼在哪里?
  
  其实,这个“眼”倒不是电影里的那个前台上的所谓爱情故事,而是那个打胎的女同学的一句话,道破了男人爱情的真谛。她说:“男人从前的殷勤,都是假的,就是为了得手,一得手,就变心。”
  
  在一部打着纯情招牌的电影里,这句话,真是很煞风景。
  
  但你能说错吗?
  
  很残酷的是,这句话,道出了男人爱情的实质。
  
  男主老三也是男人,他也不例外。真理总是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的。
  
  有了这一句话,其实就已经打破了爱情的神话,再也建立不起爱情的浪漫的表象。
  
  所以,这个真理大家都懂的,但是大家都不说,假装着不知道,然后去相信爱情。
  
  但《山楂树之恋》却把这句爱情大敌般的诤言,给道出来了,立刻,《山楂树之恋》里的所谓纯情爱情,相形之下,完全失去了佯作不知状态下的爱情美丽状态。
  
  影片中的老三对静秋的追恋,恰恰吻合了那位打胎女对男人的深刻认识。也使我们对老三的爱情,产生极度怀疑。
  
  《山楂树之恋》的主体内容,就是老三对女孩的追求与“半得手”(摸向了女孩的隐秘处,但中途停止了)的过程。他的为了得手而设计的招术不外有四,有网友已作归纳,现再重复归纳一下,并作剖析:
  
  一是钱与物。老三有一句炫富之语:“我野外工资高,不在乎这几个钱。”在他的眼里,钱叫“几个”,含着一种深度蔑视,这与中国古人称钱为“阿睹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种孔方兄,却是他追求的女子恰恰缺少的。
  
  记不清电影里多少次,他用送钱与物来表达他的爱了。除了送钱,只要女人需要的,他都送。送大白兔奶糖,送核桃,送钢笔,送胶鞋,送电灯泡,送带着山楂树装饰的脸盆,送一块红色的面料,送油条与大饼,讨好女孩的弟妹,总之,老三用他“不在乎”的钱,去打动他在乎的女孩,构成了他的爱情攻略的主攻火力。
  
  静秋是有对他的爱吗?她连女性生理结构都不懂,她那幼稚天真的模样,真的很难说她懂得心相印的爱情,但是她懂得那个男人给她带来的物质利益,在家里,她得吃了,脚爱伤,她有得保护物了,拖车不动的时候,他减轻了她的负荷。这些,才可能是她觉得温暖与依靠的原因。用一块糖,就可以被俘获与留下第一良好印象的女孩,离一个幼儿园的幼女还有多远?
  
  二是巧用环境。把女孩带到无人处,感到冷,感到怕,便自然地贴靠他,创造身体接触、抱团取暖的权利。在医院里,他也能够获得护士房间的使用权,创造与女孩共眠的机会。他也
  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开始了“得手”的行动,若不是女孩本能地卡住了他的上下其手的探防,女孩可能早已被得手了,那么,她的命运便成为影片里的那个打胎女,那时候她的回忆就是发誓一辈子不怀孕了。
  
  也就是说老三一直在进行着“得手”的努力,他最终嘎然而止,不是他的良心发现,而是女孩的本能阻止。
  
  其实在小说里,还有老三引导静秋了解男性的性器官的描写。这样的男人,能被认为对女孩的真心的爱护吗?
  
  影片里设置出的那个打胎女,是为了衬托老三的高大与伟岸的。但那个打胎女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男孩,电影里并没有交待,但不外是像老三这般的“殷勤”,任何一个女孩都无法抵挡住男人的如火如荼的“殷勤”的。打胎女被“得手”了,从此,她深刻地认识了男人的本质,从此,她不再牵挂男人。她如果将来写小说的时候,会像静秋回忆老三的时候,充满着温馨吗?会那么依依不舍吗?为什么静秋如此感恩老三,而那个打胎女深恨男人呢?究竟是静秋了解男人,还是那个打胎女了解男人?实际上,她们两个遭遇到的男人都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女孩的得手”,但为什么静秋对老三都感恩戴德呢?若不是那晚静秋本能地抵抗了男人的触摸,男人有意的“睡一觉”,她是否也会像打胎女那样,像一只病猫一般地从手术台上狼狈走下呢?
  
  那么,是什么阻挡了老三的“伸向女孩隐秘部位之手”的过程呢?不能否认的是,老三的病,可能也是导致他最终没有“性趣”的原因。在旅游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依着漂亮女孩,一个单衣薄裳的女孩,他竟然无趣地睡着了,而她则像母亲一般照看着他。
  
  而老三在明知自己有病的情况下,依然尝试着向女孩“得手”的探访,便大可在道德上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明知自己有病,不久于人世,但是仍然让女孩去接触他的隐秘部位,努力在女孩记忆里留下自己的深刻印象,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在电影里已经表述清楚了,他说:“你活着,我也活着,要是你死了,我就真的死了。”
  
  他这句话的用意是明显的,就是他要活在她的心里。男人在无法传播自己的基因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记忆栽种在女孩的心里。
  
  男人本能地有一种扩大自己的基因的潜意识(蒙古大军当年剥夺了当地土著民的初夜权,使得今天前俄罗斯人的血脉里,也有蒙古血统,可见人类对散播基因不惜动用了武力),同时也有一种传播自己的记忆的天生冲动。
  
  但是,应该说,老三在肉体上没有得手,但他在女孩的心灵上,却可以说是“得手”了。他成功地让静秋念念不忘于他,使静秋的一辈子的灵魂的幸福深深地打了折扣。
  
  如果他真的爱这个女孩,在明知自己不能给她幸福的情况下,就应该保持她的肉体与灵魂的童贞。因为实际上,他已经给予了这个女孩的精神以一种沉重的打击。
  
  电影里删除了他在重病后,依然远远地守望在女孩生活的城市里的描写,这使得电影里的他,只是不辞而别,根本看不到他为女孩幸福着想的崇高与伟岸。
  
  有人说,现在的年代,只求过程,何必计较结果,但这个时代真的潇洒得“肉欲穿肠过,佛祖心中流”的时代了吗?女孩的贞操真的丢到爪哇国里去了吗?实际上失去贞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过程中,透露出一个女孩的理念,这种理念,包括女孩太容易受到物质的诱惑,比如一颗大白兔奶糖就可以“得手”女孩,包括她们太不注重感情的专一与持久。实际上,人类的生理本能还是送给了少女以天生的“保贞”动能的,这包括少女的性反应是隐蔽的,未曾开发的,女人到了三十岁之后,才是如狼似虎的年龄。生理上这些近乎完美的设定,有效保持了女孩贞操的存在可能性。这实际上反映出,女孩失贞的原因,很多不是因为“性趣”,而是因为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不幸的是,静秋“被得手”的过程,恰恰反映了少女性方面的这一特点。
  
  而这些因素,才是男人计较贞操的哲学原因。东方卫视搞的那个《幸福魔方》里,有多起节目,都是那个所谓有“放纵”前科的女孩,面对镜头痛哭流涕,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们在进入婚姻的时候,遭受到了上海婆婆的如出一辙的狙击。这些婆婆当年也不一定就是非常守贞的,但是她们在选择她们的媳妇的时候,无一例外地要求她们具有良好的操守。这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正在于她们将心比心,知道当年女孩失贞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她们害怕她们的孩子受到这样的女孩的牵连与毒害。可见,贞操并不仅仅是一种皮,看中的却是这种灵魂。
  
  我们不得不联想一下,后来静秋的婚姻是如何的?她究竟幸福不幸福。一个沉浸在回忆里的女人,只有在回忆中才能体味到浪漫的女人,只能说明她日后的爱情,没有超过当初的那种浪漫韵味,不然她不会耿耿于怀那转瞬即逝的初恋过程。当然,这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初恋记忆最为深刻的原因,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家庭里感受到温暖的女孩,还能够念念不忘那最初的情感经历。有人会说,那《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不也是回忆过去的爱情了吗?但是,露丝的回忆,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她的记忆是捆绑在一艘沉船的悲剧上的,正是这种沉船悲剧,才是激活她的爱情、存放她的爱情的诱引,电影也是通过此而让她的爱情记忆流淌而变得相当自然,而不是像《山楂树之恋》这般,是一个女人无缘无故的不能自拔的呓语般的唠叨。
  
  三是引入时尚。老三带着在工地上已经累得腰酸背疼的静秋,竟然到河边,让她穿上泳衣,在之里相互嬉闹。他意图通过这种在僻远的地方无法体验到的一种时尚,来创造一种力场,让静秋感受到一种肌肤相亲的亲密感与时尚感。
  
  老三此举,太工于心计了,一方面挂着伟大领袖的冠冕堂皇的号召,另一方面,又可以一睹女孩的裸露身体。在游泳池里对女孩身体的觊觎,在很多的艺术作品里都曾经作为暧昧而狐疑的描写。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把王朔小说里对女孩泳池边的身体诱惑,制成了影像,与本片里有着相似的肌理。特别在特殊的年代,游泳成为偷窥异性的最佳场所。而老三竟然拙劣地用这个办法,来感受女孩的玉体,未免太老谋深算了。
  
  另外,老三骑着车子,让静秋孩子似的坐在前杠上,呼啸而过城里,正如今天的青年人开着凯迪拉克,带着女孩的四处飙车一样,都是借助于一种时尚的风情,来打动女孩。《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不也有如此熟悉的动作吗?速度向来是让女孩昏迷的杀招。杰克抱着露丝,站在船头,感受前进的速度感,那明明是别人的船,但他们两人只知道唯我独尊,俨然成为茫茫大洋的主人。《山楂树之恋》也是如此,他们只能采取当年低档次的时尚飙车,然而,这样的男女忘乎所以的场面,在那个时代,可能出现吗?静秋蒙着头,就以为别人不知道,这与鸵鸟何异?
  
  四是帮助干活。当静秋推着拖车,而身边的那些粗男视而不见的时候,老三犹如超人一般出现了。这样的镜头,不知在多少电影里重复着。而今张艺谋用来,依然习惯成自然,大言不惭。
  
  总之,影片里老三的所有的行为过程,都是为了把静秋收入囊中,即使在医院里,他也要与静秋睡在一间屋子里,要知道那是一个病人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打破一个女孩未知的沉寂?为什么在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去承担与一个女孩慢慢变老的责任的时候,仍然去打破女孩的亘古未曾开垦的宁静?
  
  《山楂树之恋》在这方面是难以忍受的。静秋明明是为了看望病人而来,但在医院里却失去了约束(医院作为高流动性场所,恰恰少了社会身份的约束,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就了一段亲密厮守的爱情。一个病人,竟然发展出危险的肉体的接触,尽管最终他没有得手,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那不过是偶然的因素,导致了男人的没有得手。
  
  影片里的老三是否是道德的?这恰恰影响到这个影片的立论的基础。
  
  在张艺谋的影像中,静秋作为女主的存在,承载着他对女孩纯情的元素的追求,但他是通过降低女孩的年龄才达到这一要求的。影片里的静秋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与新版“红楼梦”里的小演员一样,第五代导演,都寄期望于演员年龄幼齿化,来达到搜括“纯情女孩”的目的,按照这样的不断降格以求的动机,将来最纯洁的爱情,很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的面容才能承担了。
  
  影片里的静秋无论如何看上去,都是一个懵懂无知、发育不全的小毛孩,相形之下的老三,却给人一种高度成熟的父亲的感觉。这样的爱情故事,与其说是一种对等的情感的奉献,倒不如是说一个成年男孩对无知幼齿女孩的诱惑过程,影片里的静秋连怀孕都不懂,她怎么能够确定自己的感情的存在?从影片里的表现来看,静秋倒像是懵懂无知的“洛丽塔”一般;当影片让她孱弱的年龄与表情,被挂上爱情的时候,只能让人感到一种可悲与凄惨。
  
  老三是否在道德上存在的缺陷,正是在这里。他的吸引女孩的手段,他对一个明显还没有爱情了解的女孩,进行爱的开化教育与性的启蒙,是否是一种揠苗助长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影片中的静秋根本没有能力去承担那种相濡以沫、共相厮守的爱情,就凭着老三的那一点点细微的帮助,就可以让她产生一种生离死别之感,实在有一种小提大作的感觉。
  
  《山楂树之恋》的根本缺陷,就是它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注定无法通过环境的衬托,淅沥出人物内在的情感的纯洁与高尚。《泰坦尼克号》里面也有生离死别,但它有一个大背景,一个主人公无力左右的大背景,所以,影片里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令人感到回肠荡气,因为按正常的途径发展下去,影片里的爱情是完全可以开花结果的。而《山楂树之恋》就不同了,老三一直是按照疑似“男人得手”的路径开始他的行动的,中止他的“得手”追杀的,是因为他的体力不行,而不是外在环境因素的强行作用。这使得他的行为无法具有在不可抗拒的外力的衬托下才能显示出的崇高与伟岸,这是他与《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的不同之处。老三在明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还要在女孩的身体与灵魂里烙印下自己的深深的印记,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一个“男人为了得手”的努力。奇怪的是,这种“得手”,在影片里恰恰是作为男人的一种可耻的行为加以呈现的。当静秋与打胎女同学交流的时候,女同学得知老三并没有非份之举,由衷地赞叹道:“他是真疼你的。”然而,老三与静秋独处的一晚,恰恰已经把手伸过来的,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能说老三“不疼爱静秋”吗?电影及小说都由此陷入了一种悖论之中。
  
  张艺谋在这部电影里采取的艺术手法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法,与当年的造型风格迥然不同。他放任人物在银幕里自由流动,像静秋打排球、拖车的场景,电影镜头无所作为,像纪录片一样,机械地展示人物的行动,而没有把人物置于一种情节冲突之中,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的共鸣。当张艺谋在商业片里无法表现出人物的细腻的情感冲突的时候,他索兴在这样一部纯粹的艺术片里彻底地放松了他的节奏,令整个影片情节的紧张度上基本一泄千里。张艺谋在《英雄》、《十面埋伏》这类商业片中,可以精耕细作、精雕细刻,表现每一个镜头的精美,但在本片中,他却让他的镜头纪录化地展现了过于现实性的晦暗惨淡的人物面容,而这与影片里张扬的所谓纯美的爱情主题是格格不入的,这导致了整个电影里的爱情过于写实化,甚至加剧了原著小说里的就令人觉得不够合理的阴暗与丑陋的成份。
  
  在张艺谋的松松垮垮的镜头下,影片看似是一块块散漫的不连贯的情节拼凑出来的,缺乏内在的逻辑线,对原著的亦步亦趋与简单化的删繁就简,令这样的一部完全可以写意式地折射出纯真的爱情的电影,充满着低俗气与平凡味,远没有小说里或许还存在的那么一点空灵气。特别是剧本缺乏一种现实的丰满度,人物都缺乏应有的生活化的反映,很多细节的处理,都显然浅薄与无聊,像静秋的弟妹在影片里基本都是无所作为,而他们的一些动作与对话,在影片里都显得相当的多余。比如母亲在批评静秋与老三在一起的时候,弟妹出去时,竟然可以举手示意。
  
  总之,张艺谋可能天生缺乏对于纯美的爱情的表现能力,他的电影永远只能在悖离开主流意识之外的领域里才能找到感觉。《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被残忍地钉在“得手”男人的类型里,他所以没有得手,是因为他的悲剧性的命运,所以,不得手的男人,在影片里转化为一种悲剧。而这样的主题,彻底地恶化了整个电影里所营造的所谓纯美的爱情,令人感到恶心无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