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博催化文化新与融 朴素梦想建城市精神码头

 凡尘潘 2010-10-31

金秋,75岁的台湾学者李敖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第一站选择了上海馆(网上上海馆)———61年前,他正是从上海坐上了离开大陆的渡船。为“怀旧”而来的李敖,走出世博会时,意味深长地对一双儿女说:“我真正看到了上海的不同,很了不起。”

另一位“文化先锋”、纪录片《海上传奇》的导演贾樟柯这样说:“世博,是上海新生命的转折。”

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镌下如此鲜明深刻的印象。上海与世博184天的相遇,是多彩的展示,是多元的学习,更是一次激荡灵魂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超越。世博会这场创意工程兼文化盛宴中,为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塑造,带来“新”与“融”的启示:“新”,是不忘城市历史精神、更兼时代特色的创新,而“融”,则是在对世界文明的开放和融合之时,又能同时内化自身,构造文化丰富性与独特性。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创新的智慧源泉之一。而上海的软实力,上海的品格和风骨,将久久受惠于这184天带来的启迪与沉思。

“文化码头”,并非一曲老调重弹

一座城市的精神,便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东方与西方在这里交融,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于内,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成为城市的生命密码。于外,则表现为“文化码头”的包容万千,无论人物或作品,都想到上海靠一靠、走一走,从这里得到升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一份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曾令上海获得中国文化“半壁江山”之誉。

“理解、欢聚、沟通、合作”的世博理念,与上海的文化底色不谋而合。

承诺将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会的上海,自然不会让人失望。世博会迎来了第一次走出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埃及的22王朝舍松契二世国王金面具,法国奥赛博物馆均价过亿元的珍藏作品;世博会迎来了中国的钢琴王子,意大利的盲人歌王,佛得角的赤脚歌后,欧洲顶级水准的交响乐团……数百件国宝级的文化珍宝,2万多场涵盖五大洲的文艺演出,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堪称前无来者。

被这场顶级文化盛宴震动的国外媒体,感叹“上海历久弥新的魅力”。然而,对上海而言,“回归”也许不能确切描述多年等待与积累之后来临的历史使命。新的世纪,变化的何止是时空,若只是一曲老调重弹,既无法面对百年来的历史磨炼,也不契合当今中国与世界之势。

这其实是在世博会之前,上海便已久久探索的命题:如何在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上,创新并丰富城市的主题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朴素梦想”,向世界表达自己

世博会中国馆(网上中国馆)的主题电影《和谐中国》中,未来中国的城市形象,是水墨晕染下的东方“桃花源”。

这部“呈现中国人朴素梦想”的电影,由上海的艺术家团队一手打造。其中,为了3分钟的水墨动画镜头,半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动,画了整整三个月。

不为人知的是,诞生于上海、蕴涵诗意之美的水墨动画技术,已经“休眠”了25年。世博会上3分钟的“复活”,可以算是向传统的致敬:一座城市,无论其怎样变化更新,都有其一脉相承的历史与文脉,这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印记,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但如果细细品味,25年沉寂后的这3分钟,并非对过去的完全照搬,更像是一次唤醒文化基因的创新尝试:水墨的写意,伴随大气磅礴的城市实景;孔子的箴言,交汇活泼的交响乐旋律;师法自然的中国式审美,辉映绿色低碳的世界精神……

这是当下上海和中国自觉的思考:恰逢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时刻,曾经是西方强国展示工业文明的世博会,在迎纳中国的同时,也对东方智慧与中华文化充满期待。但绵延5000年的古老文明,该如何向世界表达自己?对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又怎样关照未来?

世博会给予了一个舞台,也提供了一次机会,令传统文化如此大规模地被重新组织、重新勾连与重新激活:“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将传统经典艺术、城市历史传承与现代科技手段完美融合;改造成世博场馆的老厂房,让“锈带”变“秀带”,为城市找到新的公共空间;富有民俗特色的杂技,嫁接了街头嘻哈与音乐剧,园林版的昆曲《牡丹亭》,注入摇滚与现代舞的元素……

上海归根结底是中国的上海。她的底蕴,是5000年来代代累积沉淀的情感和信念;她的未来,取决于如何在创新中保持活力。

“汇集互融”,更加多向度学习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里描述了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形。在他看来,这将是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盛宴。因此,除了商业和器物本身,他更憧憬精神和学问的交流。

如果说当时的这种憧憬更多是“强国梦”所催发的对西方知识的求知欲,100多年后,当黄浦江畔终于开启百年梦想,我们的城市,也拥有了更从容大气与开放包容的心态。本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回答“您对上海世博会整体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50.7%的受访者选择了“汇集各国城市文化的舞台”,超过了选择“展示新技术的舞台”5.6个百分点,位列第一。

但这仍是一场谦虚的文化学习,只是变得更加多向度。

我们欣赏文化的多样。英国馆(网上英国馆)的新锐,沙特馆(网上沙特馆)的宏大,越南馆的小巧,各具创意;意大利斯卡拉爱乐乐团的交响乐,美丽萨摩亚少女的“湿婆舞”,所罗门群岛的排箫演奏,多姿多彩;梵高的《阿尔的舞厅》,墨西哥的“羽蛇神艾卡特”石碑,捷克的“幸运”青铜浮雕,精彩纷呈。

我们倾听城市的智慧。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举“城市最佳实践区”里,关于城市的一些质疑、思考和构想,得到了释放和解答。在一个个生动案例中,城市的河流可以被填埋,也可以重新再开掘,城市的房屋可以摆脱对传统电能的依赖,就连城市的垃圾也可以做到不落地。

我们收获平等的互融。进入意大利馆(网上意大利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福”字;芬兰馆形如“冰壶”,中文名字来自于中国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波兰馆的镂空外墙,融入了中国的剪纸元素……文化的融合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人心。

在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上,我们看到了,也触摸到了一个呈现多棱面的文化样本。

“和而不同”,分享中坚持独特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遗传密码”,城市发展的脉络就保存在文化的记忆中。1939年纽约世博会后,许多人被吸引着从世界各地涌向这座城市,反过来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经历了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会有怎样的文化嬗变?

无疑,在对现代文明的探索与思考上,上海的视野将与世界更加接近。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令全球的城市心有戚戚。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专门为上海世博会奉献了一篇大作《时间停止的时刻》,主题便是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对现代性的反思。未来,无论是上海,还是其它城市,都将在文明的发展之中,长久思索有关空间冲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之道。

这一份共同的经验之外,上海同样被期待回答另一个问题:上海将以什么样的文化性格自处,才能避免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一位上海学者认为,此届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世博会已经证明,以西方为镜像或模仿对象的时代正趋于终结,而在长久的向西方学习之中,上海并没有失去自己的身份,这也许来自于中国文化的内核“和而不同”,各种异域文化平等相对,既保存差异,又互通有无,在分享智慧中维持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世博即将拉下帷幕,但空间与观念的变化仍不间断地发生于这座城市。学者余秋雨在谈到世博会文化的影响时,讲了三个关键词———国际、创新和责任。如何延续和发挥文化的后世博效应,取决于在这三个纬度之上,上海自我挑战的雄心有多么旺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催化了上海文化中“新”与“融”的固有基因,而它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持续赋予这座城市物质和精神双重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塑造出上海的世界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