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圈

 dfh2005 2010-11-01

麦圈

麦圈

最近的一幅麦田圈同样也表达了类似的结构。

2010-06-26     Germany Hessen (Hessia) Berlepsch-Ellerode

麦圈

麦圈

麦圈

以子圆数为10的结构图案为基础的麦圈:

1998-06-20      United Kingdom Wiltshire Beckhampton
麦圈

麦圈

正如以上麦田圈所描述的那样,以这一系列的几何结构为基础,可以得到正方形,正三

角形,五角星,正六边形等等…    在大自然中处处都体现了这些结构。比如樱桃树分枝

叶生长点顺序的连线,在垂直于主干生长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就是一个五角星。等等..

这些内容将在第二节的下半部分:“基础几何结构在大自然中的体现”中提到。
前面提到,麦田圈向我们揭示了一系列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结构。这些麦田圈图案与它们从属

的基础几何结构的对应关系如下:

麦圈

对应基础几何结构与注解:

麦圈

需要说明的是,基础几何结构并不止以上列出的9种,随着分布在中心圆上的这些圆的数量

不断增加,可得到无穷多种基础几何结构。为了简化表示,我把每种基础几何结构都编上号,

而且编号的序数等于该结构中心圆上分布的圆的数量。例如:中心圆上分布着10个圆的基础

几何结构的编号为10,依次类推。

通过这些基础几何结构,可以进一步形成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如:正三角形,正四

边形,正五边形,五角星,正六边形,六芒星,八角星等等。

1998-07-04    United Kingdom Buckinghamshire Dadford
麦圈

麦圈
以编号为10的基础几何结构为模板,以中心圆上的两组共10个圆心为顶点可得到麦田圈的

主体部分:“双五角星”。同时右上角古埃及象形文字字母麦圈安卡(Ankh)又称“生命之符”

的标志说明麦田圈表达的是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信息。而这个符号在古埃及文明中常表示

为人类生命。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理解,那么这幅麦田圈的信息是不是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发

展模式符合基础几何结构,而人类生命的发展模式则符合由编号为10的基础几何结构生成的

“双五角星”形态呢?

相同的信息再次体现在其它的麦田圈中。

2000-08-06    United Kingdom Wiltshire Horton

麦圈

这幅麦田圈内圈部分就像在描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情况。此时细胞内的中心体移至细

胞两极,并释放出星射线。可以看到内圈分部清晰地表达了这些细节,而且旁边的一颗五角

星也在提示有丝分裂的过程与之相关。而高等生命形式(高等动物包括人和高等植物)的体

细胞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有丝分裂中期与全过程:

麦圈

麦圈

五角星每条边另一条边相交的交点为黄金分割点。五角星上的线段长度之比符合黄金比例即

绿 :红=蓝 :绿=紫 :蓝=黄金比例≈0.6180339887

在孕育双五角星的10号基础几何结构中,两圆半径之比同样符合黄金比例。

麦圈

麦圈


而这幅麦田圈则着重强调了人类生命的发展模式与双五角星相关。而实际上人类体态确实符

合双五角星形态和比例特征。

如:四肢末端点展开后与头部顶点的连线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五角星。

麦圈

手掌与前臂长度之比为黄金比值。符合五角星特有的黄金比例特征。

麦圈
人类的每只手有5颗手指,两只手加起来共有10颗手指。并且每颗手指的前一指节与后一指

节的长度之比仍为黄金比值,因此也符合双五星的形态和比例特征。

麦圈


这里列举的仅仅只是人体中一小部分的黄金比例特征。事实上,人类体态中存在的黄金比例

特征多达46处。包括14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4个“黄金三角”、6个“黄金指

数”,和7组面部“黄金比例”。这些例子很好地印证了前面两幅麦田圈提示的信息, 即:生

命的发展模式,与基础几何结构有关,而人类生命的发展模式则符合10号基础几何结构孕育

的双五角星形态和特征。

麦圈

植物的生长模式也与基础几何结构密切相关。最明显的例子表现在植物枝叶生长的先后次序。

也称“叶序”。苹果,樱桃,柿子,芦荟等植物,枝叶生长规律都可以用叶序公式 2/5 来表示。

因为这些植物的枝叶螺旋生长的过程中,每5片叶子可以构成一个绕茎2周的螺旋生长循环。

麦圈

主流生物学用叶序公式来描述植物枝叶生长规律,实际这种生长规律完全可以通过更加直观

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对于叶序类型同为2/5互生的植物来说,每完成一个2/5叶序生长循环,

这些枝叶生长点按次序的连线在垂直于茎的平面上,完成了一次五角星的绘制。因此叶序类

型为2/5的植物,枝叶生长循环为“五角星”模式。

麦圈

麦圈

前后两片叶子之间的夹角为144°

麦圈

同理,叶序为1/3互生的“桑”,每完成一个1/3叶序生长循环,这些枝叶生长点按次序的连

线在垂直于茎的平面上,完成了一次等边三角形的绘制,因此叶序类型为1/3的植物,枝叶生

长循环为“正三角”模式。

麦圈

麦圈

此类植物前后两片叶子之间的夹角为120°
麦圈

叶序类型为3/8互生的植物如梨,杏等… 每完成一个3/8叶序生长循环,枝叶生长点按次序

的连线在垂直于茎的平面上,就完成了一次“八角星”的绘制。所以叶序类型为3/8的植物,

枝叶生长循环为“八角星”模式。

麦圈

麦圈

绘制八角星正好围绕起点3周时回到原点。此类植物前后两片叶子之间的夹角为135°
麦圈

麦圈

一棵植物不断地重复相同的生长循环模式,即主干上的分枝生长模式与分枝上枝叶的生长模

式相同,使得植株出现局部与整体相似的“分形”特征。如第一部分提到的“分形”实例。

如:西兰花,等植物…

麦圈

麦圈

而植物枝叶由位于茎尖的叶原基发育而来的,因此叶原基直接决定了植物枝叶的生长方式。

麦圈

以上为2/5叶序植物茎顶横截面的显微图像,这些突起是由细胞分裂形成的,称为叶原基,

越先生成的叶原基得到生长的时间越长,因此可以从形态上判断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如右

图所示,这些在茎尖侧面的细胞每隔一定的角度则产生分裂形成细胞基团也称为“叶原基”。

依次连接这些角度线上到中心距离相等的点,构成了近似的五角星特征。实际情况下影响生

长的因素很多,而在理想的情况下,构成的应该为完美的五角星。正如之前介绍过的麦田圈

所描述的那样。关键词:细胞有丝分裂,五角星。

麦圈

麦圈

物质的结晶形态同样具有几何特征,比如水的结晶体雪花,具有完美的正六边形特征。
麦圈

麦圈


麦圈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可以用尺,规,量角器等工具绘制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五

角星和正六边形等的几何图案,那么大自然是通过什么方式使得生命的发展模式,和物质的

结晶形态都符合几何构造?其实人们早已发现了与自然呈现几何构造相类似现像,并开拓了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称为“Cymatics”。下节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Cymatics与生命的发展模

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癌症治疗方面的启示。

附:Cymatics实验


我称这些圆形能量为能量环
关于地质结构的能量环构成 可见下图

在环与环叠加点 能量增强 用此方法可以得到 发生的地陷与地震地点 但需要更多的分析
包括根据云图的走向 能够断定能量走向

麦圈

麦圈

以上是
关于我对能量环的研究
以及一些地区能量环图

但目前来讲 能量运行是非常复杂的 要找清楚 每一个时刻是哪里的能量在运行
哪一些能量发生了碰撞
哪一些环发生了交集
需要每时每刻查看 比较费时

有更好的需要更多探索
http://tieba.baidu.com/club/10226723/

以能量的角度思考是个好方法!我也是这样思考的,能量以圆或球形的方式聚集。

运用方式会不会也像麦田圈提示的那样?

麦圈

根据地貌显示而定
具体画便知
一般来说 只画显眼的 显像多的 也就是力度强的环

以一个边缘的凹/凸为基点 在另一边同样会有相应的凹/凸 在一个环上受力 虽然力度不一定一样 有时会被其他环分散了力

运行方式非常复杂 但我发现一点 不论怎么运行 都保持圆形
更确切的说是一个环 是一个圆的边 而不是整个圆
特别是环河环的交点 能量强 这些地方能量聚集会发生地陷/地震
http://tieba.baidu.com/club/10226723/p/7877345
参考2楼内容

就拿云来说 我觉得云是非常显化的能量体 每天云的能量走向都不一样 细微上有差别 总体而言一段时期的大体趋向是相同的虽然每天走的路线有点不一样
云的路线也完全是以环形来运动的

这里有一个我做过的例子 是GIF动图 需点时间加载才连贯
麦圈

用能量环方法可以得知大体的 一段时间内的 云的走向 比如可以预测飓风的走向
但只有短时间

目前我测的来说 有一些能量相冲的地方 看到网上有人说有轻微晃动
但是不是100% 一个是消息没可靠来源 另一个是 比较花费精力
我也再找更好的方法

不论如何 楼主你提出的环形 这个绝对是自然规律里最为基本的一个形式
http://tieba.baidu.com/club/10226723/p/8271330

这里有2个视频 可以很好的说明波的作用 是以环形为基础
能量以球形的方式聚集,以波的方式传递,在平面上则表现同心圆模式,如水波,

在空间中则表现为同心球模式,如声波,那么,就像你说的,一些环的交点附近容

易发生地质活动,也可是能量波像水波一样发生了干涉,使能量增强了,从而引发

了这此活动吧...

对称=均衡=环形=能量源

来自3841
以Cymatics实验来看 是不是外星人以地球为平台 聚集特殊的磁场声波震动形式 然后得以在麦田这样相对好绘制的场地来告诉我们某些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