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昵称3892596 2010-11-01
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办公室    来源:青岛市李沧区教工幼儿园    点击: 815     时间:2007-8-31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教科研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和有力的支撑点。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将“教科研作为改革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造就了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幼儿园整体的教育质量,促进了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选题指导,为教科研工作奠基。

  教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课题选择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首要步骤。课题选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选得不好,则会影响研究工作,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重视课题的选择,对于课题研究的成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稳扎稳打的原则,在选题时倡导“课题小,易操作、突出实用性”的原则。在指导教师选择课题时,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将日常工作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样做一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挥教科研实效。二可以通过研究总结经验,完成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二次提高。我们提出:从教育实践中选取的研究课题,一要避免课题的雷同,如果出现雷同课题,在内容上必须要有新突破,要有创造性。二要避免选择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的课题。课题要与教研、科研内容有机整合,使研究目的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指导性更强,体现研究的时效性。如:2002年我园被确定为青岛市课程评价试点园,为深化课程评价的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不脱离我们的研究主题,我们在教科研内容的选择上,指导教师偏重于有关课程评价的主题的研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研究档案,为教科研工作积累经验。

  课题研究档案的建立能积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发掘、沉淀具有教育价值的经验进行推广,以达到教科研促发展的最终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1、研究档案体现全面性
  研究资料是教师课题研究过程的全面展示,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研究的全过程。我们指导教师及时地将资料全面地收集到研究档案中。如: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计划、课题进行中所作的前期摸底调查、基本情况测查、典型案例分析、教育笔记、个案分析、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举行的一些专题的研究活动、还有一些教育过程中的随笔、论文……

  2、研究档案体现价值性
  建立研究档案的目的是要积累第一手的资料,但是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将所有的资料收集入档,我们认为研究档案收集方面必须追求资料价值的最大化。在归档的过程中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将精华的资料呈现给大家。如:调查问卷是研究者了解研究课题,为今后的课题分析奠定基础;学习资料的收集,可以培养研究者的学习意识;阶段性的小结,可以让研究者回顾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新的想法;研究成果的收集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教师在研究中的发展状况。

  3、研究档案体现适应性
  在研究档案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资料收集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要充分考虑研究档案如何为教科研服务,如何为评价工作服务。在归档时我们首先将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然后写出目录,使研究档案的内容更加清晰,便于查找,为评价研究课题奠定基础研究档案的建立与使用,激发了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同时还是使教师养成了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三、多角度的评价,为教科研正确导航。

  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的教科研研究的现状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采取边研究、边评价的方法,及时把握教科研的正确方向,尽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在评价中,我们注重发现每一位教师的进步,使教师感受到评价的乐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1、分层次评价,注重优势资源整合。
  教师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评价时我们根据不同教师的差异采取分层次的评价方法。对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教师突出一个“创”字,要求这些教师在研究活动中突出自己的特点并有所创新,让她们承担省、市、区级立项课题,给她们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对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的教师突出一个“稳”字,要求她们“学着别人做”,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从中得到启迪,鼓励她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此外,我们还注重充分发挥园内优势教师资源的整合,有效地实现园内教师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倡教师根据自身的水平,自行开展强弱搭配式的合作选题,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潜能,追求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自我评价,注重反思中提升。
  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励内在动因的过程,它促进了教师的思考,使教师们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几年,我们倡导“培养研究型教师”的观点,而要想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应学会在反思中评价自我、提高自我。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开展自评,在自评中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不足,为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找准方向。

  3、观摩评析,互相促进
  围绕一个课题的研究,大家共同进行观摩活动,通过观摩评析,促使教师注重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思考。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研究、锻炼、提高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观摩活动结束之后,召开专题的研讨会,开展分析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4、座谈式评价,实现观点的碰撞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面向全体教师的集体座谈;一种是面向部分教师的骨干座谈;一种是面向个别教师的个别座谈。集体座谈主要是就课题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骨干座谈主要是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请骨干教师进行研究,个别座谈主要解决个别教师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谈。如:家长参与课程的研究,这一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在研讨中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家长是我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但是我们的活动又不能全部依靠家长。在实施主题活动之前教师应充分考虑主题活动中,哪些活动需要家长的参与,哪些活动家长参与其中效果会更好到,哪些活动中家长资源是可以利用的……。

  再如:针对个别教师在资料撰写中的问题,我们则采取个别指导的形式,这种评价的氛围比较宽松、给教师充分表达的机会、评价者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教师的意图,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的沟通中,达成了共识。

  5、口头交流式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是一种比较随意、轻松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进行科研研究的过程中,有许多做法,是值得大家推广的,当管理者发现某种好的做法之后,要及时进行口头的肯定。

  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也要及时将信息与家长交流,通过与家长的口头交流,教师可以获取研究中的一些信息,这些看似简短的口头交流,也是一种评价的很好方法,他为我们的研究获取了及时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